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付费选位VS先到先得

2015-04-29徐江刘璐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15年9期

搭乘经济舱时,为更大空间座位支付“伸腿费”是否合理?对此!体育记者徐江和公共关系研究员刘璐有着不同的看法。

徐江35岁 搜狐体育执行主编

“有些座位享受的飞机舱内空间更大,为它额外付费无可厚非?”

为更大空间付费理所应当

常年跟着足球赛事东奔西跑,飞行成了家常便饭。差旅频率最高的2008年,我累计飞行了一百多个航段。那时乘坐国际航线,最幸运的莫过于抢到“大座”。所谓“大座”,其实就是经济舱紧急通道或第一排的位置,这个位置的腿部空间更宽敞,坐起来要舒服得多。去年,国航在北京飞巴黎、伦敦等部分国际航线推出选座费,特别是安全通道和经济舱第一排额外收费。其实,国航此举绝非行业首创,我印象中汉莎航空、美联航、法航、巴西戈尔航空都有紧急出口位置额外收费的规定。这些航空公司在开放值机或购票时,会提供经济舱第一排和紧急出口的位置选座收费的选项。

收取“选座费”是否合适?我是赞成的。毕竟紧急出口和第一排座位享受的飞机舱内空间更大,如果有乘客愿意为这个特别的座位付费,也无可厚非。作为乘客,以前我想乘坐紧急出口的座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早点儿去机场柜台办票。比如晚上十一点的国际航班,我会提前三小时八点就到机场,然后询问柜台人员是否有紧急出口位。如果来晚了,好位置白然就没了。“选座费”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愿意比其他乘客多支付一定的金额去预订紧急出口的座位,这样就不用早早地到机场办票,然后待在候机大厅,百无聊赖地等待登机。

当然,如果不付“选座费”,我也有可能坐到紧急出口和第一排的位置。一般淡季前往非热门目的地,需要付费选定的特殊座位没有卖完,我还是可以向柜台申请到这个位置。我的经验是尽量提前去柜台值机,当回答完“语言是否能正常沟通?是否愿意帮助机组人员?”一类的问题后,基本上就能免费得到心仪的位置了。

刘璐28岁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研究员

“航空公司没有提升服务和硬件的前提下有偿选座,是在变相增加旅客出行成本?”

收取选位费让人困惑

和多数常旅客一样,我坐经济舱出行时都优先选择紧急出口或第一排座位。这些位置前后距离较其他位置稍宽敞,腿部能更舒展。为了能选到这类座位,我会尽早到机场柜台值机。虽然要比普通旅客更关注值机开放时间,我认为经济舱座位“自由选择,先到先得”的惯例很合理。可是最近几年里,包括国航、海航、俄航、英航、法航、澳航等在内的航空公司开始在部分航班征收50~600元不等的选位费用。这让我很困惑。以前不用收费的,现在在没有改变服务和设施的前提下,怎么就开始收取费用了呢?

如果飞机遇到特殊状况需要打开舱门,我觉得坐在紧急通道位置的乘客是需要协助空乘的。相应地,这个位置的乘客需要能听得瞳空乘指令,身体素质也要能应付这项动作。可是,当航空公司将这类座位加价卖给了一个语言不通或者行动不便的乘客,我会感到不安全。而且,假如我付费坐在这类位置,并不会有更丰富的餐食和更舒适的座椅等诸如此类在服务和设施上的改变。以更宽敞空间为由,对原本免费的位置收取选位费用,这对我没什么说服力。我愿意为了地面休息室、优先登机、机上更丰富餐食和大空间甚至平躺座位而购买头等或商务舱。而仅仅为了把腿伸得直一点就需要额外付费,我觉得没必要。如果我想要更好的服务和更大空间,直接买商务舱或头等舱就好了。

若要收取选位费,我只愿意为增值服务买单。例如荷兰航空收费位置的座椅材质更舒适,而亚航另收费用的座位开辟为仅为12岁以上旅客提供的低噪音、少干扰的“安静区”,这种选位费我愿意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