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与看客

2015-04-29张鸣

现代阅读 2015年3期

世纪末的看客

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凡是提到了下层老百姓,文字总是一片光明,尊称为“人民群众”或者“劳动群众”。坏事自不必说,有反动派兜着,连动摇和软弱都只属于民族资产阶级。然而鲁迅却告诉我们,令我们一向景仰的劳动人民有一个非常令我们尴尬的习惯:当看客。无论是砍头还是枪毙,无论是杀强盗还是杀革命党,他们都看得津津有味,鲁迅先生就是因为受不了这个,因而弃医从文。

帝王不懂报恩

查一查“二十四史”,善待功臣的皇帝当然也有过几个,但是对臣子报恩的帝王却几乎没有。从理论上讲,皇帝实际上没有什么恩人,所有人对他好都是应该的。即使所谓对他有恩的功臣,以后如果犯了错或者不合皇帝的意,那么也一样是要受到惩罚的,否则就不足以维持朝廷的纲纪。

吃猪肉看猪跑

读到历史上一个个人相食的故事,我总会想起当年我养的那些猪。人克服自己的这些劣根性,要靠人类道德的进化,靠人类理性的进步,甚至靠制度的硬性制约,法律的强制。但是猪没有这些东西,依然以自己本来的面目,跟人混在一起。反过来,当环境特别恶劣,条件极端特殊,人类自身的文明约束不起作用的时候,人的劣根性也还是会顽强地冒出来,这个时候,人和猪,其实也没什么分别。

操心与不操心的宰相

中国古代最扎眼的人物,除了皇帝就是宰相。宰相是百官的头,也是百官的靶子,权大责重,上得伺候皇帝,下需应付政务,有点差池,上下不讨好。历史上,只有一手遮天打算篡位的宰相,和一手遮天不打算篡位的宰相,才有真正的舒坦日子过。但是这样的情形实在太少,所以,宰相们都比较操心,越是勇于任事者,就越操心。

不操心的宰相也有,多半都出在皇帝过于积极,自己出头做宰相事的时候。不过这个时候不操心的宰相要时刻准备着,一旦皇帝把事办砸了,出来当替罪羊。

鸡犬升天之后

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创业,共患难的时候,大家往往齐心合力(亲戚自然不会沾边),一到渡过难关发达起来,轮到同享福了,却往往会起了分歧,最后不闹得你死我活就算幸事。因为一旦有福可享了,各自的身边就有各自的亲戚了,鸡犬都拥了上来。时间一长,原来的患难兄弟就分成各自的亲戚集团,再在一起共事,想不起意见都难。

排场与“四大天地”

做官就要有排场,古今一理。排场不动身是显不出来的,只要官身一动,前呼后拥自是不在话下。古人说当大官的出行是“四大天地”:出来时是惊天动地;到了以后是昏天黑地,老百姓是哭天喊地;走了以后大家欢天喜地。其实,出来行走的和接待的官儿们都知道,接待的排场,其实更多的只是虚荣,如果真讲实惠,那么把花的银子直接给了出来走动的官岂不更好?然而,不。从来中国的官场都是精神、物质两手抓,钱要,排场更得要。不然的话,这个官做得岂不是锦衣夜行,怎么样去耀祖光宗?

“拜金女”与“耀富男”的搭配说明了什么?

一个女孩子大声宣告“非富勿嫁”,一般来说,都是美女,有先天的身体资源让她们自傲。同样,一个男孩子,公然炫耀自己的富有,肯定是有千万亿万家资做他们的资本。但是,作为年轻人,有这样的资本,多半不是靠自身的努力,大抵靠遗传或者遗产。世界各国的通例,就个人而言,真正值得炫耀的东西,大多是靠自己奋斗得来的。严格地说,奋斗得来的东西,无论是品质还是财富,或者才学,才令人钦佩。一个好的遗传,甚至一个有钱的父母,似乎不足以让人骄傲到在人前炫耀。这种炫耀,对于女孩子来说,无非是把自己的自傲一次性卖个好价,而男孩子则是人前比爹,然后用自己的爹妈的钱,买个美女。如果有一个社会,真的鼓励人们如此炫耀,大量的人出来为之张目,说明这个社会出了毛病,而且是不小的毛病。严格地说,这不是鼓励人们追求美丽,而是出卖美丽;不是鼓励人们追求财富,而是挥霍父辈的财富。更何况,这样的行为,对于那些相貌平平,家境一般的人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潜在的心理伤害。让这些人忌妒、不平,甚至暗自神伤。显然,这样的伤害对于哪一部分人,都不是好事。人是有弱点的动物,有些情感,比如忌妒,是无法根除的。人们何必要无端刺激这种情绪,让人们相互仇视呢?

为什么总是好人倒霉?

我们不知感恩,却谙熟阴谋,将别人的善意和帮助,也放在智慧和愚蠢的二元格局里评判,在暗中嘲笑别人傻的同时,炫耀着自己精明。殊不知我们的精明,往往只体现在自己鼻子底下几寸的地方,不知道自己的精明的算计,实际上在长远来看其实是损害了自己,而且损得非常彻底。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我们丧失了让自己过得更好的能力,仅仅满足于在戕害周围人的过程中分润一点余沥。醒醒吧,戕害自己的国人!

古今民告官

告官的民,无意中触犯了两种潜规则。其一,凡是做贼的人,最痛恨的,就是被人举报,凡是碰到这样的事情,他们多半要残酷地报复。因为如果容忍这种举报,他们偷窃的生涯就会遭遇致命威胁。同理,凡贪官被举报者,不仅会痛恨举报的人,而且其他同病相怜者,会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也一样会痛恨举报者,因为他威胁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不法官员的整体;其二,直到今天,我们的很多官员,还有人有意无意当自己是百姓的父母官,如果碰巧这个官员是一把手,那么他更觉得自己不仅是民之父母,还是民之霸王,举报者不仅是破坏自己的威信,而且是破坏秩序,破坏伦理。

国家必须下大力气反击这种恶意报复,无论它是来自一个人,还是来自一群有权有势的人。只要把报复行为遏制住,自然会有人乐意出头举报,那么,贪官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摘自重庆出版社《历史与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