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抑郁因素及护理对策
2015-04-29张晓兰
张晓兰
摘要:目的 研究产妇产后抑郁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60例产后抑郁症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的6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分析产后抑郁的因素以及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两组在健康知识掌握、分娩、生理、新生儿、情感支持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相应护理对策进行护理,避免产妇抑郁情绪的复发。
关键词:产妇;产后抑郁;因素;对策
对于女性而言,妊娠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产妇在分娩以后容易出现焦虑、疲乏、悲哀等情况,使得产妇的情绪较为消极[1]。产妇出现抑郁不利于自身身体的恢复,不利于正常的哺乳以及建立良好的母婴关系,对产妇的婚姻与家庭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选60例产后抑郁的产妇,并选择同一时间到我院分娩的6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通过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研究其产后出现抑郁的因素和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7月60例产后抑郁产妇,设定为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2~34岁,孕周为35~40w;选取同期健康产妇60例,设定为对照组,产妇的年龄为23~35岁,孕周为35~41w。
1.2 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产妇进行调查,主要对其健康知识掌握、分娩情况、生理情况、新生儿情况、情感支持情况进行统计。在产妇产后,运用抑郁情绪自评量表(SDS)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检测,由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对产妇进行检测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讲解,让产妇了解每一道题的真正含义,独立进行填写。对产妇的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统计,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p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在分娩情况、生理情况、新生儿情况、健康知识掌握、情感支持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影响因素例数的对比中,缺乏健康知识的例数:观察组为30例,对照组为12例;生理因素:观察组为28例,对照组为14例;分娩因素:观察组为15例,对照组为10例;情感支持差:观察组为22例,对照组为12例;新生儿性别情况:观察组的女婴为41例,男婴为19例;对照组的女婴为25例,男婴为35例。产后抑郁患者会出现1项甚至多项情况,健康产妇出现这些现象的例数比观察组少;观察组新生儿的性别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新生儿中,女性比男性多,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产妇产后抑郁的因素
3.1.1心理因素 产妇从怀孕、妊娠、分娩的整个过程,对分娩产生恐惧,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性别状况、外貌情况等产生担忧,缺乏相应的育婴知识,对自身的身材和外貌的改变产生担忧,不能够及时适应母亲这个角色,使产妇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以至于身心俱疲。
3.1.2 生理因素 妇女从怀孕至妊娠分娩,体内的分泌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分娩后的72h之内,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较快,这容易成为产妇产后抑郁的主要生理原因。产妇的内分泌突然发生很大变化,容易使孕妇产生抑郁等消极情绪。产后的孕妇,其切口尚未愈合,疼痛感较明显,乳房出现胀痛,出现乳腺炎,剖宫产后,缺口发生感染等各种产后出现的症状,很容易使产妇出现焦虑、易怒等消极情绪。
3.1.3分娩因素 产妇在分娩之前情绪紧张,忐忑不安,对分娩时的剧烈疼痛产生严重的恐惧感,神经内分泌失调,致使子宫未能正常收缩,从而延长了产程的时间,难产、剖宫产等会加剧产妇的不安,导致产妇在产后出现抑郁。
3.1.4社会因素 一些产妇与婆婆的关系不融洽,丈夫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以致产后的心理压力较大。一些产妇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产后生活开支大,加剧其经济压力。一些产妇由于分娩,失去了就业的机会,是经济压力进一步加大[2]。一些初产的产妇,缺乏相应的自我护理和育儿知识,容易出现抑郁。
3.1.5新生儿的性别及其健康情况
一些人的思想较为传统,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产妇生女孩之后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心理压力大。新生儿的健康情况也是产妇非常重视的问题,如若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不理想,产妇则会产生自责、紧张等负面情绪,很容易导致抑郁。
3.1.6年龄因素 相关研究发现,年龄低于24岁的产妇生活阅历较少,无法快速适应母亲这个新角色,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而年龄大于30岁的产妇则担忧由于自己的年龄偏大,担心会出现难产的情况,因此在分娩之前和分娩的过程中精神压力大,在分娩之后,担心乳汁分泌过少,无法进行正常的育儿,加重孕妇的心理负担,容易导致产后抑郁。
3.2 护理措施 从产妇查出怀孕开始,对产妇进行相关的孕期保健知识教育,让孕妇知道自己何时进行何项检查,积极参加孕妇的培训,学会如何检测胎儿。预期合理饮食,根据孕周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活动,高位妊娠的孕妇在产前要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对孕妇进行密切的观察,与其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指导孕妇如何正确处理不良情绪,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孕妇,可以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对其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对孕妇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从而降低孕妇在产后出现抑郁的几率。
产妇在分娩时,应由其丈夫或相关的家属陪伴。给予产妇精神力量,让产妇树立信心。相关护理人员根据产程的具体情况,对产妇进行指导,让产妇学会并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分娩,从而提高产妇对分娩的信心。产妇要进行均衡的饮食,保证在分娩时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对于剖宫产的产妇,在其生产之前,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降低产妇对手术的恐惧感。在孕妇产后,丈夫要给予产妇足够的关心和爱护,照顾好新出生的婴儿,给予产妇充分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产妇在生产之后,身心俱疲,需要一个较为安静且舒适的环境进行调养,尽量避免过多的亲朋好友对其进行探视,相关的护理工作要固定在某一个时段完成,降低对产妇安静调养的打扰。产妇的饮食以营养高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护理人员要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其所需、想法和感受,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帮助产妇掌握母乳正确喂养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婴儿护理的相关方法,密切观察新生儿的身体状况。产妇要保持轻松愉悦的状态,使其乳汁的分泌量增加,提高产妇的身体恢复速度。剖宫产的产妇在产后出现疼痛感,根据其具体的情况运用止痛药对其进行治疗,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
产妇产后抑郁,对母婴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家庭和社会都应该予以重视,尽早发现导致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产科的护理人员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孕妇和产妇的心理和生理情况进行评估,加大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对于已有产后抑郁的患者,要耐心对其进行劝导,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李秋梅.临床分析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和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2:201-202.
[2]李嘉.产妇产后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3:176-177.
编辑/苏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