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历史机遇 建设贵广高铁经济带

2015-04-29陈政陈曦

理论与当代 2015年1期
关键词:互补性经济带高铁

陈政  陈曦

一、建设高铁经济带可行性

(一)共建贵广高铁经济带现实性

第一,生产要素的互补性。三省区在自然条件、经济地理、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或互补性。贵州省矿产、能源、水电、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但存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差、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等弱点。而下游广西和广东等在市场体制、人才、技术、资金和产业等方面的优势,港澳更是拥有国际市场要素的优势。贵州省要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与发达地区各自的优势相结合,实现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共赢”。根据区域产业分工理论,这种基于生产要素互补性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所诱发的要素集聚与扩散、资源的重新配置,不仅容易产生生产要素的规模效应。如突破“瓶颈”要素的限制、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创造新的产业等等,而且也将提高要素之间的替代强度,降低产品边际成本。

第二,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从三省区的人均GDP指标来看,2002年香港人均GDP为195327港元,澳门为123000澳元,为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次2013年全国、广东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为8896、11669、6791元.广东超出全国人均2773元,属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而贵州为5434元,低于全国和广西的平均水平,属于欠发达或不发达省份。根据现代技术经济理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地区的需求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越相近,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也越大,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由于需求偏好的差异,在不同地区间就会出现部门分工与贸易,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由于各方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地区之间可能以技术配套为纽带加强产业的垂直分工,而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地区则可以通过地区之间的互补性水平分工来加强产业联系。

第三,目标利益的共赢性。对于区域产业的各方来说,建立经济区域有助于促进各方经济增长和增加贸易量,创造双赢的局面。西方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区域产业合作方式对区内的各方经济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经济创出效应、经济转移效应、市场扩大效应、竞争促进效应。由于区域内成员彼此开放市场,这将对国内的企业造成竞争压力,由此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形成竞争优势。根据泛珠三角秘书处的研究,如果泛珠三角区域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各方之间的贸易量将增幅为55.1%,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1 5亿美元。

(二)共建贵广高铁经济带的可能性

经济优势互补,合作领域宽广。经济优势的互补性是区域产业经济实现整合的先决条件,贵广高铁经济带各省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经济互补性。从总体上看,贵广高铁经济带区域覆盖着三个处于不同发展梯级上的地区,其中香港、澳门为第一梯级:广东、广西为第二梯级;贵州等其他省区为第三梯级。各方之间的经济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同时,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旅游业等方面也各具特色,开展产业合作的潜力巨大。在旅游资源方面各具优势,旅游业前景看好。制造业存在着巨大的互补空间。

主要体现在:(1)制造业产品的互补性。第三梯级省区具有优势的商品是自然资源类商品如森林、矿藏和热带作物等。第一、二梯级省区主要是金属及其制品、纺织品、服装与鞋类、蔬菜及加工食品、车辆等。(2)产业间的互补分工。各省区在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已逐步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形式的互补性分工。(3)科技互补。第三梯级省区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因素至关重要,而第一、二梯级省区在一些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方面具有比较优势。(4)服务业合作会得到有效的促进。第三梯级省区对中介的专业服务需求殷切,特别是拥有国际经验及视野的法律、会计、管理咨询及物流管理等专业人才将大受欢迎。

(三)共建贵广高铁经济带的创新性

贵广高铁经济带区域合作开创了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异质性合作。区域之间在制度、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条件上存在差异性,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内在动力,有利于克服区域经济发展中相互的排斥和恶性竞争。(1)制度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合作包括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它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和CEPA框架中,三个关税区之间构建的一种合作模式,构成了合作在制度上的互补优势。(2)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的梯次性特征。港澳是国际性金融、贸易、商贸、航运和旅游中心,但发展空间有限,需要拓展经济腹地:广东和福建资源缺乏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日益明显。其他省区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3)资源禀赋条件的互补性。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选择和技术、进步方式都与该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有关。因此,各省区和港澳之间在资源禀赋条件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互补性很强,为经济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共建贵广高铁经济带的机遇性

