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国维的墓志铭

2015-04-29肖伊绯

寻根 2015年2期
关键词:溥仪墓志铭王国维

肖伊绯

民国18年(1929年)己巳,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两年后,清华研究院师生为其立纪念碑于校园内工字厅东。40岁的陈寅恪为此撰《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此碑由林志钧书丹,马衡篆额,梁思成设计碑式。末署“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三日二周年忌日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师生敬立”。陈寅恪所撰纪念碑文意味隽永、传诵已久,文中的那一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几成家喻户晓的王氏生涯定论。

但王国维的墓志铭,并不是此纪念碑铭;而普通读者则往往将其与纪念碑铭相混淆,经常有将陈氏文句当作王氏墓志铭征引者。我们知道,纪念碑是地面建筑,立于地表,供后人凭吊追思之用;而墓志铭则是与逝者同埋于地下,作为其生平概略的重要记载物,是深藏在墓穴里的。那么,王国维的墓志铭究竟是怎样的内容呢?这还得从其自沉于昆明湖后遗留的一道“密折”说起。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在颐和园内的鱼藻轩前,自沉于昆明湖。除了内衣口袋里的那封遗书之外,他还给已从紫禁城“移驾”天津租界里的溥仪写了最后一份“奏折”,折子上说:“臣王国维跪奏,为报国有心,回天无力,敬陈将死之言,仰祈圣鉴事。窃臣猥以凡劣,遇蒙圣恩。经甲子奇变,不能建一谋、画一策,以纾皇上之忧危,虚生至今,可耻可丑!迩者赤化将成,神州荒翳。当苍生倒悬之日,正拨乱反正之机。而自揣才力庸愚,断不能有所匡佐。而二十年来,士气消沉,历更事变,竟无一死之人,臣所深痛,一洒此耻,此则臣之所能,谨于本日自湛清池。伏愿我皇上日思辛亥、丁巳、甲子之耻,潜心圣学,力戒晏安……请奋乾断,去危即安,并愿行在诸臣,以宋明南渡为殷鉴。弃小嫌而尊大义,一德同心,以拱宸极,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迫切上陈,伏乞圣鉴,谨奏。宣统十九年五月初三日。”(《清废帝溥仪档》,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溥仪数年后回忆说,看到“奏折”时,笔墨劲练,确属王国维笔迹,但后来一想,一个将死之人怎么会写出这样工整的“奏折”?他后来得知,这份“奏折”是王国维请罗振玉代为缮写的,属于“口述史”类型的二手资料,可信度已大打折扣。后来又有罗氏后人站出来说,这份“奏折”是罗振玉命其子罗福葆仿王国维笔迹而作,则不但可信度已降至最低,甚至于还顶着“欺君罔上”的罪名了。无论罗氏后人的说法是否可信,可以理解的是,之所以弄出这样一份“奏折”,或许纯属王、罗二人深厚交谊使然,为的只是给已死的王国维捞一个御赐的“谥号”。当年罗振玉递上这份“奏折”之后,谥号“忠憨公”也就特批了下来,照例得到了皇室的抚恤金,生前清贫窘迫的王国维之身后事,也算是有了着落与名目。

杨钟羲撰文、袁励辈书丹、文楷斋宋德裕刻石的王国维墓志铭,也就在此时诞生了。与两年后陈寅恪等学界人士营造的王国维纪念碑不同,前者的撰书者均为王国维在溥仪宫中任职时的同僚,其内容虽然也阐述了王氏学术成就,但更着重于其人格与学术的本源——君臣大义。这方墓志铭的内容,对于研究以王氏为代表的清末遗民心态及这一群体的学术取向,无疑还是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的。墓志原石现已不知去向,只有拓片尚在民间流传。兹与北京图书馆所藏、日本早稻田大学所藏的墓志铭拓片逐一比勘,过录墓志铭文,酌加标点如下:

诰授奉政大夫 赏食五品俸南书房行走 特谥忠憨王公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 赏食三品俸 紫禁城骑马 南书房行走前江南江宁府知府翰林院编修

辽阳杨钟羲撰文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 赏食二品俸 紫禁城骑马 赏穿带素貂褂南书房行走前翰林院侍讲

