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中轴线的文化积淀与特色

2015-04-29李建平

关键词:遗产保护古都中轴线

李建平

[摘要]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旧城有着古代东方城市独特的建筑风貌。这种建筑风貌在世界古代城市建设史上是罕见的,这种罕见就在于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的完整性和蕴藏着的深厚文化内涵。这种完整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又集中体现在北京旧城中轴线上。这条中轴线不仅是北京城市的脊梁,统领着整个城市的布局,支撑着城市的街巷肌理,还是一条人文线,展示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一座北京城,半部中华史,北京旧城中轴线积淀了元、明、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丰厚的历史文化。

[关键词]北京; 中轴线; 历史; 文化; 遗产保护; 古都

[中图分类号]K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5)02000105

在北京城迈向世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发现保护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北京的古都风貌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神韵。没有传统的城市建筑风貌、建筑特征,北京城就不是北京了,也许和香港、新加坡、纽约没什么区别了。支撑北京古都风貌的核心是北京旧城中轴线。可以说,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市的命根,是北京城市的文化之根,也是北京城市现代化发展建设的文化源泉和北京城市的人文线。为此,北京市提出“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开展了全面推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无论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还是推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都需要深入发掘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

一、北京中轴线的构成与韵律

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旧城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止钟楼,全长78公里,约15华里。梁思成先生是这样赞美中轴线的:“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1]古代北京城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开始向北延伸,从永定门城楼向北,在中轴线东、西两侧是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约略对称的皇家祭祀建筑群。在两组祭祀建筑群中间就是中轴线,表现形式是长长的御路。然后,一条自然的河流出现,在河流与中轴线相交之处是一座大石桥,这就是北京的天桥。为什么叫“天桥”,老百姓认定这是古代皇帝又称“天子”去天坛祭天、先农坛祭神必须经过的一座桥。高拱的大石桥不仅位于中轴线上,向南、向北还从天际线上联系着永定门和正阳门。有学者研究认为,天桥因为在中轴线南段,与中轴线北段的地桥,也就是万宁桥遥相呼应,根据北京城天南地北的文化特征,南段的桥被称为“天桥”。天桥下面的河流被称为“龙须沟”。由此,天桥又成了龙的鼻子,中轴线被誉称为“龙脉”,这条龙脉一直延伸到中轴线北端的钟楼。

过了天桥,一条市楼对列的大街,从珠市口一直延伸到正阳门,正阳门箭楼、城楼、瓮城、护城河,以及护城河上的大石桥、牌楼组成中轴线上第一个建筑高潮。但这还只是中轴线向北延伸的序幕。过了正阳门,建筑的颜色、体量不一样了,由青砖灰瓦变成了红墙黄琉璃瓦。从正阳门城楼到大清门,由大清门到天安门,一起一伏,一伏而又起,长长的御路和天安门前的空间组成“丁”字型广场,是一个严谨的围合空间,衬托着皇家建筑的庄重和森严。由天安门起,是一系列轻重不—的宫门和广庭,红色的墙身,黄色的琉璃瓦顶,一层又一层的起伏峋峙,一直把人们的视线引导到紫禁城,引导到太和殿。太和殿是古代北京城的中心、核心,也是中轴线上等级最高和最重要的建筑。

沿着太和殿再向北,中轴线上皇家雄伟的建筑气势不减,庄重雄伟的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相继起伏出现,皇家的门阙、宫殿一直延伸到神武门。

出神武门,再往北,又奇峰突起,五座山亭式建筑对称在景山上出现,景山也成为紫禁城背后的靠山。景山中峰上的万春亭恰好建在中轴线制高点上,从景山向南北眺望,景观各不相同。向南眺望,层层皇宫建筑只见屋脊,看不见人的活动,私密性极强;向北眺望,绿色的景观一直延伸到地安门。无论向南、向北眺望,都能领略中轴线的神韵和魅力。

从地安门向北又是中国古代城市熟悉的街道,宽阔的道路不仅是中轴线的延续,两旁还有整齐对称的商业街区和胡同、四合院,红墙灰瓦的庙宇散落其间。一条人工运河出现了,在运河与中轴线相交汇处一座大石桥又出现了,这就是万宁桥,老百姓俗称“后门桥”,它与中轴线南段的天桥遥相呼应,只是天南地北,天桥高拱,万宁桥坡缓。

