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当代启示
2015-04-29田海燕
田海燕
[摘 要]义利思想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肯定人们求利的合理性,主张见利思义的理性原则,以及富民利民的民本思想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孔子的义利观,为物欲膨胀、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正确看待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既是关系到做人、立身的大事,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社会问题,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孔子;义利观;义利统一;富民利民;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0 — 0059 — 03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仁”与“礼”,但是他在强调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准则时,还贯彻着其义利统一的思想,并通过义与利的关系来协调人们的道德伦理关系,形成了其义利观。在今天看来,面对经济社会蓬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义利失衡现象,孔子的义利观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对国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道德风尚具有重要作用。
一、“义”“利”的内涵
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基本观念之一,不论是礼、义、廉、耻的“四维”说法,还是仁、义、礼、智、信的“五常”德目,义均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论语》中也多次出现与义相关的表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以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在孔子那里,义主要是一种从“仁”的思想引申出来的与“礼”的要求相一致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君子行事要以义为根本,把义作为准则。《礼记·表记》中记载孔子的言论“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仁者人也,道者义也”,孔子反复强调道义是做人的准则。《礼记·中庸》中讲“义者宜也”,义是“适宜”的意思,做事情要适宜,也就是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讲到:“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1〕可以看出,义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准则,是人们在行为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蕴含着超功利色彩的原则和标准,它的实用功能在于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朱子曰:“利者,人情之所欲得。”(《朱子语类》卷二十七)利,一般是指人诉求于自然、社会、他人的各种欲望,主要是指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利益和功利。广义的利包括公利、私利,物质之利、精神之利,眼前之利、长远之利,政治之利、经济之利等。在孔子那里,“利”通常和“礼”、“义”相对而言,主要是指物质利益、物质欲望,倾向于指个人私利。《礼记·表记》中记载孔子的言论“事君大言入则望大利,小言入则望小利。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孔子认为,侍奉国君能进献治国良策就希望获得大的酬劳,进献一般的建议就只能指望小的赏赐,这里的“利”是从事政治活动制定的计划所带来的“效益”。孔子还经常把“富贵”也看做一种利,如“富贵而好知礼,则不骄不淫。”(《礼记·曲礼上》)“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述而》)
孔子还认为,在取利、求富的过程中,要分清正当之利和份外之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他认为追求正当的“利”是符合义的一种行为,他反对不符合“义”的“利”。这种思想在《论语》中有多处体现,如“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宪问》)“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孔子认为入朝做官求取功名利禄是士人致富的正当途径。身居有道之邦,应当积极入仕求禄;身居无道之邦,求取利禄则不可取,而且是可耻的。
二、孔子义利观的主要内容
谈到孔子的义利观,人们往往根据他“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固穷”(《卫灵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的言论,认为孔子只讲求仁义道德而“罕言利”,漠视甚至否定一己之利。有学者据此把孔子的义利观归纳为“重义轻利”或“贵义贱利”。其实,这是对孔子义利思想的片面理解或者误解。孔子的义利观蕴含着辩证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实践性。
1.对求利行为的客观认知。对包括富贵在内的利益追求,孔子没有简单地否定,而是肯定人们求利的合理性,正如他所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泰伯》)孔子认为,趋利避害、对美好物质生活的追求,是人人具有的正常的人生态度。他还提倡人们应当积极、主动地去谋求利益,“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述而》),他认为财富如果可以求得,即使是当车夫,自己也愿意做。可以看出,孔子把人们(包括他自己)对利欲的追求看做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2.见利思义的理性原则。孔子说“见利思义”(《宪问》)、“见得思义”(《季氏》),他把义当做取利的前提和保障。孔子认为个人利益的追求要采取正当手段,反对见利忘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可以看出,在追求利欲的过程中,孔子主张礼义为先、利欲为后。他认为“放于利而行,多怨”(《里仁》),如果完全依照个人利益而行事,会招致许多怨恨。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求利”)必须符合“义”的要求,“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宪问》),“欲而不贪”(《尧曰》),符合道义的利,取之无妨,但在追求利欲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度,做到有所追求但不贪婪。孔子的这些见解,使人们明确维护财富的正当性以及谋求私利的界限,也体现了孔子义利统一思想的理性归结。
3.富民利民的积极主张。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中,富民和利民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他提倡“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尧曰》),告诫统治者“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尧曰》),提醒统治者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使他们得到利益,如果天下的百姓穷困,那么统治者的禄位也就永远终止了。这种“惠民”“利民”思想,在记载孔子的文献中有多处体现。有一次,鲁哀公向孔子请教为政方略,孔子答道:“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孔子家语·贤君》)。可见,孔子认为为政的首要任务就是能够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民富是与君富是紧密相连的,民富而君富,他希望君主不要与民争利,君民同利,国家才会稳定。
三、孔子义利观的当代启示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社会政治、经济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道德和金钱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正确看待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既是关系到做人、立身的大事,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社会问题。孔子的义利观,对于物欲膨胀、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
