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世纪英国交换经济发展原因探
2015-04-29马泽民
马泽民
[摘要]英国中世纪曾长期被认为是以庄园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经济。随着对庄园账簿资料的挖掘和对庄园管理的深入探讨,自给自足只是中世纪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12—15世纪,领主和农民普遍卷入了广泛的市场交易,交换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分工获得了较快发展,非农产业从农业中分离,为交换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二是形成了完整的货币体系,为交换提供了便利的中介工具;三是市场和集市的广泛建立,马代替牛成为了主要运输工具,减少了交易的距离和时间,降低了交易成本,是交换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四是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是交换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12—15世纪;英国;交换经济
[中图分类号]K561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541(2015)03-0113-06
Reasons of Exchange Economy Development in England from 12th to 15th Century
MA Ze-min
(School of Histor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Mianyang 621000,China)
Abstract: Medieval England has been taken grand as self-sufficient economy on the base of manor for a long time.With sorting out important sources of manor accounts and the in-depth discussion of estate management, the opinion of self-sufficient economy as only a part of meideval development is extensively agreed with. In fact,There is a great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xchange economy in England from12th to 15th century.As far as reasons,four facors are important. Firstly, Division, especially non-aricultural industries seperating from agricultural sections, provides prime condition for exchange development. Secondly, a complete system of currency is established as a convenient tool of mediation. Thirdly, Both the foundation of various of markets and extensive use of horse stead of cattle as the main means of transport contribute a lot to reduce the distance and time to deal,and therefor,decline the transaction cost. Finally, needs of governance and economy form the source of exchange economy development.
Key words:England, Exchange Economy; Reason;Division;Transaction Cost
[收稿日期]2015-01-30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工业革命前中西方政府对农产品价格干预的比较研究”(14SA0098)、绵阳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中世纪英国农业价格与经济社会变迁研究”(QD2013B08)
