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香
2015-04-29RedVelvet
农历八月,杭州桂花满城。在这座闲适之都,唯有这种香味才能更好地诠释城中的灵气与隐逸。我们涉水而过,拜访了西子湖、满觉陇和西溪湿地,只为给“桂花食味”寻找一个不寻常的注脚。
在我南方的家中,父亲在小院里种下了一棵秀气的桂花树。每当中秋时节回家的时候,还未进门就先闻见了里院飘散出的幽幽桂花香,我才泠不丁地想起来——已然是秋季了。
后来我见到了手作匠人若谷,尝到他用古法酿造的桂花糖露,那种恍然的季节感和南方的记忆又油然而生。若谷告诉我,他每年都去杭州满觉陇一户腌制桂花酱的老先生那里买原料和取经。“别看是一瓶小小的糖露,却要经历四季的轮回和人心的照料”,若谷在制作过程中丝毫不敢怠慢手中的桂花酱。从春季采摘青梅,捣碎制酱,到秋季桂花满开,清洗腌制,需要一年的时间。若谷坚持只在每年秋季按照自己的节奏制作桂花糖露,“本该是时令的东西,有了等待和念想,才会珍惜”。
于是,每年农历八月,我们都思念起桂花的滋味。好像少了那个味道,秋天便无法展开。
轻舟入吴
从古至今进入杭州的最好方式,一定是水路。如今虽然不能像古人一般沿京杭大运河下江南,但你可以在乘坐现代交通工具来到杭州后,搭乘一叶扁舟,穿过碧波荡漾的西子湖,直接来到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的码头旁。
我到达的时候杭州烟雨朦胧,温润的空气立刻沁湿了原本干燥的肌肤,园子里的桂花树却大都还没有盛开。通常在这个时节,园中的桂花树已经争先开放,花香满径。而此刻,我只能闻见空气中青涩的泥土气息。虽然面对着江南的经典景致,心中难免有些失落。不过,金沙轩的行政总厨王勇告诉我一会能吃到用桂花做的菜肴,让我有些宽慰和期待。
王勇是我在国内遇到的少见的具有国际化思维的厨师——这种国际化思维并不是表面的堆砌和模仿,而是基于对食材和烹饪手法的了然于心。他在闲暇时光喜欢翻看国外的美食书籍和杂志,还会自己去北欧和日本的米其林餐厅品尝国际最前沿的味道。王勇说他常常因为一道新菜的灵感兴奋不已。通常,我对国内的所谓创意菜和融合菜有些抵触,如果说“融合”只是在没有掌握传统烹饪精髓的基础上的外在创新,相比之下,我更倾向于吃一道普普通通的家常菜。不过,王勇的创新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
我在荷塘旁的座位坐下来,开始看今晚的菜单,果然非常契合时节和主题——以桂花开胃,以桂花收尾。王勇本身是上海人,在金沙厅主理高级上海菜、粤菜以及特色杭州菜肴完全不在话下。第一道冷菜是比较经典的桂花菜“金丝桂花糯米藕”,桂花糯米藕倒是不少见,难得的是糯米藕外层层包裹的“金丝”。晶莹剔透的糖丝上点缀着朵朵金桂,令人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也食欲大开。“海胆拌秋茄”亦是一道很有季节韵味的菜肴,秋天收成的茄子色泽青碧,虽然味道清淡却有清香,细腻和多汁与海胆的特殊口感结合得非常巧妙。“宋嫂鱼羹”和与其搭配的“黄鱼响铃”本是浙江的传统菜,同样强调了食材本身的鲜美。“鲍鱼红烧肉”和“榄油小豌豆”的搭配让人在享受美味油脂的同时平衡油腻。在爽口的蔬菜之后,最后一道创意甜品“桂花藕汁桃胶冻”给这顿丰盛的晚餐一个完美的收尾。
晚饭过后,雨也停了。我在曲径通幽的庭院里散步,期待明日的好天气和与桂花的相遇。
满陇桂雨
我遇到的第一株盛开的桂花果然还是在满觉陇。第二天,天气转晴,我乘车来到满觉陇,一打开车门便闻见了隐隐的桂花香。果然,下车处路边的桂花树已经开花了。我站在树下贪婪地吮吸着这久违的气味,旁边歇凉的当地人见我在这棵小树下不愿离去,便抬手指指不远处一棵“膀大腰圆”的老桂树,说:“那棵开得最好。”
