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弟与嵯峨浩:民国版的杨过和小龙女
2015-04-29
一场特殊的相亲
公元1937年,中华民国26年,日本昭和12年。一场特殊的相亲仪式在日本东京举行,这场相亲仪式的男女主角以及牵线的红娘都是非同寻常的人物。且让我们来看一看:
男方:爱新觉罗·溥杰。父亲是清朝最后一位摄政王载沣,哥哥是清朝末代皇帝、现任伪满洲国皇帝溥仪,1929年后到日本东京学习院、陆军士官学校留学6年,1935年回东北,现任伪满洲国任宫内府侍从武官。时年30岁。
女方:嵯峨浩。嵯峨实胜和尚子侯爵的长女,嵯峨家族在日本公卿中是仅次于五摄家、九清华的名门豪族。嵯峨浩父亲的祖母南加子是明治天皇生母的同胞兄弟、宫内侍从中山忠光卿的独生女儿,嵯峨家与天皇有着血缘关系,并且来往极其密切。时年23岁。
媒人:日本关东军。出席相亲仪式的是曾任关东军司令的本庄繁大将,以及陆军中佐、时任伪宫内府“帝室御用挂”的吉冈安直。
这次相亲会的结果让三方都感到满意,用现在的套话说:在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这次相亲会开得很成功,是一次团结的相亲会、胜利的相亲会、奋进的相亲会。
首先,男女主角对彼此都很满意,他们表面上虽然风平浪静,内心深处却已经是暖流涌动。原来,溥杰和嵯峨浩事先都看过对方的照片,第一眼的印象都非常好,在溥杰眼里,嵯峨浩温文尔雅,美丽娴静,外貌有点像当时他很崇拜的日本宝冢戏场里最红的当红女星草笛美子;而在嵯峨浩眼里,第一印象觉得溥杰温和安详,虽然戴着军帽,但五官端正,眼镜后面的眼睛聪慧而明亮,与其说像个军人,不如说更像个学者或文人。
另外,原本嵯峨家对于这场婚姻持的是抵触的态度,反对最激烈的是嵯峨浩的外祖母系子,这次外祖母见了溥杰本人之后,态度居然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变成支持外孙女的婚事了。而作为媒人代表,关东军的长官们表现也不错,特别是吉冈安直一改平时的死板面孔,成了一个相声演员,讲了不少笑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可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次欢乐、祥和的相亲会背后竟隐藏了一场巨大的政治阴谋呢?
靠“慧生”解除的猜疑
就在日本关东军为溥杰的婚事牵线搭桥的同时,关东军强迫溥仪签字通过了《帝位继承法》。《帝位继承法》于1937年2月17日签订,并在3月1日,即溥仪在满洲国登基称帝的四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正式对外宣布,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条,满洲帝国帝位由康德皇帝男系子孙之男子永世繼承之。
第二条,帝位传帝长子。
第三条,帝长子不在,传帝长孙,长子及其子孙皆不在,传帝次子及其子孙,以下皆仿此。
第四条,帝子孙之继承帝位,先嫡出;帝庶子孙之继承帝位,以帝嫡子孙皆不在为限。
第五条,帝子孙皆不在,传帝兄弟及其子孙。
……
绕了一大圈,看到第五条我们就一目了然了,日本人的用意无非是想为日后溥杰和嵯峨浩所生的具有日本血统的男孩继承溥仪的帝位奠定法律基础。这个时候,嵯峨浩已经怀孕,如果她顺利产下一个男孩的话,无异于革了溥仪的命。
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里写道:当我听说溥杰快要做父亲的时候,我整天提心吊胆,我为自己的前途不知算过多少次卦。我甚至也为我的弟弟担忧,因为我相信那个帝位继承法,前面的几条都是靠不住的,只是“其弟之子继之”这一句话。
溥仪甚至怀疑嵯峨浩是日本派过来的间谍,他担心一旦嵯峨浩生了男孩,自己说不定某天稀里糊涂就“龙驭上宾”了。为此,溥仪变得疑神疑鬼,他给自己制定了这样的保护措施:
不在溥杰面前说出任何心里话,溥杰的妻子给我送来的食物我一口也不吃。假若溥杰和我一起吃饭的食桌上摆着他妻子做的菜,我必定等他先下箸之后才略动一点,也只是略动一点,绝不多动一口。
幸运的是,嵯峨浩来到满洲国四个月后,在1938年2月26日这天,为溥杰生下的是一个女儿。溥杰为这个女孩取名“慧生”。