① 商业化学说认为,商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空间,促进了技术革新,提高了生产率,避免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经济危机和经济衰落,从而否定了新马尔萨斯人口论,代表作包括Richard Britnell,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English Society,1000-150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Richard Britnell & M. S.Campbell,A Commercializing Economy :England 1086 to C. 1300,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5。
长期以来,中世纪英国的经济被认为是以庄园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没有市场,没有交换,也没有利润的概念。20世纪上半叶,大量记录在羊皮纸上的庄园账簿(Manor Accounts)被整理出来,这些账簿清晰地记载着庄园的管理者们参与市场交换的每一笔账目,显示出对自给自足经济的突破和发展。20世纪晚期,随着商业化学说的兴起,中世纪英国商业化发展的整体景象逐步揭示出来。①坎贝尔通过对二千多张庄园账簿的详细统计,指出1288—1315年间,伦敦周围地区领主自营地上谷物除去什一税、种子,有36%进入市场,牲畜总量的42%进入市场交换。戴尔认为,1275—1500年均国际贸易达到25万英镑,国内贸易额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4以上。斯努克斯甚至指出,在11世纪末,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参与到了市场交换。国内学者也指出,“商品化”趋势构成了13世纪英国领主经济的重要特征。参见Richard Britnell﹠B.M.S.Campbell,A Commercialising Economy England 1086-1300, p.27,158-166; Dyer,C., “The Consumer and the Market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1989,42(3):305.这些研究改变了人们对中世纪的传统偏见,看到了中世纪对近代经济发展的孕育。但商业化学说有两点不足:一是将中世纪的交换看作商业化、商品化(Commercialization),与近现代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混淆,忽略了习俗、指令、权力对市场交换的影响,参与交换的主体也不是纯粹的为市场而生产,为利润而交换。为此,本文认为,用交换经济来表达中世纪的商业发展更妥帖。二是西方学者对交换经济发展的史实做了较多的估算和探索,但对其发展原因却缺少深入探讨。本文从分工、货币、交易成本和政治经济需求四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一、交换经济发展之前提:分工的发展
分工是交换的前提,包括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自然分工,指由于人的生理和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引起的不同的生产活动。英国的地域性差异明显,西南部和北部的丘陵、森林和林地,适于养羊、放牧猪牛羊,密德兰、东盎格利亚则因干旱,适于谷物种植。自然分工促进了地区间的、甚至国际间的交换发展。英国西部、北部输入小麦等谷物,输出牲畜和羊毛,而且盛产奶酪。东部、东南和东米德兰则适合谷物盛产。在对外贸易方面,英国输出谷物、羊毛、羊绒,进口木材、铜、沥青、绳索、葡萄酒、鱼等 [1](p.168) 。
但交换经济能在12世纪之后迅速发展,主要还在于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分工首先体现在非农产业从农业中的分离,表现为手工工匠、服务行业人员和商人从庄园的土地上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行业。1066年诺曼征服之时,英国交换经济很不发达,庄园上“没有专业分工,没有剩余产品”,也“没有从事买卖的人,产品也没有什么销路。结果,每个庄园都消费掉自己生产的产品” [2](p.328) 。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多样化需求,如盐、铁、陶器、衣服、工具、石磨等都不得不在业余之时,进行生产或者通过物物交换获得。到了12世纪,这些生产已经变成了独立的生产,独立出来的非农产业可以划分为食品与酿造、纺线与织布、皮革、金属、运输、建筑等六大行业。每个行业都有更细分的职业,呢绒纺织包含的工种包括洗毛、梳毛、纺线、织呢、漂洗、染色、起绒和修剪等,每个都有专人负责。13世纪,诺维奇城从事六大行业共有717人,就业人数分别18%、16%、20%、8%、1%、5%,另有32%的人从事其他非农产业。城市规模越大,分工越细。13世纪杜伦城(Durham)记载的专业工种达53种。1307—349年,约克城记录在案的从事食品、布料、兽皮等商业贸易的各类商人有784人,从事制衣、制革、金属、造船等工匠959人,从事修建、运输、医生、审计、律师等服务性工作的208人 [3] (p.326) 。1312年,布里斯托尔的征税名单和1327年世俗支助金(Lay Subsidy,向平民征收的动产税)征收单中,列举了92种以职业为姓的纳税人;1300—1329年,温切斯特有72种不同的工匠记录在案;1332年,伦敦世俗支助金中记载了上百种工种 [4] (pp.2-3) 。
