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

2015-04-29刘芬

计算机时代 2015年1期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刘芬

摘  要: 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好的实践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掌握课程的概念、方法和理论,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目前实践教学的现状大多走入了极端,或变成了系统开发,或实践内容陈旧、无实际内容。为改善此种情况,设计了案例式实验、项目式实验和附加实验三类实验。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案例式实验; 项目式实验; 附加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1-64-02

Practice teaching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Liu Fen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Yunnan 650221, China)

Abstract: A good design of practice in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ourse will help students to master the concept, theory and method of the coursefor the students. It is also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analysis ability. However, the situ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at present mostly goes to extreme, like developing a system, or consisting of too old content, not actual content. To improve this situation, design of case type experiment, project experimentand additional experiments are designed.

Key w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ase type experiment; project experiment; additional experiments

0 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全国工商管理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1],国家教育部已经制定了统一教学大纲。本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即学习其开发方法学、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他类型的信息系统等;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管理信息系统是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大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都需要通过联系实际才能理解,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如果实践环节设计不好,会影响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

1 实践教学现状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如今正渐渐失去其工商管理类、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的地位,主要表现在此门课程学时数的减少,甚至某些经济管理类专业取消该课程;另外还表现在对主讲该课程的教师专业素质不严加要求,忽视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似乎该课程对工商管理类、经济管理类学生可有可无,无关紧要。学生也对该课程不重视,认为与自身专业无太大关系,学习效果也不理想[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大多走入两个极端。

⑴ 过多注重了开发工程,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环节,变成了计算机专业中的系统开发,要求学生既需要有数据库知识,也要会程序设计,及网站、网页的设计。这对于本身预备知识不足,先修课程掌握不牢的工商管理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难以适应此类实验安排,也导致学生误以为此门课程就是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

⑵ 实践内容陈旧,实践内容的安排不合理、不充分、针对性不强,导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分离,甚至是走形式。此种情况往往只注重了演示型实验,缺少满足教学需要的实际内容,学生的参与度不高[3]。

所以,这两种情况都达不到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课程内容理解不深刻、学习主动性不高、不能很好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学生对先修课程掌握不牢,无法进行实际的技术型实验;二是虽然管理信息系统的教材更新换代较快,但是一直没有一本适合多个专业同时教学的实验教材;三是教师授课方式单一,在实践教学中,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专业特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环节的设计

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中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来配合、加强理论教学的效果,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和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则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根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安排,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认知层次,通过演示操作和流程观察及案例分析了解有关应用理论,让学生感性认识管理信息系统;第二,是应用层次,通过典型管理信息系统的模拟操作应用,构建学生的应用能力,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密切联系;第三,是开发层次,以先导课程为基础,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开发方法,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开发能力的培养[4]。

在第一、第二层次多注意学生的专业需求。比如财务管理专业介绍会计信息系统或者ERP系统,物流专业可以结合供应链管理系统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此门课程和自己的专业联系起来。但对于工商管理类、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课程不侧重于讲解技术本身,重点在于讲清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管理的革新与信息技术改造的关系、管理需求与信息系统实现的关系。所以,为了避免实践教学转化成单一的开发类实验,同时又能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效果,需要弱化第三个层次的实验内容。

本文设计了三类实验,为了让学生既能充分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又能在实践中更进一步掌握其中的方法、原理。

2.1 案例式实验

该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充分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该部分的实践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或者到社会中调查、分析各种信息系统,加深对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与管理生产认识实习相结合,学生能更快地获得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

2.2 项目式实验

该实验让学生着重理解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产生过程[5]。在此环节的实验中,要求选定并完成一个项目。该实验的重点是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部分,初步掌握开发工具,弱化开发部分,避免将该实验变成一个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实验。

具体教学中,可以依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开展这个类别的实验。比如以3-5个学生为一组,也可以让每个学生单独完成。如果以小组完成此类实验,为保证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实际参与,需要使用project软件进行组内的任务分配,并制作进度计划。

2.3 附加实验

为了更好地完成其他实验内容,配合实际教学的安排,一些附加的实验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做。比如在项目类实验中,需要绘制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等,要借助于Visio绘图工具,如果学生在别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Visio软件或者别的绘图软件,那么此类实验的第一个内容就可以不做。

实践环节具体设计如下内容,如表1。

3 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设计三类实验,使学生能将已有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系统科学知识与计算机应用知识结合起来,更好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结构和总体规划,掌握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构成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能获得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步能力。为今后深入学习、了解和开发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此教学方案的设计仍有进一步修改的空间,可以进一步依据不同专业的特征具体安排每个实验的内容,与学生的自身专业更好地结合。

参考文献:

[1] 严浩云,张晓红,许圣良.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7):53-54

[2] 赵波.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

(4):108-109,116

[3] 林文珍,潘恩林.提高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学生参与度实践[J].

科技信息,2011.35:367

[4] 刘爱华,颜七笙,郭名静.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

实验教学探讨[J].价值工程,2011.4:240-241

[5] 刘仲英.管理信息系统[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管理信息系统
面向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软件工厂技术研究
应用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电费管理探究
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发展研讨
应用技术型本科工程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分析
基于工作流的水运应急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探讨
浅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