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生态文明发展与廉政建设的契合

2015-04-29肖杰

廉政文化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契合廉政建设生态文明

肖杰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新理念,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廉洁的政治体系作保障,廉政建设也需要生态文明发展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与廉政建设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契合。实现生态文明发展与廉政建设契合的合理路径,首先需要构建以廉政建设为保证的生态文明发展环境,其次是使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廉政建设过程中得到有效渗透,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形成合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廉政建设;契合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15)02-0025-05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形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伴生了资源浪费、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原先的一部分人享受发展带来的利益,一部分人承受发展带来的损失,但是在生态危机面前,这种不公平现象消弥于无形,如北京的雾霾、沙尘天气,就是由于发展过快而带来的生态恶化,所有人都因为环境的污染而遭受到伤害。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并日益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构建生态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廉政建设作为政治良性发展的趋势,强调的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发展状态,它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同样也需要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契合,为开拓文明发展道路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支持。

一、廉政建设需要生态文明发展的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是化解生态危机的重要举措。所谓生态危机,主要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基本生态过程即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破坏和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从而危害人类存在的现象。[2]文明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以人本身的自然存在(作为自然物的存在)和外部自然对象的存在为前提的。[3]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人类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的过程。人类最早的经济活动是通过对自然产品的交换而产生的,这种活动必然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适应并改造的过程,而政治作为经济的集中表现,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又为经济基础服务,给予经济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因此,政治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自然条件,而人的存在必须依附于自然,通过自然获取人生存发展的条件,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逐步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进而形成社会、阶级、国家。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称“人是政治的动物”,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表明政治与自然的生态系统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政治的发展同样需要有生态文明作为支撑。生态文明遵循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使自然、社会、人类三者达到统一和谐。而政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需要生态文明提供“养料”,以实现政府合理运行、社会良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政治生态。由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紧密结合,因此当出现生态危机时,所引发的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环境问题,还连带引发社会问题,影响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只有转变发展模式,树立生态文明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减小或摆脱生态危机的危害,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为政治生态的稳定提供必要条件。

政治在社会上层建筑中居于统率地位,通过权力维护本阶级本民族利益,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政治是维护国家、社会、阶级、个人利益的保护带,实现相对的公平公正是政治良性运行的保证,这就要求在政治体系中必须实行廉政,建立廉洁政府。而廉洁政府是指“政府官员普遍清正廉明,法律政策优良,惠民利民,法律实施公正无私,公共权力被用来服务于公众利益。”[5]但是政治从诞生以来,就只能把廉政当成理想的状态,而腐败却一直滋生于政治的肌体之中,成为“政治之癌”。腐败产生是由于掌握一定权力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谋取私利,腐败与生态危机一样,它导致政治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破坏和维持政治运转系统的瓦解,形成政治危害。1948年,民主人士黄炎培向毛泽东提出了“兴勃亡忽”的历史周期律问题,而历史周期律的不断重演正是由于各种政权没有解决好廉政建设的问题。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就指出资产阶级政府想要建立以廉政为核心的“廉价政府”的目标只能是一种欺骗手段,因为“这个组织起来的权力一直是统治阶级进行奴役和牟利的手段。”[6]93而只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夺取了政权后,在以实现占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的利益为主要目标的前提下,“廉价政府”才有可能。政治的变革是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在这种波浪式的运动过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以及更高级的共产主义过渡,而实现廉政代表了政治生态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相协调,坚持整体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这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具有相同的实践旨趣,都是要实现和谐、科学的发展。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文明观,使人们不再把掠夺资源、谋求私利当做个人发展的基础,而是强调人是政治、经济、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只有促进整体发展才能实现个人发展,使人们摆脱那种为生存和发展而把个人放在中心地位,由此把谋求私利、个人占有更多的资源的思想和行为摒弃于生态文明的理念之外。这也为廉政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支撑。

