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审美能力在设计艺术教学中的主导性研究
2015-04-29邱岳李金龙
邱岳 李金龙
[内容摘要]教育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教育模式对教育目标具有决定性影响,而教育思想在教育结构中占支配地位,因此,教育思想的传播者即教师,成为了教育的核心媒介。艺术设计离不开美学思想,美学思想丰富提升了审美意识,文章以教师的审美意识为重点,论述了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关 键 词]审美意识 艺术设计 教育教学 引导作用
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艺术也在全球化。与艺术密不可分的美学更应全球化,基于审美意识的美学全球化并不等同于全世界要用统一的同样的审美取向,而是审美意识的培养应源于人类发展的共同主题,应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艺术与美德普遍现象。科技迅猛发展,也为当今世界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审美意识的提高,审美现象的释义,审美经验的获取,都需要作为艺术设计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加以创造性的去探索去学习。在强调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还应注意审美意识推动下创新性的培养。科技迅猛发展,使文化的产物,即技术变得愈加重要,加之新兴媒介的冲击,技术正多方面的帮助着艺术实现更多创新性的表现形式,并在物质文化方面的作用变得不可撼动。人们认为技术是为特定东西服务的,与客观世界密切相关,这并没有错,但却忽略了技术的引领者,人本身的智慧、审美才是艺术设计的创作要素。
当代美学及艺术理论倡导“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即将艺术生活化,将生活艺术化,这就必然会激发、思维潜在的意识,即有关于如何创造艺术,如何欣赏艺术的审美意识。以人类行为学的角度分析,意识是会引导行为活动的,审美意识是艺术设计创作隐形的基石。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有“寻根”一说,艺术教育虽以创新性为前提,但想获得艺术设计作品的绝对成功就需要重视作品的根,也就是注重作品产生前的智慧与构思,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
一、审美意识
1.审美意识概述
自原始社会中国约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漫长的演变与融合使中华民族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审美文化从象征氏族名称的图腾,到精美的青铜器;从铁画银钩的书法到雅韵的诗词歌赋;从虚实相生的绘画到巧夺天工的园林;从柔曼飘逸的乐舞到标新立异的设计。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审美意识的体现。据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表明,所有原始群落在向文明进化的过程中都曾历经巫教文化阶段,而巫教文化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产物便是图腾。生活中的物象如动物、植物、甚至是自然现象都可以抽象或是具象的形式成为图腾图形。谈到华夏名族的风俗文化,很容易想到龙与凤的纹饰,其实龙与凤也是图腾的一种。龙与凤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实有物象,是带有神的色彩虚幻而成的生物,是各氏族文化相互融合与吸引的结果,也是民族审美意识萌芽的反映。之所以说是萌芽是因为真正的美学并未产生,图腾是氏族先民形象化、符号化的精神世界,但其中却蕴含着审美意识。
2.审美意识的演变
从周代的礼乐制度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这一阶段的社会现实是中国美学思想和审美诞生的产床,到了先秦,儒道思想,即以“仁”为美及以“道”为美德融合,则是中国美学的基础。孔子不仅使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曾向学生提出“游于艺”,艺即礼、乐、射、御、书、数,都与美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对个人审美情趣的教育,可以说孔子开启了以审美取代宗教的传统。
秦统一后,宏大、雄伟、包容、多样的风格形成了秦汉艺术。汉初《淮南子》中的美学思想将“有为”改造了道家的“无为”,美学精神也与当时的政治军事一样宏伟大气。谈到秦汉的艺术,就不得不提及秦汉时期的建筑,尤其是皇家宫殿,气魄雄伟,规模宏大,可谓空前绝后。王充的美学思想主张“疾虚妄,崇真美”,在此审美意识下王充认为艺术的目的在于去伪存真及劝善惩恶,这本无错,但却局限在了现实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差异性,将艺术的夸张误当“虚妄”,艺术的表达也变得偏狭。
二、艺术设计教育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交叉的综合实用学科,设计范围非常广泛,并贯穿于人类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中。艺术设计也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服务于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艺术设计教育包括如产品设计、包装设计、视觉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多媒体设计等诸多方面,每个方面都对应着不同的产业体系,并对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随着国际品牌陆续进入中国市场,设计效应也越发显著,中国社会也开始重视艺术设计,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设计人才,除去专业的美术院校,各综合大学也都设立了艺术设计的专业,但在很多方面,我们与设计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巨大差距,就连同为亚洲的日本与韩国的设计也远远高于我们,如2014年第三季度的中国手机销售情况来看,前三甲分别是苹果(美国)、三星(韩国)、华为(中国),消费者在选取品牌时也更加注重了人机的交互设计,可见设计对品牌的效应之大。因此在国家给予艺术设计更多支持的同时,身为艺术教育者更应该考虑如何既弘扬民族文化又提升艺术格调,用设计去提高国民经济,从战略的长远目标中明确设计产业化的道路,为实现设计强国,建设高资质的教师团队培养高层次的艺术人才已成为重中之重。
