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地方
2015-04-29大米
摊开地图,腾冲如此遥远:位于西南边缘,过去从中原前往先要跨越干山万水进入云南,再翻越三座大山——云岭、怒山和高黎贡山,横渡三条大江——怒江、金沙江和澜沧江。细读历史,腾冲曾是边疆的贸易重镇,是南方丝绸之路在国内的最后一个驿站。
我们的腾冲白驾之旅并没有想象中的旷野气息,“快车手”在这里驰骋的速度似乎也不够理想。不过,在开了一天后,你会渐渐找到这座小城的节奏,会匣下来,静静寻觅、探索:道路两旁的田地绿油油的,是整齐的烟叶或水稻,白鹭不时从田间掠起;高黎贡山青黑色的山体常出现在视线中,与之相对的是古镇的白墙,以及完好保存的青瓦、飞檐和木雕;氤氲的温泉无处不在,野趣的、精致的,感觉跳下车就可以随时与水相亲。
15km+14km+36km
高黎贡山下
路线 悦椿温泉度假村一北海湿地一柱状节理景区—界头乡
用时 25分钟+25分钟+1小时30分钟
路况 从北海湿地可沿238省道循路标向北驶往黑鱼河,大约十六公里后左转,此时路面狭窄,注意错车,几分钟后即可抵达。进入后可沿着小径步行到柱状节理景区。之后继续行驶在238省道上,龙川江或远或近一路随行。进入界头镇爬过缓坡后转入130乡道,途中会遭遇极具“按摩”效果的石子路。
停留 北海湿地由青海和北海两个湖泊组成,四五月前往,会看到绿草丛中长出的紫色北海兰。黑鱼河是一条地下暗河,因出水口每年夏秋时节都会涌出成千上万的黑色小鱼,故得名。靠近高黎贡山的新庄村则有一座新锐建筑师设计的手工造纸博物馆。
从悦椿温泉度假村前往北海湿地,由于前日已在汤中洗去疲累,我们很是精神抖擞。路上车辆不多,两旁的农田种植着大片的烟叶,绿得油亮。北海湿地是中国西南唯一的高原火山堰塞湖沼泽湿地,在大约六十万年前形成。我们抵达时,绿草丛中还点缀着紫色的北海兰,一棵百年老树长在田垄边上。当地人系着头巾,穿着水鞋,蹲在河边的田地里,身旁的篮子里摆放着花环,见过我们过来,赶忙卖力推销。
几条不同颜色的小船泊在岸边,我们租了一条。水很浅,阿婆用力将船推出,轻松跳上去,开始在芦苇交错的水域划行。水草和渔网有意无意成为阻力,阿婆费力地借助水底或浮岛作为支撑,三米长的船在水中有些尴尬。“我们叫湿地‘烂坝地’,这里原来差不多有现在两倍大,一半变成了农田”。
视线很低,四周只剩水、草和天空,不远处的白鹭从草地掠起,在空中盘旋一下,随即消失。偶遇划着小船割水草的渔民,待我们驶过一片水域,抵达另一片时,他已不见影踪。阿婆绕过一片狭窄水域,载我们到湿地腹地一处草排(浮状苔草)旁。“你脱鞋上去试试,很舒服。”她建议我,带着乡间的熟稔和热忱,但这明显是景区所不允许的,捕鱼也一样。凑近了看,草排确实很厚,一米左右,手感绵软。
黑鱼河则是另一番忙碌景象。抵达这条暗河,先要经过中国特色的小商小贩和不辨真假的玉石翡翠,才能看到从山岩溢出的河水。水流至山下,与龙川江水汇合,至清,绿绿的水草随之摇摆,旋律动人。水里冰镇着葡萄、芒果,吃起来凉丝丝的,尤其芒果,分外香甜。河畔的食摊大同小异,架子上摆着烤得过焦的黑鱼,据摊主说是野生的。摊主们在清水里洗洗涮涮,垃圾日积月累沉淀其中。但这些都不影响大家搬个小马扎坐下纳凉,间或吃上一串辣辣的烤豆干或一根香甜的玉米。
河对岸是一片树林,卖家为了售出更多的香蕉,对着树林发出“哇唔”的怪叫,随后,一群大大小小的猴子出现了。老猴子怀抱小猴子蹲在岩石上,胆大的则试探性地靠近游客,如闪电般抢走香蕉或花生,然后快速撤退,往返几次。也有几只猴子一直蹲在树冠上探头探脑,带着世俗的狡狯。 继续沿小径走到柱状节理景区,我们忽上忽下,独享着遮天蔽日的树林,龙川江水在下方不远处叮咚作响,透过树木间隙,还能看到河浪击滩泛出的白色泡沫。走近柱状节理,一根根岩石冲天长着,但远看似乎更壮观。太阳晒得人有些发晕,我们原路返回,猴子们已杳无踪迹。
