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拓展
2015-04-29赵胜文张富国
赵胜文 张富国
[摘要]历史的发展源于人们的需求和社会生产方式的推动。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里,被统治阶级的需求长期处于维持生存的低水平而基本不变,根本性解决措施就在于解放生产力,扩大物资产品的供给。当生产力有一定程度发展后,社会主流需求变化就成为推动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调整的动力。马克思的需求理论与其生产力、生产关系核心分析范式关联不大。从社会主流需求变化对社会生产方式及上层建筑的影响,挖掘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会在理论和政策建议上对中国未来发展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马斯洛;社会主流需求;生产力;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B712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541(2015)03-0123-06
The Development of Maslows Demand Theory to Historical materialism
ZHAO Sheng-wen, ZHANG Fu-guo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is derived from the promotion of peoples needs and social production mode. Marx thought that the class society basically remains unchanged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exploiting and the demand of the ruling class at a low level for a long time. So, the fundamental count measure lies in the liberation of productive forces that could expand supply of the material products which meet the survival. When productivity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development, the social mainstream demand becomes the drive power of social production mode and superstructure adjustments. There appear to be littl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s theory of demand and its core analytical paradigm——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The Social mainstream demand changes affect the social mode of production and superstructure. It will be helpful to Chinas futur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in the theory and policy to excavate Maslows demand theor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eaning.
Key words:Maslow;social mainstream demand; productivity; production relations; superstructure adjustments
[收稿日期]2015-03-08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S2013GX0413)
中国经济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这归根结底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践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的结果。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任务要求我们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改革的实践,以期找到指导未来改革的一些理论创新线索。
一、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框架的内容与特点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框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层面的生产力,是机器设备和存在于社会中的劳动对象、劳动者。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所以,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具有超越人们理性设计的性质。二是生产关系层面,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马克思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1](p.724)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因此,“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关。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方式的改变,人们也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1](p.602)。“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2](p.321)。三是由意识形态,如法律、道德、宗教、科学等观念构成的上层建筑,也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总体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框架的特点在于:其一,社会主流需求设定在维持生存的物质需求水平,且生产供给这些物质产品的内容、方式、组织形式的知识已知。工人们“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3](p.926)。其二,强调物质生产供给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国家对物质生产供给的强调导致市场经济体系的运转不是为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服务,消费者主权不能确立,只能接受生产者提供的商品,也即生产者成了市场的主人,那么其经济最终必然走向崩溃。
