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考试:评卷很灵活
2015-04-30唐宝民
唐宝民
近来从学者李新宇的书中读到:清朝末年,严复在安徽高等学堂做监督时,该学堂有一次举行大考,考试的题目是《张巡论》,试卷上附有张巡的事迹介绍——
“……张巡是山西永济人,于唐朝开元末年考中进士,曾任真源(今河南鹿邑)令。唐玄宗重用杨国忠执政,以外戚得势,权倾朝野。有人劝张巡晋谒杨国忠以表崇敬,求取高官,但张巡坚决拒绝。当安禄山起兵叛唐,会合史思明作乱,张巡以地方官忠于职守,与部下共同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抵抗安史的围攻。他的英勇行为受到唐朝廷的表彰,提升为御史中丞。守城苦战,历数月之久,后弹尽粮绝,他杀妻妾以餐军士,最后城被攻破,壮烈殉职……”
张巡誓死不降的事迹得到朝廷的充分肯定,朝廷隆重表彰他的忠于国家的气节,为他树碑立传、修坟建庙;许多文人墨客也纷纷写文章赞扬他,韩愈就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阻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这道题其实很好答,只要顺着出题者的意思表彰张巡宁死不屈、忠君爱国的情操即可。可是,有一个叫王恺銮的学生,却对张巡的所作所为产生了不同的想法,认为张巡“杀妻妾以餐军士”的做法是一种野蛮行径,是严重违反人类道德的行为,于是,他便在答卷中写道:“张巡杀妻妾,属野蛮行径,忍心害理,而无益于兵,也违男女并重之道……”
这份与标准答案相背离的答卷,在当时被视为离经叛道,因为它挑战了几千年的君臣大义,弃传统纲常伦理于不顾,其结果可想而知,作文满分是100分,阅卷老师给这份卷子批了40分。
考试结束后,严复在检查卷子时,注意到了这篇40分的作文。严复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兴奋得连声赞叹,因为他觉得王恺銮有自己的思想,这一点十分难能可贵。于是,他在考卷上亲笔改动了几个字,并把王恺銮叫来,仔细询问了一番,给予热情的鼓励,并自掏腰包当场奖励了王恺銮10块银元。那位评卷老师见此情形,连忙把考卷上的40分改成了90分。
钱穆是国学大师,晚年的时候,他曾写了一部《师友杂忆》,在这本书中,有一部分章节是记述自己的教育经历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钱穆读中学时的一次考试。那是一次地理考试,只有四道题,满分100分,每道题25分。钱穆拿到试卷后,从第一道题开始审题,审到第三道题的时候,他兴奋了。原来,这道题的内容是关于长白山地势军情的,钱穆对这个问题一直很感兴趣,此前曾读过很多这方面的资料,所以看到这道题之后,便情不自禁地开始答题,而且不是“为了答题而答题”,完全是兴之所至,洋洋洒洒地尽情挥毫,早已经忘了自己当时是在考场上。
也不知过了多久,钱穆总算是把这个题目答完了。可就在此时,铃声响起,原来交卷的时间到了,可钱穆只顾着全神贯注地答第三道题了,余下三道题,他一个字也没写,但已经来不及了,只好悻悻地把卷子交了上去。
按照常理推算,钱穆的这次考试,是不能及格了,因为他只答了四分之一的题,即使那道题给他满分的话,他也只能得25分。可是,卷子发下来后,钱穆竟然惊讶地发现自己得了75分!
原来,负责这次判卷的是史学大师吕思勉,吕思勉看到钱穆的卷子后,发现他虽然只答了一道题,但这道题答得却特别出色,论证合理、论据充分,作为一个中学生来讲,能做到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
吕思勉素有爱才之心,便就钱穆的这道题写了长长的批语,对钱穆的答案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最后,给出了75分的成绩,使钱穆仅凭一道题就及格了。
从以上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严复和吕思勉,并没有按照僵化的规定去评卷,而是用灵活的方式,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鼓励,这种灵活的评判方式,无疑给了学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有利于他们自由地成长。
民国时期的考试,虽然也有关于考试成绩方面的硬性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具有灵活性的一面,教师在评判学生的试卷时,不是机械地按照僵化思维去做,而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更多的人性化关怀,从而保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或许他们认为:考试不是衡量一个学生的绝对标准,人的本身才是目的、是尺度、是根本,其他的一切都是从属的、次要的。这些,不正是今天应试教育中所缺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