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视域下湘西苗鼓传承现状之考察

2015-04-29罗思思

北方音乐 2015年10期
关键词:旅游

罗思思

[摘要]流传于湖南省湘西州的苗鼓艺术在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旅游业的影响下,湘西苗鼓的艺术表现形式、内容、功能、受众群体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迁。文章将湘西苗鼓至于旅游视野下将其传承现状进行考察,对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相应的一些保护措施。

[关键词]旅游;湘西苗鼓;传承现状

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湘西苗族鼓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使得苗鼓这一民间乐器,成为苗族文化上的重要符号。随着当地旅游业的高速发展,苗鼓也自然成为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不可忽视的标志,逐渐得到了民众的关注。苗鼓在不断地展演过程中,从传统的语境中逐渐趋向现代化。在此背景下,湘西苗鼓的艺术形态、功能以及审美理念等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这种向“主流文化”变迁的过程中,湘西苗鼓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对传承与变迁问题的关注,便于发现目前湘西苗鼓在传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求更合理地传承和发展途径。

一、湘西苗鼓的发展与变迁

自1957年湘西州成立以来,政府大力发展湘西旅游业,湘西苗鼓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苗鼓也从民间走向舞台,从地方走向世界,得到了公众的认可。面对多元文化环境的冲击,与传统湘西苗鼓相比,当下的湘西苗鼓在诸多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变。

(一)娱神到娱人

苗族作为一个拥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在众多宗教活动中皆会演奏苗鼓,并把许多宗教感情、观念都注入了苗鼓中,使得它成为宗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苗鼓中的宗教信仰意识比现代苗鼓更加强烈,鼓声呈现庄重、威严之势,节奏及舞蹈动作都比较单一。人们将宗教仪式中的苗鼓作为中介,以实现其娱神功能。湘西苗鼓将人与神进行连接,表现了苗族人的日常生活与宗教生活内容。从节奏形态上看,湘西宗教仪式中的苗鼓鼓点节奏以缓慢敲击的四分音符节奏形态为主,配合仪式内容以及其他法器在适当地环节使用,从舞蹈动作上看,湘西“娱人”的苗鼓中表现农耕劳作、模拟猴子、日常生活等动作配合鼓点节奏来完成鼓舞表演,从中可看出,苗鼓表演是受神灵及祖先崇拜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当湘西苗鼓与旅游开发相碰撞后,最直接的变化是苗鼓传统的“娱神”功能及相关的宗教祭祀禁忌被忽视,“娱人”功能被无限扩大,并风靡整个湘西地区。当代主流文化开始深入苗鼓演奏的框架中,大量苗鼓演奏套鼓相继被创造出,并在其中加入了多种现代元素,此类苗鼓演奏在湘西各地区及旅游开发区一直盛行,如:“德夯苗寨展演厅”、“花垣县边城广场”中的苗鼓表演。旅游表演的共性有,第一,在歌舞表演的节目中苗鼓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多是经过改编与创作的现代化苗鼓套路;第二,在表演过程中注重与观众的互动;第三,运用了现代舞台设备;第四,演员需要化妆并统一穿戴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可见,在旅游地区的苗鼓表演是为了迎合游客的感受和审美,在“他者”与“我者”的文化互动中共同促进了苗鼓的变迁,苗鼓的宗教色彩渐渐消失,传统的苗鼓表演形式也面临消亡。在旅游语境下,苗鼓展现了极强的娱人性。

(二)从“简”到“繁”