过了万宁桥,就能看到中轴线北端的高大建筑——鼓楼和钟楼。鼓楼和钟楼相间100米,中间是广场,衬托着鼓楼和钟楼两座高大的建筑在时空中耸立。鼓楼呈现红色墙身,绿色瓦顶,建筑体量不仅高大,而且雄伟;钟楼在其后,是中轴线上最北端的建筑,也是中轴线上最高的建筑,通高达47米,通体用青砖石条垒砌,高耸挺拔。根据北京城建筑前(南)为阳,后(北)为阴的文化理念,老百姓认为,前面的鼓楼像似魁梧的小伙儿,后面的钟楼像苗条、挺拔的姑娘。还有人说,前面的是红脸的新郎官,后面是清秀的新娘子。

中轴线上的建筑,从个体上来看,均是一幅幅优美的图画,而从整体上来看,又是中国画的长卷。其中,中轴线的韵律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北京旧城中轴线由南向北,进入永定门,就像一曲优美的乐章开始了,先是由远渐近,由轻渐重的音乐序曲,也就是说,从永定门到天桥,是轻音乐,是中轴乐章的序幕;经过天桥和长长的前门外大街,当正阳门高大的箭楼、城楼出现了,乐章才进入高潮。正阳门箭楼前面的牌楼、大石桥为韵律的抬升做了铺垫;再向北,韵律继续抬升,皇家建筑的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相继出现,使韵律高潮不退;由午门到太和门,再到高台阶上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可以说是韵律的高峰,是旋律的激昂篇章。由太和殿再向北,韵律开始平缓,经过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韵律逐渐下降。但是,到景山万春亭又直上一个高潮;由万春亭向北,到地安门,韵律又降了下来;经过景山后街、万宁桥、鼓楼前大街,韵律在平缓中略有起伏,到高大的鼓楼面前,又有抬升;鼓楼到钟楼间百米左右的空间,是韵律要结束的一个长音,当韵律到达钟楼高大建筑时,就像一个结尾的音符,宣布中轴乐章的结束。然而,钟楼周边成片的胡同、四合院,仍然能感受到中轴乐章的环绕。正像梁思成先生指出的,在中轴线北端钟楼恰到好处地结束了。这种利用时空、建筑与艺术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很像我们在聆听《黄河大合唱》,欣赏《清明上河图》。

二、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积淀过程

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中轴线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辽宁省考古工作者考古发掘报告,1979年5月,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接壤的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东山嘴,发现了 5000年前红山文化的大型祭祀建筑遗址。这是一处用大石块砌筑的成组建筑遗址,呈南圆北方、中心两侧对称的形制。辽宁省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中对大型祭祀建筑遗址有这样的介绍:“这组石建筑基址,在建筑石材加工、砌筑技术上相当讲究,尤其是在总体布局上,按南北轴线分布,注重对称,有中心和两翼的主次之分,南北方圆对应,表现出引人注意的特点。这种具有我国传统特色的建筑群址,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还是首次发现。”[2]这种建筑布局思想一直影响中国几千年大型祭祀、宫廷建筑的历史,今天我们看到的天坛建筑布局、紫禁城建筑布局、十三陵建筑布局以及一些标准的四合院、寺庙道观等建筑布局都有中轴明显、左右对称的特点。孔子认为“不偏为中”。我们常说的中国的“中”,就是一个长方形再加上一竖。这一竖不能写偏了,写偏了“中”字就不好看了,一定要在长方形的正中。中心、中正的思想和观念可以说是古代中国最显著的文化特征,也是中华大一统思想和文化的基础和核心。

中国古代都城布局中有中轴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根据帝王“唯我独尊”和“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思想,皇宫及皇城都被安排在城市的中心或中轴线上,这不仅反映了东方传统文化精神,也反映了中国“皇权至尊”、“皇权至上”的封建等级思想。这种思想在都市规划布局中得到具体的展现和应用。目前通过考古发现,最早在夏朝宫殿建筑遗址中就有中轴的特征。城市遗址勘测发现比较典型的是曹魏时期的邺北城,其特点是在城市规划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城市中轴线。根据考古勘测,该城从南城垣中央的城门——中阳门开始向北,经止车门、端门至文昌殿,这是外朝;内朝的听政殿为宫城区。这些建筑被一条城市中心线串联。曹魏邺北城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结束了夏商周三代和秦汉以来以宫庙或宫殿为主体的城市布局,开创了中轴明显的封闭式里坊制城市。北魏洛阳城又改变了邺北城内外朝并列的形式,宫城继续向纵深发展,出现了更为延长更为明确的城市中轴线。