二、生态文明的发展需要廉洁的政治体系作保障

生态文明的初衷在于人类由于科学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对自然的“获取”变为“夺取”,由此而造成的各种消极影响,使自然界的“天灾”更多的和“人祸”相联系,反映出人类在面对生态危机时的无能为力,只有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有效地防止危害的发生,因此,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7]。生态文明是体现社会进步的标志,在生态意识上强调生态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合理消费,坚持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生态制度上强调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履行保护生态职责;在生态行为上强调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打破发展上的唯GDP论,形成良好的发展生态氛围。生态文明必须要有社会、经济、政治做为发展的保证,而政治体系中的政府、执政党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绿色”政治和“绿色”生态同样不可或缺。近些年来,一些地方企业为了短期经济利益,不惜以破坏环境和耗损资源来谋求发展,而地方政府在生态治理上的不作为和放纵行为给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一方面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是政府的公信力的下降,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生态危机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起决定作用,如果抛开政府在生态治理决策过程中的追求经济效益和领导政绩的因素,决策的不透明和政治权力的缺乏监督也使得腐败风险不断加大,这种风险转嫁并进而影响到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以及自然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产生过真正意义上的廉洁政府。历史学家吴晗说过,贪污腐化竟是“与史同寿”。究其原因,在于原先的国家形态首先是建立在极低生产力条件之下的,社会分工后一些人成为为公众服务的公职人员,他们脱离了物质生产的领域,要获取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要,必然要通过手中的权力才能实现,这给腐败留下了生长的土壤;其次,原先的国家是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必须通过政府、军队等暴力机关来维持,在文明程度不发达的情况下,剥削阶级为了表现出个人身份地位的崇高,必然要通过与普通大众不同的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进行展现,这使得腐败成为剥削阶级的必然产物;最后,在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生产资料私有、极少数剥削者剥削和压迫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社会制度,“这个制度的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就是侵吞公众财富的社会,而管理社会的公职,必然是官员的私有物”[8]。而利用政党选举和政府更替等所谓的民主形式,大肆收受政治献金,安插垄断集团人员进入政府,影响政治决策,形成官商勾结成为资本主义政治腐败的独特形式。西方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得越久,越是困难重重,只要涉及到私有利益,构建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的承诺就会被抛诸脑后。例如美国拒签《京都议定书》,正是由于汽车制造商、石油巨头通过巨额资金投入选出符合自己利益的代言人,把私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政客获得资金支持,于是投票选择反对执行保护生态的法案,这使得腐败行为“合理化”,所谓的构建生态文明成为一纸空谈。西方的所谓“自由”、“民主”在腐败行为面前暴露无遗,“表面上高高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国家政权,实际上正是这个社会最丑恶的东西,正是这个社会一切腐败事物的温床。”[6]54这表明生态文明只有同真正意义上的廉政建设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实现。

构建生态文明首先是政府责任,通过政治决策才能形成发展机制。这就需要政府所代表的必须是符合社会绝大多数人利益的要求。只有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政权才有可能满足这一条件。而廉政建设是生态文明发展的保障,原因在于:首先,廉政的观点与生态文明目标是相通的。二者都追求理想化的发展目标和强调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其次,廉政建设与生态文明具有同样的价值观念,“廉为官德,政者正也”,是通过道德的教化作用来引导个人的行为规范,而生态文明强调的文明观念是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人类发展的优秀成果,提倡在生态观下的文明的指导作用,从这方面来看,廉政与生态文明在提高人的道德品质上是相同的;最后,廉政建设的结果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的进步,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于是否能把以人为本以及和谐发展的理念贯彻始终,这都需要有廉洁政府才能得以实现,而只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政府才可能产生以人为本的廉政体系,而这样的廉政体系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前提,生态文明的发展依靠以廉政为主导的政治体系形成保障,进而建设起适应人类发展需要的、科学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

