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湖:40年的苦恋
2015-04-29王维强
梁音(1926—1925),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扮演过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杨排长、《三进山城》中的侦察英雄刘宏志、《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的木匠曹茂林等。
有这样一种女人,说不上哪儿美,只觉得整个人都是阳光的,一种韵致浸透着活跃的生命,明朗、流畅,可亲可近。“梁老伴”俞湖老师给我的印象即是如此。在和梁音老师共同生活了12年的家中,俞湖热情地引领着我参观了梁老师的卧室、书房。难以想象这是一位盛名于世的艺术家的家,极普通的家具、床和电器,一如主人一般的质朴。只是屋内摆的各种小工具、台灯、摆件是独特的,与众不同,因为这些都是梁音老师自己做的。我有些震惊了:“这是曹茂林的家嘛!”俞湖老师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曹茂林是梁音在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老实、聪明、本分、可爱,心灵手巧,也就是曹茂林的形象,打动了当年只有15岁的少女俞湖的心,年轻的姑娘心中渐渐清晰了一个爱人的形象。
“他太像曹茂林了,朴实、聪慧、不失幽默,临走的前几小时还和我开玩笑。他说:‘我随身穿的马甲呢?’因为肺部感染,我带他去医院,医生全面检查后还竖起大拇指:‘梁老,脑子没问题,心脏没问题,这么大岁数少有。肺部有些感染,住两天院输液消炎,马上就好了。’梁音还顽皮地朝我眨眨眼,悄悄说:‘看好马甲,里面有一千多块呢!’我把马甲穿在自己身上。他乐了,紧紧地握住我的手,一会儿攥紧,一会儿抚摸着。我说:‘梁音,歇会儿吧!’他假装没听见。我加大声音说:‘小梁子,听话!’他乐了!这几年他不愿我叫他老师,叫他老梁,愿意听小梁子,像个小孩子。一会儿他说没什么不舒服,就是累。我说,累就好好睡一觉。我给他擦脸,他一直盯着我,后来接过毛巾自己擦了擦眼角。他这个人爱干净极了,不能有一点儿不干净的地方。他又让我拉了拉他身上的衬裤,静静地睡下了。谁知这一睡再也醒不来了!20分钟后,我给他喂水,叫他不应。我冲着医生大叫:‘一定把他救活!’医生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走了,如平日睡觉一样,安详,太安详了。走了,永远地走了!多好的人,认识他的,不熟识的,影迷、朋友、同事、合作者,没有一个人不说他好的。好人走了,留下我走了!”俞湖老师悲伤地哭泣着……
说起梁音老师的成长经历和艺术成就,俞湖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在早期的表演中,梁音扮演的角色基本上都是与自己经历、身份、气质相似的人物,表演上也存在差距,他就在工作中观察谢添、陈强、吕班、张平等老演员的表演,虚心向他们求教。1958年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扮演农民曹茂林,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还饰演了《刘三姐》中刘二哥等多个银幕形象。1963年前后,两部先后开拍的戏找他主演,一部是《李双双》中饰演孙喜旺,一部是《冰山上的来客》饰演杨排长。权衡再三,梁音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杨排长。对他能否演好这个角色,当时很有争议。梁音历来老实本分,不吵不争,只是全身心投入到角色中去,最终成功塑造了英雄杨排长。我相信,如果他塑造孙喜旺,也会成功的。”
当《冰山上的来客》红遍全国的时候,俞湖已经是18岁的大姑娘。之前看过多遍《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对曹茂林怎么也看不够,这回看《冰山上的来客》她更是惊呆了。“杨排长”的智慧让她看到了梁音的睿智;“杨排长”的勇敢让她看到了梁音的刚毅;而“杨排长”悠扬的笛声则让她感受到了梁音严肃外表下的柔情……“男人当如梁音!”梁音成了俞湖心中的偶像,不仅梁音拍过的电影,她一部不落地看过多次,而且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嫁像梁音这样的男人!
1967年俞湖高中毕业,如花似玉,高高的鼻梁,黑黑的眼睛,特像新疆的少数民族少女。追求者、介绍者纷至沓来。可她心中早有了把尺子,见了不知多少个,非短即长,这把尺子量不成别人,结果一个都没有谈成。一晃,俞湖已经错过了一个女人嫁人的最好年龄。1985年,俞湖37岁,她已对婚姻之事死了心。她将爱深深埋在心底,决定让生命去等候!
