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精神:大学之魂

2015-04-30孙勇

关键词:人文精神危机

孙勇

摘 要:从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从服务社会到创新文化,随着时间的推衍,大学的功能不断得到丰富和强化。大学之于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巨大而深远的。然而,现如今世界各国都在谈论“大学的危机”——质量危机、道德危机、大师危机等。我们以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学一度迷失了方向,丢失了灵魂是最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人文精神;大学之魂;危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4-0068-02

人文精神的源泉是多方面的,但从古至今,大学无疑是人类人文精神最主要的发源地。无论从大学的历时性发展,还是从共识性存在来看,无疑都展现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本质关系,都证明人文精神是所有大学的本质,是大学的灵魂。即使在商品经济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具备人文精神,或者原来具备而后来丧失了人文精神的大学,都会退出大学的舞台。大学可以没有大楼,甚至也可以没有大师,但是如果丧失了人文精神,那就不可能是大学。

一、大学人文性的诠释

《大学》开篇里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蔡元培在《教育独立议》中也提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份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用。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说得更直接:“大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可见,不论古今中外,大学的人文性都为人们所强调。

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个内涵相对稳定而外延相对模糊的概念。按照我们的理解,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核心是以人为本。内涵主要包括:高扬人的主体意识,重视人的自由、平等、尊严、权利、生命价值和意义,追求人的自我完善和人格独立,强调社会责任以及永恒的道德精神,倡导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无论从大学的历时发展、大学的本质看,还是从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关系看,人文精神都可谓是大学的灵魂,人文精神曾长期在大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早在12世纪,欧洲就诞生了博洛尼亚大学、阿莱诺大学、巴黎大学,并很快衍生出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中世纪的大学教育深受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观的影响。他把教育分为博雅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类,他本人重视心灵的培养,轻视与肉体训练有关的活动。受此影响,中世纪大学教育的目标是探究真理,完善人格。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办学宗旨申明:“设立大学是为了给教会和政府培养服务人员,即培养有教养的人,而不是知识分子。”可见,早期的大学教给学生更多的是“为何而生”的人生信念,而不是“以何为生”的谋生技能。

文艺复兴高举人本主义大旗,“抑神扬人”,恢复了被中世纪歪曲了的古典文化。在文艺复兴、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推动下,西方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柏林大学于1809年诞生。创建柏林大学是洪堡特担任文教署长期间取得的最大成就。洪堡特给新的高等学府注入了新多重要的新思想,但他依然十分强调大学的人文精神。然而,文艺复兴以后,随着对理性的弘扬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科学精神在大学中日渐占据了上风。人文精神则出现了式微现象。主要表现在:1.社会价值观领域的“科学至上”“技术第一”的理性主义思潮已反映到教育上,导致了人们对科学教育价值的过分看重,相比之下,人文教育却被放在了次要地位。2.人文教育地位的退出。主要表现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以及高等教育人文属性的模糊等。这种转变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使教育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更加紧密,增强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当代大学功利性教育

传播先进文化汇聚精神资源是当代大学的使命责任。从历史的角度看,“大学”在古代曾经是一个形而上的人文概念,近代逐渐形成教育的实体和社会机构,其功能也从最早的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从服务社会和科学文化的创新,这个过程不论在古代希腊还是在中国,其演变历程大体是相同的。我国的大学也存在着和西方类似的情况。我国古代的大学重视人,重视人的教育和理想人格的形式。我国传统的教育虽然也强调“格物致知”的具体知识的传授,但更强调“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尊德性”置于“道问学”之上。钱穆认为,中国传统学问有三:人统、事统、学统。在三统之中,人统为大。“‘学者所以学做人也。一切学问,主要用意在学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有理想有价值的人。”我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是在“教育救国、自强图存”的背景下产生的。1917年蔡元培对其进行改制后,确立了其作为学术机构的属性。蔡元培明确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所谓的‘高深学问并非强调教育的晦涩与玄虚,而是强调大学属于综合性、人文性、非功利性教育。”然而近些年来,人们对大学的要求和期待,过于重实用、功利,片面强调科学教育和技能的培养,人文性为工具性所取代,人文精神被遮蔽了。正如金耀基所言:“今日,大学之最流行的形象不是‘象牙塔,而是‘服务站了。社会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政府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大学不知不觉地社会化了,政治化了,市场化了……在这种情形下,大学已非一独立研究学问之地,而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的工厂,大学与社会间保持清静思维的距离也消失了。”

三、当代大学需要人文精神复归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具有二重性,它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幸福,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正如康德指出的那样,科学只能解决事实判断,即“是什么”的问题,不能做出价值判断,解决“应该怎样”的问题,不能给人指明前进的方向。大学的专业教育无疑促进了知识的创新和知识总量的增长,但它却是与大学教育的本义背道而驰的。对于专业教育的弊端,纽曼早就明确地进行过批判:“毫无疑问,把传授局限于某一种极易的研究,每一种技艺都会提高。然而,尽管这种心智的集中推进了技艺,但是被局限于该技艺的个体却因此退化了。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几乎是成反比的。”“由于他的行动范围变得狭小,他的心智与思维习惯同样变得萎缩;他就像某个强大机械的一个组成部分,放到里面就有用,而一旦离开这个机械他便毫无意义,一文不值。”正因为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提出:“高等教育本身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且必须进行从未要求实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以使我们目前这个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危机的社会可以超越纯粹的经济考虑,而注重深层次的道德和精神问题。”

其实,大学需要人文精神,不仅和科学精神的上述弊端有关,更与大学的本质有关。王冀生说:“如果说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教育应当‘以人为本,那么,大学则与人类文化有着更为深刻的本质联系,从本质上说大学是一种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鼎足而立的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他据此提出大学具有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研究文化、溶合文化四个功能,并认为具有创新文化功能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根本标志。文化可以区分为自在的文化和自觉的文化。基于自在文化和自觉文化的区分,“大学归根结底的本质规定性就在于通过文化传承和文化启蒙把个体从自在自发的生存状态提升到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同时以自觉的文化创新去推动社会的文化进步,乃至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精神是大学的本质所规定的。

1959年斯诺在剑桥大学作了“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他提出的“两种文化”的观点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他深刻揭示了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两种文化的分裂现象,认为两种文化的分裂和对峙都是由于狂热推崇专业教育(即科学教育)引起的,指出“走出这一难关的办法只有一个: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那么,我们能不能推倒重来,剔除大学的科学精神呢?不能。人文教育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然而人文教育也有缺陷,它不能直接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直接的动力,抑制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贝尔纳曾指出:“没有任何文化能够永久脱离当代主要的实用思想而不退化为学究式的空谈。不过,也别设想不对科学本身结构进行重大改革就可以使科学和文化融合起来。”大学精神文化的使命是批判的也是建设的,是批判与建设的统一体。通过批判与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步是大学精神的历史使命和内在追求。因此,当代的大学需要人文精神的复归,让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美]尼尔·陆登庭;刘莉莉译.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1998,(4).

[2]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4][英]约翰·亨利·纽曼;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王冀生.文化是大学之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

[6]韦丽红,王汉君.论“经济人”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J]. 学术论坛,2004,(1).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危机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危机来临
中年你危机了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危机”中的自信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基于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与重建的新思考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