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2015-04-29刘永臻
刘永臻
摘 要: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现代企业更加注重专业人才的内在素质和发展潜力。文章主要从职业学校个性化阅读方面进行探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助力学生成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个性化;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55-01
语文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阅读教学一直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极为有效,有利于学生内在素质的养成,对于学生发展和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可以克服当前阅读障碍,规避种种不良现状,激发阅读热情和阅读兴趣,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和终身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当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学生们基础差,对语文学习抱无所谓态度,缺乏基本的学习主动性,语文知识储备不够充足,觉得语文没有什么学头,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合理的学习计划,仅限于上课听听和课后完成作业而已,这样的本身素质缺陷就使学生无法深入其中,获取阅读文章的精髓。
(2)阅读教材内容单一。目前中职语文教材只强调文本的解读,版式设计单一,所选的内容与专业知识联系不紧密,阅读篇目缺乏职教特色,这些篇目固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但学生从课堂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与学生的生活和专业相去甚远。因此,学生对语文课程索然无味,更谈不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了。
(3)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在评价中职语文课时,一直使用试卷来衡量,没有重视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且试卷的内容和往年的试题内容基本上一样,一般都把“语文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作为考试题库,教师指导学生复习时,只要求学生复习语文教材及练习册,导致学生对文章阅读更加失去了深入探究的兴趣和动力,无形之中教师就丧失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引导、分析、评价的作用,这样的模式就会让语文阅读教学走向一个机械、封闭的境地,毫无生机可言。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排除心理障碍,做好个性化阅读的课前准备。虽然中职学生读过不少作品,在阅读过程中也会产生独特的心理体验,形成自己的个人观点,但是总是顾虑自己的想法被别的同学不认可,说出来让人笑话,不敢当面交流。长此以往,就会在内心形成心理障碍,在阅读中涌现的文学思考和哲学顿悟就在压抑中瞬间消逝了。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明白:个体的思想深度、文化差异、审美水平会影响到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就会产生个性化的见解,生生或师生之间出现思想的碰撞,实际上每个人的见解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必迷信权威,人人都有质疑的权利。
(2)激发阅读兴趣,打好语文个性化阅读基础。中职学生阅读意识比较淡薄,整体的阅读氛围不是很浓厚,如果学生表现出阅读兴趣,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发现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提高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情感体会。在与学生共同阅读解析《项链》这篇文章时,我并没有按照以前传统主题进行讲解,相反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此时学生们思维活跃,有的学生认为路瓦栽夫人在项链丢失之后,毅然决然打定了偿还债务的主意,通过辛苦努力实现了诺言,这表现了她的坚强意志和强烈的责任感,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学生根据自身的文化基础和人生阅历形成独特的体会,正是勤于动脑和细心阅读而产生的,谈出了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3)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促进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纵深发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预设启发性的、有关联性的问题,或者开放性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引导和组织学生深入思考、积极互动,能够把握重点、巧解难点、点拨疑点。在讲授《最后一片叶子》中“这片叶子和琼西的关系”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最后一片叶子最先在文中何处出现?最后一片叶子和琼西有何关系?为什么最后一片叶子奇迹般挽救了琼西的生命?在讨论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因疑作答,环环相扣,相互争议,并且大胆提出自己的困惑,在质疑释疑的氛围中,能够激发学生新的认识,促使学生的求知欲由隐形状态转入积极状态。在阅读教学中有了学生的质疑意识,就能促使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创造力得以发挥,从而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4)建立多元化阅读评价体系,提供个性化阅读的动力。多年以来,中职语文僵化的考试模式及评价方法,严重地束缚了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培养。因此,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建立灵活的多元评价体系,赋予学生一定的评价主动权,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阅读的兴趣与动力。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中职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差异较大。我们在评价时,一定要关注学生阅读中所体现的积极体验、责任意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要注重阅读的过程。只要学生真正进入作品,潜心阅读研究内容了,思维就会得到激活和锻炼,就会不断闪现出创新的火花。也许在表述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对阅读的结论会不靠谱,教师不能因此而进行批评。
总之,阅读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享受智慧体验和收获丰富情感的过程。教师只有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就能够激发全体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阅读个性,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开阔学生思维眼光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的观念与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2012(05).
[2]王建峰.语文课程标准与个性化阅读[J].现代语文,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