苗族是一个迁徙的民族,在不断迁徙的过程中,人们使用苗鼓召唤族人以避免掉队,并且击鼓的方式以及鼓点节奏都非常简单,只要能发出强有力的声响,起到联系队友的作用便可。定居后,苗民们开始寻找树木、动物皮等素材制作新的苗鼓,使人民在劳动之余有了娱乐活动,苗鼓的声响又弥漫在了村村寨寨。由于湘西苗族长年生活在湘西这片深山老林,生活环境比较封闭,外界因素影响较少,因此,在苗鼓的敲击动作及鼓点节奏创编上,大多是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上来进行模仿,比如:传统的苗鼓动作中,基本上都是对日常生活及劳作动作的模仿,像梳头、插秧、挑水等;还有一类就是对野生动物动作的模仿,像《猴儿鼓》中对猴子捞月、抓痒、吃桃等动作的模仿;再有就是武术鼓的创编,就是把武术动作中的拳术、步伐等运用到苗鼓演奏中。可见每种套鼓类型都有其独有的特征,一套鼓就是运用这些动作加上鼓点敲击所完成。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湘西苗族不再是封闭的民族,苗鼓敲击中也融入了许多现代化元素,会传统的苗鼓演奏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当下,正是旅游盛行的时代,外界人都想领略一下湘西的民族文化与艺术特色,为了迎合这一主流文化,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大力发掘湘西文化品牌,苗鼓作为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是湘西旅游业中的王牌。政府、当地居民都将苗鼓进行了大力推广和宣传,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创编了许多符合大众审美的苗鼓套鼓,比如《苗鼓神韵》《迎宾鼓》《猴儿鼓》是当前湘西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苗鼓爱好者陆续学习了这些新的套鼓演奏,并在湘西旅游风景区的表演场以及各个县、村、寨的广场等地方进行表演。从这些新创编的套鼓动作中很明显地发现其中加入了现代舞中劈叉、下腰、大跳、连续转圈等高难度动作,音乐的鼓点节奏也变得极其复杂,经常出现密集的节奏形态使观众震撼。可见,旅游文化的繁荣,充分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学习现代苗鼓演奏的热情高涨,促使湘西地区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好地交流和发展。

(三)从“打苗鼓的人”到“鼓王”、“传承人”

早期,湘西苗鼓只是在人们劳作之余、宗教祭祀仪式当中使用,擅长打苗鼓的人凭借精湛的鼓技、优秀的为人处事获得当地人的一致认可,人们都十分尊重苗鼓演奏者,并有许多苗鼓爱好者去到家里学习苗鼓演奏,就这样,把打苗鼓的技艺一代代传承下来。而随着旅游业进入湘西,苗鼓作为最具特色的苗族民俗表演,它用振奋人心的鼓点、优美的舞姿深深吸引着游客及学者,逐渐也得到了外来人员的认可。来湘西观看苗鼓表演的游客以及研究湘西苗鼓的学者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湘西一些政府部门和擅长苗鼓表演的人有意识地创办了苗鼓培训机构,召集湘西地区苗鼓爱好者来学习苗鼓演奏。这类苗鼓爱好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苗鼓培训和练习后,鼓技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部分鼓技好的脱颖而出,并被选拔到各地演出,这些参与苗鼓表演的人也有了更多与不同社会阶层人士沟通和学习的机会。同时,她们也备受邀到旅游表演场合成为固定的苗鼓表演者。她们曾经只是在自家门口随着自己的喜好、心情而演奏,但现在她们要根据游客的人数、时间来安排她们每天要表演几场苗鼓,并在固定的时间、场合表演固定的苗鼓套路。这样苗鼓表演者逐渐被融入“自我”与“他我”的文化空间当中,同时,随着鼓王比赛的兴起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成功,这群擅长“打苗鼓的人”开始有了“鼓王”、“传承人”“民间艺人”等称谓。他们从之前纯粹的自我民族文化中走出来,不断地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碰撞。比如:1986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的第三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第二代鼓王石顺民苗鼓表演获得第一名、近几年几代鼓王也走出了国门,去到新加坡、德国等国家进行苗鼓表演,通过这样的演出向外界展示了湘西苗鼓的魅力,这些曾去到不同的国家、不同民族文化场域中表演苗鼓的演奏者,是影响湘西苗鼓艺术形式和文化功能快速变迁的重要因素。

二、湘西苗鼓传承与发展中的困境与问题

湘西苗鼓的发展与传承是一个“活态”的保存方式,因此,民间艺术必须在不断磨合的过程中进行调适及创新,苗鼓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为了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使得湘西苗鼓从功能性的传统苗鼓向“文化商品”进行转换,在这不断调适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生态环境的改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湘西的大门向世界敞开着,不少湘西人实现了“走出去”的梦想,湘西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各民族及外来文化之间也不断融合,当地人的生活也发生了转变,大多数村民都摆脱了传统的劳作生计方式,转为旅游业、外出打工等作为主要经济收入,其中,湘西州逐渐剧增的旅店、演艺场所就是最明显地表现。神秘的湘西土地上也呈现出了现代化气息,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逐渐“主流化”了,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当地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悄然蜕变。可想而知,脱离了传统生态环境的苗鼓,也渐渐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着。一些主流文化也伴随着旅游业传人到当地人的文化语境中,并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地人的审美理念,使得年轻人缺乏正确地自身民族文化引导,有些年轻人甚至认为这是“过时”的艺术,其传承陷入困境。

