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型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生成机制浅析—以广州绿地系统为例
2015-04-29刘小冬黄雪华郭春华
刘小冬 黄雪华 郭春华
Probe of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Spatial Form of Intensive Urban Green Space-Taking Guangzhou as an example
LIU Xiao-dong, HUANG Xue-hua, GUO Chun-hua*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Guangzhou 510225,China)
摘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建设强调低碳、节约紧凑理念,集约型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生成受多个因子的影响和作用,具有一定的规律,既遵从城市资源状况,又受功能机理制约,按自身规律发展演化、不断完善,表现为一种自组织机制。
关键词:城市绿地;空间形态;集约型城市;生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1-0000-00
收稿日期:2014-07-30
修回日期:2014-09-16
Abstract: The city construction emphasis on low carbon, saving compact id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generation of the spatial form of intensive urban green space was influenced by some factors,which has certain laws. It complied with the situation of city resource, developed and improved continuously in its own laws by the restriction of functional mechanism ,which expressed as a self-organization mechanism.
Keywords: Urban green space; Spatial form; Intensive city; Generative mechanism
城市绿地空间形态主要指城市中各类绿地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特点,即城市绿地在空间上的布局特征。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的生成过程受多个生成因子的影响和作用,具有自身的规律。广州作为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的生成源于对土地上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利用,受到绿地功能机理的制约,在人均用地逐年降低的情况下,绿地系统在集约紧凑型的城市开发模式的主导下,满足了城市居民的使用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1 集约型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特征
在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资源约束已经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瓶颈。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其绿地系统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形成集约型的空间形态,具备以下特征:
1)具有合理的规模和结构。绿地从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内涵转变。在空间形态上集约利用土地,根据游憩和防灾避险功能需要确定适宜的绿地指标和结构,既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又节约土地资源。
2)高效的资源利用效率。通过“遵循自然”的绿地空间形态结构达到节约、保护山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目的。实现绿地景观建设的低成本、高质量。
3)良好的绿地生态效益。以合理的生态格局增强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通过绿地改善环境质量,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集约型绿地自组织机制
城市绿地的功能主要包括游憩、防灾避险、生态和景观4个方面,集约型绿地系统根据绿地功能机理产生的制约力自发地作用于绿地空间形态的生成,并依据城市资源状况在合适的地点形成规模恰当的绿地,既能满足功能的需要,又不浪费土地,形成功能合理、高效紧凑的绿地系统,表现为一种自组织现象。
2.1 游憩行为特征制约机制
2.1.1 游憩需求导向形成绿地的圈层结构
游憩行为具有空间特征,制约着绿地的空间分布。广州市游憩绿地根据市民游憩空间行为特征,考虑满足居民出行的不同要求,形成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圈层式空间分布形态(表1)。
表1 广州游憩绿地空间分布层级
Tab.1 Spatial distribution level of recreational green space in Guangzhou
区域 空间层级 类 型 分 布 特 点
