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跑步那些事儿

2015-04-29孙师傅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15年9期

马拉松没什么规矩,但也不要裸奔!

摄影师Su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他常趁出差之余参加世界各地的马拉松。大部分马拉松对参加者的着装完全没要求,这也就使马拉松在近年来越来越变得好像一场“变装party”。Su见过很多欢乐的跑者:东京马拉松上有人穿成奥特曼,不过没跑几步就因为头盔太重摔倒退赛;伦敦马拉松上“Pinklady”的组织成员每个人都套着一个巨大的桃子外套;纽约马拉松上米老鼠、蜘蛛侠、蝙蝠侠、超人成群结队……不过,如果你是个严肃的跑者,或是想认真完成一次马拉松,你可能要注意以下这些事项:首先,你需要经过严格的报名程序和成绩审核才能参加正规的马拉松,有些比赛甚至需要你提前半年报名,还要提供你以往的马拉松成绩单、体检证明等,而且,即便材料齐全,你也很可能因为人数太多而得不到参赛机会。好在现在有些机构和旅行社(比如知行合逸、环球跑等)已经开始提供相应的服务,他们会有少量的马拉松名额,也可以协助跑友报名等。其次,既然跑步的机会如此不易,大部分专业选手和业余爱好者当然不会带着奥特曼头盔来参赛,他们会穿着专业装备—一不是棉布T恤、不是紧身训练衣、不是篮球短裤、更不是裸露半身!

喝水是个大学问,别忘了得体的谢幕!

IT工程师Wei开始跑马拉松已经三年了,平时训练时,他都会白备饮料——一个可以装两只运动水壶的腰包,水里会适当加点糖——这样,在马拉松过程中他可以随时补充糖分。

去年,在跑遍了国内几大马拉松后,Wei成功报名参加了波士顿马拉松,这是他第一个出国参加的马拉松。但是让他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沿途的风景,而是马拉松比赛中最重要的规矩:喝水。一般来说,正规的马拉松比赛在出发点和终点处都会提供各种饮料。全程42.195公里的马拉松,每隔五公里就会有一个饮料站,提供各种饮料,饮料站之间还会设供水点,这里有用一次性杯子装好的水和吸满水的海绵,有的摆在桌上,有的是由专人递给选手。你可以选择停下喝水,不过大部分选手还是会随手抓起一杯水或者一块海绵,一边跑一边往头上浇水。需要注意的是,用后的海绵和水杯一定要扔到右边,这样才不会令其他正在跑步的选手滑倒。

我的另一个朋友温凤麟则分享了他参加东京马拉松的故事。“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热心的观众和志愿者”。几乎整个东京都陷入了跑步的狂欢中,全程赛道两侧都站满了观众,他们不停地为选手欢呼。志愿者们除了完成白己的工作,也不忘为选手打气。“我至今都非常感谢他们。”温凤麟说,在到达终点后,他对着赛道两侧的观众鞠躬,也向志愿者们表达了谢意。

其实,日常训练就有讲究

一年参加十几场马拉松比赛的温凤麟平日里就注意锻炼,他几乎每天跑步。有时下班比较晚,路上行人和车辆也比较少,他就会跑步回家。但他的身边总会携带一些跑步的必需品。“一定要带头灯。”他向我解释,这并不是为了让白己看清道路,而是让车辆和行人注意到你,以免发生危险。同理,带有反光材质的运动服也是夜跑的好选择。由于是路跑,温凤麟难免遇见行人,他曾在与行人擦肩而过时被行人的胳膊打个正着,因为那个行人正好伸手拦出租车。因此,他白己总结出一个路跑礼仪:尽量与行人保持距离,如果空间实在狭窄,请在擦肩而过时举起你靠近他人的手臂,以避免相互碰撞。

除了路跑,现在还有不少喜欢公园或大学体育场的跑步爱好者。北京知名的跑步据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就是跑团的挚爱。但温凤麟说,一些跑团在跑步时互相打闹,给认真跑步的人带来不少困扰。他认为,在公园跑步时队伍不应过大,跑步时尽量不要随便变更跑道,这样才不会对其他人造成不便。同样,在北京航空大学的操场,温凤麟也见过一些女生穿着高跟鞋就上塑胶跑道了:“还是穿专业的跑鞋吧,这不仅可以保护自身,也不会损坏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