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社会诚信的重塑
2015-04-29贾江岩
贾江岩
[摘 要]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我国社会成员更加充分地了解世界、融入世界,此时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是提升社会成员公民素养的有效途径,社会诚信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社会领域诚信缺失的问题,必须要充分了解在公民道德建设中重塑社会诚信的必要性,分析当前社会诚信滑坡的成因,从而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促进社会诚信氛围的形成。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社会诚信;重塑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2 — 0032 — 02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之一,这代表着党和国家对于重塑社会诚信体系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党的十八大重点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1〕诚信是现代社会的文明标志,诚信关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存。加强社会诚信的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公民道德结构中必然要包含诚信的内容。由于外来文化的涌入,我国社会领域出现了一些消极思想,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一些非诚信行为和现象正在瓦解着中华民族的传统诚信大厦,因此,当前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重塑社会诚信已经势在必行。
一、在公民道德建设中重塑社会诚信的必要性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到,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中要包括“明礼诚信”,这一要求在当前我国社会诚信危机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加强社会诚信的培育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更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环境中的大国形象,更关系到中华民族道德礼仪文化的延续,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加强社会诚信的重塑又拥有了全新的时代意义。
(一)重塑社会诚信是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要求
隨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领域出现了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以及绝对自由主义的苗头,一部分人为了追求不正当利益而牺牲个人诚信,个人诚信问题、商业诚信问题以及司法公信力问题等等诚信式微的情况,都在动摇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果。特别是当前我国社会各项事业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公民道德与诚信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国这张名片的含金量。时代的发展需要诚信,诚信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确保个人在社会领域获得更多正当利益的基本前提,社会诚信的建立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全民的道德文化和道德能力水平,对于公民道德体系的完善和优化而言意义深远。
(二)重塑社会诚信是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的应然选择
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成为了当前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诚信是与一个社会文明的晴雨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滞后从社会诚信中便可见一斑。目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我国社会成员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稳步增强,“人无信不立”是中华民族传统诚信文化的经典论述,当前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加强社会诚信的建设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客观要求,社会诚信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信用关系,继而促进社会正义风气的形成与社会诚信行为的良性循环,使人人讲诚信的社会风气得到巩固,进一步丰富我国文化实力中的诚信道德因素,从而更好地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成因
我国社会领域诚信缺失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市场经济消极效应的影响、社会道德观念的薄弱,同时也包括司法公信力的不足以及新媒体时代的深入影响。
第一,市场经济消极效应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的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市场经济的积极效应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市场经济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消极效应,其中之一就是社会领域拜金主义思想的大量存在,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部分人违背了诚信原则,以假冒伪劣、坑蒙欺骗等手段获取眼前利益,开始铤而走险,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遭受了多元思潮的严重冲击,一些社会成员开始不讲道德,不讲诚信,道德观念十分淡薄,唯利是图现象屡见不鲜,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不注重自身诚信形象的树立,如由于道德诚信危机而引发的遇到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便充分体现了社会道德诚信体系的脆弱,道德观念淡薄是导致社会诚信失守的关键因素;第三,当前我国司法公信力不足是造成社会诚信滑坡的又一原因。从我国的历史传统角度而言,“法治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不占主导地位,法律制度服从于政治权力的实际运行模式导致以权压法。”〔2〕这种既定的思维模式使“人治”大于“法治”的思想直至今日仍在社会领域中发挥消极作用。