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横县县城义务教育学位供需失衡问题研究

2015-04-29陶玉梅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横县公办学位

陶玉梅

[摘要]县城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区域,其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承载起大量的农村转移人口,对于缓解大中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的压力有着积极作用。但同时县城人口的集聚加速以及就读学生的急剧增加也会给县城的学校造成巨大压力,导致县城学校办学规模畸形膨胀,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当前,横县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学位供需失衡问题已成为制约横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个“瓶颈”,因此必须多管齐下,加以解决。

[关键词]义务教育学位供需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15)03-0056-04

县城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区域,其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承载起大量的农村转移人口,对于缓解大中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的压力有着积极作用。但同时县城人口的集聚加速以及就读学生的急剧增加也会给县城的学校造成巨大压力,导致县城学校办学规模畸形膨胀,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当前,横县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学位供需失衡问题已成为制约横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个“瓶颈”。为有效解决凶县城学龄人口不断增加而导致义务教育学校学位紧张的问题,横县政协联合县教育局、县委党校以及部分政协委员于2014年12月成立了专题调研组,深入横县县城建成区的9所义务教育学校进行调研。

一、横县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学位配置现状

横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横州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常住人口25.79万人。其中,县城面积17.91平方公里,县城人口16.75万人。日前,横县县城义务教育学校总数9所,其中公办完全中心小学5所,共147个教学班,学生8123人,校园面积71866平方米,校舍面积36727平方米;初级中学4所,共106个教学班,学生6375人,校园面积60337平方米,校舍面积37776平方米。按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办学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标准班额为45人,初中标准班额为50人;而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横县县城城区5所小学147个教学班的平均人数高达55.3人,超标准10.3人;4所初中109个教学班的平均人数高达60.1人,超标准10.1人。小学和初中的教学班班额均严重超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办学标准要求。

二、横县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学位供需失衡原因

导致横县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位供需失衡有以下原因。

(一)县城城区适龄儿童少年数量逐年骤增

横县县城旧城区的9所义务教育学校均建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白1988年兴建横州镇第二初级中学、1993年兴建柳明小学后至今20多年,横县县城一直没有新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近几年来,随着横县“大县城、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撤县设市”的提出,县城常住人口已经由二十年前的约7万人骤增到日前的16.75万人。县城城区适龄儿童少年数量也随之增加。据县教育主管部门统计,截至2014年12月,横县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校学生总人数为14448人。以二十年前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来应对当前快速发展、总量逼近17万人的县城的义务教育需求,必然会导致义务教育学校学位供需矛盾突显。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急剧增加

随着横县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县城务工的农民逐年增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的人数也急剧增加,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进县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生人数有3560人,2014年进县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生人数已经增至4370人,增长率为22.8%。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涌入县城学校,造成县城学校班级增多、班额过大。

(三)县城城区与县城周边教育发展不均衡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横县县城城区周边6公里范围内隶属横州镇的有13所公办完全中心小学和1所初级中学。其中,小学有13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46人,平均班额27人;初中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33人,平均班额49人。尽管这些学校的班额没有超标准,甚至有些学校的班额远远低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但由于这些义务教育学校在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教学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与县城城区9所义务教育学校都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县城周边隶属横州镇的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家长为了让子女获得优质教育而通过购买县城城区房子来实现让孩子入读县城城区小学、初中的日的,最终导致了县城城区义务教育学位供需矛盾的发展。

(四)县城新建住宅区均没有配套教育设施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日前,横县县城东、西、北均已向外拓展(大竹社区、大桥社区、茉莉社区、龙湖社区、海棠社区),但在以上这些拓展区内有一定规模的新建住宅区均没有设置配套教育设施,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入学的压力全部转嫁到县城旧城区内原有的9所学校,这样必然会导致会义务教育学位供需矛盾的发生。

三、横县县城义务教育学位供需矛盾发展预测

据横县城建部门领导反映,按照《2005-2020年横县县城总体规划》,到2020年横县县城城区面积将达30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人。据此,横县教育部门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办学标准规定进行预测,到2020年横县县城城区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总人数将达到3.5万人,比2014年多出2万人。届时县城城区小学、初中的学位缺口将分别达到1.5万和0.5万个以上。也就是说,至2020年,横县县城城区还需要新增建小学II所共260个标准教学班,需要新增建初中2所共61个标准教学班,才能满足发展需求。

四、外地解决义务教育学位供需失衡问题的成功经验

(一)南宁市青秀区的成功经验

青秀区严格执行南宁市人大2005年通过的《南宁市中小学幼儿园用地保护条例》(《条例》,要求凡是新建住宅项日,开发建设单位均应承担配套教育设施建设义务)。新建住宅项日根据规模大小及所在区域学校布局情况,采取开发建设单位配建和政府统筹建设两种模式,统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具体规定:规划人口达7000人以下的新建、改建、扩建居住项日,由开发建设单位在项日用地范围内按规划指标要求进行配套学校建设;规划人口达7000人以上的新建、改建、扩建居住项日,由开发建设单位相应缴纳配套学校建设资金,并有政府统筹规划异地建设配套学校。

