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和培育探究
2015-04-29于海湘
于海湘
[摘 要]正确的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就是青少年时期,我国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纳为国家需要重点关注的任务,这一任务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篇文章通过对青少年心理特征的具体分析,来规范教育理念,并使青少年能够充分明白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意义,并提高外界因素对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程度,以培养当代青少年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
[关键词]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及培育探究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0 — 0038 — 02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体系中的本质特征以及丰富的涵义。并且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曾提出要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要目标,以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青少年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正是关键时期,需要格外关注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
一、青少年目前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状
综合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不难发现青少年时期是各项心理以及生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时期,这其中包括生理启蒙、认知以及社会性等方方面面。在这个时期,青少年正处于产生变化的发展的关键时期,并且正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成长。所以要对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心理历程进行准确的掌握,进行科学的教育培养,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当前的青少年所存在的价值观现状不容乐观。
(一)缺失理想信念
当代的青少年普遍对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等基本理论知识缺少重视程度,导致这方面的基本认知比较匮乏,在理想信念认知方面的务实程度过于高。尤其是现代的青少年往往会追寻自己崇拜的偶像,将当前拥有成功光环的部分群体视为偶像的定型,尤其指娱乐以及体育界方面的明显,并渴求自身能够追寻偶像的脚步成为相同的成功人士。结合这类社会现象不难发现,当代青少年对理想信念的追求过于追求务实,对物质方面的渴求最深,揭示了青少年的现实心态。
(二)民族虚无化的主义
在经济逐渐开展全球化的趋势下,社会中各个领域的潮流思想接踵而至。青少年群体对时代性的发展思维格外敏捷,因此其思维方式也非常具有灵活性。在这种灵活运用的思维方式下,世界各个国家的相关文化都能极大程度的引起青少年的兴趣,并且接收新鲜知识的效率和速度极快,尤其是羡慕国外的各种生活形式,因此对我国五千多年优秀的文化底蕴丝毫不感兴趣,甚至还会产生负面的抵触情绪。青少年在有了这种崇洋媚外的思维模式后,会直接反映在日常的行为方面,比如对自己的国家进行语言上的贬低,对自己国家优秀的文化传统蔑视,在日常的生活中崇尚国外的价值理念。极度的缺乏民族自尊心,并且对自己的生活方式逐渐失去自信,难免会出现思想方面的问题阻碍自身的健康发展,有可能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危害,要对这类青少年群体的思维动向牢牢掌握,避免发生不可预期的后果。
(三)极度淡化的道德观念
在现阶段,尽管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底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属于正确的范畴,没有过多的偏离。但是还是存在极小一部分的青少年群体自我意识非常严重,格外的自私,在自己的利益选择方面往往天平会失去平衡,倾向于对自身利益大的一面。因此部分青少年的道德标准等方面还是缺少积极正确的引导。
另一方面,部分青少年的羞耻感、道德感都极度缺失,自我意识格外偏离。所以,我国要对青少年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重视程度,对其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对我国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偏离进行有效的规避。
二、提高对青少年周边环境要素的重视程度,将外界的环境因素进行系统优化
人是环境衍生出来的产物,因此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等都离不开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同化。青少年所处环境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自然环境等都极大程度的影响着青少年群体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对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思维形成、文化底蕴和思想道德等各方面有着循序渐渐、潜移默化的熏陶。这种形式的影响是随时性的,而且范围极其广泛。青少年正处于思想开化的关键阶段,周边任何一个细微末节都能使其产生翻天覆地的转变,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的情感正处于丰富时期,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家庭方面
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家庭环境,青少年从出生、成长到现在的开化都无法脱离家庭环境的教育培养和支持。青少年优良的思想道德以及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家庭教育中得到鲜明的体现。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对家庭环境方面早已经有了格外的关注。不仅仅是体现在家庭环境中卫生的整洁,其中个人素养和文化知识底蕴的环境气氛是最为重要的。这种浓厚的环境氛围是通过一个家族长期的积累发展而成,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家庭教育环境。每一个家族都有其独特的家风以及文化氛围,往往在成长的不经意间就对青少年的发展成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这种优良的家风会引导着青少年生活作风和正确价值观的高效形成。所以不难发现,青少年处于一个优良的家庭环境氛围中时,对自身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引导的帮助的高效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二)学校方面的环境因素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通道,每个学校的学生都有着其就读学校特有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由此可以看出,每个学校都用其独特的教育特色和校园环境对青少年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发展同样离不开学校环境的引导帮助。
