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农业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途径研究

2015-04-29王鹏陈思璇李长江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途径

王鹏 陈思璇 李长江

摘要 随着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以及全省工业强省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全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必将进一步加剧。农业灌溉用水是贵州省的第一用水大户,由于其用水效率较低,影响了贵州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贵州省农业灌溉用水方式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全省农业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 农业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 途径

中图分类号 S2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1-229-03

农业用水包括农业灌溉用水和林牧渔等用水。目前,贵州农业用水占到总用水的一半以上,而农业用水中90%以上是灌溉用水,表明农业灌溉水资源能否高效利用是关系到贵州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必将进一步加剧,而占水资源使用量大部分的农业灌溉用水浪费严重。近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对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兴建和改造了一大批农业灌溉配套工程以及节水灌溉示范项目。通过投资建设,贵州省农业节水状况有所改善,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代表农业节水程度的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有限,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省份相差尚较大,离现代高效节水农业还存在一定距离。

1 农业灌溉用水现状

在贵州,农业是全省用水大户,占总用水量的50%以上,而其中90%以上是灌溉用水(图1)。以2010年为例,全省总用水量为101.45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为52.82亿m3,占总用水量的52.1%[1]。而农业用水中农业灌溉用水量为50.05亿m3,占到农业总用水量的94.8%。贵州省“十一五”期间农业用水情况见表1。

2 现状农业灌溉用水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2.1 现状农业灌溉用水方式贵州现状农业灌溉用水方式可以总结为:在耕地经营模式方面,农户主要是根据政策、耕地数量以及市场情况等,个体经营自家耕地;在用水管理上,主要实行灌区统一管理,部分地区农户通过组建农村用水户协会参于灌区用水管理;在水费价格方面,贵州省灌区目前实施的用水水价远低于其供水成本,一般只在供水成本的1/3~1/2;在水费计量方面,灌区管理单位根据农户的耕地灌溉面积,收取相应的水费;在节水设施及技术方面,灌区主要是借助政府的财政支持,大量兴建渠系配套工程等,并推广管灌、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

2.2 存在的问题

2.2.1 农民用水户节水意愿不强。

在现状农业灌溉用水方式下,全省农民用水户节水意愿普通不高,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家庭人均耕地数量。

耕地是农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户拥有耕地的面积越大,水资源对农户的重要性就越显著。根据《2011贵州统计年鉴》,全省常用耕地面积为176.13万hm2,其中水田75.67万hm2。根据《贵州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省农村人口为2 299.87万人。据此计算出,贵州省农村人均常用耕地面积为0.077 hm2/人,农村人均水田面积0.033 hm2/人。人均耕地的偏少,农户节水效益不明显,导致节水意愿不强烈。

(2)农户的受教育程度。

一般情况下,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农业节水的意义认知程度就越高,对农业节水工程也就更为关注,其参与农业节水意愿行为更趋于理性。贵州是我国欠发达的省份,农村居民总体上受教育程度不高,加上改革开放后,全省大量青壮劳动力涌进城市务工,女性和老人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目前农村留守农户中,70%以上的人只具有小学或小学以下的文化程度,造成农村留守农户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节水意识淡薄。

(3)家庭收入构成。

随着大批年轻劳动力涌进城市务工,农村家庭收入构成发生很大变化,农业种植收入在家庭的构成比例上越来越低。众所周知,农业是投入成本最多但收益最低的产业,农户外出打工挣得收入远高于从事农业种植所得,因而降低了对农业节水政策的关注。

(4)对水价的期望。

水价对农户节水意愿有负向影响。一般来说,农业灌溉用水的水价越高,农户出于节约农业成本以及提高收入等方面的考虑,愿意参与农业节水。而当水价很低的时候,水价并不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最主要因素,农户参与意愿也随之降低。当前,贵州灌区施行的农业水价远低于供水成本(表2[2]),导致农户节水意愿低。

2.2.2 农业节水工程投入大,产出少。

贵州省灌区地形均为山区、丘陵,与平原地区灌区相比,条件较差。由于灌区耕地分散,成规模的连片耕地较少,加大了节水工程设施的建造难度和工程量,容易出现节水工程投入大,产出少的现象,而影响政府的投资热情。

2.2.3 种植结构单一,需水时间相对集中。

贵州省灌区农业种植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水稻、油菜和小麦为主,且灌区首部、中部以及尾部在同一时间内所种植的作物也大体一致,造成灌区需水时间比较集中,容易造成灌区供水工程的时段缺水和时段弃水现象,不利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2.2.4 水费收缴困难,水利工程后期养护难以维持。

目前,贵州省灌区农业执行水价不到成本水价的一半(表2[2])。全省农业水价长期地低价运行,让农户对水资源缺乏忧患意识,而忽视了水资源的稀缺性和商品属性,水价的经济调节杠杆作用难以发挥,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农业水价的偏低,改革政策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加上水费收取过程中的乱收费现象,造成水费征收困难。据调查,贵州省10个大型灌区的水费征收率仅在两成左右(见表2[2]),征收的经费只能勉强维持灌区管理单位职工工资和日常办公费用,用于工程维修的资金严重不足,影响了灌区工程的有效长期运行。