今天唯一有些人文色彩的是藏在界头乡新庄村油菜花田中的手工造纸博物馆,但这座木质建筑的外墙似乎无法承受风吹雨淋,建成不足四年,已有些斑驳。一层的几个展厅依次展示着泡皮、打浆、抄纸、背纸、揭纸的制作过程,墙上的要诀详尽到毫无秘密可言。展厅里还陈列着树皮、木杵和竹筛等相关原料与工具。进门处有间书店,所售多为画册以及和腾冲有关的书籍,桌上摆着用宣纸制成的折扇等工艺品。二层是办公室和仓库,厚厚的手工纸随意堆放着。馆长龙占先正在和几个村民开会,他白幼学造纸,技艺承白祖上,现在除了接待游客,也会钻研新的技术。
45km+12km+35km
火山沉寂
新庄村一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荥阳村一腾冲县城
1小时20分钟+30分钟+1小时
从地质公园到固东镇荥阳村需从195县道向北,约六公里后右转进入银杏路。银杏路为一条长约六公里的平坦混凝土路,从银杏路转到荥阳村则需开行一段乡间土路,好在路程不长。
如果有机会搭乘热气球或滑翔翼,从高空俯瞰地质公园中的大小空山最好不过,但要看天气状况,且无法提前预订。荥阳村已有两百多年的制伞历史,年近九十的郑映海是当地制作油纸伞最有名的匠人。
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里的大空山和小空山相隔不远,山上长满了松树。由于风大,热气球项目暂停运营,我们没能达成从高处俯瞰奇观的愿望。幸好大空山并不高,五六百级台阶而已,但石阶陡峭。山顶落满了厚厚的松针,探头下看,仿佛一个三四十米深的大碗,在“碗口”走一圈需五六分钟。由于吸附性好,样子也不赖,公园商店里的火山石盆栽颇受喜爱。
之后从地质公园开到银杏路,终点是以银杏闻名的江东村,与之相邻的则是以油纸伞闻名的荥阳村。我们到时,江东村有种繁华落尽的静谧:火山石房舍和矮墙、地砖凝练成古朴的灰色,仿佛在悄然等待秋意来临时漫天黄叶的点缀。村民们都在田里劳作,门户紧闭,不闻鸡犬之声,农家乐干脆歇了业,供奉儒、释、道三教的白羊寺也锁着门。路边的两棵老银杏树据说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我们一路打听着开到油纸伞匠人郑映海的家。老人正在二楼削伞柄,荆竹的竹屑随着机器的运转片片脱落,老人时不时停下来感受光滑度和圆润度,反复打磨。一刻钟后,两个伞柄做好了——对89岁的郑映海来说,这已是一门“唯手熟尔”的手艺。
老人从院子一角拿出五六把制作完毕的小花伞,一把把撑开。伞面涂有一层坝子油,每把的图案均有细微差别。这样的伞能用上十年。老人告诉我们,从劈竹、削龙骨、绕线、裱纸一直到熬坝子油、上油、绘画、做柄,一把伞要做上两三天,但售价才55元。中午时,郑映海的二儿子和媳妇从田里回来了,二儿子是目前家里唯一继承老人手艺的,但也只在农闲时帮忙,真不知道这精湛的技艺会如何传袭下去。
13km+18km+23km
热气腾腾
文昌宫—热海—坝派巨泉—和顺古镇
22分钟+30分钟+40分钟
下绮罗村到文昌宫的路是石板铺就,记得放缓速度。前往热海的路上下坡较多,要小心对向来车。从热海到坝派巨泉,再到和顺古镇这段路记得躲避大卡车。
下绮罗村的文昌宫、绮罗图书馆、水映寺和尹氏宗祠等古迹都很不错。绮罗商贸城里有不少珠宝店,有些信誉不错的商铺值得一逛,比如天锡昌。想泡温泉的话,热海绝对值得多待上半天。