二、马克思的需求理论
马克思对人需求的分析,建立在阶级社会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被统治阶级需求维持在维持生存的基本物质产品的水平上,首先,是对阶级社会人们基本需求的描述,历史的发展“从一开始就表明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的历史和人们的历史一样长久”[4](p.34)。“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正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5](p.79)。
其次,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了直接物质需要后的派生的需要:“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5](p.80)。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道:“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各尽所能,按需分配”[6](pp.305-306)。这些论述大致构成马克思、恩格斯需求的分层或分类。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品中虽然也分析了人的需要,并对不同的需要形式进行了论证,但整体而言,马克思对人需求的理论探索与其历史唯物主义核心范式论述的关系不大。虽然马克思也说人的需要和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但是,马克思分析阶级社会广大被剥削阶级生活水平一直停留在维持基本生存的水平,因而没有社会大众基本需求满足后,需求层次提升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及拉动,对上层建筑调整的问题。
三、马斯洛需求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框架的结合
如上所述,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没有与其生产力生产关系框架紧密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也试图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拓展和重建。卢卡奇针对组织可能把马克思主义权力化、功利化的倾向,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即人的发展来拯救现实中,以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为代表的不惜一切代价发展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后来马尔库塞提出生产“超出生物学水平的人类需求的强度、满足乃至特性,总是被预先决定”,表明工人和产品的关系是一种异化了的关系,工人成为自己创造产品的奴隶;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社会劳动概念没有处理好动物、原始人和现代人的关系,他用建立在语言符号基础上的主体间交往行为取代劳动成为历史观的出发点。所有这些研究都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策略和目的分离问题,也即人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分离。
(一)需求和供给一般矛盾关系
社会分工创造了生产活动的专业化,专业化水平的上升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创造了供给与需求分离,这样就有一个市场供给和需求平衡的问题。由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信息不对称,哈耶克所言的知识问题便产生了。既然我们不可能理性地获得正确的知识,便只能依靠习惯和不断自由探索的知识积累来维系社会生产和劳动分工。一般而言,由于需求与供给的分离,产品需求与供给方面知识的缺乏体现在以下方面。
1需求角度
虽然许多学者从心理学、伦理学角度分析人们的需求和动机,但表现在经济学上,需求的满足是靠对产品、服务的消费来实现的,而这样的需求就必须是有购买意愿且有购买能力。由于无知,消费者对于需求未得到满足只是感到痛苦,但对于什么样的产品是自己想要的可能并不了解,所以,从需求者角度谈,消费者并不具备对自己需求产品特征的明确知识。对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日常衣食住行的用品,消费者具备一定的知其所以然的知识;而对于更高层的精神需求,社会上只有极少数人有此体验,形成不了产品供给的产业,当然也没有对此需求在收入提高后的产品特征的知识了。所以,只能根据伦理学、哲学、心理学对人性的研究成果对需求的产品内涵和需求满足的条件给予定性的原则性描述。
2供给的角度
经济发展表现为社会大众主流需求提升,社会主流需求的变化和提升压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社会生产变化,而这些又促使社会政治结构变化。在马克思的社会主流需求维持在不变的生存状态,物质产品的供给方法是已知的,但放宽社会主流需求不变的假设,满足变动需求的产品的供给形式、供给内容,以及与之适应的供给组织方式的最佳形态是未知的,特别是当人们的需求提升到享受,提高到精神层面,需求的产品主要是服务,那么对提供服务的商业模式也是无知的。
3上层建筑角度
社会分工使得需求与供给分离,而社会良性运转要求需求与供给必须大致均衡。由于无知,需求者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消费什么样的商品,那供给者就更无从知道生产什么样的商品了,因而保障需求方和供给方大致均衡的一国政治上层建筑,到底应采取什么方式为佳也处于无知状态。没有最优的上层建筑形态,而只能维持最佳社会秩序,充分满足社会主流需要的上层建筑。我们只能按照心理学家、伦理学家对人性及人的需求层次、价值层次的研究,并参照世界发达国家社会主流需求与生产供给、政治上层建筑的互动关系历史,来寻找关于供给及政治上层建筑应有变化的一些启示。
(二)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唯物史观意蕴