三、构建生态文明发展与廉政建设契合的合理路径

廉政建设作为执政党为巩固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手段,一方面是寻求对现有政治生态格局的改善,另一方面是强调现有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它不是以破坏政治的生态系统为目的,而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改造与调整。正如生态文明不是否定人类的科技发展对生态的积极影响,而是为如何使人类今后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从生态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文明的新的发展方式。只有注重从生态文明和廉政建设中寻找到契合点,才能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首先,构建以廉政建设为保证的生态文明发展环境。廉政建设的核心是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建立起适合政治制度持续健康发展的政治体制改革。这既是政治体系内部遵循生态治理模式开展的治理,同时又是生态文明契合政治生态建设的合理途径。廉政本身就是政治生态的理想化状态,是政治体制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当政治体系内部出现产生廉政的意愿和条件时,它必然要把廉政建设作为发展的目标,当政治体系外部出现不执行廉政建设就会动摇执政基础的环境时,廉政就成为执政者的唯一选择。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决定了它必然要从政治的上层建筑采取至上而下的治理方式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这与廉政的治理过程是契合的,生态文明的产生源于增长的极限,是生产力不合理增长过程中逐步向和谐发展状态的复归。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人类改造自然同时又是在改造人类自身的活动,是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统一,“生态文明的提出,就是要表达一种能够充分表达人的本质力量,能够打破人、自然、社会片面束缚的新视角,在这样一个新的文明形态中,人以更加全面的关系,更充分的本质力量,更合乎自由理性的方式,实现着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也即实现着人的解放”[9]。而人的解放除了需要生产关系的变革,同样需要政治体制的保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廉洁高效的执政环境,生态文明推崇平等、发展、系统的观念,而廉政建设提倡公正、廉洁、高效的执政状态,只有推行廉洁高效的执政环境,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实施,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助力。

其次,使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廉政建设过程中形成有效渗透。生态文明的产生历史并不长,它所形成的影响力也没有达到能够直接改变全世界的自然生态格局的地步,因此,生态文明的发展必然是要走从局部到全体、从单一到全面的过程,形成廉政建设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的和谐发展路径。发达国家在深刻认识到发展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危害后,会主动求变,提出生态文明并把之当成新的文明发展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的稳定和社会发展。但是它们又无法克服社会制度的自身缺陷,正如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它们最早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却又无法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彻始终,政治上的腐败注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波三折,事实已经证明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缺陷。只有在更高的社会形态下才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五位一体”并列,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上升到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高度,使生态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也使生态文明建设从科学研究视角上升为国家发展意志。廉政建设内核是政治体系的良性发展,而外延是“廉治”、“明政”的政治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自然生态治理的统一。铲除腐败只是廉政建设的一个部分,从长远来看廉政建设要求的是实现执政的稳定性和对政治风险的提前防范。而生态文明也强调人类能够形成对自然风险的防范,建设稳定发展的人与自然共生环境。这与我国在廉政建设中所提倡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宗旨是不谋而合的。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决定了生态文明走的是不同于以往文明发展模式的道路,是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而廉政建设作为当前中国政治生态格局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组成部分,必然要借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使生态文明的理念反映到廉政建设的过程中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政建设观,在廉政建设中遵循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念,保证廉政建设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对当前我国实现廉政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为执政党提供稳定的执政基础。

最后,使生态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形成促进全面发展的合力。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成果就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到政府的工作考核,新的《环保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在承担后果方面,提出“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而未公开的”等8种违法行为,[10]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造成不良后果的应当引咎辞职。把生态保护和廉政建设合为一体,使得生态文明建设从自然生态文明上升到政治生态文明的层面,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高到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的层面,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走向。生态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所形成的促进全面发展的合力,将会引领我国文明建设,使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更为具体、更为明确。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效应对当前廉政建设的复杂局面,形成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廉政建设格局,生态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不仅是达到二者之间契合,而且通过契合,完善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 余谋昌.当代社会与环境科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213.

[3] 陈筠泉.关于生态文明的几点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1):6.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5] 何增科.廉洁政府与社会公正[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15.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姬振海.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的若干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5.

[8] 董世明.从《法兰西内战》看马克思的廉政建设思想[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5):129.

[9] 夏文斌.生态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5):52.

[10] 解析新环保法:8种行为地方领导人应引咎辞职[EB/OL].(2014-04-30)[2015-01-15].http://news.163.com/api/14/0430/

01/9R1T8EFE00014AED.html?frp091.

责任编校 王学青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Anti-corruption Construction

XIAO Jie (Department of Marxism,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6, Guangxi, China)

Abstract: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puts forward a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ch calls for a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an overall layout which integrates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ide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civilization requires the safeguard of a clean political system. Meanwhile, anti-corruption construction needs the suppor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The two corresponds with each other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o find out a proper path to unite the two, we should first construct an atmosphere of ideolog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with the guarantee of anti-corruption construction. Then, we should let the concept of ideological civilization effectively penetrate into the course of anti-corruption construction. In this way, the two forces can unite together so as to promote the overall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ti-corruption 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猜你喜欢

契合廉政建设生态文明
浅谈财政监督工作思路
浅谈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短剧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