由司法腐败引发的社会不公平问题更加剧了社会成员对于国家司法及其他社会成员的不信任,另外,我国的现行法律在塑造社会诚信体系方面缺少保障,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进一步完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不诚信的行为创造了生存的温床;第四,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使得网络虚拟空间成为了人们的第二精神世界,由于新媒体平台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新媒体网络平台的不诚信行为成为了一种“精神病毒”,一旦人们在新媒体平台中进行不诚信操作,那么便会引发更多人出于自我保护而无限复制不诚信行为,当前,包括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中充斥着大量的不实信息,网络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上当受骗的人大有人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于社会诚信信心的崩溃。
三、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重塑社会诚信的对策
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加强社会诚信的培育点要抓住四个重点,包括社会诚信氛围的营造、社会道德教育的坚持不懈、不断提升国家司法的公信力以及加强新媒体的监督监管。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
良好的社会氛围能够起到一定的感染和熏陶作用,社会风气对于一个人的言行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要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基础,进一步加强社会诚信氛围的营造,要用时代的眼光传承和弘扬传统诚信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精神理念被社会成员认同并内化。一方面要对于那些在诚信方面做出良好表现的个人、企业或组织机构等进行公开表扬,将先进的诚信事迹通过媒体传递到社会之中,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充分肯定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使诚信的宣传能够走进社区、学校、街头巷尾甚至是田间地头,从而使社会诚信的宣传得到常态化发展,持续巩固和增强社会成员的诚信意识。
(二)坚持不懈地开展公民道德教育
第一,要进一步丰富道德教育的工作形式。要以社区为单位,经常性以社会诚信和公民道德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走进社区、家庭、企业和学校,与受教育者进行充分沟通,开展亲密谈话,准确把握社会成员对于道德和诚信的看法及相关心理意愿或动态,理性分析反馈结果,继而调整工作方向;第二,要丰富道德与诚信教育的内容,加强以个人信用为核心的自我诚信教育,使社会成员了解自身的诚信行为与医疗、信贷、旅游及出境等方方面面的密切关系,让社会成员知晓现代社会对于个人诚信的要求;要加强以诚信经营为核心的企业诚信教育,使企业能够将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自觉地践行诚信要求,兢兢业业,用诚信的态度服务广大消费者;要加强教育诚信的培养,使诚信意识能够深入学校,从小抓起,贯穿一个人求学过程的始终;要加强以诚信为核心的时事形势教育,使广大社会成员明确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了解诚信对于个人、社会及国家总体发展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丰富社会诚信培育的内容。
(三)大力提升司法公信力
司法公信力是重塑社会诚信的基石,司法诚信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引导着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司法的权威得到了良好维护,才能使社会诚信的根基更加坚实,一切社会行为才能拥有法律的保障和支持。当前提升司法公信力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司法的诚信细节,要“全面、充分、及时公开立案、庭审、裁判、送达、执行等办案环节;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开审判制度。”〔3〕特别是对于那些社会舆论关注较高的案件,更要加强对社会的公开程度,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允许群众、党政干部、监督员到场旁听,加大司法腐败的惩治力度,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司法腐败问题的惩治措施;其次,要加强与诚信相关的立法,包括对个人及企业非诚信行为的监管办法,加大法律约束力,明确违背社会诚信的处罚条例,使法律的权威性在社会诚信重塑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加强新媒体平台的诚信监督与监管
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违背社会诚信的行为开始从现实生活延伸到新媒体网络平台之中,由于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媒介素养不高,缺少必要的辨别能力,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于新媒体平台的诚信监督与监管。第一,要加强普通网民的诚信教育,引导社会成员诚信交流,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第二,要加强新媒体平台运营商的诚信监管,在当前网络购物、网络交友呈现爆发式流行的状态下,运营商的诚信行为直接关系到每一位用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要重点对于运营商进行诚信相关问题的监督与监管,加强整治力度;第三,要建立新媒体诚信记录系统,使个人诚信资料能够得到合法的收集和记录,建立个人信用评分管理体系与信用数据库,从而进一步规范新媒体主体的网络行为,建立新媒体网络信用风险评估的新范式。
总之,面对当前我国社会领域诚信缺失的问题,必须要在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融入社会诚信教育,认清重塑社会诚信的必要性,厘清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背后成因,进一步加强良好社会诚信氛围的营造,不断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大力提升我国的司法公信力,重点加强新媒体平台的诚信监督与监管,从而使社会诚信的重塑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促使人人讲诚信良好局面的形成,有效提升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参 考 文 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2-11-18.
〔2〕刘涛.唯物史观视阈下社会诚信缺失与治理论析〔J〕.科学社会主義,2014,(06):82.
〔3〕伍志燕.社会诚信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究〔J〕.学习论坛,2014:68.
〔责任编辑:张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