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

2015-04-29陈衍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转型

陈衍

摘 要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具有“变型”“定型”“强型”三种内涵。从大量案例来看,各地方本科院校根据自身情况,重点围绕办学理念、办学定位、 人才培养、学科专业、服务功能、师资队伍、办学途径、组织管理八个方面,制定转型策略,推动转型实践,以此扭转在总体上“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就业低、矛盾多、困难大”的劣势局面。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2-0017-06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立的目的,就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目前已吸引1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参加。应该说,这些高校都有着强烈的转型意愿和行动。归纳这些学校的类型,从升本基础来看,一是师范型,比如常熟理工学院、平顶山学院都是在师范高等专科的基础上升本的;二是行业型,比如重庆科技学院是由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合校升本;三是混合型,比如黄淮学院是由原驻马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而成。从成立时间来看,大多数是新建本科,10年左右的历史,比如重庆科技学院、黄淮学院都是在2004年成立;也有老牌学校,比如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就成立于1979年。从所在区域来看,很多建在非省会城市,从青岛滨海学院、钦州学院、滇西应用科技大学、许昌学院、贺州学院等学校的校名就能看出此点;还有的建在县域里,像常熟理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等;也有部分学校建在省会城市,如南宁学院等。

分析这些学校的总体劣势,可以用“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就业低、矛盾多、困难大”18个字来概括。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与上述学校类型相对应的,这里的“转型”也有3种内涵。第一种,舍弃旧我,脱胎换骨,彻底“变型”;第二种,经过多年发展,模式相对成熟,需要巩固“定型”;第三种,学校升本前后,在部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已经有一定积累,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加大力度“强型”。第一种主要是针对师专基础的新建本科,后两种则是针对行业型、混合型新建本科以及老牌学校。本文在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思路、举措与实践的梳理中,“转型”就兼具了诸此多重含义。

一、办学理念转型

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在思想上明确“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等问题。多年来,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受精英教育的影响,在“办什么样的学校上”趋于攀高求全,重学轻术,很多理念根深蒂固。

在受访中,平顶山学院党委书记许青云的观点代表了转型学校的深刻体会:“转型中最大障碍是思想认识和办学观念,只要观念转过来了,其他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因此,要从学校领导班子抓起,全面领会国家教育领域改革的重大部署,充分认识新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以更大决心冲破固有的传统办学的观念、制度、体制和机制的束缚,加大攻坚力度,大胆探索,坚定不移走转型发展之路。”

在转型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要审视的基本问题是,哪些要素和办学机制符合并有利于学校发展,哪些不符合、不利于学校发展。

比如,河南黄淮学院于2011年按照“政策引路、专家指路、行业铺路、学校探路”的方法,开展为期一年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邀请教育部门领导、教育专家来校指导,帮着理清思路;深入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分析论证,以此催生应用型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邀请境内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20多位知名专家来校专题指导,并派出人员到德国的不莱梅应用科技大学和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英国的班戈大学和考文垂大学等10多所应用型大学进行考察培训。学校建立专题网站,设立课题,多次研讨,促进广大干部、教师办学理念转型。

在转型之初,陕西安康学院通过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积极转变办学理念。在认真总结分析学校办学传统和自身在陕西省高校中的层次定位,以及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做好地方化这篇大文章,实施地方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创新办学模式,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中,才能赢得地方支持,实现错位发展,凸显办学特色,从而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

甘肃陇东学院审视和分析升本以来的办学经验,在转型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六个坚持、六个突破”的转型思路,即,应用型的办学思路要坚持,师范教育培养优势要坚持,业已成型的学科专业结构要坚持,本科标准加职业能力的培育模式要坚持,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要坚持,系统的教学管理与过程控制要坚持;满足应用技术型方向的培养方案设计要突破,校地企深度合作的办学机制要突破;就业导向的培养过程要突破,学生职业技能的综合培养要突破,实习实践与就业贯通的基地建设要突破,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要突破,能源化工为主导的工科专业特色要突破。

总体来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一个由他觉到自觉的过程,历史积淀、形势要求、政策导引等内外部驱动因素,都会引起理念的变化,或渐进,或激烈。

变化后的办学理念归结就是两点:第一,一所大学办学水平高低不在于其是学术型还是应用型,而在于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及其培养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发展性上;第二,应用型也可以办出一流,也能够受到政府大力支持和重视。

