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民资入局,宽带市场迎契机
2015-04-29蒋舒
蒋舒
一直以来,国内的宽带市场就为广大用户所诟病:接入速度慢(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资费高(与周边国家相比)等。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呢?在国内,所有的宽带基础资源都掌握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大国有基础运营商手中,这就使得竞争并不激烈,问题自然层出不穷。不过,这样的隋况在去年11月底有了一些变化,工信部的一份文件让民资全面进入市场成为了可能。
民资宽带,由来已久
2014年11月26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开放宽带接入市场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意见稿”),拟在上海、重庆和广州等16个城市开展为期3年的试点,鼓励民营企业以多种模式进入宽带市场,并参与宽带接入网络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意见稿”中明确提到,在16个试点城市中,民营企业可以参与宽带接入网络设施建设和运营,也可以通过资本合作、业务代理和网络代维等多种形式和基础电信企业开展合作、分享收益。同时,拥有互联网接入服务(ISP)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民营企业,还可从基础电信企业租用接入网络资源,为最终用户提供宽带上网服务。
其实,这并不是国家第一次鼓励民营资本(以下简称“民资”)进入宽带市场。早在2001年6月,原信息产业部就发布了《关于开放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试点工作的通知》,开放了北京、上海和广州等13个试点城市的宽带市场,大家平时经常能见到的“长城宽带”、“艾普网络”和“方正宽带”等知名民营宽带运营商均成立于这一时期。除民资之外,国家电网和广电也借东风进入宽带市场淘金,分别成立了“中电飞华”和“歌华有线”等公司来开展宽带业务。甚至连房产大鳄潘石屹也成立了“世通在线”,为旗下25家SOHO提供宽带网络。
2003年,成都泰龙电信通过和成都联通合作,代为建设驻地网并发展固话用户,泰龙电信则可以分享月租费、初装费和通信费用。“泰龙”模式很快就吸引了铁通和网通的合作,有效挑战了当时在成都处于垄断地位的成都电信。但由于这一模式属于政策监管模糊地带,泰龙电信很陕遭到严厉打击,宽带接入市场成为国有运营商的自留地。
“泰龙”模式惨败,其他民营宽带运营商的日子也不好过。随着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国有基础运营商的基础设施和网络覆盖基本完成,民营宽带靠租用基础运营商的主干网络在城市中自行进行接入网建设的业务模式也受到了很大挑战。这种绕不开国有基础运营商的模式,即便是经营多年的民企也很难在宽带市场上淘到金。
开放民资入局,一个新的契机
国有基础运营商之间并不激烈的竞争和民营宽带运营商的艰难发展,让国内宽带市场始终处于一个发展虽快但骂声不绝于耳的尴尬境地。此次工信部决定开放宽带接入市场,首次明确了民资经营宽带接入服务的各种条件,此举无疑将促使民营企业与三大运营商处于相对平等的竞争位置,让市场逐步正规化。
“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了关于国有基础运营商、相关管理机构和民营企业在这轮开放民资的过程中所承担的义务、责任以及如何界定相关行为。从这些细化条目就可以看出,这次的“意见稿”是一个可执行性非常强,有市场基础的政策,基础运营商、民企和监管部门的职能划分都很清楚。一位接近政策制定部门的工信部人士就表示:“市场催生了许多民营宽带,也衍生出了多种业务模式。但是,大部分都没有规范,出现了诸如小区垄断等问题。这次的‘意见稿明确了业务模式、市场规范,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基础电信运营商与民企的合作方式,以及监管部门的管理范畴。”
可以想见,在规范了相关的市场规则和相关事宜之后,接入市场向民资开放肯定会催生新一批宽带运营商,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加大,这对网速慢、收费贵的现象肯定会产生积极影响,用户也将因此得到更为质优价廉的宽带服务。而对基础运营商来说,新兴势力的涌入虽然形成了威胁,但其中也包含着一种救赎。“民企进入宽带接入领域,反而可以让基础运营商腾出手来,有更多精力去考虑如何适应未来物联网与大数据,甚至工业4.0和整个信息生产力时代的要求。”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如是说。
当然,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民资入市也是一把“双刀剑”。和虚拟运营商一样,民营宽带运营商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一个尴尬的存在,因为移动、联通和电信这三大国有基础运营商在其多年的运营中积累了巨量的资本,从一般用户的认知角度来说,大多还是会选择他们的宽带业务。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竞争主体的出现,首先增大的是低端市场的竞争程度,中小宽带运营商的竞争无疑会惨烈无比。除了激烈的竞争,“意见稿”中对民营企业也结结实实地存在着诸多限制。所以可以想见的是,未来的民资宽带,谁有好的合作模式,谁有好的产品,谁有好的服务质量,谁就能站在未来市场的高地上。但是无论如何,“意见稿”的发布都可以算作是在一个原先封闭的地带中撕开了一个口子,这总比没有好了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