宛平袁励毕书丹并篆盖

有博学以文,行已有耻之君子日王公静安,以特奏名出身,官南书房翰林,丁卯五月三日自沉颐和园之昆明湖。天子轸惜贞臣,派贝子溥忻奠缀,赏帑金治丧,予谥忠怒。其年七月十七日诸子遵遗命卜葬于清华园侧,丐钟羲为文以铭其幽。公讳国维,字伯隅,静安其自号,浙江海宁州人。先世籍开封,宋靖康元年,远祖副都总管禀死节太原,谥忠壮。南渡后,遂家海宁。曾王父、王父世有隐德,父乃誉以能书名。公读书通敏,弱冠补博士弟子员。诗学放翁,词学纳兰容若。辛丑留学日本,丙午入学部,充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修,治元明以来通俗文学。宣统辛亥,国体骤变,航海居日本,专治经史,日读注疏尽数卷,旁治声韵训诂,奄有乾嘉诸儒目录、校勘、金石、舆地之长。又当古文字、古器物大出之时,以其学识理董之,故新得之多,为近世学者所未有。甲寅与上虞罗振玉共考释流沙坠简,振玉考殷墟文字,亦颇采其说,所著《释币》及考地理诸作,为嘉兴沈尚书曾植所推挹。丙辰自日本归,为广仓学窘编《学术丛刊》杂志,并遍观乌程蒋氏所藏书,为编序录,撰著乃益富。丁巳撰《殷卜辞中所见先王先公考》及《殷周制度论》,能言周代立制之源及成王周公所以治天下之意。近年校勘蒙古史料,于对音尤审,又欲注《蒙古源流考》,研究满洲蒙藏文字,惜未竟其业。癸亥三月,用大学士升允荐,命在南书房行走,赏食五品俸,紫禁城骑马。再上封事,请崇德讲学,蒙褒许。甲子十月九日之变,忧愤怀必死之志。明年春,驾幸天津,俞允留京掌清华学校研究院事。不时赴行朝,蒙召对,依恋出于至诚,每欲有所陈请,口呐苦不达。比年战祸频仍,时局安危不可知,当事者不闻有所筹议,公欲言不可,欲默不忍,愤激异常时,密书遗嘱藏衣带中,略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草具遗章邮罗氏津寓,代为呈递,遂效止水之节。距生于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年五十有一。昔季路问事鬼神,进而问死,欲知处死之道也。死非季路所难,莫难于知之明、处之当。公自以起诸生,为近臣,被殊遇,主辱臣死,杀身成仁,尽知死之义。公尝谓今之学者于古人无所不疑,独不自疑其立说之根据。盖公之学,由文字声韵以考古之制度文物并其立制之所以然,由博而返约,由疑而得信,务当于理而止。故心思言论粹然一出于正,一洗时人功利之弊。与人交,初甚落落,久乃愈醇。临财无苟得,不可干以非义。其治学也,缜密谨严,不悖不惑,即其人亦非晚近之人也。故其死不失义,如趋而就几席枕藉之无异,可谓好古多闻而不违行己之耻之君子矣。彼徒以匹夫之谅为名者,安能知其学之本原之所在哉?钟羲避地上海,始识公于沈氏海日楼,读其《题蕺山先生遗像》诗,即心异之。既而同赴召,同被命检景阳宫书籍,过从日密。甲子秋,将有所弹激,已属草矣,以示钟羲,钟羲举胡石庄“人物凋尽,彼此当互相成就”之说为言,乃止不果上,又以见公之服善也。公娶莫氏,继室潘氏。子潜明,先公一年卒,次高明、贞明、纪明、慈明、登明,孙庆端。著有《观堂集林》,为“艺林”八卷、“史林”十卷、“缀林”二卷,其他遗著不具书。铭曰:

淀园之修,日治海军。辨止欲论,至哀无文。坐阅河山,剩止勺水。士女嬉游,冠裳诺唯。君子之守,有所不为。山夷海竭,其志不欺。和光同尘,有腼三老。安危何预,友朋相倒。百年养士,独行惟公。心盟止水,气贯长虹。文人无行,一雪斯耻。我铭幽毳,用告悸史。

文楷斋宋德裕刻石

从这方千余字的墓志铭来看,对王国维之死,清遗老群体的评价是相当高的。无论从士大夫的道德情操来追索,还是从文人学者的志趣情怀来考察,王国维以一己之死,完成了“君臣大义”,完满了文士德行。

撰写墓志铭的杨钟羲(1865-1940),其先祖为满洲正黄旗人,乾隆间改为汉军正黄旗,世居辽阳。姓尼堪氏,原名钟庆,戊戌政变后改为钟羲,冠姓杨,字子勤、子琴、圣遗、芷晴,号留坨、梓励,又号雪桥、雪樵等。他是光绪十一年(1885年)举人,十五年进士,翰林院编修;后任国史馆协修和会典馆协修。历任襄阳、准安、江宁知府。辛亥革命后,蛰居上海,以遗老自居,寄情文史,著述颇丰,尤以四十卷《雪桥诗话》闻名。陈寅恪和胡适都特别看重《雪桥诗话》这部著作,陈在给吴宓的信中评价((雪桥诗话》说:“作者熟悉清朝掌故,此书虽诗话,而一代文章学派风气之变迁,皆寓焉。”而胡适在日记中也提到:“杨先生是位遗老,故他的诗话重在掌故……这部书是一部很有用的参考书。”

