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谋略 落实积极语用

2015-04-29马静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11期
关键词:花香自然段文本

马静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效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近十年的阅读教学,大致经历了两种状态的徘徊。一种是“教课文”理念支撑之下的阅读教学。课堂结构大致可以按照“初读——精读——总结”的模式进行。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内容,以及内容层面的人文内涵,对语言形式和方法迁移关注不多。另一种是“教语文”理念支撑下的阅读教学。其课堂呈现的是“认知——迁移——运用”的语用模式,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从学会到会用的过程,知识、能力与方法这些本体性的内容得到了落实。从语言的习得与能力形成的角度观察,后一种模式无疑更符合阅读教学的本真。

那么,在这样一种模式引领下,阅读教学有没有一些好的操作策略呢,当然有。根据我自己多年的教学教研实践,我认为以下三种谋略可以尝试。

一、“顶层设计”法——整体来观照,“语用”巧安排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分步推进、螺旋上升的过程,这里既有年段要求的安排,又有知识系列的把握,既有能力目标的达成,又有方法训练的落实,因此,站在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上去设计,以一种总揽全局的心态去把握,会让语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得更加清晰。所以,阅读教学中“顶层设计法”的运用,尤其重要,他可以让我们的阅读教学简约而不简单。

拿到一个年段的一篇课文,采用顶层设计法操作的基本流程有六步:一是课标解构,二是文本细读,三是“语用”挖掘,四是目标设置,五是板块分解,六是对策预设。按这样一个思路,你的阅读教学设计一定会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比如,拿到四年级下册的《盘古开天地》一课,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课标》第二学段的目标与要求,其中在阅读教学这一块,对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以及句式与标点方面的要求,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一种宏观上的观照,就给接下来的文本细读指明了方向。其次,在文本细读中,我们就要抓住文本特有的语言形式和文体特色进行深入挖掘。比如本课作为一种神话故事,文本语言特色既有传神的动词展现,也有整齐排列的句式安排,还有充满想象的排比构段,如果站在一种语用的高度去开展文本细读,你会发现可以挖掘的语言形式特别多。在第三步的语用挖掘環节,我们可以将第二自然段中的“抡、劈”与第三自然段中的“顶、蹬”四个动词遥相对接,实现语言的一种迁移和运用;也可以结合第二自然段中描写天地分开的那一处整齐句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句式的节奏与美感,实现句式的内化与习得;还可以结合第四自然段中的排比想象段,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练说,激情练读,这些都应该是比较有趣的语用材料。通过文本细读,挖掘语用因素,积极寻求迁移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目标预设,我们可以结合刚才的语用挖掘将二三四自然段的语言品味作为教学的几处重点,在目标中,我们就可以将“比较推敲“抡”、“猛劈”、“顶”、“蹬”等词语,背诵第2自然段最后一个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上的作用”作为语言体会与积累的目标,将“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展开合理想象,补写一两句。”作为读写结合的目标,这样的目标预设,站在语用的层面,关注的是语言特色,落实的是语言的迁移。当然,教学的展开,还需要对目标进行分解,对策略进行安排,但是有了以语言形式揣摩为方向的顶层设计与安排,语用的训练便容易落到实处。

二、“一线串珠”法——“点面”相融合,课堂满“花香”

成功精彩的课堂,教学主线总是异常清晰,线上的大珠小珠安排得恰当精彩,特别引人注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在平时的教研过程中,我比较喜欢一种叫做“点线面”三结合的教材解读思路,所谓“点线面三结合”就是抓准一个切入点,拎出一条贯穿全文的教学主线,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形成一个语言实践运用的立体板块。这样的教材解读,我称之为“一线串珠”法。这种方法,可以让语言训练点形成系列和板块,大珠小珠、一线贯穿,品读运用、层次清晰。

在《一路花香》这一课的教学中,可切入的角度很多,其中课题中的“花香”二字就是一个很好的入口,因为这既含着自然的花香,也含着人性的馨香,其次,挑水工最后的那段话含义深刻,又揭示了寓意,用倒推的方式切入也很巧妙。另外,关注本课最大的语言特色,以对话描写为切入口,是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的最好切入口。

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切入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拎出一条串接全文的教学主线,比如以课题为切入的,我们就可以找出这样一条线索:品读课题,走近花香——串接人物,探寻花香——体会心情,感受花香——品读词句,体会语言——再读对话,感悟智慧——回扣课题, 感悟花香,理出了这样一条主线,我们再依据主线设置几大语言实践运用的板块,比如“串接人物”环节,我们采用“抓关键人、抠关键词、概括内容”的方式训练学生梳理脉络、说清梗概,在体会心情环节,我们可以设置一个由“十分惭愧”到“一丝快乐”再到“感到伤心”的心情变化解读,“品读词句”环节我们又可以抓住“只、早、常、注意”等关键词让学生添删改换,领会关键词语后面的话外之音;然后再次聚集对话,引领学生抓住“希望你注意、难道你没有注意吗?”这些看似随意,却特别精妙之处领会挑水工的智慧,品读作者语言的高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扣课题,再次感悟花香”,说说“这一路花香仅仅是指花的香味吗?”再次抓住课题这一资源,展开语言的品读和实践。整个过程就是一种在花香的引领下,在心情变化的解读中,在语用的穿插后,完成一个点线面三结合的言语实践过程。

这种阅读教学采用的就是“点线面”相融合的“一线串珠”式的设计策略。这“一路花香”看风景的过程就是在字里行间寻美的过程,这样一路的探寻,留下的一定是满课的芳香。

三、“层层咀嚼”法——逐层细“剥笋”,“语用”落实处

所谓“层层咀嚼”,就是教师从一句话、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某一点切入,然后有步骤地逐层展开,逐步深入,直至最后接近或达到感悟的中心,并穿插各种语言的习得与运用。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内在情感丰富的句段,对于深入培养学生语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关于“层层咀嚼”的教学设计,我觉得一位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很有说服力。本课中,老师关于“引上绝路”部分关于班长和战士们壮言壮行的教学中品读处理颇具匠心,很有“层层剥笋”之感。第一处是这段语句的学习老师运用“抓重点词句朗读体会”的方法,先让学生读出整体感受,然后在同学们坚定的朗读中切入“斩钉截铁”,理解 “斩钉截铁”是怎样一种状态?并通过“走”字和感叹号的品读感悟体会班长坚定的决心。这是第一个层次的品读。 接着老师抓住“绝路”一词反复研读体会班长的英雄之举,体会五壮士心中的那一份悲壮。这是第二层次的读。第三层老师进一步通过“紧跟”“热血沸腾”等词语的解读感受五壮士的目标一致和勇于献身。老师就是这样以“斩钉截铁”为切入口,层层剥笋式地直至中心,最后凸现出人物的高大形象,层次非常清楚。

总之,语文课堂要落实好积极语用,三项谋略的综合运用是关键,其中,“顶层设计”是指明灯,“一线串珠”是大脉络,“层层咀嚼”是主策略……只有三法并用,语言文字的习得才能真正鲜活、顺畅起来。

猜你喜欢

花香自然段文本
得造花香
忆花香
谁的叫声会让一束花香听见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美丽的秋天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画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梦里依稀蛋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