1.机遇就是资源。贵广高铁不仅带来了高铁终端和沿线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更重要的是引入了高科技的人才和项目。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2.机遇就是挑战。贵阳正值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对外开放、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率先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很重要。贵阳北站项目勾画着未来蓝图:利用车站综合换乘、便捷高效的交通优势,以及人才流动、商务交往、科技合作、信息交流等生产要素跨区域高度集聚的资源优势,这里将形成科技金融商务功能区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

3.机遇就是红利。“高铁时代为贵州省构建快进慢游体系提供了重要契机,把业态做优、把设施做强、把产品做足,就会宾客盈门。”基于贵广高铁开通,在2014年泛珠大会上,贵州、广东、广西三省区政府高层已就打造黔桂粤生态旅游产业带达成共识。

二、贵广高铁一条纽带系起经济带

(一)一是農产品上了快车道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贵州的村民们也瞄准了广东和海外市场。有贵广高铁“撑腰”,贵定优质卷心菜、从江香猪、贺州农产品也有打开广州、港澳、甚至东南亚市场的“底气”。二是产业跟随高铁而动。距离龙里站两公里的高新区,仅两年的时间便从1家企业发展到70家企业,2014年产值有望达到50亿元,其中近三分之一来自广东沿海。正是高铁,才让这些地方的优势资源有了更广的用武之地。三是旅游业“长藤结瓜”。贵广高铁将桂林、阳朔、榕江、肇兴等本不相关的旅游景点连线成片。龙里县旅游局局长韩永高发现,现在广东旅行社都是自己找上门。

(二)贵广高铁助推“大西南经济圈”发展

大西南经济圈主要包括川、滇、黔、桂、藏、渝属于西部大开发一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等因素,发展相对较落后,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发展迅速,GDP增长全国居前,但是面对多山多河,交通却成为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然而在改革的阶段里,出现了很多的旅游产业,再加上天然的农业资源,六省区市提出按照整合资源、联动发展的思路来打造大西南旅游经济圈,包括推进川滇藏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川渝黔生态旅游区、渝黔乌江画廊、川渝流域生态旅游区以及川陕渝红色旅游区。南广贵广铁路开通,助推“大西南经济圈”发展。

(三)有望经济转型,传统到现代的过渡

珠三角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密集型产业带,大量的劳务输出都来自大西南,大西南高铁的建设不仅仅为了把每年春运的务工人员带回家,更重要的是把一年的收获带回家,在这个地区差异的经济圈里,劳务输出也成为建设大西南高铁重要因素。

三、全面推进经济带六大产业领域的合作

第一,联手推进交通产业领域的合作。结合“9+2”区域产业内的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桥梁的协调合作问题,有效整合资源,促进区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首要的是先把出省陆路大道打通,通过方便快捷的交通,连接和扩大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腹地,使地理概念上的区域产业优势变为整体竞争优势。

第二,联手推进能源产业领域的合作。围绕区域内电网、电站布局、建设和投资等各方面,在组织企业通过前期开展双向、多边的考察、洽谈,以及内地与沿海、沿海与内地的互动招商和投资推介等活动,联手在能源等基础设施产业领域开展双向(纵向和横向)的投资与合作。

第三,联手推进资源产业领域的合作。在优势互补前提下,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林木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等优势,联手加大市场开发和资源开发力度,共享资源,互惠互利,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第四,联手推进生产产业领域的合作。在推进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对接的基础上,推进上游、中游、下游产品链、产业链的对接和延伸,建立战略型经济技术合作的伙伴关系。

第五,联手推进流通产业领域的合作。充分利用沿海在采购和销售网络方面的优势以及开拓海外市场的渠道优势,以贸易合作为先导,在开拓市场的基础上,协助产品“出山入海”,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联手探索推进和发展现代流通業的各类合作方式。

第六,联手推进科技产业领域的合作。从资源共享、资源整合、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前提出发,推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信息产业的优化和电子商务的普及,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步伐。

猜你喜欢

互补性经济带高铁
第一次乘高铁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山上有座高铁站
高铁会飞吗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人地百米建高铁
浅析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
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对象的选择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及其“情境”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