1.艺术设计教育的社会属性
审美意识不仅是语言表述的,也是内在思想的,更是现实存在的。审美意识密布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是只有艺术美,自然美与社会美都是审美存在的体现。教育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教育模式对教育目标具有决定性影响,而教育思想在教育结构中占支配地位,因此,教育思想的传播者即教师,成为了教育的核心媒介。现代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环境,但基于审美意识的教育却能完善社会环境,我国公立学校的教育体制决定了教育目标并非个人教育,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为提升综合国力为国家输送的创新型人才是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的社会价值的最根本途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将美育引入了中国现代教育中,随之而来的关于美学思想的传播,开启了中国设计教育。设计是为人服务,为生活服务的,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才能体现社会价值。
2.艺术设计教育的文化属性
众所周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会造就文化的差异性。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决定了中西文化的不同。若将古中国与古希腊进行比较,最鲜明的特点便是古中国史内陆文明,古希腊是海洋文明,前者重“仁”,关注伦理道德;后者重“知”,关注自然哲学。古希腊文化更多的是科学精神的体现,现象中力求本质,是被普遍性的追求,艺术的呈现方式更注重概念及逻辑。中国传统文化内倾型偏重,也讲本质但更重精神,艺术的表现多采用比兴和象征。
三、教师的审美意识对艺术设计教育的主导性
我们在欣赏优秀艺术设计的作品时,会发现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同时与艺术创作者形成了共鸣的情感体验。因为艺术的创作是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的,首先是创作者根据创作主题或无主题构思想象的过程,然后将各种微妙的物象或是感受进行整合,提取出各创意元素从而形成意象,最后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法与表现形式,赋予意象以形象,满足人们的情感及行为需求的创作过程。设计的实践活动也是文化知识、情感经验、审美意识条理化的过程。不同的生命经历、宗教信仰、教育背景、道德规范、传统文化等会产生审美意识的差异性。审美意识以无形的潜在的力量在构思阶段对作品产生着影响,并微妙的渗透到艺术设计作品的创作阶段。审美意识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创作作品中,也直接体现在艺术作品的整个设计创作活动中。设计是思维的源泉,是设计师精神生活的体现,主观的审美意识则是思维的推动力量。也可以说,艺术设计的创作是审美情感的抒发。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必然融合了设计师或创作者各种生命体验下的审美意识。
1.审美意识引导下的直觉与灵感
看到一幅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我们会不犹的赞叹设计师创作作品时的灵感。或者又如在设计教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有很多受教育者,在接到设计主题后不能进入到创作实践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灵感,不知从哪入手。直觉与灵感不仅是受教育后的一种创造美的能力,也是审美意识引导下的一种思维方式。直觉思维并不局限于情感经验,但是以感性经验为基础的,感性直觉与理性推理在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审美意识审美感受建立的直觉思维模式,可以帮助创作者在艺术设计的领域,快速把握物象的本质规律,从而构思创作出能产生普遍共鸣的艺术形象。直觉虽不是有意识的行为,却是由潜意识所支配的。灵感的来源没有固定的模式,是人脑有意或无意的瞬间闪现,是一种短暂的思维创造的状态,是由审美意识的积累而迸发的。以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审美意识对审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即将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审美意识应用于艺术创作中,要将审美心理转化成心理定势,将审美定向与作品。艺术与审美的表达离不开特定的受众,即接受正确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培养的艺术受教育者—学生。