二、办学定位转型

高等学校的定位就是高等学校的分工,包括目标定位、层次定位、区域定位等几方面。

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对自身的目标定位,在表述上略有差异。以上海市的3所大学为例:上海电机学院高举“技术本科”大旗;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坚持“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办学定位;上海建桥学院认同“应用技术大学”。尽管称谓不同,但在发展目标上有两点是趋同的,一是区别于研究型本科,二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在层次定位上,各转型院校普遍在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同时,保有一定规模的高职教育,同时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视开展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

在区域定位上,总结各校的实践,可以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借力地方”12字来表达,也就是要有强烈的本土意识,根据学校所处区位,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转型发展方向,全面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信息及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准确定位学校服务面向。这样使得学校一方面贴近了地方,另一方面熟悉了市场,从而解决了一些学校“学生就业难”“办学市场化难”两大问题。

以安徽省为例。截至2014年7月,全省有普通高校107所,宽泛意义上的地方高校有100所左右[1],涉及行业背景、地方特点和师范性质。安徽省的策略是,地方特别是身处二三线城市的高校,按照“选择空位,填补空白点;确定站位,减少重复点;实行错位,凸显优势点;引领其位,抢占制高点”思路,对接洁净煤、高性能材料、装备制造、信息家电等地方优势产业,融入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生物技术、文化创意等地方新兴产业,本着“办学跟着地方走”指导思想,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量化落实到教师的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审环节,逐步推进地方高校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

在办学定位设计上,重庆科技学院既不丢弃传统另起炉灶,也不与成熟的本地高校同质发展,而是着力健全机制,推进产教融合,深耕精耕石油工业和冶金工业“两业”,服务于国家安全生产领域和重庆区域“两域”,坚持应用型发展道路。近几年的数据表明,学校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46%在石油、冶金行业就业,40%在重庆地区和安全领域就业。

三、人才培养转型

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上,地方本科院校的共识是,不必纠结于学术争论和社会议论,打造适应行业、企业和岗位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生产一线输送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比如,安康学院提出,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在地方生产、管理、服务等基层一线“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

这类人才的普遍特点是,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的职业化特征。因此,许多学校从过去偏重于基础知识和艰深的理论传授向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型,从偏重于培养学术性、研究性人才向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转型。

比如,平顶山学院在转型中采用“一二三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坚持一个导向(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为导向,将学以致用、基本素质、技术应用能力贯穿教育全过程),依据两个平台(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三个体系(学科基础及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和通识课体系),做到四个结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近年来,学校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行“项目驱动,工程师进课堂”的方式,教师采取案例式、项目驱动式、讨论式、启发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知识性课程,也力求技能化、实践化,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黄淮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中,坚持“一个核心、四个统筹”,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统筹校内培养与校企双主体校外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岗位工作能力,构建起“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重庆科技学院加大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工科类专业占30%以上,文科类专业占25%以上。学校与企业共建微缩与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学生企业实习环节,提高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水平,使实践教学贴近生产实际,让学生在校园就可以学习到生产一线的实用技术,大大增强他们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性。

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各校一定要明晰本科及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比专科及以下层次技能人才高在何处,切忌走到培养“螺丝钉”的老路上去。人才培养不能只关注产业“对口”的需要,而是要有利于满足学生未来职业转换时知识和技术更新换代的“宽口”需要。二是各校要渐进式提供灵活学制,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灵活的学制可以使不同的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学习。

四、学科专业转型

重庆市的一组官方数据显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用人缺额达20万人以上,而市属高校普通本专科中,却是经、管、文、法、艺五大类专业布点相对较多,培养规模较大,占比高达55%。尤其英语专业竟是当地本科高校开办最多的专业,达21所,占88%,英语专业在校学生最多,达到2.6万多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5%,专业结构严重失调[2]。重庆这种状况在全国其他地方也不鲜见。在转型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要正确处理以学科建设为导向设置专业与以职业和岗位需求导向设置专业的矛盾,在巩固传统优势专业的同时发展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专业。

上海建桥学院的做法是,选择综合条件较好的院系和专业承担试点任务,率先打开缺口。如新闻传播学院,在上海20多所高校设有新闻传播专业而传统媒体陷入困境的双重挤压下,把“新媒体”作为突破口,一下子冲到最前沿。宝石工艺系设有上海地区唯一招收本科生的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该系与浦东新区宣桥镇“国际珠宝小镇”全面合作,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放大特色优势专业的综合效能。

