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印院:印迹年华

2015-04-29刘紫云

高考金刊·理科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印刷

刘紫云

北京,地铁四号线,出了清源路站,抬头就是这所学校的大门,校名由启功先生题写:北京印刷学院。一笔一画,如有千钧,但又灵动轻盈,也正像这学校与环境的融合,校园外城市风光车水马龙,校园内绿草如茵学子交织,看似矛盾,却又结合得如此和谐,也真如北京印刷学院的特色,古老的行业焕发出年轻的风貌,悠久的历史与有着属于它自己探索与骄傲。

古老·与文明有关

中国印刷博物馆,可能大家都有所听闻,它就坐落在北京印刷学院东南一角,作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坐落于高校的特色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印刷博物馆里可看的宝贝有很多。想看印刷术的发展,藏品从最初的原始社会的陶文符号到甲骨文、竹木简,西汉初年的写有文字的纸张残片到唐代武周时期的《妙法莲华经》残卷,大名鼎鼎的雕印《金刚经》原件深藏大英博物馆不得一见,这里有百分百高仿还原复制可一睹风貌,种种藏品一件件看下来,总得大半天时间。博物馆的藏品不限于中国,它与德国谷登堡博物馆建立了馆际交流,互在对方馆内设置展位,互相宣传。

走出印刷博物馆,在印院的校园里,直接关联的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亦带着这样厚重的底蕴。印刷与包装,莫非只是枯燥的印刷厂?单调的机械性重复?不,不,在印院就会发现这里研究纸墨,传承蔡伦造纸的大智与大勇,同学们“潜伏”在实验室里与各种承印物打游击战;感悟先人制墨的奇思与妙想,印包院的学生们细致观测各色的油料,研究如何更好地着色还原。其实印刷的概念宽泛得很,从纸张到衣服再到电路板、显示屏,处处都有印刷的身影。毫不夸张地说这里研究古老中国文明得以传承的天机密码,以古老作注,用青春解读。

此外,在印院本部还包含了设计艺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多个二级学院。其中设计艺术学院的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教学实验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设计艺术学院的裙楼中游荡,会有一种幻想与现实交织的感觉,整体风格高大上——走廊上挂放的各色插画,教室里学生未完的画作,苹果机房里各种新鲜的设计。这里高雅而富有活力,同学们也经常在画室与各位指导老师共同创作,让我等这些门外汉实在羡慕而敬佩。

印院还包含着北校区,新闻出版学院以及经济管理学院就在这里。虽然略显偏远,但可别小瞧这个新闻出版学院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等我们国家新闻出版行业的主管部门与新闻出版学院进行共建,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上展开合作;中国出版集团、北京出版集团等业界巨头为学院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等方面提供支持。新闻出版学院的编辑出版专业不仅是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中的佼佼者,也是国家级的特色专业;数字出版专业的建立也契合行业发展需要,备个专业学子们在这里从理论知识到电脑软件,从课堂听讲到社会实践,努力学习十八般武艺!

年轻·和梦想相连

在印院,从来不缺乏年轻人与生俱来的创意与活力。从迎新晚会到毕业晚会,印院人用青春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好剧。此外,这里也有着独具特色的社团活动和班级活动。从设计艺术学院一年一度光鲜亮丽的服装秀,到印刷包装工程学院每年的星工场,这里有着我们用这些“创造思维”制作的精彩;从新闻出版学院《新出版人》杂志、弘文社,到经济管理学院的八股话剧剧团,我们也会展现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

如果说这些课外活动仅是年轻印院的一个侧面,那么你还会发现这些身影:他们活跃在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的舞台上,他们闪耀在北京市主持人挑战赛的镁光灯下,他们忙碌在北京乃至全国备大竞赛的赛场上。英语演讲竞赛、全国科技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这些在印院“叱咤风云”的学长学姐书写着自己大学生涯里绚丽的篇章!图书馆里的寂静、体育节上呐喊;课堂内的提问、下课后的探究;迎新的热烈,毕业的惜别。这里有太多美好回忆的存在:一起做过的那一本书,翻来覆去琢磨的选题;一起熬夜在实验室里组建的模型,小心翼翼印刷的纪念衫;一起争执设计的某一个徽标,翘首以待制作的作品集。

骄傲·随汗水而来

下面要说的,你一定知道它们,可能你还不知道它们来自印院。

南京青奥会的硒硒、萌萌的形象正是出自于北京印届4学院研究生的笔下;APEC期间,其会议中心的《千里江山图》也正是由北京印刷学院的设计团队制作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徽标的设计者也是北印自豪的校友。此外,从申办奥运会、世博会到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北京世博会,以及在申请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这些重要的国际赛事、会议中所有印刷品都来自于北京印刷学院校友的公司制作——我想这一切,都是印院最炽热的骄傲。

我们还有一些踏实而贴近学生的骄傲。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等14个国家的50余所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有机会站到“世界的舞台”。此外,印院也在国内外百余家出版社、公司、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多家企业在该校设立了奖助学金,上学期利用这样的机会我们也走访了几个很是出名的出版社,亲身观摩“编辑战场”上的真枪实战,以便早做准备,培养经验。

同时它也收获着业内的诸多赞誉,专业人才培养与使用相结合,为学生服务,也为社会提供丰富的人才。我想这样的骄傲,来自于学校、学生,每个印院人共同的努力,共同的奋进!我们在学习之余还可以用生命的温热,点燃一路璀璨的花火。趁年轻,还要多多学习,奋发向上。

走进印院,也逐渐地熟悉印院,并引以为自豪。是它对于文字的执着,对于规矩的坚守,成就它浑厚而高昂的底蕴;是它对媒介的探索,与对科技的琢磨,成就它对于当今时代应用型人才的思考。熟悉印院,熟悉康庄北校区小巧而方便的布置,这里面猫咪很多,上下课的时候看到它们在草地上懒懒地晒着太阳,经常会有种上去揉一揉摸一摸的冲动。在这里也熟悉食堂里的每一道风味,对了,还有校区的美食一条街,作为热衷各种零食的自己在这里吃得不亦乐乎!喜欢学校公众号里那样细致的分栏,如有生活的问题,后台反映,及时解决也成了学子们在印院最幸福的事情之一。

我会想如何用我最丰富的言语来赞美我最亲爱的印院,如若感慨,我想,还是那一句,我愿为你踏雨而来,传承火焰。

猜你喜欢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印刷
北京印刷学院
神奇“印刷”术
马克思新闻出版思想的文本考释及其当代启示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作品精选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关于新闻出版改革的若干思考
论新闻出版中少儿图书的版面设计
长三角新闻出版职教创新联盟在上海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