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光莹

2015-04-29

艺术沙龙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国美术学院时代性沙龙

1978年出生,浙江杭州人。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获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讲师,浙派书画院特聘画师,浙江省陆俨少研究会会员。

《艺术沙龙》:您怎样评价“70后”“80后”画家的艺术创作?

戴光莹:“70后”“80后”的画家,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大都生活在城市中,受到城市生活的浸染,同时经历着中国城市30年巨变,是内心丰富而纠结的一代。这一代艺术家,基本没有直接经历“85美术新潮”,没有直接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多数人受的是学院教育,在传统中国画受质疑和被重新认识的过程中成长起来。

“70后”“80后”的艺术创作,一方面受学院教育的影响,一方面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近些年图像媒体时代,图像化在极度丰富我们的视觉资源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国画作为精英艺术的深度。“70后”“80后”的艺术创作,在保持新鲜度、深度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应该说,“70后”“80后”的艺术创作,就如今所呈现的作品而言,面貌更为丰富,个性上、深度上都更待时间的沉淀。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您有什么看法?

戴光莹: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是20世纪以来,一直为大家所热衷讨论的问题。我理解的中国画传承,一方面是对传统中国画所特有的笔墨语言形式的传承,一方面是对中国画背后所蕴藏的中国的哲学文化精神的传承。而创新则是作品的题材更加丰富,内容更具时代性,随之呈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也更具时代性。

关于时代性,我认为它是值得我们关注但并不需要刻意追求的东西。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特点,它基于整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大背景,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特别是对当今生活在都市中的画家们而言,都市生活的林林总总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我们作品中表现的对象、表现的情绪、表现的手法都会有意无意间透露出这个时代的气息。同时我们要关注时代性,是因为我们希望将这个时代最精彩、最生动的一面,通过我们的作品呈现出来并流传下去。

《艺术沙龙》:老一代批评家和青年一代批评家谁对您的影响更大?

戴光莹:郎绍君先生对我的影响最大,他对于20世纪中国画的研究和论述客观深刻、准确精辟,一直是我借以评判自己作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我在博士期间,研究中国当代以城市为题材的山水画的重要参考资料。

《艺术沙龙》:您更在意市场认可还是学术认可?

戴光莹:我比较在意学术认可。

《艺术沙龙》:您怎样看待学生比老师的画价高?

戴光莹:我觉得是正常现象。其一, 关于画价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很多,画价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艺术价值的高低,这在画史中屡见不鲜。其二,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是常事,师徒只是闻道有先后而已,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超越老师是好事情。

《艺术沙龙》:请聊聊您最喜欢的艺术家。

戴光莹:我最喜欢的古代画家是董源和八大山人。读本科时,曾经花了八周的时间临摹过董源的《夏山图》。当时最深刻的感觉就是整幅图卷,由树而山,我层层叠叠点画了千百万个点和皴。交作业的时候,卓鹤君老师说:“还可以继续点啊。”当时有一些不明白还要怎样继续点。后来有机会在上海博物馆看见原作,再仔细看时,突然明白了,董源的画远看气韵渺然,不见笔触,近看点皴万千,无一笔虚弱,这才是真正的隐迹于形而气韵生。而八大则不同,对空间精准把控,对笔墨概括精微,无一笔虚发,无一笔雷同,将绘画的书写性发挥到了极致。每一次读都有新意。对我而言,他们是中国山水画史中的两个高峰。

《艺术沙龙》:媒体宣传对您有意义吗?您觉得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哪种媒体更适合展示您的作品?

戴光莹:我觉得媒体宣传是有意义的,在这样一个图像媒体时代,如果传统中国画创作,没有合适的宣传媒体,就无法被大众认识和认同,这种传统的精英艺术就容易被边缘化。当代中国画,需要培养自己的观众和读者。而我比较偏爱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

《艺术沙龙》:您认为互联网对自己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戴光莹:我认为互联网对我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信息的极度丰富和沟通的便捷畅通。

《艺术沙龙》:您经常在网上购物吗?有作品在网络上成交吗?

戴光莹:我有网上购物的经历,但没有通过网络销售自己的作品。

《艺术沙龙》:相比随时可被删除的电子邮件、140字的微博、符号化的短信,手书信件在当下已具有了别样意义。如今,您还会提笔写信吗?

戴光莹:我偶尔会提笔写信,因为我觉得书写本身具有情感和生命力。书写的过程,原本就是个人思想和情感的一次沉淀。

《艺术沙龙》:您有拖延症吗?日常生活中您如何管理时间、提高效率?

戴光莹:我有拖延症,因为希望生活得比较随性一些。但是对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我会用学期计划和日常记事本来有效地安排。

《艺术沙龙》:过去的一年中,您邂逅了哪些好书?

戴光莹:一直从事传统中国画的留学生教学,所以特别关注中西方绘画的对比。 去年看了《The Great Image Has No Form, or On the Nonobject through Painting》和 《Asian Tradition Modern Expressions》,看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绘画和文化,往往让我们看到很多不曾看到的精彩。

《艺术沙龙》:对未来一段时期的创作,您有何打算?

戴光莹: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创作,我会先梳理以往的作品,因为时间的沉淀,让我从以前随性而至的灵感中,看到了自己所一直感兴趣的和一直追求的东西——中国山水画笔墨积染中的虚虚实实所呈现的流动的空间。传统山水的“境”所以区别于西方风景的“景”,恰恰就在于这个流动的空间中所蕴含的时间和空间的交融。

我会继续用传统山水画的“游”的空间架构和“远”的文化意境,来表现园林题材和城市生活中我所熟悉的内容,用我的方式去解读和诠释,造一个“境”,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境”,一个中国山水画家眼中的“境”。

猜你喜欢

中国美术学院时代性沙龙
时代性来源于现实的生活
强化诗词用词的时代性
MISTY LIGHT美发沙龙
中国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MS·CHIC美发沙龙
诗词的时代性
分享、交流、探讨“CIT2019沙龙”成功举办
Blue Mist美发沙龙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文化部的动漫奖公布《大鱼海棠》、中国美术学院等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