下绮罗村有“一宫、二寺、五宗祠”之说,即文昌宫,水映寺、靖澜寺和青齐李氏宗祠、尹氏宗祠、段氏宗祠等,进村前还要途经观音寺、热海完小、绮罗图书馆,可谓遗产丰富。曾留宿于此的徐霞客则形容其“竹树扶疏,田壑纡错,亦一幽境云”。
如今的绮罗依然游人罕至,尚在修葺的文昌官没有对外开放。破旧掩盖不了四百多年的历史沉淀,白色的墙面和松塌的木栅栏都透着古韵,反而是重修的艳丽木门有些格格不入。这座宫殿据说是按照文庙规制并结合道教宫观样式建成的,门旁墙上所书“忠”、“孝”二字为儒家倡言。透过大门的间隙和镂空的墙面,隐约可以看到内部的石拱桥和稍显浑浊的水面。斜插入云的飞檐下,龙头凤首木雕与此前在大理所见的构件颇为相似。稍稍站远点儿,一幅画现了出来:青山背景,青田前景,中间点缀翘角飞檐,颜色绿得甚至有些不真实。
有兴趣的话,绮罗酒店旁的绮罗商贸城是购物的好地方。我们正好赶上了五天一次的集市,步行街布满了流动商贩的摊位,商品从翡翠、琥珀到蜜蜡,应有尽有。但如果不是懂行之人,切莫理会摊主神秘兮兮掏出来的“古董”。
继续前行,当硫磺味越来越浓烈时,便是热海了。《徐霞客游记》有言:“遥望峡中蒸腾之气,东西数处,郁然勃发,如浓烟卷雾,东濒大溪,西贯山峡。”先见到的是蛤蟆泉,它因蛤蟆嘴形状的喷泉口而得名。脚下石板颇为烫人,且硫磺味刺鼻,大家都远远看着,“蛙嘴”处偶尔还有“彩虹”萦绕。
蛤蟆泉流入的温泉河中有一水柱正在喷发,经年累月,仿佛不知疲倦。沿河而下,过拱桥后,上山,温泉扎堆,既有众多喷气孔飞珠溅玉的珍珠泉,也有咚咚似鼓鸣的“鼓鸣泉”。俯视山下,会发现“美女池”已有客人浸泡其中。再沿火山石铺成的石板路拾阶而上,山坳密林中云雾升腾的地方就是“大滚锅”。凑近了看,沸水喷涌,浪花翻卷。沸泉周围地面有许多气孔,当地人就此筑成石坑,盖上锅盖,放进土豆、花生、鸡蛋,现蒸现卖。还有商家派人担桶取水,就地做起足浴生意来。
已经适应了硫磺味的鼻孔,很快面临着煤车尾气的骚扰。此刻,我们已在驶往荷花乡傣族村寨坝派村的路上了。抵达时,当地妇女正在家门口晾晒烟叶,刚下过雨的石板路有些湿滑。拾阶而下,灌木丛中一股泉水从岩石间喷涌出来,白木桥下流过。据说坝派巨泉就是五百米见方的区域内涌出的数百处山泉,但我们无暇细数泉眼多寡,只沉浸在山间水畔的清凉中:河畔的芭蕉树遮天蔽日,浑然一体的绿被偶尔探头的橙黄花朵打破;树木杂生,有的倾跨在泉水上,彼此缠绕,让你很难一眼看到水的流向。没有人在此费心打理,倒让这乡间园林别有一种野趣。 是时候前往和顺卉镇了,快到时,古镇的身姿已远远出现在几座火山间的小平原上,依山傍水。黄昏中,白鹭在田间飞翔,一派恬静。
4km
心灵的故乡
路线 和顺宿镇——国殇墓园
用时 10分钟
路况 和顺古镇里徒步足矣。从古镇到国殇墓园路途较短,只需控制好速度即可;国殇墓园就在S317公路返回县城途中。
停留 和顺古镇值得待上至少两天时间。行走在田间小径或镇中小巷,随时都有新发现:门楣上的雕花、院子里的花草、宗祠里炒的茶和阿婆讲的故事,都值得为之驻留。国殇墓园则保留了—段几被遗忘的历史。
漫步和顺古镇,牌坊和老房子都在,虽然偶有不和谐的酒吧音乐,都在可接受范围内。造纸、酿酒、皮影、油纸伞等民间工艺被保留在小巷中的一间间店铺里。古法造纸店中,写毛笔字的小哥态度有些傲慢,却也与周遭的古意相宜。
路边摊不乏美味,坐在小凳子上稍稍等待,豆粉和米粉卷饼不一会儿就上未了。嫩黄的豆粉加上豌豆和花生碎,麻辣鲜香,吃起来很爽快;米粉卷饼很像春饼,薄薄的米皮卷上豆芽,再抹一层辣椒酱,引得人好一通狼吞虎咽。