笔者在田野调查中,访谈了德夯苗族领事人石开旺,他说道:“现在的苗鼓表演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是加了很多花哨的东西进去,年轻人更加喜欢现在的苗鼓打法,觉得好看嘛,像以前那种打法现在已经很少人打了”。可看出,他对传统鼓舞传承的一种担忧。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湘西,苗鼓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现代与传统之间的距离,需要社会不同机构和人群同时进行协调,这两难的抉择是旅游开发影响下遇到的最大问题。

(二)文化内涵的传承被忽视

民间艺术的内涵在于体现民族精神、风俗等多种因素的民族文化价值,湘西苗鼓只有在先继承其中的文化内涵,才能在它的具体形态中更加进一步地继承与发展。当代,随着湘西苗鼓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由于受到旅游文化的冲击,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承也受到一些影响。首先,可以看到的是旅游业的兴起,必定是有助于苗鼓的推广和传播的。其次,在这种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前,旅游产业的开发过于急功近利,为了迎合大众的喜好,苗鼓的鼓点节奏与舞蹈动作都加入了大量的现代化因素。加上,年轻人对苗鼓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缺乏认识和了解,使得苗鼓的表演逐渐地商业化和舞台化,民间艺术特有的文化内涵逐渐被弱化,也忽视了民族文化内涵的继承。

从湘西花垣县苗鼓传承的培训机构上看,笔者参与了苗鼓《八合鼓》及《苗鼓神韵》的学习,在花垣县边城广场上跟随梁师傅②学习苗鼓,梁师傅以教当地人苗鼓表演为生,通过笔者的亲身参与学习发现,在教习的过程中特别强调每个动作的连贯性、舒展性以及与鼓边节奏的协调性,在这些动作中还是可以依稀的发现一些苗族人的日常生活动作,比如:梳头、照镜子、插秧等,但是当笔者问起梁师傅这些动作背后的内涵、苗鼓源流等类似问题时,梁师傅说“我们从小就是跟祖辈这样学习下来的,后面逐渐有不同的套鼓出现,我们就向他们学习,然后再教给大家”,可见,当代苗鼓艺术的传承,鼓技是越加的精湛,但是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却被忽视,许多民间艺人也说不出民族文化历史,这又何谈传承呢?这是苗鼓传承一个重要缺陷。

(三)传承机制不完善

苗鼓是以口传身受的方式进行传承的一门民间艺术,传承很容易出现不确定性。由于旅游业的影响,苗鼓鼓王的表演场合与机会明显增多,并且都在对苗鼓进行一定的传播,同时,除了鼓王之外,湘西地区还有一些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尚未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名录,而且也没有参加鼓王争霸比赛,他们存在有艺在身而未被发现的现象,这容易造成传承主体不全面,导致一些优秀的传统苗鼓曲目和技艺遗失,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机制中所存在的局限性。

根据笔者调查,目前湘西苗鼓的传承机制主要为政府或民间艺人创办的培训机构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教学,而且湘西州高校以及各县城中小学也陆续有涉及苗鼓教学的课程,把民间艺人请进课堂,部分中小学开始把课间操改为苗鼓操。可见,苗鼓的保护与传承已经被当地人所重视,但从中也可看出,依然存在教学体系还未完善,譬如教材的编定、曲目、内容都缺乏科学、系统地研究制定等问题。同时,湘西各个市、县、村都还缺乏健全的传承机制,政府部分与民族文化部门对苗鼓传承中承担的任务分工还不太明确,使得在传承过程中出现意识的偏差与缺乏观念的引导,从而影响苗鼓内、外部形态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苗鼓文化内涵传承方面的非常严峻形势。

三、结语

探索当代湘西苗鼓的传承与保护路径,从根本上应该解决好传统苗鼓与现代苗鼓之间的关系,在二者中寻找一个相互协调的路径是重中之重。在旅游业发达的今天,苗鼓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护苗鼓的“真实”,尊重民族文化主体,能够保证在异文化的影响下依然能够保存自身民族特点,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使苗鼓既可以属于苗族人的,也可以属于多元民族的大众。苗鼓的现代变迁不应是盲目地改变,而应该是对原生民族文化、民族意识的延续,使湘西苗鼓在旅游发展的推广中久远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旅游惊魂
一起去旅游
自己去旅游
小A去旅游
旅游助脱贫 同步奔小康
旅游
以茶为媒 促旅游开发
旅游的最后一天
从旅游看人的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