恩格斯曾提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利益是道德和精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者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3〕。正如管仲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晏列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一直鼓励人民积极地、合理地求利求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邓小平说过“致富不是罪过”〔4〕,他肯定人们对物质财富追求的正当性、合理性。他还说:“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4〕只有首先解决人民温饱等物质生活条件问题,才能进而提高百姓的精神境界,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致力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使得社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当然,在强调物质、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必须强调精神、道德对物质生产和经济利益分享的导向作用,达到“以义制利”,“义以生利”。
2.个人利益的追求要采取正当手段,要坚持谋利手段与道义的统一
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如果放任私欲,惟利是图、不择手段,不但显得人品卑下,还会招致许多怨恨。对社会而言,如果只顾追求物质财富,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无视其他,破坏性是极为严重的。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享受,以至于出现社会道德滑坡现象。损人利己、假公济私、坑蒙拐骗、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催生了诸如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毒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假冒伪劣、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商品质量问题,楼脆脆、楼歪歪、桥裂裂等建筑质量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无疑是利益遮住了双眼,蒙蔽了良心,而罔顾伦理道德、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生命安全。
物质和利欲,对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也是不能回避的,但它更需要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如孔子所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颜渊》)。在各种利益面前,要见利思义,以义取利,讲究谋利手段的合理合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金钱、财物、权位、荣誉等诱人的利益面前,首先要考虑获得它是否合理,如果可以获得,应考虑用什么样的手段才合道义,通过正当方式谋取到的利益才能够心安理得地享用。特别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继承孔子用道德、道义约束人们经济活动的主张,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文明经商的商业道德和提高政府的责任意识,有助于形成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进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3.追求利益要从大处、从长远着眼,不能急功近利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孔子告诫我们:欲速则不达。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浮躁心理也在潜滋暗长。为了一夜暴富,不惜铤而走险;为了一夕成名,不顾礼义廉耻。结果却是求名的,名誉扫地;求利的,锒铛入狱。追求利益,要坚守“欲而不贪”(《尧曰》)的适度原则,对待功名利禄,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既不能贪得无厌,也不能急功近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短视者只看到暂时的贫富盈亏,只追求眼前的一己私利,而不顾全局的根本利益,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只有不贪图小利,不走歪门邪道,脚踏实地,才能走出一片广阔天地。
个人利益的追求要着眼于长远,社会的发展更需要从大局、长远谋划。利益的分配,既要尽量满足当前的需要,更要保证持续的发展。近年来,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对能源资源的过度开发消耗,对生态环境的过度污染破坏,使得水资源短缺、绿地面积锐减、乱砍滥伐、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问题严峻。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环境、气候危机,既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也不能“先污染后治理”,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人人本着对国家、民族、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4.要重视人民之利,以民为本,富民强国
孔子富民、惠民的民本思想核心是利民,关键在于统治者采取顺乎民情、依乎民心、合乎民意的政策。“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民生问题。邓小平讲:“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的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4〕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5〕。这些思想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多次阐明自己的“民生观”。他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他还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7〕。民生问题与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要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诸如教育、就业、住房、就医、养老等方面,政府要下大力气去解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让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让人民发挥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人们的潜力,在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提高民众文化生活水平,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国家才能真正繁荣富强。
孔子的义利观熔铸时代内涵,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义与利,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先富与共富、竞争与合作、公平与效率、人与自然等关系,反对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高效发展。在物质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加强人们的精神、思想道德建设,调节利益关系,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0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09.
〔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