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六个投资主题

2015-04-29乔永远

证券市场周刊 2015年30期

“十三五”规划重点向信息经济、国企改革、清洁能源、中国制造2025、区域规划、PPP六大方向倾斜,引发资本市场对应的战略性主题投资机会。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十二五”相比,“十三五”规划更强调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从这三个维度出发,我们认为“十三五”规划重点向信息经济、国企改革、清洁能源、中国制造2025、区域规划、PPP六大方向倾斜。五年规划带来的政策红利,将引导资本市场发掘这六大领域的主题投资机会。

信息经济首次纳入国家五年计划,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国家促进创新的急先锋。信息经济将提高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并加速互联网和传统经济的融合。根据《2014中国信息经济发展报告》,2013年中国信息经济规模达到2.18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信息经济体。但中国信息经济只占GDP的23.7%,远不及美英日等世界先进国家。

“十三五”规划之下,国企改革仍将是经济转型和改革的重要抓手。国企混改是主要内容,试水深度加大、速度加快,央企参股甚至收购民企和其他国企将成为新思路。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逐渐明朗,市场的预期也将发生改变。我们认为当下对国企改革的主题投资应选择当前预期和未来方向相重合的部分:一方面,以央企改革为核心,重点配置改革确定性较高的首批六家央企改革试点;另一方面,地方国企改革建议关注广州、深圳、上海等地的新方向。

雾霾问题严重,发展清洁能源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考虑到节能减排传统手段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冲击,我们倾向于认为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将加速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来应对日益增长的能源缺口。主题投资可延四条主线:一是低排放、可持续发展能源中的天然气和核能;二是可再生清洁能源相关产业;三是伴随着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应用,能源管理等相关领域也将受益;四是已取得一定技术积累和业绩支撑的新能源汽车。当前阶段,我们认为应重点把握基本面快速改善的新能源汽车和能源管理两方面的投资机会。

“十三五”规划将推动“中国制造”加速走向“中国智造”。中国计划用30年时间,通过“三步走”战略,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其中“中国制造2025”对应第一个十年,是“三步走”的第一步,也必将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议题。

互联网和传统工业的融合将是中国制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智能制造将是未来的主攻方向。

区域规划有助于促进局部经济结构调节,优化内需。三大战略作为内需增长点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在“十三五”规划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近期政府对东北疲软经济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东北振兴亦有望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通州区是京津冀发展的重要战略腹地。通州新城区和环球主题公园的建设将使拥有大量土地储备的房地产公司因土地价值增值直接受益。由新城建设引发的能源需求以及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使能源和基建建材行业成为受益者。

作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的桥梁,长江经济带建设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毫无悬念。推动黄金水道功能、建立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是长江经济带的建设重点。航运、港口公司以及沿线的交运、基建、机械公司将率先受益。

“一带一路”是中国及周边相关地区和国家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桥梁。 “十三五”规划将对此战略进行更全面详尽的布局。国际工程承包类企业和机械出口类企业有望迎来爆发,尤其是综合性工程机械龙头的出口。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政府迫切需要通过PPP助力稳增长。我们建议PPP主题投资重点把握两条主线:一是已参与PPP项目的龙头公司;二是PPP重点涉及领域的细分行业或区域龙头。

作者为国泰君安

首席策略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