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中的“良心”
2015-04-30杨雄
作为学校领导,每年都要参加教师招聘工作,常有前来报名者对我说,“校长,我一定会凭良心把工作做好的,这一点请您一定放心。”一个人如果能“凭良心”做事,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起初,我常这样想,并为前来报名者这种毅然决然而感动。但事后我一直在想,到底什么叫“凭良心”做事?什么样的情况下“凭良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一、“凭良心”做事这一观点的成因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中华民族是受儒家思想影响非常深的一个国度。大凡仁者爱人,义者必信,礼者以礼待人也必将赢得人以礼待之,至于智者凡事必先三思而后行,发乎理,合乎情。
到了今天,之乎者也的嗟叹自然少了,“仁、义、礼、智、信”也被众人以“凭良心”三个字统而代之了。因为在今天“良心”几乎成了德性的代名词。“良心”的意义决不仅仅是一般的社会伦理,已不断地方升华成了一种深刻的,寓含甚广的人生哲学。在中国古代的儒学“良心论”中,良心就是最后的主宰,就是本原,就是人,作为为安身立命的依据。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凭良心”做事,“凭良心”做人,渐渐地就成了似乎是完美无缺的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好像“凭良心”就可以区分所有的假丑恶,发现所有的真善美;好像“凭良心”就可以担当所有的义务,承担所有的责任;好像“凭良心”就可以做一切事情,把一切事情办好了。由此而来,“凭良心”成了很多人的通关证,也成了很多人的护身符和宣扬自己德行的名片——我是一个凭良心做事的人!冠而冕之,堂而皇之!
二、“凭良心”做事可能出现的结果
作为一名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我发觉,仅“凭良心”做事不一定能办好事情,弄不好,有时候可能还会把事情办砸了去。
第一,“凭良心”做事,很可能是一种推托之词。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就有那么一些老师,当学习学校有关工作规定和要求的时候,不去认真听,不认真对待。老是说,“讲那么多干什么呢?我会凭良心做事,认真对待的。”这其实就是对学校管理工作的一种推托,一种不乐意接受管理的表现,一种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的拖辞。
第二,“凭良心”做事,往往缺少规范,很可能有失偏颇。之所以这么说,说白了,“凭良心”做事,就是凭感觉做事。凭感觉做事,往往是缺少規范的,有时还可能违背科学,很可能失之偏颇。首先是因为每一个人对事情的认知各有不同的,也就意味着不同的人“凭良心”的内涵和实质也是不同的。有时候,有的老师可能“凭良心”教了,但并没有按照科学规范去教,可能仅仅局限在自己已有的经验之上,很可能就教不到位。其次,如果老师“凭良心”工作所能达的程度、质量和效果与家长和学生的期望值存在较大的差距,那么,我们尽管“凭良心”做了,最终还是不能得到家长的认可,不能让家长满意。这样的“凭良心”肯定是有失偏颇的,也是不规范的。
三、对“凭良心”做事者的正面引导
“凭良心”做事在很多的时候可能会要求我们去正确地做事,但是不见得就能保证“凭良心”做的每一件事都正确,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去引导。一是赋予“凭良心”的行为以义务感和责任感,使每一个教育者对正在发生的行为或即将发生的行为进行意志的抉择和情绪的有效控制。二是提升“凭良心”做事者的道德判断与评价的能力,如果没有假丑恶与真善美的正确分辨,良心也就不存在了,这样的“凭良心”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正义的支撑,正道的指引。三是要不断提高“凭良心”做事的理性思考,尽可能减少以个体为中心的自我中心意识成分,让良心成为一种内在的理性的思考判断力,科学而准确的评价力,义务与好恶的情感,控制与抉择的意志,持久的习惯和信念在个人意识中的综合统一。
四、“凭良心”做事必须具备的前提
“凭良心”做事,本来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凭良心”做事,已经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本身也是一种负责任的体现。我以为“凭良心”做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前提:一是“凭良心”做事者须具备比较高的个人综合素养。如果每一位老师拥有全面的综合素养,具备精湛的教艺,能认真分析教材、教法、认真分析学情且有明确的目标,那么这样的“凭良心”就有了根基,教书育人也就有了底气。二是“凭良心”者须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价值取向不同,那么一个人“凭良心”的立足点自然也就不同,立足点的不同,也必将导致“凭良心”做事的行为、方式、效果以及行为指向性出现偏差。弄不好,“凭良心”做事的时候恰恰被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导向另一个极端。三是要具备端正的工作态度,强烈的敬业精神,先进的教育理念。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具备勤勉务实的教风,不断进取的学风,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能在教海里泛舟,能在教艺上深研,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凭良心”教书育人,我认为是一件好事。
作者简介:
杨雄(1970~),男,汉族,贵州省惠水县人,贵州省惠水县鸭绒民族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