城区 社区层级 小区游园 大量分散于小区中,就近服务小区居民,日常游憩。
街旁绿地 沿街利用空地布置,服务于附近居民和短暂休息的行人,如天河北路公共休闲广场、东山口地铁站旁小游园等。
居住区公园 按服务半径1 km分布于居住区,市民日常游憩,步行到达,如东风公园、人民公园、草暖公园等。
区级层级 区级公园 按服务半径2~3 km分布,市民半日游,步行或自行车交通到达,如荔湾区文化公园、海珠区晓港公园等。
中小型广场绿地 结合城市文化、公共空间分布,如元帅府前广场、中大北门广场、陈家祠广场等。
市级层级 市级公园 按服务半径5~7 km分布,市民周末游览,公共交通到达,如越秀公园、珠江公园、天河公园等。
专类公园 结合城市自然、人文资源特点分布,市民节假日游览,公共交通到达,如雕塑公园、中山纪念堂、华南植物园、海珠湿地公园等。
大型广场绿地 结合城市文化、公共空间分布,市民公共交通到达,如花城广场、海珠广场、火车东站广场等。
郊区 规划区层级 郊野游憩绿地 分布于城市外围,市民节假日游憩,公共交通到达,如白云山风景区、帽峰山森林公园等。
由中心向外扩展的不同圈层的绿地具有不同的服务半径,这一空间形态既满足市民出行500 m见绿的日常游憩需要,又兼顾节假日市民对大型绿地的游憩需要。广州绿地空间形态逐年完善,如在综合性公园较多的越秀区增建小型休闲绿地;在原来公园较少的海珠区、白云区等增建综合性公园,1992-2005年期间,广州主要在服务盲区较多的白云区、天河区、黄埔区和海珠区增建公园,且数量和面积增加明显[1],2006年在海珠区增建庄头公园、2011年增建海珠湖公园,通过完善圈层结构形态使绿地更好地发挥游憩功能,使全市游憩绿地布局趋于合理。
2.2.2 满足连通性要求的游憩通道
广州依托道路、河流等线形结构要素构建了绿色通道,联系沟通4个圈层的游憩绿地,基本将区级以上主要公园、广场绿地以及郊区主要游憩绿地等连接成连续完整的网络。
2.2 防灾避险行为特征制约机制
2.2.1 避难行为确定防灾避险绿地分布
居民的防灾避险行为特征制约绿地分布,应根据该行为规律确定防灾避险绿地设计。一旦发生灾害,居民首先是紧急疏散到最靠近住宅的绿地或空地上,然后,集合的人群经由预先确定的安全避难道路到达固定避难场地进行较长时间的避难。故根据灾民避难行为需要,防灾避险绿地可分为紧急避险绿地(服务半径500 m)、临时避险绿地(服务半径1 000 m)、一般防灾公园和中央防灾公园(服务半径2 000~3 000 m)。
2.2.2 疏散行为确定避险通道
避险通道为连接各级避险救灾场所的疏散通道、绿道及带状绿地等。日本阪神大地震时,有些死亡是发生在逃生的路上的[2],故提供城市应急疏散通道是必须的。
2.2.3 救灾行为确定救灾通道
救灾行为包括救灾物资运输集散、医疗救护和救灾指挥与信息发布,须建立救灾通道,通达各级防灾绿地和其他避难场所。《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按服务半径将紧急避险绿地、临时避险绿地和一般防灾公园结合不同级别的游憩绿地进行配置,中心防灾公园建议每区(县级市)配置1~2个。
2.3 生态机理制约机制
2.3.1 城市风交换与氧源绿地
如果仅靠城市绿地解决城市氧源问题,那么人均绿地要达到几百平方米才有可能,这在城市中是无法实现的。但是,如果城市人均绿地为30 m2,可以另在城市外围布置170 m2的林地为城市补充氧气[3]。因此,合适的绿地形态是在城市外围上风方向布置以森林为主的氧源绿地,利用风交换机理将氧源绿地的凉爽、清洁空气引入城市中心地区。
2.3.2 热岛环流与绿地形态
在静风天气下,城市热岛与城郊森林或局部热岛中心与周围的冷湖区之间由于温差产生明显的热岛环流,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大气污染物的浓度[4]。
1)热岛大环流与城市绿心与绿环。从城市这一大尺度而言,城市外围的以森林、水域、湿地、农田为主的环城绿带与城市之间产生热岛环流,形成从城市四周往中心流动的城市风,将城外新鲜空气带入城区,但同时也会将城市污染物汇聚到城市中心,故城市中心宜布置大型绿心,沉降与吸附污染物。
2)热岛中环流与城市组团绿地。在城市组团尺度上,组团内部与组团隔离绿带之间存在热岛中环流,产生从组团隔离绿带向组团中心的组团风,降低了周边温度和空气污染强度,但同时也造成城市组团中心污染物聚集的问题。因此,在各个组团的中心应设置较大面积的城市绿核,缓解中心污染物过度集中问题。城市组团隔离绿带的宽度在理论上应该与城市组团面积相当,才能使上升气流与下降气流的横截面积相近,按此要求绿带宽度应达到1 250 m。但根据林带过滤性能,考虑适当规模,隔离绿带宽300~400 m即可达到要求。
3)热岛小环流与城市块状绿地。城市区域均匀布置的块状分散绿地与周围建筑区之间的温差产生热岛局地环流,达到降低建筑区温度、扩散稀释建筑区污染物质的作用。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时,热岛强度缓解较为明显,绿化覆盖率大于50%时,热岛强度缓解极其明显[5]。上海市面积23 hm2的大型延中绿地,缓解热岛效应的范围达到4.5 km2[6]。
2.3.3 安全防护功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城镇化过程应重视安全、生态。城市防护绿地是防护城市自然和人为灾害的重要手段,其形状、位置和面积应根据危害源的情况确定。防护绿地位置沿城市中的水体、具有滑坡危险的山体、道路、轨道交通、电力线等两侧或一侧线形布置;沿仓储用地和工业用地等外围环形布置。生态文明的城镇要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绿地布局必须有利于物种保护,因地制宜建设“原生生境自然栖息地”、“生态恢复的半自然栖息地”以及“人工建设栖息地”3种类型的生物生境。
2.3.4 生态格局优化
城市绿地由类型不一、尺度不同的生态绿地斑块组成,形成大、中、小结合的生态格局,并以不同形式的廊道系统连接成一个符合生态学原理、高效、具有自我平衡和维持能力的生态系统。广州市绿地形态依据城市山体、水系,以中心城区重要的生态绿地为绿核,沿主要河流水系及生态屏障构建生态廊道,以道路绿化带、河流为依托构建组团隔离带,并以北部连绵的山体资源、南部珠江前后水道以及周边山水林田等为基础构成绿地骨架,形成外有生态廊道围合,内有组团隔离带分隔,由大型绿核、中型公园与小型绿地等构成的斑块与廊道结合的网络化绿地系统,具备了产生热岛环流与输入新鲜空气的功能,并通过良好的生态格局保证了广州绿地系统的稳定发展。
