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识字”课文教学的当“为”之“为”
2015-04-29陈玲
“识字”课文作为一种新兴的教材形式,借鉴了传统识字教材呈现形式和古典诗词艺术手法,是苏教版教材编写的鲜明特色之一。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一、二年级上下四册教材中,均有1-2个单元的词串“识字”课文,如二上的《识字2》:
碧水 秀峰 倒影
对歌 榕树 壮乡
象鼻 骆驼 笔架
竹筏 鸬鹚 画廊
从形式上看,这是几组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排列整齐的词语;从内容上看,词语之间互相关联,自成一番意蕴;连起来读,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所以,这种词串“识字”课文利于学生识字和认识事物,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欢。
但是,笔者在研究一线老师教学这些课文时,却发现存在诸多问题,教师没有真正地领悟编者的意图,缺乏对这种教材特有的理解与把握,有的上成了写字课,有的上成了阅读课,还有的上成了口语交际课……
如何创新开展词串“识字”课文的教学,展示其特有的魅力呢?为此,笔者进行了“在‘识字课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拓展”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对当下“识字”课教学中拓展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2011版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从“语用”的视角综观当下的“识字”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两个误区:
1.窄化课文意蕴,无视拓展。“识字”课文,从呈现的形式上看,简简单单——只是几组词串。教材编写《说明》中明确指出其“主要承担着集中识字、写字的教学重任”,所以在当下很多“识字”课教学中,老师们就字讲字,就词学词,没有充分挖掘“识字”课文背后蕴藏着的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使“识字”课的教学陷入一种单调乏味的境地。
2.泛化课文内容,过度拓展。主要体现在老师教学目标意识不明晰,大量“借题发挥”的拓展材料堆砌课堂,冲淡了语文课堂的教学主要目标,使语文课堂的领地被大量的“非语文”的元素侵占,语文学习陷入“外热内冷”的尴尬境地。
语文教学中诸如上述“非此即彼”的走极端现象并不少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几个“缺位”:第一,对教材解读的缺位。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材的编排目的、内在秩序、相关内容等解读不深入,不透彻,浅尝辄止,导致对教材的认识停留在浮光掠影的前备课和浅备课层次。第二,对儿童理解的缺位。主要表现在:教师弱化、淡化“儿童”主体地位,以自己的感悟代替儿童的理解,以自己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无视儿童的内在发展和情感发展需要。第三,对拓展权衡的缺位。主要表现在:教师“懒”于发掘“识字”课文背后的教学资源,“可有可无”的课程开发意识左右着其教学行为——教师“懒”于甄选拓展材料质量的优劣、数量的多少和时机的先后,“多多益善”的课程拓展意识误导其教学行为。
二、有效拓展:“识字”课教学的当为之“为”
“识字”课文,和其它篇目的教材一样,有明确的主题和编排的目的,承担着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要务。教学时,教师应努力走进文本,走进儿童,走进编者,巧用拓展,让“识字”课教学在顺利完成其“集中识字写字”的首要任务外,更能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维度全方位华丽绽放。
1.立足教学目标,拓展当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而为
2011版语文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小学语文的“小”,强调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年段特征、年龄特点,教学要富于童趣,讲究方法,给学生的人生打好学语文的基础,给他们的发展铺路。[1]
“识字”课文教学不只是读读、背背、写写,还要开启儿童认识事物的窗口,发掘智慧的源泉,使儿童在动口读、动眼看、动脑想、动手写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引发联想,激活思维,从而了解识字的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的兴趣,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举一反三的本领。
如苏教版二下《识字5》中的生字“巡”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巡逻、巡航,且与“寻”是同音字,根据往年的教学经验,我知道不少学生正确识记和运用比较困难。教学时,我拓展了“巡”的字理知识:“巡”,会意字。“巛”同“川”,表示河川环流;“辶”表示来回行走的意思。所以,“巡”就是来回查看的意思,如巡逻、巡航;引申为走遍的意思,如“酒过三巡”。带有“巛”部的字很少,还有“巢、邕、甾”等。这样的拓展,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了生字“巡”,还顺势认识了几个好多大人都不认识的“冷”字,大大满足了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效开启了他们学习汉字的心智与情趣。
2.树立儿童视野,拓展当为发展身心和谐的儿童而为
加拿大著名教育家马克思·范梅南说:“教育学实际上就是一门成人与儿童如何相处的学问。”儿童是成长发展中的人,他们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的这种成长发展具有一种可能性。“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当教育顺应了儿童的天性,尊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自然就会产生春风化雨般的力量,就会在润物无声中将儿童成长发展的这种可能性转变成一种现实性,就会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生长,自然而然地成为他自己。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要目中有人,要以儿童为本。教学内容要切合儿童的实际需要,基于学生现年段、现阶段、此时此地此景此境的学情需要。
苏教版二下《识字3》有四组词串,主要呈现了两组形近偏旁的词语。第一组是树木的名称及其制品,生字都带有“木”字旁;第二组是农作物的名称及其总称,生字都带有“禾”字旁;第三组是三种竹制品,生字都带有竹字头;第四组是三种草本植物,都带有草字头。教学时,我充分结合本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和学生的亲身经历,精选了“杨柳、秧苗、稻谷、竹篮、箩筐、兰花”这几个词语进行了相关拓展。
(1)选择“杨柳”,加深对已知的了解。杨柳是我们这个地方常见的树种,无论城市、乡村的路旁或者公园,随处可见。杨树高大而挺拔,像个“伟丈夫”,柳树婀娜多姿。教学时,播放一组杨柳的图片,教师相机补充介绍泗阳还是著名的“杨树之乡”,并配乐朗诵了茅盾《白杨礼赞》中的一小段文字:“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这样,就增进了学生对“杨柳”的认知,在学生的心底建立了“杨柳——家乡——向上”的物我联系。
