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

2015-04-29

证券市场周刊 2015年45期

注册制引发风格转换?

@华尔街见闻APP:财新援引权威人士称,注册制正式推出有望早于《证券法》修订整体完成。至于现行法律与注册制要求相抵触,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采取一些特殊办法解决,包括授权国务院调整股票发行有关行政审批的实施,或对《证券法》进行一次小范围修改。

@莫非是托的微博:现在说风格转换是很扯的,主题转换更恰当一些,目前的位置上,万科为代表的地产股和此前的VR、IP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因为其体量加速小票资金的逃离。小票现在不光是注册制的步步紧逼,这个还有段日子,更急迫的事情是年底轧账,基金调仓和下一个月的大小非大逃亡。

@止损之剑价值投机:对大蓝筹,我不是看得太空,毕竟估值不算高,毕竟利率非常低,流动性充裕。注册制或许能让它们变成避风港呢,也未可知。当然,仓位是要控制的。

@新浪证券:《金融时报》徐绍峰认为,注册制推出后虽然供给增加,但制度性变革不会影响市场走势。比如台湾地区1988年从单一审核制过渡到半审核半注册制,股市大涨;2006年实行完全注册制后还是大涨。可见真正影响股市的还是基本面因素,过分看空注册制没有必要。

@梅小升:这轮做完,以后我的选股就会转向绩优股了,因为随着注册制的临近,炒股方式就要转变,注册制以后,市场上标的增多,而资金有限,那些只有题材而没有业绩的股票就会被资金所抛弃,市场上就会出现所谓的仙股。

@LEEGHLEE:对大多数品质一般的公司来说,注册制实施后,上市或不上市没有多大区别。公司质量不好,只能沦为僵尸,什么事都干不成,还要多付出成本!

@投资舆情:现在这个局面大跌很难了,四大企稳,就算不涨,估计也是震荡。能影响估值体系重构的只有注册制了,但现在也没看清楚注册制怎么玩。现在应该研究怎么玩题材,题材个人初步分为三种玩法,一是龙虎榜类打板,二是题材潜伏,三是题材共识。本人倾向于共识。

人民币“入篮”

@东方财富网:瑞银:是对人民币可广泛使用的地位的认可,这样的“官方认可”将增加其他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持有更多人民币资产的意愿。预计未来5年可能为中国带来约4500亿美元海外资金,尤其为债券市场带来大量新增需求。

@环球市场播报:12月1日凌晨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前联储主席伯南克撰文指出,人民币入篮只有象征性意义,就像“小学生作业完成出色作业本得到一颗金色五角星”一样。伯南克指出,除了IMF内部做账,SDR的实际用途非常有限。

@Silk_River_Research:【康奈尔大学教授ESWAR PRASAD: 中国的间歇性改革】PRASAD原任IMF中国部主管。曾著“美元陷阱”一书。他认为,中国的主要矛盾是改革企图和稳定要求企图两面的冲突,即希望改革又不能承受市场开放的风险。今后这种冲突会加剧。国外投资者会借SDR要求更大幅度的开放市场,而开放也会使不稳定性更高。

@和讯网:【财政部副部长朱耀光:人民币纳入SDR不是中国金融改革休止符】中国必须坚持改革;重申中国设法维持至少6.5%的增速;中国面临污染问题,必须改变发展模式;中国欢迎IMF将人民币纳入SDR的决定;中国和全球都将从IMF的决定中受益;人民币的价值必须由市场决定。

@财经杂志:【汪涛:人民币加入SDR 贬值压力逐渐释放】人民币加入SDR并不会立即产生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即使有大量资金进来,也是一个逐渐的过程。2016年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可能会有5%左右的贬值,这个贬值将是渐进的,累计的,不是一次性的。

@牛的海: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才能正式加入SDR,无论如何,如果人民币希望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就必须走向自由兑换的道路,因为任何一种货币如果不能实现自由兑换,持有人(各国央行、公司或个人)就无法实现随时的风险对冲,他们就不愿意大规模持有,也就无法大规模国际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