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互联网+”助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015-04-29陈明珠

求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市民化服务业城镇化

陈明珠

“互联网+”带来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兴起,在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我国劳动力结构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从长远来看,“互联网+”将会从拓宽就业领域、提升劳动力职业技能、改变人口空间流向等方面给我国产业和人口就业结构带来双重变化,而这样的变化也会助推当前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

如今,“互联网+”一词的热议再次让我们思考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社会会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什么。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它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借助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的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进而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兴起,以创新性推动社会经济的整体转型。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似乎一夜之间从穿衣到吃饭,从微信圈到微博,以各种App为载体的快递送货上门和各种个性化、便捷化的上门服务以及由此带来的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现象。生活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如果你没有一个移动智能设备,似乎就真的与时代脱轨了。实际上,现在虽然“互联网+”跟产业的整合还只是一个开端,但是其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却已经非常明显,总的来看,“互联网+”的影响不仅在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从更深层次上在推动着我国经济的深刻转型。

如果从城镇化的角度来讲,“互联网+”带来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给我国城镇化带来影响。众所周知,根据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理论来看,工业化和城镇化形成相互促进的机制,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而城镇化反过来又会推动工业化进程。所以,从“互联网+”推动工业化升级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也会带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升级。当前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这就意味着城镇化的核心任务是要有更多的农村人口和城市常住人口实现身份上真正的转变。而从“互联网+”作为未来创新驱动战略的着力点来切入,“互联网+”带来的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将会对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产生不小的影响。

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来看,由于受到城镇化动力不足以及相关制度改革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遇到的问题是:与城市户籍居民相比,其享有的市民化权利和待遇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中就业处于非正规状态并因此带来的收入不高、收入不稳定以及居住环境差、子女受教育难、买房难、就医难、社会保障城乡衔接较难等问题成为当前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的几大难关。尽管目前党和政府正在从经济结构调整、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等方面破除发展难题,但是目前来看,这个改革还需要一个更加有力的推动产业升级的抓手。而近期,国家大力倡导“互联网+”,就是因为“互联网+”将会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抓手,它将从拓展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空间、调整劳动力结构、合理调配人口空间流动格局等方面加速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

當然在“互联网+”助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便是城市经济的集聚性。服务业发展最大的特点在于要求从业人员和需求方人口实现空间集聚,当前“互联网+”带来的产业转型已经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展开,并且正在向中小城镇扩散。但是,互联网信息的时效性和市场调节的自发性需要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也是事实,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互联网+”的发展也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合理引导。因为,如果不能够把“互联网+”带动起来的新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往中小城市、小城镇或者农村地区扩散,就意味着城市的等级越高其集聚的人口反而会越多,如果不能进行合理的引导,将有可能带来的问题是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不断往更大的城市流动,这可能会增加城市人口,对于一些拥有“城市病”的大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而言,其社会治理的难度会加大,从整个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形态来看,这也不符合当前城镇化合理规划空间形态的要求。因此,在现阶段,如何引导“互联网+”的创新势头往中小城市走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诺贝尔奖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是: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镇化。现在很明显,这两件大事注定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以“互联网+”的形式结合起来共同撬动我国的转型,这个转型一定会为中国带来机遇。未来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产业的创新升级以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等都是需要完成的重要战略性任务。现在我们要抓住“互联网+”创新产业的机遇,利用产业转型吸纳人口在非农产业就业、利用技能塑造新的城市人、利用有利的政策引导人口合理流动,这样就在提升我国城镇化的质量,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工业革命以来,第二产业就是世界各国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最主要产业,其中加工制造业更是吸纳人口的主力。但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随着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的不断崛起,城市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蓝领工人”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显著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出现了更多的“白领”“金领”和服务业就业人员,第三产业成了人口吸纳的主要领域。而当前,有不少人已经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工业4?郾0界定为第四次科技革命,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我们抓住了“互联网+”带来的产业结构转型机遇,将会为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找到抓手,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必然会发生变化。