平顶山学院的做法是,围绕当地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旅游等产业,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新设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生态学、旅游管理等专业,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浙江科技学院的做法是,近年来通过专业间的交叉、渗透和整合,学校形成着力服务浙江省绿色智能制造业、生态高值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艺术设计等重点专业群。

重庆科技学院的做法是,构建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四大特色本科专业集群,涵盖29个专业,占全校46个本科专业的63%。同时,重点围绕“两业两域”新兴和配套产业发展的需要,构建涵盖12个专业的现代服务业专业集群和涵盖5个专业的辅助专业集群,分别占全校本科专业的26%和11%。基本形成与石油、冶金行业、安全工程领域,重庆市能源、装备制造、信息和环保产业等高度关联的基本完备的专业体系,成为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支重要支撑力量。

安康学院的做法是,积极培植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又能在同类院校中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专业,努力探索学科专业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协调的互动机制与合作机制。在巩固教师教育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新增并重点建设如电子信息工程、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中药制药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艺术设计、学前教育以及涉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蚕桑、畜牧、生物科学、园林等一批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的相关专业。目前,学校共有本科专业30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以地方应用为主的非师范专业占60%以上。在推进安康区域经济突破发展的6大支柱产业中,学校的专业涵盖了其中的5个。

黄淮学院的做法是,按照“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思路,学校紧跟行业科技进步改造老专业,使专业向特色化、应用性方向拓展;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设新专业;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初步构建信息技术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和管理经营类4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集群,实现学校的专业链与地方行业产业链的集群对接,不断提升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符合度、依存度、共享度,进而提高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

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地方本科院校的愿景是,加强专业与地方产业的互动,实现专业链与地方产业链的有效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专业教育与学科建设的矛盾。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上不同程度存在着 “碎片化”“边缘化”的状况。在传统理解中,专业建设侧重育人,学科建设侧重研究。但在实践过程中,也不是如此的泾渭分明。转型院校在强调专业教育的同时,还是应树立学科观念,理顺学科与专业的关系,以此累积发展的优势与后劲。

五、服务功能转型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是一般意义上高校的4大功能。人才培养在前面已经阐述过,这里重点展示一下地方院校在后三者的一些实践。

科研总体实力差,科研成果水平低,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低,这是人们对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印象。改变这种印象,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要在科研上转型,必须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科研规划制定、科研方向确定、科研队伍建设、科研管理机制、科研服务方式等方面彻底进行改革创新,建立鼓励教师结合教学搞科研、结合产业搞科研、结合行业搞科研的机制,并形成按创新和质量及研究能力分配资源的激励机制,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的技术贡献率,实现学校转型发展的职能。

以浙江科技学院为例,学校作为浙江省首批“法人科技特派员”试点单位,依托法人科技特派员团队优势和力量,促进科技团队与区域特色产业对接,努力扩大科技应用和合作范围。学校生化学院法人科技特派员团队面向衢州市柯城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按照省里“五个一”的工作目标开展工作,在深入调研十几家从事农产品化学和生物加工的企业后,利用团队优势,与浙江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省级研发中心,与衢州市金明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建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与衢州市当地数家企业共同研发柚子果汁、发酵柚子果汁生产工艺、柑橘酒生产新工艺、囊衣膳食纤维生产工艺等项目,推动衢州市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集群培育与发展。另如,安康学院先后在以“阳晨种猪繁育中心”为代表的绿色养猪、桑苗高效繁育技术推广、彩色茧新品种选育等方面与地方开展技术合作,开发出的“天然彩色丝绸服装”和“富硒茶叶”等10多个产品,实现经济效益20亿余元。

一些地方本科院校还主动发挥地方文化和行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提升地方和行业文化品位。

比如,平顶山学院为弘扬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陶瓷研究所、“三苏”文化研究所、雅乐团,发展繁荣地方文化产业。黑龙江工程学院改革专业教育内容,将包含人文、环境、审美等内涵丰富的工程文化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2012年,学校建成全国首家工程文化博物馆,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功能为一体,通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现和传承工程文化的深刻内涵,教育引导学生担负起一名工程师对于改善人类生活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使命,承担起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以及坚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的责任。

六、师资队伍转型

师资是各类教学资源要素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最重要保障。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需要教师完成从观念到行为的裂变,这是转型工作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地方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转型就是要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使教师具备将学科知识转化为产业行动的能力。

所谓“双师”“双能”,更重要是强调能力,强调教师是否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否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双师”的培养路径上,一般高校都注意引进企业人才和把教师送到企业锻炼这两方面的工作。

