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评价体系,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2015-04-29刘瑞娟
刘瑞娟
课堂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性学习,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设计精练有效的教学过程,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在教学中就显的尤为重要。
一、关注学生情感,为有效课堂奠基
育人为本,爱心是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和责任心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有了爱心、责任心,便会一切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因此,我从课外生活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做学生的贴心人。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歌曲、游戏、谜语、故事、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吸引学生注意,调控学生情绪,让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敢说、乐说、爱说,让他们从情感上对学习英语不再产生恐惧感,在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同时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有效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堂课是否成功不是看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而是看学生是否进步,是否从中得到收获。因此我认为课堂上,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需优化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须做到以下几点:
1.导入新奇,引人入胜。
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这就需要一根导火线,课堂的导入就犹如导火线一样,因此,新奇多趣,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对一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教学导入方式有多种。比如:歌曲导入、实物导入、图片导入、情境导入等,形式丰富多样。教师运用得当,学生就会跟着老师的指挥棒,采取学习行动,主动学习。
2.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
在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始终以“任务活动”为主线,结合学生实際认知水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体验,手脑并用,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空间,学生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时,发挥了其创造性,提高了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要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打破一言堂的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发扬民主,把课堂自主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主动提问题,让他们拥有更多主动权,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思维才能活跃起来,学生才能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达到以教师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双和谐效果。
4.用多媒体,集中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模仿和学习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各种情境,打破时空限制,使教学内容形象、具体、生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努力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
三、丰富课堂活动,活跃气氛
丰富的课堂活动,避免学生上课走神,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做到以下两点:
1.巧用游戏,课堂活跃。
对于小学生来说,乐趣就是一切动力的源泉。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获得乐趣的机会,让全体学生参与活动,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乐学、爱学,使得课堂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了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2.巧编歌谣,事半功倍。
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找准教材内容与活动形式的结合点,合理编排歌谣,找到教学内容与歌谣的契合点,用一至二首歌谣贯穿课堂教学,不仅使课堂教学衔接自然,思路清晰,适时地活跃课堂气氛,还对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构建评价体系,为有效课堂助推
评价目的是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英语课程目标》提出“评价体系是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然而我们的评价意识与手段却都只是停留在考试与测验上,很少考虑到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和评价功能的全面性,通常认为评价就是试卷测试,并且只注重教学结束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把学生的分数作为唯一评价的量化标准。事实上,外语教学目标中许多被期望的行为是难以单纯用试卷测验和分数来评价的。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多元化和发展性的,能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
1.发展性评价
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等为主要依据。针对新课展示、复习巩固等不同内容,对学生的分层和评价也不一样,要充分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有以整体为单位的,小组为单位的,伙伴为单位的,也有以个人为单位的。在一堂课或某单元结束后进行综合评价。
我将以上评价综合为发展性评价。它关注学生的学习全过程,使学生在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时清楚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不断反思来促进学习进步;教师在观察、分析学生表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予以指导。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争科学地、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
评价是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从而推动实效性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使英语课堂教学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的新课标理念的需要。总之,教师要以小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及特点为前提,认真研究教材,充分利用导学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性学习,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努力做到让语言从教学回归生活,返回自然,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向往与渴求,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使教学成为一种生活,一片乐土,真正的让我们的学生“走”在阳光下,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