“满觉”,意为“圆满的觉悟”。这条位于西湖以南、南高峰南麓的一条山谷虽因古时的“满觉寺”而得名,却因每年金秋漫山遍野的七干多株桂花树而闻名全城。虽然“满陇桂雨”已经成为著名的杭州新十景之一,引来游客络绎不绝,这里却还保持着—份难得的质朴。道路两旁大多是当地农户的房子,或是作坊,或是茶铺,当地人闲散地坐在白家院落里聊天、打麻将。那棵开得最盛的老桂树便随意地杵在一户商铺门前的坪里,我顺着香气来到跟前,看见店里还卖自家做的“糖桂花”——一种用鲜桂花和糖制成的调味品,吃汤圆或者甜粥的时候加一点,四季都能尝到桂花的滋味。
不过,我来满觉陇不光是为了赏桂花,还为了吃桂花。从满觉陇路上的一条小岔路向山坡上走大约五十米,就来到了这家专门以桂花为主题的餐厅“桂语山房”。餐厅共三层楼,却俨然像是一个独立的小山包,院落里种满了上百年的老桂树。一走进门,就能感觉到这里的主人是个素净、风雅的用心之人。一朵莲、一枝花、一桩木、一盅香……处处点缀着充满禅意的装饰和摆件。在等待的工夫,侍者奉上了迎客茶,这茶有个极好听的名字,叫“桂花九曲红梅”。“九曲”源白武夷山,后来闽北浙南一带农民北迁,在西湖区大坞山一带落户,种粮种茶,因其茶色红香清如红梅,故称“九曲红梅”。店家心疼掉落一地的桂花,收集起来洗净、晒干,配以新鲜茶胚,窖制而成。喝起来馥郁清香,暖胃暖心。
吃饭的时间一到,原本安静的餐厅立刻热闹了起来。店主人特地将空间分为几个区域,有专供享用素食菜单的空间,也有热闹的大堂和包间。而我,最中意户外的赏桂露台。坐在阴凉的桂花树下,闻着花香,吃着“桂花山药”、“桂花黄金虾”等特色菜肴,实在是只属于满觉陇的一份惬意。
西溪品桂
不到西溪,也说不上去过完整的杭州。杭州的妙处就体现在就是有那么一汪水、一庄茶园、一陇山丘、一片湿地是你在其他繁华都市里见不到的。在西溪,同样有赏桂、品桂的好去处,那便是园中种满桂花树的西溪悦榕庄。
一踏入悦榕庄明亮的中式大堂,就又见到满眼的水。这里的水和西湖的水不同,西湖的水大而美,西溪的水狭而幽。中式的亭台楼阁倒映在狭长的水径之中,目光所及都是一幅江南山水画。在房中放下行李,我便步行来到白云中餐厅,赴一场美食之约。
大厨陈方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对杭州菜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认为“杭州虽然生活节奏慢,杭州人做菜却追求快、简单、不复杂”。就像桌上的几道桂花菜——“桂花糖莲藕”、“桂花酿秋梨”、“桂花可乐骨”等,无一不是简洁、明快之作。相比金沙厅精致的“金丝桂花糯米藕”,这道“桂花糖莲藕”的摆盘方式更为写意和挥洒自如,像极了一池荷塘。“桂花酿秋梨”使用酒酿和南北杏炖煮秋梨,再缀以桂花、枸杞和薄荷叶,黄的金黄、红的鲜红、绿的翠绿,看起来和吃起来一样清爽宜人。“桂花可乐骨”颇具创意地将桂花和同样甜滋滋的无锡排骨结合到一起,两种香甜交相呼应,滋味巧妙。而“桂花炸鲜奶”将桂花融入广东顺德名菜大良炒牛奶之中,增添香气和季节感。问到陈师傅他这种融会贯通的灵感来自哪里,他的回答也是简简单单:“桂花和‘甜’搭,和‘辣’就不搭,因此和本身甜的菜一融合,通常会有很好的效果。”
满园、满眼的桂花树,不仅用来欣赏,陈师傅也把掉落的鲜桂花采集起来做成“糖桂花”,第二年便可以入菜。出了白云中餐厅,路过水路的码头,陈师傅和我说其实还有一种“最西溪”的品桂方式,那就是点上三两桂花茶点、水果和瓜子,泛舟水上,一路循着香气来场桂花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