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人
2015-04-29浅桑
第一次看虹影的书,是她的《K-英国情人》。考虑到她的“洋背景”,本以为我们会约在一家静谧的西餐厅或者咖啡馆,没想到她爽快地提议“去吃火锅吧”,还叫上了几个朋友,“火锅就是要人多吃起来才热闹嘛”。虽然提前做过功课,但我在这家新开不久的重庆火锅店见到虹影本人时,还是被她脸上的光彩和眉目间小女孩般的神情震撼了。这位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写诗和小说的重庆女作家,完全不摆架子,第一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般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她看起来很娇小,食量却不小,谈笑间筷子也不停歇。“我对吃特别讲究,味蕾也很敏感,吃到感觉不对的东西绝对不吃第二口,也常常因此得罪人”。成长于重庆,生活在伦敦,最终又回归北京,虹影带着她对美食的无限热情游历了这个世界的太多地方。不管走到哪里,她总能找到当地最好吃的地方,就像拥有一个“美食雷达”。“其实看哪里当地人最多哪里就一定好吃。”虹影笑起来天真烂漫,“我喜欢生活在北京,在这里有很多朋友,和老朋友吃饭总是这么开心。”
屋外是北京的寒冬,屋内是重庆的炎夏。我们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聊起了这座城里好吃的去处。
作为一个从山城走出来的作家,虹影始终好这口“辣”。重庆七娃子火锅江湖是虹影最近发现的好地方,投资人之一是著名音乐人梁芒,四川达州人,在重庆长大。和虹影一样,他虽然生活在北京,对重庆的味道却割舍不下。就在几个月前,这个原本在重庆做江湖菜的老字号在北京甜水园开了火锅店。“这是唯一一家我在一个月里来了三次的餐馆,地道的重庆下半城风味,光是这个菌汤锅底就好喝得不得了。”虹影满意地涮着肉,“看得出来这里的用料非常好,你知道一般的火锅店吃完之后身上都是一股散不去的味道,这里却完全不会有,甚至走进店里也闻不见,可见材料的新鲜程度。”
满满一桌的毛肚、黄喉、鸭肠、腰花……一看就是重庆人吃火锅的架势。见我一入座就脱下厚重的外套,虹影笑嘻嘻地告诉我,其实重庆人都是吃到一半热起来才脱,“这样才有吃火锅的感觉”。她点的蘸料是一碗生菜籽油,“这是重庆人家里的吃法,比起香油清爽许多”。不仅火锅,这里的口水面(重庆小面)也非常美味,店家贴心地准备了辣和不辣两种版本,但小面不辣吃起来还有什么乐趣?吃到一半,梁芒端着满满一盘卤菜走进来,“这是刚刚从重庆空运过来的”。虹影照例把每样都尝了个遍,“每样都很地道,这个牛肉特别好吃”。最后来一碗山城小汤圆,暖暖的红糖和醪糟搭配黑芝麻馅的圆子,在寒冷的冬天别提多熨帖了。 西贝莜面村是虹影推荐的另一家中国餐馆。“不是因为电视节目的推荐,而是真的有过人之处。”虹影认真地说,“我特别爱吃那里的功夫鱼,熬了一晚上,鱼骨头都酥掉了。牛羊肉也炖得非常好,一点儿膻味也没有。”虹影俏皮地称赞那里的服务非常好,“实在是太热情了,有的时候都嫌烦”。虹影在北京最爱吃的饺子馆是宝源饺子屋。“饺子皮五颜六色的,用彩色的蔬菜作为天然染料,饺子馅儿也格外有创意:粉丝、腊肉、虾……有各种各样你想象不到的组合,营养又好吃”。
除了中餐,在国外生活了那么多年的虹影对西餐的鉴别能力也不在话下,意大利菜、法国菜、西班牙菜她都爱吃。她也坦言,“要引起我的食欲是很难的”,在那些国家生活和游历过后,味蕾已经被真正的当地美食宠坏,回国遇到不那么地道的就不会动筷子了。
虹影常常去北京四季酒店的Mio意大利餐厅用餐,“因为常去,那里的帅气的厨师都已经认识我,最近有个朋友在那边过生日,我还跑进厨房里参观烹饪过程”。北京的意大利餐厅还有一家经常得到虹影的眷顾,那就是Tavola ltalian Dining。“那里有最好吃的意式海鲜”。想吃法国菜的时候,虹影会去福楼法餐厅Flo,可以享用到用料讲究的法国传统料理和空运而来的新鲆生蚝。
三里屯的那里花园也是她经常出没的地方,“那里有几家很棒的西班牙餐厅,各自不同,却都有自己的味道”。虹影推荐了Agua,以及更为家常的Migas Restaurant and Lounge。“相比Agua,Mligas更加有西班牙家庭小馆的感觉,也更有当地的氛围”。而就在那里花园旁边的窄巷之中,还藏匿着一家虹影喜爱的小馆——卡门西班牙餐厅。这家小小的、相对独立的餐馆里,永远透着暖暖的黄光,而食物的芬芳就在街头巷口弥漫,诱惑着过往的路人。
“我对咖啡和茶更讲究,因此很少有外面的咖啡馆或茶馆能吸引到我。”虹影坦言,“我家里有很多好茶,平时也会去特别会喝茶的朋友家里喝。”不过,她也透露会和朋友相约在瑜舍酒店Village Cafe喝杯咖啡,“那里位置好,见朋友很方便,环境也非常舒服,适合聊天”。虹影通常会在那里吃个美式的早午餐,“菜单的品种很丰富,当我想念美式Brunch又懒得在家做的时候就会去那儿”。事实上,虹影的厨艺出了名得好,经常在家里宴请客人,她甚至在饭桌上和朋友嚷着要开一家“虹影菜”餐厅。
大概是虹影刁钻的胃口成就了她高超的厨艺,“大部分时候我都在家自己做饭,其实很简单的,你只需要找到最好的菜市场”。因此,虹影每到一个城市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当地最好的菜市场。在北京她最喜欢逛的是三源里菜市场,“经常在那里买菜,我和几家店铺的老板都很熟了”。茶余饭后,虹影带我们逛起菜市场来。
一走进菜市场,虹影的目光就被门口的几家水果铺吸引。“这里原来不是这个样子的,更脏、更破,也没这么有规划,但我喜欢原本的样子,有生活气息”。熟识的那家老板恰好不在,于是我们继续往里走,来到一家卖肉类和乳酪的店铺。她指着冷柜中一块块新鲜的牛排肉,说:“你看看这肉多好,比超市也便宜许多。”这时她又像发现宝贝一般跑到旁边的乳酪柜,从里面拿出一袋马苏里拉奶酪(Mozzarella),“我们家最爱吃这个,烹饪起来也很简单,加点儿蔬菜淋上橄榄油烤一烤就很好吃。”
她比划着跟我讲解自己的菜谱,加一点点这个,加一点点那个……把各种各样的食材混搭在一起,简单又美味。在逛菜市场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她是一个用爱做菜的人:到蔬菜摊上买女儿爱吃的青豆;又说家里有许多坚果,因为老公Adam几乎不怎么吃主食,但每天都吃大量坚果……聊起如何保持容光焕发,她笑得很开心,“就是每天喝我煮的汤”。临别的时候,虹影送了我一本她的新书一《奥当女孩》,这是她写给女儿的童话,就像她为家人亲手烹饪的每一顿饭一样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