总体来说,学校环境主要是由人文环境和校园环境两方面组成。校园环境大体指的是教学的活动场地、建筑风格以及校园内环境的绿化风景;而人文环境则通常指的是学校的总体风气。学校内的环境一般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且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化内涵,学生身处在这一氛围内,难免会在日常的行为和思维理念中向学校的文化内涵靠拢。另一方面,学校的人文环境及学校的校风,则是另一种重要的存在。首先,一个学校在持续的教学过程中会形成一种自我沉淀,能够对当代的社会产生关键的影响并且其优良的学校风评得到了外界的一致好评和相关的道德认可,其中校园长期积淀而成的文化传统精神内涵以及浓厚的学习氛围是一个学校获得良好风评的重要标杆;其次关键点则在于学校相关管理人员的个人素养和工作作风,以及教师的教学作风和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知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学家杨贤江曾经说过,学校中的每个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方方面面比如积极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态度等是学校的校风,这种校风主要体现的是一个学校特色的教学理念和育人理念以及对学术方面无止境的探究。所以,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应该要提高对创造优良校园氛围的重视程度,并且积极发扬学校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人文精神,进行充分的传承,体现出学校独特的人文精神,为引导青少年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发展做成贡献。
(三)网络环境的影响
在当代信息网络时代的普及下,网络已经逐渐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们借助网络这一高效率的平台,进行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的交流沟通,同时也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部分影响。
首先,开放程度较为广泛以及不可控制的程度是网络信息的主要特性,使得这些信息无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范而发放,其中部分良莠不齐的网信息内容会使得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其次,和其它形式的媒体平台进行比较,信息网络平台中的诸多负面新闻信息内容更加能够轻易的激发青少年的关注热请;最后,由于现阶段的青少年群体还尚在开化初期,对信息正面以及负面的筛选程度过低,其价值观念还处于幼稚阶段。通过三方面的具体论述发现,青少年是极容易受到网络平台中负面信息影响的受害群体,容易在其成长和价值观发展的进程中产生负面的影响,将其带入极坏的价值观中,不利于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加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良性发展。
(四)舆论环境的影响
舆论的影响范围是极其广泛的,极容易对青少年的道德思想产生权威性的引导和制约。在传统社会中,舆论的传播大都是口口相传;然而发展到当代社会中,报纸、电视、网络等都是舆论大幅度传播的重要媒介。舆论的影响作用多元化,使得人们逐渐形成相同的认知基础,其价值观也逐渐达成一致;但是由于舆论的权威性作用,其传播之后往往会产生不可预期的后果,使得人们在日常的语言沟通和行为规范方面都形成了一股压力,尽管其制约性的作用能够将人们各种负面的习惯和思想进行强制性的规范。长此以往,在不断积极的控制舆论的传播走向时,使得青少年受到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的思维模式也转向正面。但是与此同时,还要严格的控制舆论的负面传播,杜绝其对青少年产生多方面不利的影响,维护积极的舆论环境的生成。
三、培养青少年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策略
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积极培养青少年群体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高效发展。因此通过前文对影响青少年成长的诸多因素的分析,来探索出解决这些现状的有效策略。
(一)要使青少年群体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
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正处于消费主义思想的高度影响,因此要对青少年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相关教育,保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想的重要地位。
要积极的结合中国目前的时代特性并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高效的融合,站在青少年的立场创新发展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从而达到引发青少年学习乐趣的形成,使其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意识。
(二)培养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的理想信念
目前最很重要的目标在于要将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以及认同感大大增强巩固。因此要求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引导青少年学生充分的感知国家的历史进程和今天幸福生活的艰辛历程,从而明白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明白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积极意义,帮助青少年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发展。
(三)增强青少年对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的感知
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是丰富的,要相信青少年在传统文化精髓的熏陶下可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民族精神得到认同和加强。另一方面,学校应多注重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活跃性思维的散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达的主要精神包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青少年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发展的主义推动力量。
(四)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性内容进行扩散发展,因此,相关人员要充分对社会的风貌进行全面的整改,多加宣传道德模范之类的英雄事迹,使得青少年心中逐渐形成自身的一套道德体系和制约标准。
四、总结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具备一份责任意识,来维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积极的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充当榜样,以培养青少年争取价值观的形成,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翠萍.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时代文学,2014,(24):213-215.
〔2〕王颖.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北京青年研究,2014,(23):87-93.
〔3〕周利生,匡世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探讨〔J〕.党史文苑:学术版,2014,(12):73-75.
〔责任编辑:张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