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是如何建立的?

2015-04-29陈丽红

现代阅读 2015年7期

中国战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同盟军的重要战区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了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东、西两大战场。其中,中国战区的作战在盟军赢得亚洲太平洋战场的胜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国战区正式宣告成立的时间为1942年1月3日,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及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上建立的。此前,中国不仅独立抗击日本侵略达十年之久,而且始终把日本陆军主力死死地“钉”在中国战场上,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唯一战场,拖住和抗击着日本陆军总兵力的80%。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成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抗击着50%以上的日本陆军,对牵制日军,迟滞日本“南进”和粉碎日本的日德会师共同作战的计划均起了巨大作用。

1941年12月8日(当地时间为7日),日本联合舰队对美国驻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实施突然袭击;同日,日陆军第25军在马来半岛东部海岸登陆成功,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迅速达成。其实,早在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中国共产党就曾提出“组织国际统一战线”。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呼吁:“中国与英美及其他抗日诸友邦缔结军事同盟,实行配合作战,同时建立太平洋一切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战争至完全的胜利。”蒋介石分别召见苏、美、英驻华大使,决定向日本宣战。他还向各大使分别面交建议书,建议成立军事同盟。蒋介石的建议在美国方面得到积极反应。

12月23日,中、美、英三国代表在重庆举行了东亚军事会议。会议初步决定中、英联合防卫滇湎路,签订了《共同防御滇湎路协定》,同时决定在重庆成立中、美、英三国军事会议,以加强对日作战的协同。至此,中、美、英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12月22日至1942年1月14日,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了“阿卡迪亚”会议,商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问题。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于12月29日起草了一份备忘录,认为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2/3的主力部队,是抗击日本陆军的主要战场,坚持中国抗战对太平洋战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建议建立中国战区,在中国成立一个盟国作战行动司令部。罗斯福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征得了丘吉尔的同意。罗斯福提议,将亚洲太平洋战场划分为四个战区。即中国战区、东南亚战区、太平洋战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四个战区中,就其战略地位而言,最重要的是中国战区。

1941年12月31日,罗斯福正式电告蒋介石,建议由蒋组织成立盟国中国战区。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苏四国领衔,共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后正式形成。在联合宣言签字仪式上,罗斯福公开宣布了“建立中国战区”的决定,中国抗战与世界人民共同反法西斯战争成为紧密的一体,中国的抗战地位和国际地位得到世界的正式承认。

1月3日下午,美国白宫发表公告称:兹经英美两国参谋总长之建议,及向罗斯福总统与丘吉尔首相之条陈,并经中国政府与各有关自治领导政府之同意,……蒋介石上将已承允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之职,指挥现在及将来在该区作战之陆空军,所辖区域包括越南、泰国及将来可为同盟国所控制之区域在内。其统帅部之设计部分,将有英美代表参加。蒋介石得意地认为:“出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之后,越南、泰国亦划入本区内。国家之声誉及地位,实为有史以来空前未有之提高。”蒋介石还提议美英速派代表来华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1月22日,罗斯福任命在华供职多年的史迪威为中国战区参谋长。

同盟国中国战区的建立,是中国人民长期对日抗战、流血牺牲、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统一远东地区对敌力量,协同作战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依靠自己力量和奋斗,在世界上提高国家民族声望与地位的具体体现。中国战区的建立揭开了中国军队与盟军协同作战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