社会分工在乡村也同样在推进,尤其是少地、无地的农民,他们以手工业或者打工作为生计的补充,是乡村的工资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分为三类:一类从事农业工作,在领主的地产上从事犁地、收割、打捆、脱粒、牧羊、放猪、赶车等活。第二类是从事食品的生产工作,如烤制面包和酿酒,北汉普顿城周围的乡村有“超过两打的面包师”,通过缴纳一年的费用而获准到市场上交易,酿制麦酒更是乡村妇女的主要工作,到15世纪中叶,转变为以男性为主。第三类是从事非农劳动,包括木匠、石匠、泥瓦匠、铁匠、磨坊匠、成衣匠、陶工、鞣皮匠、纺织工等。后两类工资劳动者,虽然生活在农村,从事的却是非农劳动,我们在乡村市场上常常能见到关于他们的记录。他们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中分离出来,发展了乡村手工业,推进了农产品和非农产品交换的发展。
非农产业的分离和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1世纪,英国有100个左右的城市,1300年达到700个。黑死病之后,城市数量并没有大的变化,1270—1520年间,城市数量不曾低于652个 [2](pp.506-509) 。城市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需求和交换。戴尔指出,人均每年所消费的口粮为12蒲式耳(1夸脱为8蒲式耳),1 000人的城市则需要1 500夸脱谷物,如果以每英亩08夸脱收获计算,三圃制下需要2 500英亩土地的收成用以供应城市粮食消费。这一点也得到了博尔顿的支持。博尔顿提出,一座3 000人的城镇,需要1 000吨谷物,“相当于4 500英亩实耕地的收成” [5](pp.151-153) 。如此算来,1万人口的城市需要周围半径为10—20英里的地区供应谷物。伦敦是英国最大的城市,在人口顶峰时期有8—10万人,每年需要谷物达175万夸脱谷物,同时还需要10万吨柴薪,蔬菜、水果、奶制品、肉、鱼等食品需求数量巨大。谷物和原材料供应地涵盖伦敦周围十郡,辐射半径达到60英里,面积达到4 000平方英里,牲畜供给则来自更偏远的地方,极大地拓展了农产品市场范围 [6](p.137) 。
随着非农产业的分离和城市的繁荣,原来的游走商人也开始稳定下来,形成了独立的商人阶层,直接从生产者手中购买货物,然后出售给市民,也称作中间商(Middleman)。只要他们遵守相关规定,深受城市欢迎。伦敦有一个直接针对谷物商人的法令,希望他们“带着谷物到伦敦来出售,是可以获得利润的”。13世纪时,伦敦市有一批主要为王室和军队服务的粮商。城市中还通常设立经纪人(Broker),由市长任命,城市自由民担任,其职责之一是将新来的商人介绍给市民[7](pp.157-159) 。英国的羊毛出口大国,产生了许多专门从事羊毛收购、转运、出口的羊毛商,并建立了商人行会(Gild Merchant),获得了英王的特许状和一些特权。13世纪,英国共有102个城市建立了商人行会,这标志着商人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阶层,他们在羊毛、布匹、酒、奢侈品等交易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商人发展起来后,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交换经济的良性发展,协议购买就是一个重要的创新,指商人提前与领主等签订购买合同,确定价格,并交付订金,如此既能确保商人货源,领主也不用愁卖不出去产品,而且还省了很多运输和销售成本。1275年,瑟斯特恩罗德的罗伯特(Robert of Sestenelode)与伯吞的瓦尔特(Walter of Bertun)签署协议购买两年的谷物,总价格为35马克10先令,合计23英镑6先令8便士 [8](p.181) 。
二、交换经济发展之媒介:货币体系的完善
货币是交换的媒介,从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换是历史性的进步。罗马人撤离英国后,货币逐渐消失,重新回到了物物交换的原始状态。7世纪,肯特国王借鉴于墨洛温和加洛林王朝的货币体系,开始铸造便士币,这是中世纪铸造最多,最通行的银币。1磅白银铸造240枚便士币,威廉征服英国后,比照法国的货币进制,规定1英镑等于20先令,1先令为12便士。但便士的市值仍然不小,12世纪,熟练工1天的劳动值1便士,可以买到50个鸡蛋。在交易中,人们通常将货币分割成1/2或1/4以便进行更小的交易,但由此导致的是货币被任意分割,容易磨损。1180—1279年铸造的长十字币(Long Cross Coin)和短十字币(Short Cross Coin),就是在货币背后的中央刻有“+”,沿“+”可以非常容易地将货币分割为1/2或1/4。分割行为一直到1280年铸造了半便士币和法寻币才被完全禁止。参见C.E.Challis,A New History of the Royal Min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100.二则便士是唯一的货币,在大的贸易中使用也不方便,以至于在许多时候干脆换为称重量。国王爱德华一世时期英国铸造了半便士币(Halfpenny)和法寻币(Farhting),其价值分别为1便士的1/2和1/4。1280年1月,伦敦铸币厂最先开始铸造半便士和法寻币,到1281年9月,共铸造半便士币41 218英镑,法寻币13 731英镑,合计54 949英镑,占到铸币总量的216%[9](p.675)。1351年,爱德华三世时期,英国又铸造了比便士价值更大的格罗特币(Groat),分为格罗特和半(Half-Groat),1格罗特等于4便士。到亨利七世时期,铸造了先令,等于12便士。
