APP下载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5-05-04张国海王枫林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居民消费

张国海,王枫林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张国海,王枫林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消费在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完善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扩大消费的伴随条件。基于200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有助于拉动城镇居民消费,然而各地区存在显著差异性。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建议。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城镇居民消费;固定效应模型;地区差异

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进程中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然而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47%下降至2013年的27%,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由2000年的79.6%下降至2013年的66.9%。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末余额)由2000年的64332.38亿元攀升至2013年的447601.60亿元,增长了383269.22亿元。我国居民积累着大量储蓄存款而不敢消费,主要原因在于居民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较大,只能减少即时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其内在特征就是用经济手段解决或者缓和社会矛盾,减小居民的不安全预期,引导居民扩大消费。近年来,我国养老体系的覆盖面逐步扩大,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由于2002年以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消费支出数据的部分缺失,故本文利用2003~2012年全国31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探究近年来我国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的出台对于城镇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以期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政策性建议。

1 文献回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障与经济增长、居民消费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引起世界范围内众多学者的关注。国外学者的研究大多基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或者Modigliani与Brumberg(1954)的生命周期假说,利用不同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扩展的计量模型,以一国内各个地区或者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国家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目前国外的研究现状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认为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促使居民减少储蓄,增加消费。Feldstein(1974)[1]采用美国1929~1971年(1941~1946年除外)的时间序列数据,第一次将养老保障作为变量,实证分析了养老保障制度对美国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得出养老保障制度对于美国居民消费支出的贡献率维持在30%~50%之间,能够显著扩大美国居民的消费。Feldstein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指出养老保障制度对美国居民会产生“资产替代效应”和“退休效应”。由于人们退休后可以获得养老金,并可以大致预期财富的规模,因此人们会将退休后获得的养老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合理分配,增加即时消费以提高生活质量;然而,由于退休金的诱惑,也有一部分人倾向于提前退休,进而增加即时储蓄以维持退休后的生活质量。这是两种作用相反的效应,养老保障对于消费的影响取决于两种效应相减后的“净效应”。Feldstein关于养老保险和居民消费关系的研究对后来学者产生了很大影响。Wouter Zant(1988)[2]选取荷兰1957~1986年的养老金支出、居民消费额和储蓄额等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养老保障对于荷兰居民消费的影响,得出养老保障和荷兰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能够扩大消费,减少储蓄。H.Yigit Aydede(2007)[3]第一次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养老保障和发展中国家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以土耳其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土耳其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发达,养老金替代率达到87.2%,养老保障增加居民消费的作用明显。二是认为社会保障制度会促使居民增加储蓄,减少消费。Phillip Cagan(1965)[4]以参加养老金保险的居民数据为样本,发现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会产生“挤出”效应。Kotlikoff(1979)[5]利用生命周期储蓄模型进行研究,得出社会保障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最后,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和居民消费支出之间没有关系,或关系不确定。Barro(1974)[6]利用财富的代际转移学说,认为上一代人基于遗赠动机,会尽可能为下一代人遗留更多的财富,可预期的遗赠财富会减少人们的不安全预期,养老保障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取决于二者的相对强度。Davis(1995)[7]分析了12个OECD国家的养老制度,认为人们基于对通货膨胀率的担忧和对政府的不信任心理,养老保险支出对消费的影响不确定,要根据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而定。Melvin、Takashi Unayama(2011)[8]利用日本家庭的月度收支数据,发现由于收入的差别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同,居民退休后的消费行为并没有出现显著提高,养老金财富对人们消费支出的影响不明显。

国内学者对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大多在借鉴西方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和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也有许多学者考察不同国家养老保障制度的安排,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陈树文(2002)[9]分别从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和消费倾向三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发现社会保障能够有效刺激居民消费,拉动内需。樊纲,王小鲁(2004)[10]利用我国各省市(西藏除外)1996-2001年的数据,建立中国各省份的“消费条件指数”(CFI),发现养老保险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扩大居民消费。杨翠迎,何文炯(2004)[11]运用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系数(CSS)指标,实证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在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同,并指出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呈现出典型的城乡二元性,城市社会保障水平较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孙永勇(2007)[12]总结了国外学者关于社会保障和居民储蓄行为关系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模型,指出影响居民消费或储蓄行为的因素复杂,无法建立精确的实证模型,认为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储蓄的关系无法确定。张继海(2008)[13]选取辽宁省2002年和2003年城镇居民家计调查数据,指出社会保障养老金财富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陈梦真(2010)[14]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以现代消费函数理论模型为基础,发现养老保障能够有效降低城镇居民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加即时的边际消费倾向。顾海兵,张实桐(2010)[15]遵循逻辑分析的研究路径,指出社会保障只是政府利用税收和转移性支付等手段进行的社会财富再分配,不会对居民消费产生任何影响。赵建国,李佳(2011)[16]在消费者最优理论模型中引入收入变量,发现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有效促进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并且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大。余官胜,王睿(2011)[17]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社会保障参与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关,只有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社会保障参与率才能有效刺激居民消费。刘苓玲,徐雷(2012)[18]利用扩展的杜森贝利消费函数,发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对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最大,东部最小。

