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民办本科高校专业建设路径探析

2015-04-30王桂云王明明安波

关键词:专业建设经济区山东

王桂云 王明明 安波

摘 要:高校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以产业结构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参照,专业设置才能合理。山东民办本科高校应以“蓝黄”经济区的产业发展为背景,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根据自身办学优势与所处产业带,实现专业的错位发展;依据“蓝黄”经济区产业优势,加强特色专业建设,以提高办学水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山东;民办本科高校;专业建设;“蓝黄”经济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4-0059-04

专业建设是高校最主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关系到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优化,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要搞好专业建设,总体讲,一要把握建设背景,了解必要性;二要明确专业定位,弄清适应性;三要根据学校条件,视其可能性。因此,以“蓝黄”经济区产业发展为专业建设背景,对山东民办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进而提出适应“蓝黄”经济区产业发展、加强专业建设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山东民办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背景

“蓝黄”经济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对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山东民办本科高校应主动适应“蓝黄”区域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常态化的专业调研制度,分析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蓝黄”经济区产业需求相吻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深入研究分析“蓝黄”经济区产业发展,以此为专业建设的背景,显得尤为重要。

(一)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

半岛蓝色经济区把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涉海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推进,重点加快发展海洋第一产业,优化发展海洋第二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海洋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现代海洋渔业:现代水产养殖业、渔业增殖业、现代远洋渔业、滨海特色农业等;海洋第二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资源矿产、工程建筑、现代海洋化工、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等;海洋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海滨文化旅游业、海洋运输物流业、高等教育、涉海金融服务业和涉海商务服务业等。

(二)黄河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状况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重点是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绿色种植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等;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以及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等高技术产业以及工程机械、体育装备器材和风力发电装备等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生态旅游业、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建设、能源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科技事业、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等。

二、山东民办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建设,山东民办本科高校逐步发展壮大,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山东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高等学校名单的通告》得知,本科层次民办高校共有11所,较2013年的8所(山东万杰医学院、青岛滨海学院、烟台南山学院、潍坊科技学院、山东英才学院、青岛黄海学院、山东协和学院、青岛工学院)增加了3所(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山东华宇工学院、齐鲁理工学院)。

(一)现设专业的结构布局

山东民办本科高校学科专业布局逐步优化,各民办高校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办学情况和社会需求设置学科专业,基本形成了以工学、管理学、理学和文学为主,兼顾教育学及其他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结构(详见表1、图1、表2)。

由表1可以看出,2014年山东11所民办本科高校本科专业共90种,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山东民办本科高校根据“蓝黄”经济区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了涉及材料、机械、电气、药物、土木、化工、交通运输和食品的工学,涉及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工程管理、酒店管理等领域的管理学,部分民办本科高校还开设了医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等领域的相关专业。

(二)本科专业建设的主要成绩

为突出专业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山东民办本科高校在专业建设方面不仅注重数量的增加更加强调质量的提升。统计得知,近三年山东民办本科高校有9种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详见表3)。

2014年,山东省4所民办本科高校获批“山东省民办本科特色名校建设单位”称号,其中省财政经费支持的立项建设单位2所:山东协和学院、山东英才学院;自筹经费建设的立项建设单位2所:山东万杰医学院、青岛滨海学院。“特色名校”的获批,是山东民办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取得重大成绩的力证,更是推动各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学校的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

2014年6月,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为进一步促进民办高校的科学发展,鼓励民办本科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实现特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启动了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这一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进山东民办本科高校的专业建设,强化优势特色,主动适应“蓝黄”经济区产业发展。

三、山东民办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根据表1、图1、表2分析,对照“蓝黄”经济区产业发展,目前山东民办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专业布局未适应 “蓝黄”经济区产业发展

首先,“蓝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后急需的专业,如与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山东民办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还未能与之对接。目前面向新兴产业的专业较少,面向新技术的专业虽有山东协和学院、潍坊科技学院等5所高校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但其他专业布点仍缺口不小;面向新材料的专业只有青岛滨海学院和青岛工学院开设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而面向新能源的专业几乎没有涉足。

其次,山东民办本科高校中设有涉海专业的高校较少,只有青岛黄海学院设置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可见,与海洋新兴产业、现代海洋服务业、现代渔(农)业相适应的专业不足。

再次,与高效生态产业相适应的专业不足,比如,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专业过少,只有1所高校设置了农学类专业,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等专业为空白;与现代服务业相适应的专业也偏少,仅1所高校开设了与金融保险业相适应的专业。

可见,山东民办本科高校现有专业布局还未能满足“蓝黄”经济区产业发展的要求。

(二)专业设置趋同、科类分布集中

由表1、表2可以看出,一方面,山东11所民办本科高校中,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高校最多,高达9所,排在第2位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市场营销3种专业,均为8所,而开设车辆工程、通信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康复治疗学等13种专业的高校仅各有2所,排在最末位的是新闻学、金融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43种专业,仅各有1所高校设置了这些专业。另一方面,《目录》划分的92个专业类中,山东民办本科高校现有专业类为46个,所占比例为50.00%,其中,生物医学工程类、水产类、口腔医学类等适应“蓝黄”经济区产业发展的专业为空白。可见,专业设置趋同与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明显。

由图1可以看出,《目录》划分的12个学科门类中,山东民办本科高校各专业只分布于10个学科门类,在哲学和历史学2个学科上为空白。10大学科门类的专业布点中,工学专业为38种,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42.22%;其次为管理学,14种专业,所占比例为15.56%;排在最末位的是法学和教育学,仅各有1种专业,所占比例为1.11%。学科门类的集中与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