除了铸造银币外,英国于1344年成功铸造金币,弗洛林(Florin,价值24便士),倍弗洛林(Double Florin)和半弗洛林(Half Florin),而后很快又被诺布尔币(Noble)所取代,分为诺布尔、半诺布尔和1/4诺布尔三种。1诺布尔值半马克(6先令8便士),此后诺布尔的比值有所变化,1464年值8先令4便士,1465年,又提高到10先令。1465年,又铸造了价值6先令8便士的安琪儿币(Angel)。1498年,英国铸造了币值最大的货币,索维林币(Sovereigne),值20先令[10](P29-40)。到14世纪中期,英国已经确立起较完善的货币体系。
不同币值的货币满足了人们各个方面交换的需求。小额法寻币和半便士币可以用于麦酒、面包、鸡蛋等交易,在英格兰南部,1法寻可以购买1/4到1/2磅黄油,或5品脱麦酒。面包和麦酒都是定价销售,1块面包的价格通常为1法寻或半便士,麦酒以加仑为单位,通常的价格是2—4加仑1便士。小面额的货币越来越多地进入乡村社会,深受人们欢迎。而便士币、格罗特币则适用于购买少量的谷物或家禽,黑死病之后,1蒲式耳小麦售价通常在5—10便士等。铸造金币之时,正值整个西欧白银短缺之时,银币不足,金币可以弥补流通货币量,同时由于金币比值较大,便于大宗货物交易,多用于国际贸易,同时还可用于大型的牲畜交易。
在货币体系日趋完善的同时,货币流通量也在快速增加。1158年,英国的银便士为3—8万英镑,12世纪末在20万英镑左右,13世纪中期达到50万英镑,1300年左右达到90万英镑 [6](p.65) 。 1319年达到中世纪流通量的高峰,达到190—230万英镑,是1158年的25—60倍。14世纪20年代开始货币量有所减少,但即便在被称作银荒(Bullion Famine)时代的15世纪,银币量也要高于12世纪,加上铸造的金币,货币流通量在70万英镑以上 [11](p.607) 。 货币体系的完善,便利了人们的交易,无论何种货物,都能以相应的货币进行支付,丰富的货币量使普通百姓都易获得,作为交换媒介,便利了交换的发展。
三、交换经济发展之助推器:交易成本的下降
市场不仅仅是交换的集中之地,更是中世纪降低交易成本的最有效手段。交易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入市交易费用。入市交纳的各种费用都有相关的规定,市民交纳的费用通常每年交纳一次,城外人则是每次入市时交纳。交易成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时间成本上,花费的时间取决于运输距离,距离越远,成本越高,反之亦然。通常人们一天的行走里程为20英里,如将一天的时间分为三段,第一、三段为往返时间,中间一段为市场交易时间,使人们可以顺利地参与交易。因此,“市场的理想距离应为六又三分之二英里” [12] (p.83) 。
威廉征服之时,英国的市场极不发达,全国的市场不足百个。但在国王的特许下,市场得以迅速发展。从12世纪起,市场多建在乡村,称为村市,定期开放,大多为每周一次,一次半天,相邻市场的开市时间相互错开,避免冲突。13世纪村市数量迅速增加,蒂托认为,这一世纪王室颁布了大约3 000个建立市场的特许状;博尔顿估计,1200—1349年王室颁布的特许状有2 800份 [13](p.33) 。布里特纳尔通过特许状数量,对英格兰6个地区的21个郡进行了量化统计,1200年以前共有329个市场,1200—1349年净增674个,达到1 003个,每100平方公里的市场数量由1200年以前的125个增加到3.81个。在布里特纳尔尚未纳入的14个郡中,也不乏市场发达的林肯、威尔特、萨默赛特等郡,如果以相同的比例计算,21个郡占英格兰土地面积的55%,则其余45%的土地应净增市场551个,黑死病爆发前,英格兰市场数量应超过1 800个,是1200年前市场总量的两倍多 [14](p.210) 。东盎格利亚地区市场密度最大,平均每平方英里有642个市场。贝德福德郡市场发达,其中44个纳税村庄的村民到市场的距离均在6英里之内,平均距离为37英里,这些村民都能够选择在最近的市场上出售农产品。此外,村民还有次近市场(The Second Nearest Market)可以选择,距离为2—9英里,大大增加了交易机会 [15](pp.825-828) 。
依据特许状建立的还有集市(Fair),1227—1326年,授权建立的集市约有1 500个。集市与每周举行的市场不同,通常为每年1次,每次开市一般为3天,个别大集市则多达4个星期。开市的日子多为宗教节日或者圣徒纪念日,1220年德文郡59%的集市是在圣徒纪念日举办。集市规模有大有小,13世纪,英国大的集市有8个,多是跨国的商品交易,持续时间较长,有的甚至长达两个星期;小集市为数众多,1500年以前,德文郡所记载的集市多达150多个,有的集市就是在市场的基础上形成,达比郡13世纪初有28个市场,其中24个又定期举办集市。大量的集市缩短了交易距离,有的集市之间甚至只有15英里 [16](p.77) 。无论集市的规模如何,都推动了交易的进一步发展,大的集市,推进了英国与法国、低地国家的国际贸易,如布匹、羊毛、葡萄酒、皮革等贸易。小的集市则推动了跨地区间的贸易,“将地方上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与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联系起来”,如牲畜、家禽、手工业品等 [6](pp.148-149) 。集市的举行时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此时天气温和,便于运输,而且也处在收获时节,领主和农民有更多的农产品用于交换。13世纪下半叶,英国形成了集市循环开放的格局,几乎每月都有大集市举行,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交换需求。