宋代的都城东京也称汴京(今开封市),一条长达十余里的御路使城市的中轴线更为鲜明。这条御路从皇宫正门——宣德门开始,向南经过州桥、内城南门(朱雀门)、龙津桥,直抵外城南薰门。[3]金中都城是仿宋代汴京城建造的,一条通向皇宫的御路也与宫城轴线构成城市中轴线。根据金中都城复原图,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从城的南门(丰宜门)向北,过龙津桥、宣阳门(也称丹凤门)、千步廊御道,直抵宫城南门——应天门;过应天门,便进入宫殿群,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大安门、大安殿、宣明门、仁政门、仁政殿、昭明宫、昭明门,一直到宫城北门——拱辰门;出拱辰门外又是一条笔直的大街,一直通向中都城北门(通玄门)。[4]24据考古工作者勘测,这条轴线长约4公里。从城市布局来看,元大都城的布局显然也受其影响。元大都城中轴线从城南丽正门向北,经千步廊,入皇城正门灵星门,过周桥,到宫城正门崇天门,过大明门、大明殿,过延春门、延春阁,过厚载门,入御园,出厚载红门,过海子桥,直抵中心阁。[4]28据考古钻探,在景山北墙外探出东西宽18米南北大街一段,在景山公园内寿皇殿前探出大型建筑夯土基址,又在景山北麓下,探出南北大街的路土,表明元大都中轴线与今日北京旧城北部中轴线是一条线,明代北京城市中轴线布局和设计完全继承了唐、宋、金、元都城中轴线的设计思想,并使其继续延长并有所创新。

仔细研究,明代北京中轴线在建设和布局上的创新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向南延伸外城中轴线,把天坛、先农坛安排在中轴线起点的两侧,使中轴线一开始就有中心明显、左右对称的感觉;同时也使进入皇城的路线拉得更长,通过时空使中轴线表现手法更加细腻。二是安排了“镇山”。巧妙地利用修筑紫禁城挖护城河(即我们俗称的“筒子河”)的泥土和拆除元大内(即宫城)宫殿的渣土,在紫禁城后面堆积成万岁山(今景山),不仅使新建的宫殿群(紫禁城)有了倚山,又增加了中轴线上的制高点。三是将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对称安排在皇城内、紫禁城前面,再次昭示“左右对称、中轴明显”的皇城格局。元代的左祖右社被安排在城的东、西两侧,而明代则将左祖右社两个祭祀场所安排在紫禁城前,中轴线两侧,更突出了中轴线的中心和核心感觉。四是将皇城、紫禁城位置准确地布局在中轴线正中间,使“皇权至上”思想得以最充分体现。这些创新和发展使北京旧城中轴线内容更加丰富,达到中国古代都市设计的最高峰,把几千年来人们对城市设计的文化、智慧、想象都集中在这条轴线上。

清代在中轴线建设上也有贡献,突出在文化理念上。清定都北京后,迅速接受汉文化,雄心勃勃建立大一统江山,非常重视北京帝都的文化建设。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新修建了天安门城楼,将名称由“承天之门”改为“天安之门”,同时将北安门改为地安门;重新修缮了紫禁城三大殿,并将其名称由明朝末年的“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改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实现了“内和外安”的城市文化定位。清朝在中轴线上最重要、最体现思想文化建设的是在景山山前、山后、山顶上的精雕细琢。清代对景山的修建有三处:一是山前的绮望楼,二是山后的寿皇殿,三是五座山峰上面修建的五座亭式建筑。五座亭式建筑看似装饰,实质是进一步突出了中轴线的对称和中心点,将中轴线的整齐、对称推向极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景山上修建了五座山亭,并在五座山亭内置五方佛。根据《北海景山公园志》的排列,五座山亭从东向西的名称为“观妙”“周赏”“万春”“富览”“辑芳”。其中,万春亭居中峰,方形,三重檐,四角攒尖顶,黄色琉璃瓦,宏伟壮观;周赏、富览两亭八角形,重檐,绿琉璃瓦顶;观妙、辑芳两亭圆形,重檐,蓝琉璃瓦顶。亭式建筑建成后,又在每座亭式建筑内立铜铸佛像一尊,为五方赞,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五方佛五方佛,为密宗,也称“五方赞”。赞礼东方,为阿閦佛,也称药师佛;赞礼南方,为宝生佛,也称多宝佛;赞礼西方,为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寿佛;赞礼北方,为不空佛,也称释迦文佛;赞礼中央,为毗卢遮那佛,也称大日如来佛。。五方佛正中为万春亭内毗卢遮那佛,也称“大日如来”。另外四尊佛从东向西,第一尊为宝生佛,在周赏亭内;第二尊为阿閦(chu)佛,在观妙亭内;第三尊为阿弥陀佛,在辑芳亭内;第四尊为不空成就佛,在富揽亭内。五方佛坐北朝南,保佑着紫禁城的江山社稷,形成了宗教与人文结合的完美景观。

