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性教育研究

2015-04-29赵晓刚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党性教育

赵晓刚

[摘要]党性是党的阶级性、先进性的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共产党员能否坚持党性,不仅关系到党的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也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新形势下提升党性教育科学化水平,需要夯实党性教育阵地,创新党性教育模式,完善党性教育机制,激发党性教育活力。

[关键词]党性教育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15)03-0015-04

加强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历来就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任务。充分挖掘革命传统资源,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的党性教育事业,对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新形势下党性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党性教育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理论创新并注重理论武装和理论指导的政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兴旺发达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方针。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根本的就是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强党性教育,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党员干部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以坚强的党性、优良的作风为保证,才能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切实创先争优,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白觉行为,从而解决问题、取得实效、推动发展。

2.加强党性教育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能力的必然要求。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的事业,关键在人才。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党的重要的人才资源。“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凶素。”干部队伍的素质高低和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干部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胡锦涛同志曾经提出:“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的核心就是党性”。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干部教育培训,理论教育是根本,知识教育是基础,党性教育是关键。”不加强党性教育,没有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为保障,任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都将是失败的,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不仅毫无益处,甚至还是十分危险的。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这是帮助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本色的重要政治保证。

3.加强党性教育是应对复杂形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客观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社情都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仍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而紧迫。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力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考验,不断攻坚克难、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要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指引,也要靠广大党员干部以坚强的党性为保障,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带头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从根本上改善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更好地树立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从而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形成战胜一切困难、迎接一切挑战的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日标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条件。

二、新形势下党性教育的时代内涵

共产党员的党性是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在党员思想、言论和实际行动中的具体要求和体现,既有历史继承性,又有现实具体性,会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调整而变化。加强党性教育,必须紧扣时代主题,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增强党性教育的现实意义。当前,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党性教育的时代内涵更加丰富和完善。

1.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当前加强党性教育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坚定理想信念,是党性最显著的特征,也是进行党性教育最宝贵的经验。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一心向党,历尽艰辛,百折不回,动力就源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理想信念的淡漠和动摇,必然导致党性的淡漠和动摇。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坚定党性。

2.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英雄业绩和革命精神,逐步凝聚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世代相传的优良革命传统。这些革命传统承载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生动具体地记录、展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精神和党的优良作风,是永远激励我们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的巨大精神动力和坚定理想信念的宝贵精神财富。革命传统资源的教育激励作用,在开展党性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充分开发利用好丰富的革命传统资源,始终是我们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宝贵财富。

3.廉政教育。廉政教育是以促进廉洁从政为日的的一种感化、教化活动,通过教育,促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政绩观,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作为预防腐败的一项源头性工作,廉政教育既是我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良好行政氛围形成的重要途径。正确的廉政教育是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反腐免疫力,提升是非辨别力的强大武器,对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有着重要作用。开展廉政教育,一要创新机制,完善制度,理顺关系,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构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大格局,为反腐倡廉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切实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突出重点,分类施教,整体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长期执政的战略高度,把拒腐防变能力建设作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任务,坚持用党章党纪和法律法规教育干部,用典型案例警示干部,帮助他们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白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切实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三要以人为本,以德为重,努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的道德观念,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大多数成员自觉遵守和奉行。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手段,广泛宣传发动,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

4.群众观教育。党以民为本、国以民为基。群众工作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要基础,贯穿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党的性质、宗旨能否得以坚持,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是否真正拥戴,关键就是看我们党的群众工作。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不仅是党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回顾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风雨历程,总结我们党执政60多年的经验教训,反思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不断攻坚克难、铸造辉煌的伟力就来自于人民。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一切历史奇迹、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越是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越是到了命运抉择的关键时刻,越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我们党战无不胜的看家本领和一往无前的制胜法宝。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性教育,必须着力探索新形势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与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切实把群众观念转化成密切联系群众、关注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的具体行动,内化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党性和先进品质。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日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日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关键在党。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是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日标任务,在党的所有价值日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在当代中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键就是开展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其实也是一种价值观教育、意识形态教育。党员干部加强党性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大力提升新形势下党性教育科学化水平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员的终身必修课,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开展党性教育,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坚持科学规范与个性差异相统一,坚持解放思想与求真务实相统一,坚持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统一,坚持思想理论引导与态度行为转变相统一,以严谨的态度、优良的作风,勤奋学习、扎实T作,深入研究、把握规律,不断提升党性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1.夯实党性教育阵地。党性教育阵地是开展党性教育的必备物质条件,是提高党性教育水平的基本载体。夯实党性教育阵地,关键就是要优化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着力构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网络阵地广泛运用,开放立体、优势互补并具有鲜明特色的党性教育阵地体系,为提高党性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2.创新党性教育模式。科学的方法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法宝。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与方法的选取和运用直接相关。党性教育与一般的知识教育不同,更多地涉及情感与价值观的认同问题,方法的选择更加重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完善党性教育模式,不仅直接影响党性教育质量,也是提高党性教育科学化水平的基本途径和必由之路。创新党性教育模式,增强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着力提高党性教育的个体针对性。党性是党的本质属性,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性的基本原则都不能改变,但党性的具体要求和特定内涵会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对不同经历、不同岗位的党员干部而言,党性的具体要求也存在个性差异,分层次、分对象地采取不同方式开展党性教育,更容易满足教育培训对象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这样的党性教育也更具有针对性。二是突出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开展党性教育。党性教育更多地涉及情感与价值观问题,党性教育过程更多地是一种思想与行为相互促进、不断深化发展的动态教育过程,更需要学员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和总结反思。开展党性教育,要充分发挥学员参与党性教育的积极性,激发学员党性思考的能动性,提高学员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只有以学员为中心,党性教育的动态过程才能不断延伸和深化。三是大力加强党性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是提高党性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实践平台。只有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充分优化布局、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警示教育、群众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地建设,深入开发以教学基地为依托的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课程,才能不断丰富教学内涵,从而增强党性教育的感染力、震撼力,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完善党性教育机制。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教育的根本保障,是保证党性教育工作规范化、经常化的重要前提。加强制度建设,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从党性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手,重在管用、务求实效。一是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建立领导责任制和日标管理责任制,努力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党性教育有人管、有人做、有人评。二是完善调查研究制度。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方法,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大力加强对党性教育全局性、前瞻性、基础性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力促进成果转化,才能努力增强党性教育的统筹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学员单位和教育对象在党性教育中的职责任务,设计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明确赏罚分明的奖惩措施,把学习考核与党性分析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凶素,才能进一步把党性教育的各项措施任务落到实处。

4.激发党性教育活力。党性教育是具体的、生动的,但更侧重于内在情感和价值观教育,从本质上讲,从成效上看,更应当是一个激发内在动力和内在活力的主体的能动的实践过程。当然,党组织外在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也是重要的凶素,但外因是条件,内凶才是根本,外因也必须通过内凶才能发挥作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性教育,重点在于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完善制度,根本在于激发内在动力,增强党性教育活力。党员是党的主人和党的行为主体与活动主体,激发内在动力,关键在于培育党员主体意识,增强党员对党的事业的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多年来,各地党性教育的实践充分证明,以党内民主建设为突破口,抓住了党员主体这个根本,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促使党员坚定信念不动摇、敢于担当不退缩、锐意进取不畏难,不断增强党员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党性教育就有了强大而不竭的动力源泉,党性教育也才能从根本上增强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党性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