此外,每个城市至少都有一个市场。伦敦有三个主要的市场:格拉斯教堂、圣鲍托尔夫和昆海斯。13世纪英国的城市数量在600—700个,因此,城市的市场数量在700个左右。
乡村周市、定期举办的集市和城市的市场,形成了纵横贯通的市场网络,使领主、农民既能在就近市场上买卖农产品,又能参加集市和大城市,购买到来自东方的奢侈品。1406年,索尔兹伯里(Salibury)主教理查·迈特福德(Richard Mitford)一份消费记录可以窥视时人对市场的利用情况。该年度主教从市场上消费了143英镑,除了消费的谷物和谷物来自自营地外,其他均购自各个市场。其中,鱼罐头、蜡、香料、杏仁、宝石购自伦敦,共花费59英镑;鲜鱼、马掌等购自索尔兹伯里、南汉普顿、布里斯托尔等大城市,花费56英镑;其余大约20%,除了在牛津购买的药物外,均花费在地方性的村市、集市。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从伦敦和思图布里奇(Stourbridge)集市购买时钟、白蜡、鱼;从温切斯特、索尔兹伯里购买布料;从剑桥周围和乡村购买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17] (pM.306,308)
此外,12—13世纪,马替代牛用于拉车,马的速度远远快于牛的速度,即使十英里的市场,一天之内也可以往返。市场的密集建立,马代替牛的交通运输革命,降低了交易风险和成本,人们不需要付出高的成本就可以进行市场交换,助推了交换经济的发展。
四、交换经济持续发展之动力: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
社会分工的发展,货币体系的完善,市场的繁荣,交通运输的进步,为商业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商业化能获得持久的动力,根本原因是其满足了中世纪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第一,加强政治统治的需求。威廉征服英国后,所创建的仍是以封土为基础的政治体制,他将全国耕地的20%和森林沼泽划归王室,其余的分封给总封臣,总封臣再进行次级分封,各级封臣为英王提供军役和其他封建义务,但是,军役仅有40天,服满役之后,只有国王付给高昂的工资,骑士们才会继续作战。而且国王征收的地租和赋税主要是实物形式,不便于储藏,也不便于运输和调集,削弱了国王对经济的支配能力。这些都非常不利于建立强大的王权和国家统一。为此,威廉首先举起了改革的大旗,通过索尔兹伯里宣誓、镇压旧贵族叛乱以加强王权,1085—1086年,又命令对全国地产进行大规模调查,并以货币核算其资产,作为征收赋税役务的依据增强了对经济的控制力。亨利一世进一步推进货币化改革,一是将王室领地从征收实物改为征收货币;二是由郡守负责征收王室领地租税,称为郡守承包税,在复活节交一半,另一半由国王随时征调,郡守必须在米迦勒节亲自到财政署对账,交够不足的部分,否则,予以重罚。此后,国王们开列了各种征税名目,都是以货币的形式进行。1166年,亨利二世开始征收动产税,每英镑征收2便士,每四年征收一次,税率为25%。同时还将每年40天的骑士役转化为征收货币,称为“盾牌钱”,只要交了钱,封臣无需再为国王服兵役 [18] (p.114) 。这些措施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以货币征收各种租金赋税,便于管理和监督,国王收入不断增加,威廉一世时期,国王收入为17万英镑,亨利一世时期晚期达到3万英镑,亨利二世时,又增加到35万英镑 [19](p.315) ;二是有利于国王对国家经济资源的掌控,对财政的统一支配和调控,加强了国家治理,如完善了主管财政的财政署,创建雇佣军,增强了战斗力,有效缓解了入侵后的矛盾和封建制的缺陷。轰轰烈烈的政治经济改革背后,历代国王静悄悄地将全国臣民推入了市场交换的大潮中,为着货币的目的而奔波于市场交换之间。
第二,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中世纪英国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领主的地产非常不集中。坎特伯雷大主教地产分布在肯特等6郡,温切斯特主教地产分布在汉普等9郡,遍布英格兰南部和东南。自营地上的产物需要送往领主府邸供领主消费,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为此,有效的经营方式是就近市场出售农产品,给领主提交现金,领主再在附近市场购买所需产品。自营地经营迫切地渴望市场交换,12世纪后,诸多远离领主地的庄园,开始转向为市场而生产。莱斯特(Leicester)的教士指出,他们出售绝大多数偏远地产上的谷物,大多数是在小市场上出售,而他们自己则在莱斯特市、东海岸的集市或相邻的村庄上购买食品、谷物、酒和羊毛 [20](p.320) 。坎特伯雷主教座堂小修院地产上,距离坎特伯雷10英里范围内的庄园,将绝大部分农产品供应修道院的教士和仆人们消费,那些距离25英里之外的庄园主要面向市场,交换比例很高 [11](pp.143-144) 。