上海电机学院升本后,就要求新晋教师必须具备博士学位,而且要到企业挂职锻炼至少一年。在全校192名博士中,已经有150人到企业实践,他们成为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坚力量。

黄淮学院将打造双师素质教学与科研团队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学校积极推进“双聘”制度,从行业企业聘用120多位行家里手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校每年选派100名专业教师到联盟单位企业生产一线和相关政府机构参加顶岗实践或者挂职锻炼;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出国、出境培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除了学校个体行为之外,一些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当地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比如,许昌市政府就积极支持许昌学院与当地企业间实施“双百人才工程”,5年时间内双方各派100人挂职锻炼。2013年,许昌学院选派出20名优秀管理人员和教授到许昌市一些县市区和企业挂职,许昌市政府也选派了27名优秀的企业家和行业专家到许昌学院挂行政副职和做兼职教授,为地方经济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搭建平台。

许多地方高校的经验同时说明,学校与企业共建合作研究平台,共同完成研究项目,并尽量吸收学生参与,既是产学研合作的最好形式,也是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好途径。

七、办学途径转型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除了“立足地方、服务区域”外,还必须本着“面向行业、依托企业、联盟学校、跨境合作”的原则,走出象牙之塔,实行开门办学。

前面所述“校地对接”的关键在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方面发挥行业企业对转型发展的指导作用,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全方位参与学校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导委员会,促使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之间对接。另一方面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建立实践育人基地,促使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由此,各校逐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成型的探索。

浙江科技学院自2008年起,全面实施“校企合作工程”,采用战略协作型、合作攻关型、联合申报型、定向培养型等多种模式,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研发项目、校企合作共建基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多种方式,与150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浙江中控等地方企业、行业共建70余家研发机构,大大提升了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

安康学院与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与西北规模最大现代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安康阳晨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设“阳晨班”,每年为企业培养用得上的科技人才;与陕西美华酒店集团联合开设“美华班”,每年为美华酒店集团培养经理人才;为培养安康地方剧种“汉剧”传承人才,与安康市政府联合开设“汉剧班”。

黄淮学院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项目共担、互惠多赢”的原则,与160多家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成立合作发展联盟,打造多主体合作、多团队协作、多模式运作的教育、科研、服务一体化协同创新大平台。依托联盟,学校与各成员单位之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形成协同创新、互惠多赢的良好局面。

重庆科技学院与百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学校连续三年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80%的经费来自企业。学校为企业开展人员培训和订单式人才培养。已经为石油、冶金和安全生产企业培训职工数万人,开办“中原(油田)班”、“鄂钢班”、“重钢班”等定向班。

在校校合作方面,比如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抓住上海推行贯通式培养人才的契机,立足“应用技术”,实施“中职—高职、高职—应用本科、中职—应用本科”等培养方式,与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等合作,共同制订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和岗位能力。

在中外合作方面,比如浙江科技学院充分发挥与德国20余所应用型高校长达25年合作的独特优势,大力引进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与科研资源,学校和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联合创建的“中德媒体与设计研究所”承担了德国博世公司、杭州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等10余项设计项目。

八、组织管理转型

转型院校在本体或二级学院,常常会出现多元主体办学、多种形式办学的情况,这就要求学校在治理结构上要发生改变。

目前已有的认识与实践是,学校要进一步理顺责、权、利统一协调的组织管理关系,建立高效有序的学校治理结构,要建立校内外贯通、纵横相结合的新型治理结构;推进教学管理重心下移,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推行对二级院系的分层评价。

在机构改革中,安康学院和重庆科技学院分别成立了“合作与发展处”“合作发展部”,专门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在学校、二级院系、教授三个层面定期和不定期走访行业企业,把握市场脉搏。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和黄淮学院等把院系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头戏。上海二工大的机械学院、电子学院、计算机学院以往相对独立,横向联系不多。学校围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形态布局,谋划对3所学院进行整合,把原本分散的先进制造、信息测控、智能系统等捏成一个整体,推动学科交叉,培养先进制造业高端人才。黄淮学院通过与企业集团合作筹建“银泰汽车学院”、“天中联食品工程学院”、“用友新道经管学院”等新型二级学院,探索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新型内部治理结构;以管理重心下移为重点,以管理部门转变职能为关键,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鼓励各二级单位大胆改革,特色发展。

创新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新型治理结构,是激发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转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转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沣芝转型记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