三、北京中轴线的文化特色

北京中轴线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首先,体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表现在元大都中轴线规划设计上,体现了西北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一种完美结合。今日北京中轴线肇始于元大都城的规划设计。元大都城的缔造者是忽必烈,设计者是刘秉忠。刘秉忠能设计并主持建造大都城与忽必烈确定以燕京为都和“尊用汉法”的历史背景有很重要关系。忽必烈是从西北草原来到北京的蒙古民族。蒙古草原文化的特点是游牧,逐水草而居,心胸开阔,豪迈,不拘一格。忽必烈来到北京,仍然保留着蒙古民族文化特点。他首选居住地是今北海琼华岛,当时是金中都城北部的郊野行宫,周边有大片湿地和水源。建大都城的时候,根据忽必烈选择的居住地,大都城规划将今日西城区大片水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中海、北海、什刹海留在城内。水是城市的魂,有水源、河流的城市才有灵气和脉络。北京城内水域称“海”也是蒙古民族对水域的称呼。在规划营建大都城的时候,忽必烈选择的居住地也就自然成为大都城的核心区域和景观。蒙古民族对生态环境的追求使新的都城规划将大片水域留在城内,使城市内不仅有充足的水源,还有了灵动和舒展的空间。灵动就是水的流动;空间就是水面上开阔的空间。北京有著名的“燕京八景”,其中“银锭观山”讲的就是城市舒展的空间,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的通风廊道,这对三面环山、一面向阳、坐落在盆地中间的城市来讲,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也是北京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经典案例。元大都城的规划和布局设计者是刘秉忠,他是中原人汉人,出生地在今河北邢台,一生做过道士、僧人,精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周易、八卦等学说,在辅佐忽必烈定都燕京和修建大都城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大都城规划设计上,他首先考虑到忽必烈欣赏的琼华岛和周边水域,同时又结合《周礼·考工记》描绘的都城蓝图,充分运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中国道家思想,使新的城市规划体现天人合一,追求自然环境与人居和谐。他的具体做法是:在元代海子水域最东岸确定一条自北而南的中轴线,将城市分成东、西对称的空间布局,将琼华岛和大片水域完整的保留在城的西部,做到既满足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理念,又符合农耕民族左(东)为阳(日出东方),右(西)为阴(月落西方);左为木,右为水的阴阳学说。

中原农耕文化与西北草原游牧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农耕文化更追求凝聚、向心、中正,讲究南北中正面向太阳的同时形成左右对称的审美文化。刘秉忠对北京城市文化最大的贡献是将草原文化的个性与中原文化的包容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双赢。刘秉忠确定的城市中轴线,使城市朝向清晰,方位明确,一座城市分左右,分阴阳,与中华大文化和谐地融为一体,由此,北京人要纪念他,北京的学者要加强对他的研究,应该象对待他的学生郭守敬那样,在西城区修建一座纪念馆。

其次,北京中轴线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演替。从元大都城到明清北京城,从民国北京城到今日北京城,中轴线经过七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形成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混搭”。从永定门到正阳门,展现的是民国时期的北京城市风貌;从毛主席纪念堂到天安门,展现的是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风貌;从天安门后面开始到地安门展现的是明清帝王都城风貌;从地安门到钟鼓楼,展现的是中国北方城市风貌。