已有的国内外文献表明,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及学者们利用的数据和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采用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2 实证分析

2.1 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

本文在Ando和Modigliani建立的生命周期模型基础上,引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变量,建立新的消费函数:

Ct=α+β1Yt+β2Wt-1+β3St+μt

(1)

模型中,Ct代表第t期消费性支出,Yt代表第t期的收入,Wt-1代表第t-1期的储蓄额,St代表第t期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μ为随机扰动项。

由于相关数据的可得性及统计口径的差异,本文选取2003-2012年全国31个省市共310个面板数据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其中,消费性支出以当期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性支出表示,收入以当期城镇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表示,储蓄额以当期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表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以当期各地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除以年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得出(由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和城镇职工养老体系的缴付机制及收支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故本文未将其纳入研究范围)。本文建立的最终计量模型如下:

Cit=αi+β1iYit+β2iWi(t-1)+β3iSit+μit(其中i=1,2,3,…31 t=1,2,3,…10)

(2)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分析软件采用Eviews6.0。

2.2 单位根检验

为了保证数据的平稳性,防止出现伪回归现象,必须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保证其平稳性。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

说明:检验形式(C,T,L)中,C、T、L分别代表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

上述检验结果表明,Ct、St的水平检验结果的P值均为1.0左右,说明数据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而两个变量经过一阶差分后的检验结果均小于0.05的临界值,即均为I(1)过程,两变量的序列均为平稳的,符合面板协整检验的前提。

图1与图2分别反映2003-2012年我国各省市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性支出和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时序图,可以看出二者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Fig. 1 Per capita cash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in all the provinces and cities

Fig. 2 Per capita pension insurance fund expenditures in all the provinces and cities

2.3 协整关系检验

Ct、St两个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均为一阶单整,符合面板协整检验的前提。为了保证回归结果的准确性和平稳性,本文采用扩展的E-G两步法对Ct、St两个变量进行协整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协整检验结果

说明:原假设为不存在协整关系。***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

上述检验结果表明,Panel ADF和Group ADF的统计量值均稳定在0.0000的水平上,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测验,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因此,我国31个省市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人均支出和现金消费性支出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2.4 面板协整模型的选择

根据(1)式中α(常数项)、β(系数项)是否为常数,可以将面板协整模型分为3种,即:

混合回归模型:αi=α,βi=β

(3)

截距模型: αi≠α,βi=β

(4)

变系数模型:αi≠α,βi≠β

(5)

其中,α、β的不同对于研究各省市城镇居民自发消费及人均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等相关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意义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利用样本数据分析推断总体数据的效应,应建立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而直接对所有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应建立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即变系数模型。由于本文直接采用2003-2012年我国31个省市的全部数据,因此,本文预期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下面将进行验证。

要判断面板数据采用何种模型,只须利用F统计量值验证以下两个假设:

H1:∶ β1=β2=…=βN

H2:∶α1=α2=…=αN, β1=β2=…=βN。

若得到的统计量F2的值接受假设H2,则采用混合回归模型;反之,则利用F1的值检验假设H1,若接受H1,则采用变截距模型;若统计量F2、F1的值分别不接受假设H2、H1,则采用变系数模型。

F统计量的公式为:

(6)

(7)

其中,S1、S2、S3分别表示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N为横截面的个体数(本文为31),K为模型中解释变量的个数(本文为3),T代表模型中的时间序列数(本文为10)。

利用Eviews6.0软件对(2)式分别进行变系数、变截距和混合模型回归估计,得到S1=10865075,S2=82475357,S3=283000000,将S1、S2、S3的值分别代入(6)、(7)两式,得到F1=13.621,F2=38.822。查询F分布表,在α=0.01的显著性水平下,F0.01(90,186)的值在1.32~1.47之间,F0.01(120,186)=1.32,由于统计量F1、F2的值分别大于相应的临界值,故拒绝接受假设H1、H2,本文采取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进一步对面板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Hausman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表明,面板数据的统计量值为33.336961,相应的概率(P值)为0.0000,即拒绝存在随机效应模型的原假设,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

2.5 模型运行结果

运用Eviews6.0软件最终得到本文的回归方程:

Cit= 1062.823 + 0.761334Yit+ 0.063798Wi(t-1) + 0.062110Sit+ μit

(110.2962) (0.036384) (0.015327) (0.023535)

(0.0000) (0.0000) (0.0000) (0.0088)

说明:括号内第一行数字为标准差,第二行数字为P值。

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R2=0.983974,P值为0.000000,方程显著性明显。各地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的估计参数见表4:

表4 各省变系数模型的估计参数

说明:αi, β3i分别代表各省人均自发消费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额的变系数。

2.6 实证结果解释

首先,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最大因素是收入水平,估计参数达到0.761334,即收入增加1%可以带动消费0.76%,作用显著,这符合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表明政府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以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能够有效拉动城镇居民消费,估计参数为0.062110,即养老保险基金投入每增加1%,城镇居民消费提高0.06%,作用显著。

最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不能一概而论。其中,对内蒙古,山东,天津的正向作用最显著,估计参数分别达到0.519588,0.482249,0.391942;对广西,湖北,海南的负向作用最大,估计参数为-0.278915,-0.254129,-0.246850。内蒙古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人口稀少且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国家财政投入支持力度较大,当地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大大降低了居民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天津,山东属于东部沿海省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保障体系较完善,居民对于养老、医疗等顾虑较少,当期消费支出较多。湖北,广西,海南处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收入少,人口基数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只能减少即时消费,增加储蓄。而养老保险支出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北京,上海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一方面,北京,上海的财政社会保障投入力度较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居民退休后的养老、医疗支出较少;但另一方面,北京,上海的房价、物价水平一直居高不下,子女教育成本过大,对居民生活造成较大负担,大大挤出了居民的当期消费。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2003~2012年我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于拉动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各地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性,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这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物价水平、消费观念等因素有关。

针对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第一,收入仍然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首要因素,政府应当将发展经济摆在首要位置,增强经济实力,提高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避免社会保障建设水平过高,阻碍经济发展,最终影响居民福利的提高。

第二,加快社会保障相关制度建设,尽早完成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工程改革,降低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即期消费。当前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完善农民工等流动性较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养老保障建设;提高基础养老金统筹层次,早日实现全国统筹,建成覆盖全体国民的更可靠的养老保障体系。

第三,各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具体来说,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可逐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振居民消费信心;中西部地区应先加快经济建设,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再逐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1]Feldstein M. Social Security, Induced Retirement and 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4(4):905-926.

[2]Wouter Zant. Social Security Wealth and Aggregate Consumption: An Extended Life-cycle Model Estimated for The Netherlands [M].De Economist, 2005.

[3]H Yigit Aydede. Saving and Social Security Wealth: A Case of Turkey[M]. Available at SSRN,2007.

[4]Phillip Cagan. The Effect of Pension Plans on Aggregate Saving: Evidence from a Sample Survey[J].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65(6):263-287.

[5]Kotlikoff, Laurence. Testing the Theory of Social Security and Life-Cycle Accumulation,American Economic is Reviews,1976(4):396-416.

[6]Barro. Are Government bonds Net Weal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4,82(6):1096-1117.

[7]Phillip E Davis. Pension Funds-Retirement-Income Security and Capital Markets-A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M].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5.

[8]Melvin, Takashi Unayama. The Impact of Retirement on Household Consumption in Japan[J].Japanese Int,Economics, 2012,26(1):62-83.

[9]陈树文.社会保障拉动需求增长的理论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6-29.

[10]樊纲,王小鲁.消费条件模型和各地区消费条件指数[J].经济研究,2004(5):13-21.

[11]杨翠迎,何文炯.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4(1):79-86.

[12]孙永勇.社会保障对储蓄的影响-西方主要理论思想与经验检验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20-124.

[13]张继海.社会保障养老金财富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05-112.

[14]陈梦真.养老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社会保障研究,2010(1):59-69.

[15]顾海兵,张实桐.试论社会保障水平与消费水平的不相关[J].经济学家,2010(1):86-93.

[16]赵建国,李佳.基于改进消费者最优理论模型的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政研究,2011(1):68-71.

[17]余官胜,王睿.社会保障参与和居民消费需求-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1(4):36-39.

[18]刘苓玲,徐雷.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2(3):49-55.

(责任编辑:窦 鹏)

The Impact of Chinese Urban Workers’ Endowment Insurance on People’s Consumption——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Inter-province Dynamic Panel Data.

ZHANG Guo-hai,WANG Feng-lin

(School of Public Finance and Management,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233000,China)

Consumption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ed social security is the prerequisite. Based on inter-province panel data from 2003 to 2012, this paper uses the varying co-efficient model of the fixed effect to analyse empirically the relation of urban worker’s endowment insurance spending on the impact of household consump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urban worker’s endowment insurance can expand people’s consumption, but regional differences exist.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e paper proposes relate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social security.

Urban worker’s endowment insurance; Household consumption; Fixed effect model; Regional differences.

2014-08-21

张国海(1965-),男,安徽省滁州市人,学士,教授,主要从事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

F840.67

A

1673-8772(2015)01-0087-07

猜你喜欢

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居民消费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延迟退休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一个包含遗赠动机的模型
弥勒市总工会:抓紧抓实城镇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