2.4 景观空间结构制约机制
广州市城市绿地以城市形象为导向,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反映城市地域特色、提升城市艺术氛围,通过4个方面的景观空间结构制约机制形成点、线、区一体化绿地形态。
2.4.1景观价值差异导致块状景观绿地层级性
广州规模不同的城市景观绿地由于承载的景观意义不同和景观价值不等,分成标志性景观绿地、重点景观绿地和一般性景观绿地3个层级[7](表2)。
表2 广州景观绿地层级
Tab.2 Level of landscape green space in Guangzhou
层 级 名 称 景 观 特 点
标志性景观绿地 越秀公园 城市旧轴线上的代表性节点,表现广州“千年羊城”城市形象主题
花城广场 城市新轴线上的代表性节点,表现广州现代化“南国明珠”城市形象主题
白云山风景区 反映了广州“云山珠水”的城市地理空间特征
海珠湿地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表现岭南水乡果基农业文化
芳村花卉基地 “水秀花香”花文化,反映了广州“花城”传统特色
重点景观绿地 火车东站广场、海心沙市民广场、新电视塔广场、海珠广场、云台花园、珠江公园、雕塑公园、华南植物园、天河公园、流花湖公园、麓湖公园、东山湖公园、荔湾湖公园、晓港公园、庄头公园、北山公园、文化公园、黄花岗烈士陵园、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南越宫苑遗址等
一般性景观绿地 社区公园、带状公园、历史建筑和遗址绿地、专类纪念性园林、专类博物公园等
2.4.2 景观绿廊特色性与连接性
景观绿廊是城市中具有一定景观价值的带状分布的绿地廊道,广州市景观绿廊主要有道路景观绿廊和滨河景观绿廊,将沿线分散的块状城市绿地景观节点连接成纵横交错的城市特色景观线。
2.4.3 景观轴线控制性
轴线对城市景观绿地要素有强烈的控制、连接、整合作用,轴线上的重要绿地节点按一定的规律排列,从而建立系列景观空间秩序。广州以起义路沿线越秀山等历史文化景观节点为基础形成传统文化轴,以花城广场等广州现代化都市景观为基础形成新城市中心绿轴,分别表达了广州传统历史与现代城市特色。
2.4.4 区域簇群形态效应
簇群效应反映的是城市景观绿地要素在空间上聚集后所产生的积极促进效果。广州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中心城区景观绿地根据城市发展历史和现状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景观分区,分别为历史传统区、时代商务区和生态宜居区。历史传统区是留存有大量古代和近代历史文化遗迹的越秀区和荔湾区北部范围的旧城区;时代商务区是以现代商务功能为主的天河区的西南部,绿地突出时代特色;生态宜居区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海珠区、荔湾区南部、白云区南部,绿地体现自然、生态。
3 结语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的生成强调集约化理念,广州绿地系统在遵从土地特性,与城市自然和人文环境协调的基础上,坚持集约、紧凑原则,在功能机理制约下,使绿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既满足绿地功能又节约用地,实现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的生成也受到政策、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正确的政策导向和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会促进绿地空间形态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杨燕琼,罗锡文,王月华,等.广州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9(4):55-58.
[2]雷芸.阪神·淡路大地震后日本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与建设[J].中国园林,2007,23(7):16-18.
[3]王绍增,李敏.城市开敞空间规划的生态机理研究(下)[J].中国园林,2001,17(5):32-36.
[4]孙兆彬,赵玮,吴剑坤.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岛效应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A];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8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2年.
[5]李延明.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1999(1):24-27.
[6]周红妹,丁金才,徐一鸣,等.城市热岛效应与绿地分布的关系监测和评估[J].上海农业学报,2002,18(2):83-88.
[7]郭春华,熊兴耀.塑造城市新形象的广州景观绿地体系分析[J].中国园林,2011,27(7):29-33.
作者简介:
刘小冬/1982年生/男/四川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E-mail: qi_yueliuhuo@163.com
*通讯作者:
郭春华/1964年生/男/江西泰和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风景资源保护/E-mail:gchgard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