民国是皇权退却,人权上升的历史时期,也是北京近现代城市社会的开始。中轴线上正阳门城楼、箭楼在民国初年进行了改造,不仅缓解了前门东、西车站的交通和繁华商业街的人流通行,更主要的是削弱了封建制度的禁忌,开拓了社会发展的新风。在正阳门改造后,前门外大街得到进一步发展,驰名京华的老字号涌现,东侧的鲜鱼口、西侧的大栅栏成为民国时期中轴线左、右呼应的两条商业街。进入民国,北京城市现代化渐入,“大清门”改为“中华门”,适应现代城市交通需要,正阳门城楼两侧开豁口,箭楼在装饰上引入新式建筑风格、建筑材料(装饰正阳门箭楼箭窗遮檐、栏杆使用了水泥,在箭楼装饰上引进了西洋图案等),进一步增加了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容,以至今日前门外大街改造依然保持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

新中国成立后,对天安门广场的改造是继民国皇权下降、人权上升后又一次大变革,突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城市文化。改造后的天安门进一步突出,中轴线上的皇宫建筑文化重心后退,紫禁城成片的红墙黄琉璃瓦成了后院,却得到完整保护。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修建,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天安门以及广场的改造,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的矗立,集中展现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城市新风貌;中轴线上的国旗杆和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和城台两侧的标语、毛主席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包括毛主席纪念堂,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财富。北京中轴线天安门广场段在新中国又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

紫禁城的完整保护和遗存,在当今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中也是罕见的。很多古代国家的皇宫不是区域减少,就是传统建筑无存。在北京漫步在中轴线紫禁城区域,你仿佛进入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空间。这里是大一统封建皇权统治理念和统治秩序的完美展现。在明、清封建社会中,紫禁城是天上人间的建筑,展现的是“惟我独尊”的封建皇权思想和文化。

城市干道汇集钟鼓楼,以钟鼓楼为城市中心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一个特点,有别于西方城市中心是广场或教堂的建筑特点。钟鼓楼是岁时建筑,也就是说是为市民服务的,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中国北方城市,特别是明朝初年,朱元璋接受谋士朱升的建议“高垒墙,广积粮,缓称王”,攻下一城,修建一城池,在西北边塞修建多个中心城市和卫城,并且城中建钟鼓楼,战时报警,和平时期报时。北京旧城的钟鼓楼更有特点,是帝王都城,展现是一前一后,鼓楼在前,钟楼在后,建筑体量大,而且完全脱离宗教色彩,成为市民有序活动的中心。

一条北京中轴线,体现了中华文化精髓,积淀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文化内涵十分厚重,文化特色十分鲜明,文化轨迹十分清晰,这在当今世界文化遗产中是罕见的。北京中轴线不仅有天地之中的文化特色,更加突出“天、地、人”三者和谐的文化特点。也就是说北京中轴线不仅居北京城市之中,中华地势之中,还是天上人间之中。更为可贵的是经过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孕育、滋养,七百多年全国首都城市文化的积淀,北京中轴线更加闪耀的是优秀的人文气质和人文思想,汇聚着优秀的民族文化智慧,可以说是人类独一无二的一条线性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梁思成:《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新观察》1951年第7、8期。

[2] 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1期。

[3]孙月娥、李良学:《北宋东京的御街》,李良学主编:《宋都御街春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7页。

[4]侯仁之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Abstract: Beijing is a world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with a uniqu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ancient oriental city in its old city. This kind of architectural style is rarely seen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world city construction, the rarity of which lies in the integrity of Beijing Citys planning and design as well as its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his integrity with its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is also embodied in the Axis of Beijing Old City. This axis is not only the backbone of Beijing city, guiding the citys layout and supporting the citys streets, but also a cultural line of humanities, showing the rich and profound Chinese culture. A city of Beijing witnesses half of Chinese history. The Axis of Beijing Old City assembles the brilliant historical culture from the Yuan, Ming, Qing Dynasties,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Key words:Beijing; Beijing Citys Axis; history;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ancient capital

(责任编辑孙俊青)

猜你喜欢

遗产保护古都中轴线
古都掠影
古都
《穿越北京中轴线》简介
漫画北京中轴线(一)
行走中轴线 寻找城市灵魂
关于大古都分布的宏观认识
“老字号”川菜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方略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若干问题分析
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