杨钟羲与王国维,有相当多的共同点,无论从为人处世、志趣情怀方面,还是从生活经历、学术取向方面,都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二人在性格上都是讷于言、慎于行的谦谦君子,但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内又都是精益求精、自成一格的集大成者,皆是有志于学术而疏于世俗交际的。杨氏第一次接触王国维,只是因读到其诗作《题蕺山先生遗像》,“即心仪之”。这是王国维于1919年,怀念“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的诗作,诗曰:“山阴别子亢姚宗,儒效分明浩气中。封事万言多慷慨,过江一死转从容。大干劫去留《人谱》,三百年来拜鬼雄。我是祝陈乡后辈,披图莫讶涕无从。”面对这位明亡之后,恪守“君臣大义”,最终绝食而死的儒学大师,王国维诗作中流露的追慕与哀痛,是真切深沉的。而杨氏自辛亥革命以来,蛰居上海已十年,此时读到此诗,“即心仪之”的那一瞬,已注定了与王国维的一段短暂因缘。1923年,杨、王二人同在逊帝溥仪宫中任职,同时被委任为南书房行走、紫禁城骑马的“伪职”,二人从诗意文心的神交,走到了所谓“君臣大义”的政治现实之中。

其实,在逊帝宫中任职期间,杨、王二人同为学者型官员,从人际影响力到实权势力方面,皆微不足道。当日溥仪座下诸人,一派是亲贵和内务府旧人,如溥仪的岳父荣源、绍英等,溥仪最为倚重的郑孝胥正出自其中;其次是以“帝师”陈宝琛为首,包括胡嗣瑗等具体执事人,这派势力仍然深得溥仪信任。而声势最弱的南书房同僚杨钟羲、王国维等人,基本上只是长于学术,却拙于言辞,政治经验、手段都乏善可陈,根本谈不上有任何“治国”之大用。也正因为如此,杨、王二人对逊帝溥仪的复辟之举,虽然极尽“人臣之道”竭力守护,但无奈无力与无限哀怨之感也一直盘桓于心。一年之后,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之后,从人格精神上一直恪守“君臣大义”的杨、王二人之痛苦程度,恐怕要远远超出那些早就各有打算的“实力派”们。他们都是在故国故纸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同类人,他们都是不擅于在现实现代中筹划谋略的那类人。

实际上,虽然杨、王二人心性相通、志趣相投,但他们的来往却并不算密切,从现存王国维书信来看,也只有一次通信记录,他们之间,似乎只保持着一种淡泊洁净的君子之交,自有一番相知相惜的无言相望。王国维投水之后,据吴宓日记载,杨钟羲在“王先生自沉之次晨,首至颐和园鱼藻轩望尸而哭,挽诗亦沉痛”。他在挽诗中说王国维之死是殉国、是“尸谏”。从杨氏的这些举动来看,他对王国维之死的冥会于心,是王氏其他同僚、故交、师友的沉痛哀伤无可比拟的。而最终由他来撰写王氏墓志铭,是否有王国维生前的某种授意或带有倾向性的暗示,目前尚无从考证,但于情于理而言,确实可以说是夙缘如此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墓志铭中提到了王国维的代表作《观堂集林》。这一20卷本的《观堂集林》,不同于罗振玉、赵万里在王国维死后印行的《观堂集林》24卷本,这是王国维生前亲自校订,由蒋汝藻资助印行的初版本,学界通称为“蒋本”。在王国维1924年1月17日致蒋汝藻的信中提到,“今拟先择最要者赠送,大约有二十部可敷分赠”,在这首要赠送的20部初版本中,杨钟羲赫然在列。王对杨的这部赠书,不但彰显出杨、王二人的生前交谊,无形中也成为杨在撰写墓志铭时的重要参考,更为后世研究考证《观堂集林》版本衍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证。

细观王国维墓志,除却杨钟羲所撰铭文的种种研究价值之外,由袁励凖所书的那一笔劲秀古雅的行楷也格外引人注目。袁励凖(1876-1935),字珏生,号中州,别署恐高寒斋主,河北宛平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会试同考官。民国后任清史馆编纂,辅仁大学教授。工书画。行楷宗米元章,篆学李杨冰,文静典雅,甚得时誉。北京中南海新华门匾额为其书写。除了墓志的书法堪称当代一流之外,刻石者文楷斋宋德裕的刻工也相当精湛。文楷斋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刻书铺子,董康、陶湘的众多民国精刻本,多出于此。而文楷斋的名工宋德裕,不但擅于刻制书版,对碑石刊刻也得心应手,如龙潭湖内袁崇焕庙的康有为、梁启超书法的石刻就是宋德裕的作品。由此看来,王国维的一方墓志,集当时著名诗家杨钟羲、知名书家袁励凖、名工宋德裕手笔于一体,也堪称“三绝”之铭。

猜你喜欢

溥仪墓志铭王国维
王国维《录鬼簿校注》考
毕竟一双小儿女 小朝廷时期的溥仪与婉容、文绣
墓志铭也可以很幽默
墓志铭漫话
墓志铭
你所不知道的末代皇帝溥仪
《绍英日记》中的溥仪大婚
《我的墓志铭》征文通知
在神不在貌——论王国维的“眩惑”
“手不释卷”的王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