专业设置的趋同、学科门类的集中以及发展不平衡,趋同专业培养的人才供大于求,而人才需求旺盛的专业尚未设置,致使山东民办本科高校专业建设难以适应“蓝黄”经济区产业发展。

(三)优势特色专业与专业群建设相对薄弱

通过表3可以看出,山东民办本科高校的本科特色专业分布情况为:工学3个,医学3个,文学、农学、教育学、管理学各1个。特色专业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为:特色学科专业布点存在空白点,如艺术学、经济学、理学存在空白点;特色学科专业布点较少,仅占专业总点数的4.35%,缺少协同和支持,难以形成专业集群优势。

三、加强山东民办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路径

“蓝黄”经济战略背景下,为实现专业建设与“蓝黄”经济区产业发展相适应,山东民办本科高校应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实际条件出发,充分调研,周密论证,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要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体现中长期发展目标,正确处理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重点与一般、内涵与外延、数量与质量、传统与新兴的关系,增强适应性和前瞻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专业建设。依托已有相近专业,培育新的专业生长点,形成学科专业群,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办学效益,实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一)适应“蓝黄”经济区产业发展,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山东民办本科高校的专业布局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需要进行拓展与调整。

1.围绕“蓝黄”经济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涉海、高效生态产业相关专业。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渔业、海洋化工、海洋油气业、海洋盐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平稳较快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海洋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然而,在行业分布上,优秀人才多集中在文化、教育、卫生等传统领域,而与海洋相关的专业及人才相对短缺。因此,根据山东省海洋产业体系的构建特点与区域分布,部分民办本科高校特别是处于胶东半岛产业带的民办本科高校更应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域优势发展涉海专业。如,海洋工程类专业: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药学类:海洋药学;矿业类:海洋油气工程;交通运输类: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海洋工程类: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科学类:海洋资源与环境、军事海洋学;水产类专业: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按照高效、生态、创新的原则,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将大力发展高效生态产业。伴随山东省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重视,从事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以及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新型高效环保肥料研制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此对应的植物生产类专业、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和农业经济管理类等专业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

2.围绕“蓝黄”经济区支柱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伴随着“蓝黄”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人才需求增长的重心继续向服务业转移,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的增长比较突出。面向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将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但具体的专业建设还应综合分析,合理规划。现以现代服务业中的文化产业为例进行分析。

文化产业对应的主要本科专业为:新闻学、艺术设计、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技术学、动画、美术学、广播电视编导、音乐学、绘画、摄影、戏剧影视文学、舞蹈表演等。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文化产业对应的专业都应当迅速扩展。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被列为2014年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人才培养过程难以匹配产业需求,另一方面,目前“蓝黄”经济区产业发展不充分,仍对大学应届毕业生需求有限。

3.围绕“蓝黄”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相关专业。“蓝黄”经济区新兴产业主要有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媒体等。面向新能源产业的专业主要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面向新材料产业的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专业;面向新技术的专业有:传感网技术、物联网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水声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生物制药、中药制药等;面向新媒体的专业有: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数字电影技术等。

从理论上来讲,这些专业具有前瞻性、紧缺型,山东民办本科高校必须详细调研、认真选择,综合考虑高校自身是否具备开设这些专业的优势,比如学科优势、师资优势等。

(二)根据自身办学优势与所处经济区,实现专业的错位发展

半岛蓝色经济区覆盖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7个地级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覆盖东营、滨州、潍坊、德州、淄博、烟台6个地级市。山东民办本科高校分布于“蓝黄”经济区产业带具体情况详见表4。

山东各民办本科高校应根据办学优势,充分结合产业区域分布特征,合理规划专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与所在产业带资源优势相关的专业,追求专业的差异化发展。黄河三角洲经济区两市的民办本科高校,可以着重加强面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的专业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三市中的民办高校,可以加强面向海洋产业的专业建设;介于“两区”之间的民办本科高校可以重点发展面向制造业、建筑业、新信息、新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专业的建设。

(三)依据“蓝黄”经济区产业优势,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山东民办本科高校应根据“蓝黄”经济区产业优势、岗位需要以及错位发展的要求,以山东省民办本科特色名校建设和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1.加强现有特色专业建设。对现有特色专业统筹规划,完善专业与“蓝黄”经济区相关行业、地方、企业密切合作的体制机制,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通过培养教学名师、完善专业带头人管理制度等措施,加强师资队伍专业化;通过加强名师主讲精品课程、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教材,形成具有特色或明显优势的专业课程和教材,增强特色专业示范带动作用。

2.扶持新兴特色专业。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教学管理改革、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基础奠定,对目前条件偏弱,但适应优势产业要求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加强扶持力度,重点突破,提炼特色。

3.构建学科专业群。集成优质资源,强化特色建设,发挥特色专业示范性和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带动相关专业的创新发展,构建学科专业群,形成集群效应,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

山东民办本科高校在专业定位上要注意结合自身的传统和优势,不同高校的相同专业,找准各自在产业层次和技术层次中的位置,避免相同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化。建立体系完善的专业评估机构,与企业联合建立产、学、研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蓝黄”经济区产业分工组织的规模和技术结构特点,积极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定位符合产业转换和技术结构升级的特点,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在满足“蓝黄”区域经济发展对智力和科技支持等需求的同时,实现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Z].2009.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Z].2011.

[3]曾宪文.服务半岛蓝色经济区构建高等学校涉海专业体系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0,(7).

[4]李英,赵文报.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9).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经济区山东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