自营地生产的主要劳力是维兰劳役,通常为每周3天。劳役是维兰身份的象征,是对领主人身依附的标志。但劳役对自营地经营有两方面不足:一是领主对劳役的使用不均衡,淡季活不多,效率低,农忙时节人手不够,除了布恩工,还需另外雇佣劳力;二是庄园管事对耕种的量、出工的时间进行严格规定,但工作质量和效率仍难规范,其效率比雇工约低30%。因此,将劳役折算为钱,维兰交钱抵役,领主以钱雇工,是自营地的管家们摸索出来的提高自营地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如此,维兰可以专注于份地农活,加强管理,提高产出率。领主则能根据生产而安排劳动,雇佣无地、少地的农民在自营地上从事某项专门工作,形成了猪倌、羊倌、犁地工等职业化得庄仆,加强了分工,提高了生产率。劳役折算通常为农闲时每天05—1便士,农忙每天2便士,为此将农民卷入到市场交换中。13世纪中期的汉普郡库姆庄园,半维尔格特土地的持有者需服150天的劳役,折算货币为4先令 [21](p.73) 。因此,为降低不必要的运输耗费,合理地安排和使用自营地生产的劳动力,都需要借助市场交换这个杠杆来实现。
第三,消费需求多样化。如前所述,最有效的经营方式是领主从偏远的自营地收取现金,从就近的市场购买生活必需品。黑死病之后,领主纷纷将自营地出租,以收取租金生存,从而更加依赖于市场交换。根据洛马斯的研究,1381年达勒姆修道院的购买的谷物花费了447英镑,占到谷物总消费量的72% [22](p.233) 。除了生活必需品,领主还有更高档的消费,比如从法国、弗兰德尔、荷兰进口的酒、蜡、香料,从德国的亚麻等。对于贵族,他们还需要购买大量与身份相符的装备、衣服、饰品等等。1304—1305年,林肯伯爵的花费达到2 642英镑,其中有1 800英镑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包括家庭装修,购买餐具、炊具、香料、加斯科-莱茵酒、蜡等,给伯爵购买与之身份匹配的布料、狩猎用的绿色帐篷、袍服、装扮他的坐骑等 [16](pp.202-203) 。许多港口和区域中心城市如赫尔、约克、布里斯托尔、纽卡斯尔、坎特伯雷、诺维奇、林恩、南汉普顿、埃克赛特、考文垂、切斯特等经常成为贵族光顾的市场,伦敦则成为奢侈品和进口货物出售的集中地,深得贵族们的垂青。农民主要依赖于有限的土地产出,生活消费都处在较低的档次,但对货币的需求却未减少,货币地租、封建罚金、国家赋税需要货币支付。从总量上看,100万农户的市场消费需求,应该不低于3万个富裕家庭。从需求的范围看,他们的支出包含了吃穿住行各个方面。据估算,13世纪晚期,一个拥有18英亩土地的中等持有农,每年种植的谷物,除了消费、种子和什一税之外,尚有42夸脱小麦、13夸脱大麦在市场出售,此外通过出售羊毛、打短工等,总计一年的可支配货币收入为57先令7便士。其中,交给领主缴纳的地租、劳役折算、国家赋税、各类罚金等19先令65便士;花费房屋维护,购买蜡、布、鞋、盐、器具、辣椒等用品花费12先令10便士;在马车、犁具、草料、泥灰等方面的投资17先令725便士。剩余的7先令用于购买其他物品或应急 [23]( pp.237-261) 。
综上所述,12—15世纪,交换经济的发展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这也是马克思所讲的历史是“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 [24](p.861) 。分工的发展、货币体系的完善、市场的繁荣、交通运输革命、政治经济发展需求等多种因素都指向和凝聚成了交换经济发展这一历史结果。这些因素起源于中世纪,并延伸到现代,并对市场经济起着重要的影响,正是如此,它们的共同作用使交换经济不只是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服务,而是突破它,并孕育着走向现代化的新元素。
[参考文献]
[1]H.C.Darby. A New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England before 1600[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
[2]S.M.H.Bozorgnia.The Role of Precious Metals in European Economic Development[M]. London: Greenwood Press,1998.
[3]D.M.Palliser.The Cambridge Urban History of Britain, 600-1540[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4]R. H.Britnell.Specialization of work in England,1100-1300,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001,54(1).
[5]J.L.Bolton.The Medieval English Economy,1150-1500[M].London:Billing and Sons Ltd,1980..