(二)钦州市浦北县的成功经验

浦北县按照浦北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县城建设与教育同步“产城一体化,学城一体化”的工作思路,落实“宜居之城、创业之地、重教之乡”,在县城城区开发中,规定由开发商出资先建设好中小学后才能动工兴建商品住宅楼。自2010年以来,该县以房地产开发商出资、糅合积极向上级争取来的支持资金以及地方财政资金的方式,已经建成5所学校,其中义务教育学校2所。

(三)玉林市博白县的成功经验

博白县对县城城区部分小学、初中扩建外,规划从2014年至2020年,利用离县城5公里处的林场土地,分三期兴建一座占地10000亩的“教育城”,高标准建设一批高中、初中、小学、学前教育一条龙的学校,其中义务教育学校4所。

五、解决横县县城义务教育学位供需失衡问题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协同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及自治区、南宁市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重中之重。横县县委、县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建议县委、县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第一战略任务,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二是在城镇化发展中明确“扩城发展,教育优先”,坚持县城建设与教育同步发展,建立教育与县城新区互动发展机制,积极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三是县发改、国土、城建、财政、教育等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通力合作,按规划扎实推进全县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作,让所有的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跟县城孩子一样享受同等优质的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学位供需失衡问题。

(二)科学布局,盘活整合

根据预测,2015年至2020年横县县城城区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总人数将逐年增加,到2020年将达到3.5万人。为此,县教育主管部门、城建部门、国土部门等要根据县城发展变化和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变化趋势,规划新建和改造扩建义务教育学校。

1.在县城新拓展区加快规划新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县城义务教育学校普遍存在“大班额”问题的主要原凶是横县城镇化进程加快,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县城学校的规划建设没有与城镇化发展同步。凶此,建议在县城新拓展的大竹新区、国际商贸城片区、大桥工业集中区、海棠片区、侯塘片区各建一所小学,以缓解龙池小学、城东小学、城司小学和柳明小学等老城区学校的压力;在大竹新区和国际商贸城片区各建一所初中,以缓解横州镇一中和二中的压力。建校资金的来源,除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以及地方财政投入外,对县城成片投资建设的房地产开发商,建议横县县委、县政府按照《南宁市中小学幼儿园用地保护条例》、南宁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建住宅项日配套小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规定,参照钦州市浦北县的做法,凡是住宅项日建设“招拍挂”时,把配套建设建议设施,设置为房地产小区土地出让前置条件,按建设面积大小要求其配套建设或出资配套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并要求做到教育配套与项日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验收,缓解当前横县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学位紧张问题,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在县城旧城区积极谋划改造扩建部分义务教育学校。横县县城旧城区部分学校周边尚有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如横州镇洪德小学毗邻正待新建搬迁的县总工会,横州镇第一初级中学毗邻国有性质的“广东宿舍”,横州镇柳明小学周边仍有可利用的土地,横州镇龙池小学南北校园仍待整合,新横县民族中学建成后旧址可供横州镇第二初级中学扩大利用等等。为此,建议县委、县政府采用置换、搬迁或者其他方式,将横县民族中学旧址移交横州镇第二初级中学,将与横州镇第一初级中学毗邻的国有性质的“广东宿舍”移交横州镇第一初级中学,将横县总工会的旧址移交横州镇洪德小学。另外,加快整合横州镇龙池小学南北校园,加快扩建横州镇柳明小学。

(三)出台政策,扶持发展

发展民办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增强教育发展活力的必然要求。应当加以重视,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其健康发展,使之成为义务教育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有效补充,以缓解公办义务教育负担。 1.制定出台优惠政策。要引进社会资本办学,关键是要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政策。一是建议将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在学校建校用地上享受与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同等优惠政策;二是建议县政府根据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发展情况,给予义务教育经费补助,并对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校车给予相应补贴;三是建议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教职工在职称评聘、在职培训、评先选优等方面与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四是建议设立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2.扶持现有民办学校发展。一是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扶持机制,重点扶持诚信守法的民办学校,比如横州镇钟山学校初中部和小学部等;二是建立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带制度,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与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对口帮带工作,并把帮带业绩作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评优和名师、名校长评选的必备条件。

(四)统筹资源,均衡配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而实现教育公平,首先必须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尤其是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为此,建议县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全县义务教育资源,采取县城义务教育学校与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一对一、全方位、不间断”的联盟方式,努力实现优质资源在“联盟学校”之间共享。一是可以在“联盟学校”之间实现教师、图书、实验仪器等优质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资源的作用,使有限的教育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二是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网络建设内容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库,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教育平台,努力实现“联盟学校”之间教育信息共享、教改成果共享和名师名校资源共享,让所有的孩子都能通过网络接受高质量的教育,缩短城乡之间、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源头上缓解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学位紧张的局面。

猜你喜欢

横县公办学位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横县,有世界上最大的茉莉花园
南宁市横县荣和五金厂非法处置废旧铅酸电池危险废物案
广西横县垃圾分类,17年的样本如何复制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