但更为游客熟知的还是吃马帮菜的侨乡斋。在腾越镇闫家塘沿路牌前行,会看到一座四合五天井、走马串阁楼规制的典型木构建筑。其中雕梁画栋,很有大宅院的气势,门口悬挂的铃铛、马鞍等旧时马帮所用器具则提醒来者,这座宅邸和马帮颇有渊源。
同样与马帮密不可分的还有当地特色的“土锅子”。土锅子与火锅一样热气腾腾,因为远道归来的马帮需要暖胃——吃饱喝足,才算回到故土。我们的房东蔡阿姨便是和顺人家专门负责土锅子的厨师,“没什么秘诀,无非用事先熬好的筒子骨汤做底,下面放荤,上面放素,必备炸猪皮和蛋饺,笋、酥肉、火腿、金针菇也比较常见。”蔡阿姨做菜非常好吃,凉拌野菜取白树上的嫩芽,口感清香,就连她煮的玉米也比平日吃到的更为甜嫩。她建议我们去坐落在古镇两头的刘氏和李氏等几大宗祠看看。在这偏居一隅的镇上,古老的习俗往往能够被完好保存:过年时李姓居民还会聚集在宗祠里,祭祖之余还会一起吃顿“土锅子”。
和顺图书馆历史也近百年。它是由那些“走四方”归来的青年建立的,当地人因此更有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走进图书馆,一场急雨铺天盖地,本来就不多的游客瞬间不知踪影。躲雨时,我们遇到了两位在屋檐下整理古书的工作人员。他们将夹在书中的书虫抖掉,因怕伤及已有些破碎的内页,动作都分外小心。两人就着雨声做着单调重复的工作,对文化的珍视和爱惜在空气中洋溢。在这里,曾主导和顺人的“亦商、亦农、亦儒”的人生取向似乎从未断裂。
回到县城的途中,我们造访了国殇墓园。墓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在攻克腾冲战斗中阵亡的将士而建,墓碑上镌刻着每位烈士的军衔和名字,其中既有下士,也有少校、中校和少将。森森松柏和凄凄碧草让气氛格外肃穆。腾冲人段生馗的抗战纪念馆也在墓园里,其中珍藏了l,300位远征军的钢盔,馆中还有他四处收集的军靴、望远镜、工兵刀和收音机等战争遗物。这片遥远的土地有很多新变化,但那些深情厚谊一如既往。
加油站
到达
可乘坐祥鹏航空公司的航班从北京直飞腾冲,或乘坐东方航空公司的经停航班从上海、广州飞往腾冲。这两家航空公司也运营昆明往返腾冲的航班。腾冲是真正的春城,但下雨时也会很冷,务必带件毛衣。
气候
腾冲的连锁租车公司主要有神州和至尊两家,均提供机场接送服务。腾冲的路况相对较好,选择一款最低档的别克凯越足矣。
下榻
位于北海乡的腾冲悦椿温泉度假村的房间很宽敞,阳台上还有专属温泉池。温泉区被设计成了热带园林的模样,高低错落,假山、乔木和花草等天然屏障让氛围绝对私密,43个室外和室内温泉池功能、大小与设计各不相同。度假村大门右手边是一片农田,种植着青椒、西红柿等蔬菜,由度假村员工负责浇水、施肥,长成后再“从农场到餐桌”。和顺柏联精品酒店依河而建,小桥流水的布局非常巧妙。对品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温泉区的茶室,产自高黎贡山的滇红值得品赏。客栈是和顺的另—种选择,最有名的和顺幸福里客栈坐落在古镇东侧半山坡,二十间客房之外尽是美景。
餐厅
距和顺古镇不远的侨乡斋提供马帮菜,招牌菜为赶马肉,这是马帮风餐露宿时的吃食。古镇景区大门右手边的和顺人家则能吃到地道的土锅子与“和顺头脑”。值得称道的还有餐厅的景致,坐在室外,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若想吃到小耳猪———般将其吊高约五米,放在架子上文火慢烤,这样本来就很薄的脂肪能被咧收到到皮肉中——腾冲老城墙和悦椿温泉度假村的椿风餐厅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