[6]Richard Britnell,B.M.S.Campbell.A Commercialising Economy England 1086-1300[M]. Manchester and New York:Manchester University,1995.
[7]N.S.B.Gras.The Evolution of The English Corn Market from The Twelfth to The Eighteenth Century[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15.
[8]R.H.Hilton.A Medieval Society,The West Midlands at the End of the Thirteenth Centur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9]C.E.Challis.A New History of the Royal Mint[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10]Sir Albert Feavearyear.The Pound Sterling[M].Oxford:The Clarend Press,1963.
[11]Martin Allen.The Volume of the English Currency,1158-1470[J].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001,54(4).
[12]Richard Britnell.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English Society,1000-1500[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13]I. J. Z.Titow.English Rural Society,1200 -1350[M].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 1969.
[14]Richard Britnell.The Proliferation Markets in England,1200-1349[J].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1981,34(2).
[15]Kathleen Biddick.Medieval English Peasants and Market Involvement[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85,45(4).
[16]Edward Miller, John Hatcher.Medieval England:Rural Society and Economic Change 1086-1348[M].London:Longman,1978.
[17]Christopher Dyer. The Consumer and the Market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J].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1989, 42(3).
[18]Sydney Knox Mitchell.Taxation in Medieval England[M].Yale:Yale University Press,1971.
[19]孟广林.英国封建王权论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0]May Mckisack,The fourteent Century 1307-1399[M].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76.
[21]Marjorie Chibnall.Select Documents of the English Lands of the Abbey of Bec[M]. London: R.H.S.1951.
[22]Slavin,Philip.Feeding the Brethren: Grain Provisioning of Norwich Cathedral Priory, C.1280-1370[D].University of Toronto,2008.
[23]Ben Dodds and Christian D. Liddy,Commercial Activity, Markets and Entrepreneurs in the Middle Ages:Essays in Honour of Richard Britnell[M].Woodbridge:Boydell Press,2011.
[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系绵阳师范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博士后)
[责任编辑张晓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