1?郾“互联网+”带动第三产业的人口吸纳。如果从服务业的性质来看,当前虽然一些服务业可以采取异地存储消费,但是大多数的服务活动仍然要受到明显的时空限制,面对面直接服务是服务业的主要特点,这就要求服务业从业人员能够在需求方的空间区域内聚集,这种聚集必然会影响到从业人口的就业流向。现在我们可以深刻地感觉到,“互联网+”将所有消费者可能需要的服务都进行了整合,并实现了服务的个性化、专门化和便捷化。以O2O行业为例,目前比较出色的O2O企业如海狸家、e袋洗、大象洗鞋馆、功夫熊按摩等,这些企业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将传统服务业升级,实现服务水平的提升,也拓宽了服务业的产业领域。所以从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流向来看,“互联网+”对服务业领域的拓宽将会促使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在物流、消费性服务等服务业领域内就业,这些行业目前来看与传统制造业、建筑业等相比,工作环境相对较好,工资待遇相对较高且较为稳定。因此可以预见,“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带动的服务业的革新将是继制造业之后,能够带动我国劳动力吸纳的另外一项重要亮点。

2?郾“互联网+”对未来的劳动力结构产生影响。从就业环境来看,“互联网+”会促进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从传统的重体力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进入个性化的服务业。在“互联网+”推动的万众创新的环境中,只要你能够向顾客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特别是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你就可以实现有效的就业。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将可能降低个体创新的成本,并且增加收入来源的相关渠道。所以对于当前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由于他们有相对更好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就有可能逐渐从传统的重体力行业中走出来而进入到服务业领域,这从对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影响来看,未来大量的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可能会有更加明显的就业分层。城市的产业决定着中国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新兴产业不断产生的过程中,第一代农民工在传统就业领域就业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退出,新生代农民工可能走入服务行业进而塑造中国未来的中产阶级阶层。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角度来看,新生代农民工会有足够的资本在城市创业和定居,所以“互联网+”会对下一阶段我国的社会分层产生一定的影响。

3?郾“互联网+”带动劳动人口技能的提升。“互联网+”对于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的技能非常重要。传统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就业渠道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技能要求并不高,其入行的门槛也相对较低。但是“互联网+”不同,“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技术含量高的领域,对于从业人员有最基础的技能要求,因此即使是技术需求不高的直接从业人员,比如功夫熊按摩的按摩技师、白鹭美的美容师等都是需要技术傍身的。“互联网+”带动了农业转移人口学习服务业技能的积极性,因为对于农业转移人口而言,这些技能本身就是就业的敲门砖,这将保证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并且这些技能能够保证他们即使不能在城市里留下来,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回乡自主创业。实际上技能的提升本身将会在给农业转移人口带来一技之长的同时,让他们能够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或者回归农村之间自主做一个选择,这是一种人口空间流向自主权的获得。而最关键的是“互联网+”带动的产业升级能够保证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以技能的提升增加其就业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在城镇生活的能力,这种提升是就业人口自身能力的提升,从长远来看能够提升我国人口的综合素质优化我国的人口就业结构。

4?郾“互联网+”是地方政府产业升级的着力点。“互联网+”具有信息产业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其时效性和扩散性,因此“互联网+”带动的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兴起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高等级的城市往较低等级的城市扩散。而如果从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向来看,未来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尽管会有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在大城市居住下来,但是由于受到农业转移人口个人或者社会因素的制约,还会有很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回归中小城市或者小城镇就业定居,尤其是在较为偏远的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更有可能实行就地就近转移。从城镇化的拉动力来看,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财政创造效益的路子已经不可持续了,而下一步从地方政府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以“互联网+”带动的服务性行业也会随着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動而逐渐向中小城市或者小城镇转移,这将会成为促进地方产业升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的动力,也是下一步地方政府城镇化战略最重要的落脚点。此外,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来看,这种流动将会不断促进城乡之间人才、技术等资源和生活方式的互动整合,有利于构建动态和谐的城乡一体关系,真正将“四化同步”落到实处,对于当前我国城镇化空间格局的调整,缓解大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压力、提升地方政府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互联网+”是地方政府推动产业升级的新机遇。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责任编辑:双艳珍

猜你喜欢

市民化服务业城镇化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成功探索及启示——以湖北省为例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
“回流式”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机制及其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