1987年7月的一天,俞湖辗转得到了梁音的联系方式,并给他家打了电话,是梁音的夫人、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杜凤霞接的。放下电话,俞湖心中充满喜悦和激动。几天后,她再次给梁音家打时,梁音接电话了。俞湖激动地同梁音谈了他演的电影,说了她对角色的喜爱和理解。此时,她是幼儿师范学校老师,也是朝阳业余话剧团的演员。从此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她便和梁家通次电话,谈话的内容天南海北,无所不包。俞湖把和梁老师通电话当成了自己的精神食粮。随着通电话次数的增多,俞湖和梁音及家人的友谊也愈来愈深了。1998年夏天,梁音在长影做化妆师的大女儿梁玲到北京为厂里买道具,就住在了俞湖家。俞湖陪梁玲跑遍了北京城。后来,梁音来北京开会,俞湖终于见到了自己心中的偶像。
见到梁音后,俞湖激动又幸福,尽管她心中十分爱慕梁音,可她知道,梁老师是有家室的人。她把爱深深地埋在心底。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如青草,由春至夏,由夏转秋,便由青转黄,再渐渐由黄至枯。在爱情中等待的人,亦如青草由青渐黄,其景亦清寂,其情也有些黯然。
一晃十几年匆匆而过。2000年12月的一天,梁音老师突然打来电话,话筒中的声音哽咽。由于过度的悲伤,许久,梁音才声音颤抖地说,杜老师突发脑溢血辞世了。俞湖为梁音的难过而难过,安慰了一会儿,便挂了电话。这一挂,又是三年彼此没有联系。2003年6月25日下午5点多,俞湖正在家里洗衣服,突然,她听到电视里传来她非常熟悉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节目,正在播出《冰山上的来客》剧组再聚首。俞湖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他老了,脸上写满沧桑。这时,扮演古兰丹姆的演员正在问梁音:“梁音老师,听说您老伴杜老师去世了?”梁音满面痛楚,摆手说道:“咱们不谈这个,不谈这个!”看到这样的情形,俞湖心如刀绞。节目还在继续着,一个女影迷跑上台,献给梁音老师一束鲜花并热情拥抱了他,而另一位女观众则当众向梁音老师表达了爱意。俞湖的心猛烈地跳动起来,一种莫名的恐惧笼罩了她的心。她有些害怕了,她怕苦苦暗恋着、用生命等待了40年的偶像真的会被别的女人抢走了。
杜凤霞与梁音两人相知相伴,共同走过了半个世纪。杜老师脾气急,梁音好脾气的忍让在长影也是出了名的。妻子的去世,令原本总是谈笑风生的梁音,失去了笑容,脸上终日阴云密布。老伴去世后,有不少人在追求梁音,有影迷,有观众,有评剧演员,还有朋友热心介绍的。但梁音始终不为所动。就在这个时候,俞湖的电话打了过来,不管不顾,不容梁音说话,嘎嘣利落脆,把憋在心里40年的话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只是,这个时候的梁音深陷在痛苦中,抱定了不再结婚的念头,俞湖的表达没有得到期待中的回应。于是此后,俞湖一天一电话,嘘寒问暖。梁玲也在一旁做父亲的工作,说有老伴陪伴才能生活得更美满幸福,也更长寿。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几个月后,梁音到北京拍摄电视剧《老师的故事》,俞湖去车站迎接,梁音给俞湖带来一盆盛开的君子兰,书包里还装着几只红鸡蛋。原来,细心的梁音知道俞湖过几天就要过生日了,特意按家乡的风俗带了红鸡蛋来给她贺寿。一个细节,透露了他的心思,可见俞湖在梁音的心中有着怎样的位置。当俞湖挽着梁音的手臂慢慢走出车厢时,走在前面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浦克老师和夫人一步一回头,仔细地打量着俞湖,并且不住地点着头。阅人无数的浦克老师一定是认可了老友梁音的好眼光,认定他会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
俞湖用自己的真心打动了梁音,两个人的心越来越贴近,终于,这段爱情修成正果,他们在北京举办了婚礼。梁音文工团时的战友、著名表演艺术家葛存壮饱含激情地担任了他们的证婚人。婚礼上,主人和来宾一起高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一会,陷入深深思念中的俞湖老师抬起了头,说:“你知道梁音有多好吗?和他的结合不仅圆了我苦恋40年的梦,也知道了什么是疼,什么叫爱。梁音怕凉,夏天我们不用空调,每天晚上他都要给我扇扇子,用手轻轻拍我的手背,一直到我睡熟,像哄孩子一样。他给我讲过一个笑话,说一次拍我睡觉,拍着拍着,忽然觉得自己的手背有点儿疼。原来他的右手拍到自己的左手背上了。他虽然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可是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女人。他细心,无微不至。”说到这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俞湖老师,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个精致的工具。那是梁音老师精心制作的小扎子。因为俞湖吃小瓶药液的时候,吸管很难插进药瓶,用这小扎子一扎,问题迎刃而解。望着手里的小扎子,俞湖老师的眼泪再次湿透了手中的纸巾。
爱过的人知道爱的珍贵,因为被爱,所以爱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