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店波尔卡:妙笔生花

2015-04-29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15年5期

那是不怎么美妙的一天。入夜后,当我带着糟糕的心情回到我在伦敦朗廷酒店的客房时,一枚粉色书签不露声色地躺在被窝口,上面赫然印着酒店昔日住客奥斯卡·王尔德的名言:“要宽恕你的敌人,没有比这更让他们抓狂的。”这仿佛一剂为朗廷忠粉特调的心灵鸡汤,不爽即刻被美梦冲淡。

酒店大多会为沾到书卷气而自豪,巧在文人墨客与王公贵族、明星名流同为豪华酒店拥趸群的中流砥柱。翻看全球各传奇酒店的住客名录,你会惊讶地发现,海明威、斯科特·菲茨杰拉德、阿加莎·克里斯蒂、毛姆等人都是十足的酒店控。

豪华酒店和侦探悬疑文学的“合作”从来就很密切。伦敦朗廷酒店就以男主人公住址的身份成功植入福尔摩斯系列的《波西米亚丑闻》中。而《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成功得归功于阿加莎·克里斯蒂在1934年邂逅了伊斯坦布尔的Pera Palace酒店。81年前,阿加莎·克里斯蒂专程来到伊斯坦布尔,住进了搭乘东方快车的贵客们“御用”的Pera Palace酒店寻找创作灵感,酒店那迷一般的异域气质和不时吹来的海风让她灵感迸发,初稿很快在4ll房间的打字机上生成。

阿加莎老太太或许也没料到,自己最受欢迎的作品是在异国他乡的酒店客房里写就的。不过陌生的环境何尝不是灵感的绝妙源泉,遥远的东方显然是当年西方作家理想的采风据点。早就声名远扬的新加坡莱佛士、曼谷东方饭店(现曼谷文华东方酒店)、上海华懋饭店(现费尔蒙和平饭店)都留着大拿们下榻的证据——《私人生活》就是诺尔考沃德在华懋饭店英国套房养病的数周时间里构思而成的,剧作的修订是在香港半岛酒店的客房里完成的;曼谷文华东方酒店和金边皇家莱佛士酒店都有毛姆套房。

酒店也容易唤起作者的童真之心。吉卜林就在他钟爱下榻的伦敦Brown's酒店里完成了《丛林之书》,除了他常住的客房荣升为“吉卜林套房”外,所有小客人还能沾光获得独特的夜床礼遇——布置成童话场景的床铺和《丛林之书》的珍藏本。巧合的是,JK罗琳在Brown’s的姐妹酒店——爱丁堡The Balmoral的一间套房里为她的《哈利·波特》系列丛书收官。

人们误以为文人都会作风简朴,但追崇精致的作家实则比比皆是。如果你被《追忆似水年华》中过分细腻的笔触给惹恼了,去一趟巴黎丽兹酒店或许就能理解为何普鲁斯特对繁复华丽的修辞如此热衷,为何去世当天要喝过丽兹取来的啤酒才肯撒手人寰。连一条牛仔裤都要干洗的畅销书作家丹妮·斯蒂尔同样热衷让自己的男女主人公在丽兹邂逅,参照《巴黎五日》。跟进者还有《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而为了向菲茨杰拉德和华丽的爵士时代致敬,纽约广场酒店还不惜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灵感打造了一间盖茨比套房。

酒店也能折射出独到的视角,英国当代作家阿兰·德·波顿就曾长住希思罗机场索菲特酒店(通常只有转机客才会在这儿凑活),将期间的观察和采访记录进《机场里的小旅行》中,其独特视角让人眼前一亮。不过,他比别的作家走得远多了,看看他发起的LivingArchitecture(living—architecture.co.uk)项目吧,酒店概念正在他的推动下发生着奇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