反过来,溥仪对于慧生的降生却高兴得手舞足蹈,“夺位”的警报总算暂时解除了。后来,溥仪对这个给自己带来好运的慧生格外疼爱,他招待弟弟一家的时候,特地让慧生夹在他和溥杰之间,同样的场合,溥仪妹妹们的孩子却连上席的机会都没有。每次吃饭的时候,溥仪总是可着劲儿地往慧生的碗里夹菜,生怕她吃不饱,这样的关爱一点也不亚于她的亲生父亲溥杰。
慧生的降临也让溥仪与溥杰夫妻的关系有了巨大的转折,溥仪和溥杰原本因为嵯峨浩而出现了一点裂痕,但现在又修补如初了,自此以后,溥杰一直都是溥仪最可信赖的好兄弟。而对于嵯峨浩,溥仪看她的眼光也不像以前那么杀气腾腾了,温和了许多。一个女孩的降生竟然挽救了三个大人之间的危机,所以,有人说“慧生”又有另外一层意思,即“会生”。
一别十六年的夫妻
中日战争的8年,正如大部分中国人一样,对于溥杰和嵯峨浩夫妇同样是十分漫长而难熬的8年。只是前者更多出于肉体的折磨,而后者更多来自心灵的煎熬。尽管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夫妻俩先后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1940年3月,嵯峨浩生了二女儿嫮生),尽享天伦之乐,然而,活在日本人刺刀的阴影下,一家人的生活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战争到了后期,随着日本人的节节败退,预料到大事不妙的溥杰更有一种深深的绝望感。1943年秋天,溥杰再次被派到日本陆军大学学习,他携家带口而往。然而这时日本国内的状况也日益恶化,由于战时物资的匮乏,就连像他这样的人吃饱饭渐渐都成了奢侈。到了1945年,情况更加恶劣,连陆军大学的教官们都走上了战场,溥杰已经无书可读,再加上他放心不下远在中国的溥仪,于是决定回国去。
1945年2月,溥杰和嵯峨浩带着嫮生乘军用飞机返回新京(即长春,伪满洲国首都),7岁的慧生因为要读小学,留在了日本的嵯峨家。清晨,慧生在日本的羽田机场为父母送行,这天天气很好,隔着飞机的窗户,溥杰清晰地看到慧生微笑着朝自己和妻子挥手。只是他预料不到,这竟是自己这辈子最后一次看到心爱的女儿。
日本困兽犹斗,回到东北的溥杰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只待宰的羔羊,等待着被抬上砧板的那一刻。1945年8月,苏联宣布对日本作战,出兵中国东北。8月10日,溥杰从吉冈安直嘴里得知苏联的几千辆坦克已经越过国境,估计第二天就会到达新京附近,关东军打算带着溥仪退守通化,并通知他们做好战败自杀的准备。
8月11日,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宫内府开始了“迁都”,实则为狼狈的逃难。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溥仪、溥杰、嵯峨浩、吉冈安直都第一时间在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一消息,所有人都在流泪、痛哭,尽管哭泣的理由并不一样。8月18日,溥仪宣布退位,“满洲国”解体,短命的伪满洲国在生存了13年零5个月之后,在大栗子沟这样一个偏僻得适合隐居的地方结束了它的尴尬生涯。
事后兄弟俩一合计,觉得唯一的道路就是逃亡日本,于是通过关东军向日本大本营提出避难请求。溥仪决定从大栗子沟出发,到通化乘飞机经朝鲜平壤到东京,其他人乘火车及轮船相继去日本,一起接受日本政府的保护。
受飞机定员的限制,溥仪的随行人员只有溥杰、三格格的丈夫润麒、五格格的丈夫万嘉熙,毓嶦、毓嵒、毓嵣三个侄子,以及一名侍从和一名侍医,加溥仪共九人。皇后婉容以及嵯峨浩、二格格、三格格、五格格准备等第二批再去。
溥杰也和嵯峨浩道别,他显得很兴奋,因为很快他又可以见到自己心爱的女儿慧生了,他对妻子说:“你和嫮生随后就来吧!今后,我再也不当这皇宫内的差使了,我们一家四口子好好过日子吧!”嵯峨浩听了,轻松地答道:“是啊!我随后就来。”
谁能想到,这一分别就是16年!溥杰与哥哥溥仪逃至沈阳打算改乘飞机前往日本,在沈阳机场被苏联军队俘获,一直到1961年,在周总理的关怀和斡旋下,溥杰与妻子嵯峨浩重逢。1987年6月,浩夫人去世。1994年2月28日溥杰于北京逝世,享年87岁。死后骨灰一半葬于日本山口县下关市中山神社(嵯峨家的神社)的爱新觉罗分社内,另一半葬于北京。
(《民国风流》潘冰剑/文,东方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