2.2.5 灌区管理体制不畅,水资源乱费严重。

以大型灌区为例,贵州现有大型灌区管理单位人员大多是从其他单位临时抽调,人员流动性大,不利于灌区的管理。此外,灌区一般又由多个水库管理所组成,点多面广,各县原设置的管理所人员不是专职人员,均为县水利局、片区水管所人员兼任。由于不是灌区管理单位下派的专职人员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积极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导致灌区管理脉络不畅,管理效率低下。由于管理的原因,经常出现田间大水漫灌的现象发生,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3 农业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途径

3.1 节水潜力分析贵州省农业灌溉用水量大,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农业灌溉节水潜力巨大。近些年来,政府非常重视对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兴建和改造了一大批农业灌溉配套工程以及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如到2010年底,全省10个大型灌区已累计完成投资7.92亿元,累计完成新建渠道774 km,改造渠道3 216 km,大大改善了灌区灌溉条件,为灌区农业高效节水创造了有利条件。1996~2009年底,全省先后完成了34个全国节水示范项目并通过验收,累计完成投资7 128.7万元。通过投资建设,贵州省农业节水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全省耕地比较分散、农村人均耕地少、用水户受教育程度较低,节水意愿不强、农业水价作为经济杠杆的功能失效以及其他传统农业用水模式存在的弊端等因素影响,代表农业节水程度的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有限,于国内发达省份(表3)相差尚较大,离现代高效节水农业还存在一定距离。

到2010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65.77万hm2,其中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7.84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7.94%;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93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12.06%。贵州省201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19,农业灌溉用水量为50.05亿m3,如果将灌溉水利用系数指标提高到0.71,将实行农业节水20.51亿m3,相当于2010年贵州省总用水量的20.22%。以上数据表明,贵州省农业灌溉节水潜力巨大。

3.2 农业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途径贵州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途径可以表示为: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耕地个体经营到规模化经营的过渡,在此基础上,调整现有水价政策,以水价为杠杆,促使经营户调整灌区内耕地种植结构,建立抗旱能力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对节水设施、技术以及高效灌溉制度进行推广;完善灌区计量设施,实现灌区内水费按水量计费;建立节水补偿机制,节余的水以水权出让的方式获得收益,对节水户进行补偿,农户参于监督水费管理,防止水费的乱收乱用现象,逐步实现谁节水,谁受益良好局面,促进灌区内实现高效节水。为实现贵州农业灌溉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应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3.2.1 健全土地流转制度,推进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

贵州地形以山区为主,耕地分散,单位农户经营的耕地较少。由于农业种植规模较小,制约了区域内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规模化节水效益。因此,耕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将是未来全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政府应该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农村通过股份、承包、互换、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承包权,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内经济节水型的现代农业种植结构,以实现全省农业的高效节水。

3.2.2 理顺水价结构,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水价是一种管理手段,是调整用水数量和结构,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及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3]。当前,贵州省农业灌溉水价总体偏低,其供水价格不能反映供水成本,也难以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由于长期的水价偏低、水价结构单一,水价作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杠杆作用失灵,导致全省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笔者认为全省应当理顺农业水价结构,根据水资源的来源角度、使用用途等,建立科学的适合全省省情的农业水价体系。只有当农业水价能够真实地反映水的生产成本和市场的供求关系时,水价的经济杠杆作用才不会失效。

3.2.3 建立节水补偿机制,创造全民节水的良好环境。

由于贵州省长期实行福利性的供水体制,使得全省用水管理制度一直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促进节水事业的发展。由于节水行为缺乏经济激励,节水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使得全省节水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节水补偿机制就是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有偿使用水资源和生态资源的有效管理机制,包括生态补偿和转让水补偿,即高耗水户或政府向节水户提供的一种补偿。节水补偿机制与行政命令控制手段相比,更加人性化,将具有更强的激励作用以及长期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只有建立了有效的节水补偿机制,才能在全省范围内创造全民节水的良好环境。

4 结论

全省受耕地分散、农村人均耕地少、农业水价作为经济杠杆的功能失效以及其他传统农业用水方式存在的弊端等因素影响,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而农业灌溉用水作为全省的第一用水大户,用水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全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前,贵州省农业灌溉节水潜力巨大,实现全省农业灌溉用水的高效利用,对实现全省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水利厅.贵州省2010年水资源公报[R].2010.

[2] 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贵州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结报告[R].2010.

[3] 王薇,陈学群,王昕,等.区域水型农田水利工程终端水价及农民承受力研究[J].节水灌溉,2013(6):58-63.

猜你喜欢

途径
求解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成功的途径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立法人民性的四条实现途径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
BDNF/TrkB信号途径与抗肿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