2.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教育源于美国,但至今各国都在发展创造性教育的道路上探索并努力着,并不能绝对的将其进行定义。从艺术教育的角度分析,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创造性思维,使受教育者提高创造力去完成更多的艺术设计作品,解决生活中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创造性教育不同于中国传统方式的教育,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转化成分数进行计算,更强调意识,即注重精神层面的锻炼与发展。其中包含着思维教育、信息教育、发明教育、学习教育、艺术教育、个性教育等多种教育知识。创造性教育认为人类天生就具备或多或少的创造能力,并强调创造能力的展现是可以通过教育来激发和培养的。创造性教育应用于艺术设计教育中,要求教育者去了解受教育者的综合思维,因材施教,通过对美的解读去传播多层次高追求的审美意识,将受教育者引导成适应不同领域的不同层次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设计教育过程中重视表现形式美的同时不可忽略,设计作为艺术的一种门类,是具有情感性的,审美意识则是情感抒发的主导,自由的审美境界可以引导形象性与情感性的共同协作,赋予艺术设计以持久的生命力。设计教育并不是一般的说教或是普通的说明,是将审美意识潜移默化的将灵感与意象结合产生的视觉化、形象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唤起受众的潜在审美意识,从而迸发出情感的共鸣。
3.审美意识的潜在提高
思维意识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方式,以实践为基础,艺术设计的实践过程类似于创造过程,虽然在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课时是有限的,但在有限的课时里,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对艺术敏锐度,通过更为有效的知识普及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审美思维,这恰恰是艺术设计教育与其他教育有很多差别的魅力之处。教师要秉承着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必然会产生风格迥异的设计作品。在学生的创作训练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中既传授艺术知识,又要渗透美学思想,并不是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进行实际操作,而是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提高学习意识去引导其日后解决更多的问题。艺术设计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能力培养的过程,思想与行为的协作,左右脑的配合是在自身意识的驱动下完成的,审美意识的潜在影响会直接改变创意作品的结果。
结语
生活与劳动、生成与实践都是人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人类有意识进行的生命的活动,是在思想与意识驱动下的代替本能的活动。美学是基于审美意识对审美现象的诠释,不能够脱离审美意识或者审美感受,也不是随意构建的抽象体系,美的本质是情感主义与形式主义的统一。审美活动的起点是审美意识产生的情感,审美活动的终点是使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获得美的感受。中国十六大会议后,为了实现节约型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知识创新性社会达到了新的高度。创新型社会的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艺术设计教育如何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者如何引导受教育者,全民审美意识如何提高,高等艺术教育如何发挥已成为重要课题。不得不说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无论是精神世界或是物质世界全民素质都有质的飞跃,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学生的潜能也远远高于以前。纵观全世界,中国大学生的绘画功底因为应试教育也远远好于其他国家,但为什么四年的本科教育结束后,设计的创新能力却逐渐落后。主要原因是设计虽属于艺术,却不同于纯艺术,国外的招生并不以绘画功底为衡量标准,而是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及设计审美能力。设计艺术教学教师要交给学生的不只是艺术设计知识和实现设计的技术知识,更应传授从事设计的经验知识,及创造性的思维知识。尽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社会在发展在变化,身为教师的我们虽改变不了教育制度,但是却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实力,综上所述审美意识是对艺术设计教学具有引导作用的,因此更应注重美学思想的培养及学习,重视审美意识对设计作品及国民经济的能动作用。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更为丰富的美学知识,提高对艺术的审美批判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去传播设计理念及设计思想,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成为具有综合性设计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范明华,靳晶.美学与艺术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3]胡健.中国审美意识简史[M].上海三联书店,2013
[4]伊延波.意象思维与创意表达[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