(2)选择“秧苗”,搭建事物间的联系。城区的孩子很少了解“秧苗——稻谷——大米”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我先出示秧苗的图片,接着出示其生长过程的图片。最后,呈现一张“秋天的田野”图片,那金色的稻田赢得了学生“哇哇”的惊叹。我相机解说:“这金色的稻谷,这饱满的稻穗就是当初的小秧苗啊!这些稻谷被送到加工厂,就变成了白花花的大米!”学生听完,都恍然大悟,欣喜不已。
(3)比较“竹篮”和“箩筐”,拓宽生活领域。“竹篮”和“箩筐”都是用来盛放东西的器具。但是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很少用到。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努力找出它们的区别。这样,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它们外形不同:竹篮,上面有个提把儿;箩筐,没有提把儿,两侧有“耳朵”。这样的发现让学生感觉学习特别有趣,很有成就感。我接着问:“猜猜看,箩筐的“耳朵”是干嘛的呢?想一想,竹篮和箩筐,哪一样装东西更多呢?”再出示二上《水乡歌》的诗句:“水乡什么多?歌多。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全班诵读。
3.深入解读文本,拓展当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情感而为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夏家发老师指出:“中国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国家的通用语文,我们有责任教好它。要让孩子们尊重、亲近、喜欢、并有信心学好语文。语文教学宁可暂时牺牲一点效率,也要确保孩子们尊重、亲近、喜欢,并有信心学好语文。小学语文教学,始终要把情感、兴趣、信心和习惯养成放在首位,什么时候都不能动摇。[2]”语文教师要以多种身份(读者、编者、作者、学者等)多角度审视文本。要专心于文字本身,静心虔诚地与文本素颜相对,用心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
“识字”课中蕴藏着大量可挖掘、可操作的培养民族情感的因素,如二下的《识字1》,介绍了我国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诵读这些词串,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了解我国民风民俗,又能积累词汇,感受祖国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
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真切感受和培养的形而上的存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思想道德教育还是情感教育,并不需要挑在舌尖上,而要像春风化雨一般,讲究润物无声,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3]”
二下《识字8》的四组词串,编排很讲究,富有传统的中华文化气息:第一、二组的6个词语都是鸟的名称,但是第一组的鸟都带有“鸟”,第二组的鸟带有“隹”,编者通过这样的编排是告诉学生:我们祖国的文字很是奇妙,同一种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事物可以用相同的偏旁表示。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教师将拓展的材料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如在课的开始环节就出示了几个古文字的演变过程,接着出示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教师带着学生慢慢地读一读,再深情地告诉学生,这个古老的国家就是——中国。此时,老师就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热爱汉字、热爱祖国的种子。
在学生借助图片认识了6种鸟的外形及名称的基础上,教师又拓展了相关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习的情感。如关于“乌鸦”,教师就让学生试着说说乌鸦反哺的故事;学到“杜鹃”,教师补充了关于杜鹃鸟的传说,杜鹃的别名(子规、布谷、杜宇),出示了一组有关杜鹃鸟的古诗词读一读,如: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翁卷《乡村四月》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王令《送春》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柳永《安公子》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此时,教师不要质疑他们是否能真正理解,是否能长时记忆,笔者认为:有时候,小学生学习语文就要追求“水过地皮湿”的感觉,不是轻描淡写地掠过,而是追求一种思想和情感的启蒙。
4.精心设计活动,拓展当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为
潘新和教授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2011版课标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识字”课文的编选均有一定的主题,凝聚着编者的智慧与心血,如二下“识字1”的四组词串介绍了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为了让学生积累和运用这些词语,不断建构自己的内部言语结构,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填空题:
正月初一,是我国的( ),家家户户要吃( ),大家互相( )。( )那天,我们要给逝去的亲人和先烈们(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 ),大家吃( ),赛( )。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这一天的晚上,家家( )赏月,品尝( ),以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
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文本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并最终积淀为价值观和人生观。“识字”课文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本形式,老师们要端正对它的认识,努力开掘蕴藏其间的“拓展”元素,探寻最佳路径,让“识字”课教学更好地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淀价值观和人生观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再隋.小学语文教材的课程理念与编写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4).
[2]夏家发.语文课的嬗型[J].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5).
[3]宋运来.阅读教学的困惑与阅读功能的拓展[J].语文教学通讯,2015(5).
(陈玲,宿迁市实验小学,22380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