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堂表情

2015-04-29苏学

中国周刊 2015年6期
尼泊尔人爱笑、开朗,似乎完全不会为贫瘠的物质生活而犯愁,他们的生活可以用“简单”两个字来概括,和他们接触,随时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善良和内心的宁静。

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全世界都关注着这个高山之巅、全民有信仰、人民精神富裕的国家。地震中雪山会垮,但尼泊尔的精神不会散失。苏学的影像作品很好地反映了尼泊尔的精神表情。

“尼泊尔是名副其实的高山之国,那里风光美丽,民风朴实。”苏学的摄影作品展示了尼泊尔迷人的风光及奇特的风土人情。在他的作品中,人物特写尤为突出。“尼泊尔人虽然贫穷,但是他们却是快乐的,通过一张张充满张力的照片,我希望带给读者更多心灵的撞击。”

“我喜欢轻松地拍摄。旅行中看到的民俗表演,往往都源于宗教祭祀舞蹈或者先人们劳作中衍生出来的娱乐方式,如果去仔细研究一下,都深藏着古老的文化基因。”

“中性地观赏,感性地拍摄。只要是客观存在的,就像戏剧,就是真实的,不能因为它是表演,就说它很假。摄影师只是个记录者,在旅行中的角色充其量是会拍照的游客而已。文艺一点无可厚非,可是,很多人把自己搞得很严肃,甚至扮成哲学家、思想家、人类学家,甚至成为举着棒子的卫道士,兼顾了太多摄影之外的东西,拍摄之后,又把作品赋予过多的内涵。他累,读者也跟着累。”

“每次出行前,我准备器材的原则是一切从简,够用即可。机身:佳能5D2和5D3两个机身。带两台相机省却了换镜头的麻烦,这在旅行摄影中尤为重要,旅途中鞍马劳顿会让人变得很懒,经常会因为懒得换镜头而错失良“景”,带上两台相机,能拍到更多视角的照片。镜头:16-35、24-70、70-200。有了它们基本可以应付所有的场景,我一般这样搭配两台相机,16-35+70-200,或者24-70+70-200,我最喜欢用的镜头是二代的24-70,这支镜头的视角最适合拍摄人文题材,成像质量也十分优异。”

尼泊尔东部加纳阔普尔火车站。一个小孩正在自由地玩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尼泊尔确实是一个摄影的天堂,不论大人小孩,都很乐意被拍。”宗教赋予了尼泊尔人平和的心态和友善的表情。
巴德冈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以东14公里,陶工广场是巴德岗的一个主要景点,原始的制陶方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保留。“图片中的小孩本来是在帮陶匠父亲干活,看到拍照,马上像模像样地看起书来。”
一群盛装的妇女在博卡拉的寺庙里为自己的家人祈福。在尼泊尔,每当太阳升起时,男女老少都会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和献给神的贡品到寺庙里去祈福。
喇嘛们正在博卡拉的一个藏传佛教礼堂里听讲经。在这个有信仰的国度,连空气都充满了信念,在物欲横流的现代世界里,尼泊尔成为了少有的人间精神乐土。
寺庙改建的公立养老院。尼泊尔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这个由政府管理的养老院,资金多为国外援助和民众捐款,可尼泊尔是个精神圣地,尼泊尔人丰富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的心灵不受羁绊。
库玛丽活女神也叫处女神,人们相信她是印度王权和庇护的神源,也是其教徒的精神支柱,是至高无上的神灵。她手里掌握着国家命运的兴衰,国王要对她顶礼膜拜,以求得国泰民安。苏学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进入活女神神庙里面进行拍摄的摄影师,近距离拍摄了活女神的生活、学习以及宗教活动。
在距离加德满都13个小时车程的加纳克普尔,有一段42公里长的窄轨铁路,并且是条国际线路,而在此之前很多人一直以为尼泊尔没有铁路。
正在帕斯帕蒂庙附近修行的苦行僧。尼泊尔是一个以印度教为主的世俗国家,特别是加德满都河谷内,印度教寺庙多得数不胜数。在这个视宗教如生命的国家里,宗教和生活密不可分,他们认为神就生活在他们当中,与他们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