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2015-04-30韦欢容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外国世纪

韦欢容

摘 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在外国文学的探究上还处在落后的阶段,在我国的研究的目的上、方法上和体系上,相关改變正在悄然的进入我们的生活。我国人民所热衷的各个层次化不同的新鲜事物也在飞快的靠近。生活发生了转变和变化,我们的生存环境也随之发展,进而得到了本质的改变。我国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首先,相关部门应对国际视域有一定的冷静态度不要一味的崇洋媚外,另外在高校外国学术的研究中不能走偏路、走错路,一味的追求捷径只会导致失败的降临。人文精神在研究中更是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无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各个相关的工作者们都应该多多的去实践。

关键词:外国文学;出路

前言:习总书记上台后宣布一项振奋人心的目标,我国在奋斗中将要迎来“两个一百年和一个中国梦”,这其中具体蕴含着多大的意义,我们在日后的生活变化中能一点点的感知,而作为从20世纪走出来的人们,已经快步的进到了21世纪的新时代,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已经活跃的发展了起来,虽然20世纪已经成为过去,但在那个100年里我们将总结出来的经验运用到实际中,并且取得了大的成就。我国科研上的成果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我国在关于外国文学的的研究上更是硕果累累,但其中不乏也有很多的问题出现。面对着这样的一种困境,我国的关于外国文学研究的出路在哪里。以下,将会对其困境做出深刻的分析,对其出路做出完备的总结。

一.21世纪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的困境所在

上个世纪中期,国与国之间的矛盾相当紧张,在二战后各个敌对国之间的关系相对转为缓和,在其中各种各样的商业里面,金融贸易的展开逐步加快,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强,在每个国家的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基础之上,交流加强,导致了“互依、互融”的存在[1]。而目前的现代化的交通状况改变了全世界各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目前地球村的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范围内在一步步的完善,目前,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网络宣传和传媒的力量正在悄然改变着21世纪的人类日常的生活。若是世界各地的人在同一时间统一的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鲜事实,那么全球化的进程和其猛烈的趋势则是不可避免的。在全球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每个国家要求在地球村上居住的每位公民都要具有国际性的宏观视野,全球化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影响着人类,更是全方位影响到现有的社会体系。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作用联系,可以在社会结构价值上有所体现。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多呈现出一种表象扩展阶段。国家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导致了本国人民不能正确的判别文化的正确性,在这种文化的大氛围中人民的对文化的追求也相对的不统一,难融合,贯穿于我国的历史命脉的文化更是失去了自己本身的立足点,国际视野是好的现象但更重要的是自身对于文化的立场,不能缺失立场显得比国际视野更重要。就拿阅读国外的文学性著作来说,其中最困难的地方不是读懂他们符号一样的文字,也不是读懂他们在表面文字上的意思,国外的文学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注重的时人物的心理描写,将作品中人物内心的变化,通过视觉转换的角度,将作者的思路缓缓地阐述给读者。而我国的文学作品自古以来都是在人物的刻画上描述的生动传神,基于这种两种的表现的方式的不同,大多数我国的读者都感觉外国名著有种冷冰冰的感觉,这种感觉存在的方式上便是历史与价值观的差异所在[2]。现在著名的《格林的五十道灰》中,我国读者对其反响冷冰冰,而在国外读者中却受到热捧。其中关键的原因也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读者日趋年轻化多样化,学生阅读的群体也日益增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们对其外国文学的阅读量逐渐减小,虽然新闻媒体经常报道国外的大事小情,但是在文学的层面上我国相关的报刊杂志,网络媒体还是没有将外国文学作为主要力量去出版,

二.21世纪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的出路

结合我过当前的国情,我们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对外国文学的出路做出指导。

(一)与时俱进,不拘泥于固有文化

我国在2015年国门已经大开,全面面向世界,在这个进程中我们不仅要求国家的发展全方位化也要求国民应当跟上国家进步的角度,不要固守自己的传统模式,对文化的吸收要全方位的开阔思路,国民在思想里加上一座高架桥,将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与世界的遗产性知名文化接轨,建立一座共同的文化发展桥梁。

(二)国家在外国文化的传播上应该全方位多角度

目前我国在度外国文学传播上的一个误区是国家对于国民感兴趣的大力传播,而对国民不感情趣的内容,有着传播量小的特点,甚至是不传播。而对于此,国家应该转变政策,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播外国优秀的文化,并且应当在一定的程度上强力制约中国国民对外国文化的阅读量,精湛而不泛滥[3]。

大家共同讨论、分享这如沐春风的外国文化也是对其外国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上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外国文化的吸收自身就比传统的国有文化慢,若是只读不论,那么在外国文化的吸收上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

结语:当今21世纪的初期已过去大半,中国的外国文学,并没有触及自己现实问题的意识,也没有关系到自己命运的讨论,总体上在本国学术界成不了焦点和主流。外国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虽然面临着强大的冲击和问题,但并不是说外国文学就没了他自身的出路,我国在此问题上要抱着“吸进来,为所用”的态度,才能让自己国家的文化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艳兵.21世纪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广东社会科学,2014

[2]吴宏一.中国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3]李斌.高校外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外国世纪
世纪赞歌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My School Life
外国公益广告
浅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模糊处理
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