对人需求的人本主义伦理学哲学分析,主要分三个方面讨论:一是对人自由和自为追求方面的讨论;二是关于人生孤独、痛苦和烦恼方面的讨论;三是关于个体和群体关系的问题方面,代表人物有叔本华、克尔凯郭尔、萨特、胡塞尔、弗洛姆等等,总体上有不同的论述,但这里的核心在于分析人成长发展中需求及其变化方向、变化形式。具体而言,在伦理学、心理学意义上,人的需求最经典的总结是阿伯拉罕·马斯洛。他认为,人是一种不断满足需求的动物,除了短暂的时间,极少数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他把人的需求看成一个整体,这些需要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呈阶梯分布。多数人需求层次是由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一个欲望刚满足后,往往会迅速产生另一个欲望,这是贯穿整个人一生的特点。一般而言,当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强大的内心驱动力会驱使人们采取行动去满足这些需要。只有当低级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发展起来。整体而言,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更多是从心理学角度对个体人需求的分析。但如果从大众主流人群需求角度出发,分析人发展中满足不断变化需求的产品的特点及其对生产方式、上层建筑要求的角度,马斯洛需求理论就可以视为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分析框架的前向延伸,所以这里试图从经济学角度深入分析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和需求实现所需条件的特点。
1生理需要
只要人的衣食住行无法得到满足,其他一切需要都得推延。一般而言,从主流需求角度,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对此类商品需求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人们追求快乐的基本动机:第一,是追求方便,也即为了减少体力与心理上支出而消费,主要表现为减轻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体力;再就是商品便利人的使用,减少操作难度;还有方便消费者的购买,减少购买过程的麻烦。第二,出于美的动机,即因为产品的美和刺激人的购买,给人带来享受,带来美。第三,出于健康的动机,人肉体生命的有限及对死亡的恐惧,都使人们为了维持身体健康而需求商品,体现为对更先进的医药、器械、服务的需求;体现为保健品及健身用品和服务的需求;体现为对生态环境的需求。第四,则出于更大活动范围的动机,体现对更快捷交通、更方便通信的越来越多的需求。
2是安全的需求,是生理需要满足后继发的需求
从满足安全需求的角度看,可分为几种情况:第一类是使用商品的过程中希望商品的性能安全可靠;第二类是对未来生活质量的担忧,面对未来的不确定,人们总想在当前有保障,表现于对商业保险的大量需求,这是基于越来越个性化的人的安全需要;第三类是对当下生活的安全保障,这主要体现为对自己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个人权利的保障。随着收入水平提升、人口流动的增加,越来越追求整体秩序的维护和对个人基本权利越来越深入的保障。
3社交的需求,也即归属和爱的需要
前两种需要实现后,人会产生比单纯生存愿望更高的需要。按照弗洛姆人类个体化过程的观点,一方面人的自由度的不断扩大,也体现为人的流动性增强活动范围扩大;另一方面,体现为人的孤独感、痛苦的增加。人们会因为孤独而需要友谊、社交、爱情,需要找到一种情感的归属和依托。从满足社会主体的社会需求,即人的爱情、友谊、归属感的需要。但是,人自由扩大过程按阿玛蒂亚·森的观点表现为经济增长的过程,而经济增长的结果是人们由传统的熟人社会,走向市场化的陌生人社会,这样传统社会解决人们归属感的社会关系网络随人口的流动性增强活动范围扩大而彻底瓦解;人的孤独感、痛苦感及人们竞争中的压力却在不断增加,对这些痛苦的缓解人们只能向人类自身寻找新的和谐。具体而言,出于孤独感、痛苦感的缓解,人们产生出三类商品或服务的需求:一是对各种结社、集会、交友、宗教信仰需要;二是人们竞争积累的压力的缓解;三是休闲、娱乐等需求。
4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尊和受人尊敬是健康人所具有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自我肯定性需要。“这种需要可分为两类:第一,对于实力、成就、适当、优势、胜任面对世界的自信,独立的自由等欲望。第二,对于名誉或威信(来自他人对自己尊敬或敬重)的欲望”[7](pp.51-52)。从满足人们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看,人们满足自尊的需要一般而言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人们通过消费商品来达到自我宣扬,即凡勃伦所言的“炫耀性消费”,但这是基本的满足人自尊的方式;另一种是来自其自身的无形的知识、实力、声誉、权力、地位等,但拥有这些东西比购买昂贵商品实现自尊要困难得多,它是人自为、努力和奋斗的结果。所以,对于人们自我奋斗的经历,无可取代,只有自尊者自我承担。
总之,从经济学分析人们需求在不同层次所要求的商品或服务可以得出结论:一是分析社会主体人群通过其购买力可以实现的主流社会需求,收入提升,社会主流需求也是不断提升的;二是满足社会主流需求的商品的服务,越低层越侧重于有形的物质产品,越高层越侧重于无形的服务、机会、可能性;三是满足人们主流需求的商品、服务、可能性有的是已知的,如满足生理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但更多是未知的,如满足人们归属感的服务、技术,即使人们感知到有痛苦和不满足且有需求意愿和能力,却没有可供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或没有实现需求想法的机会和条件,特别是人们的主流高层需求更是如此;四是人们主流需求随着收入的提升而上升,促使厂商、政府去寻找各种方法,供应相对的产品来使其满足。
(三)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对唯物史观规律的微观探进
1.社会主流需求变化对社会供给生产方式的要求
(1)从人的生理需要的产品供给而言,随着人们平均收入的不断提升,虽然满足生理需要的食物、饮料、服装消费量大,生产这些商品永不停止,但人们对这类商品需求的变化主要是在形式上,符合人天性追求快乐原则,体现为空间上追求更大的活动自由、追求方便、追求美感、追求健康。这几个方面的追求对供给的要求主要体现为技术上对交通、通信方面创新的努力;工业艺术设计实现人们追求方便,追求美的技术创新探索;在食品需求上追求美味,新体验个性化要求供给方面对分散服务业的改进。所以,人的生理需求在收入水平不断上升要求供给方面技术进步以适应人们个性化的需求,要求此类产业供给更多从美学及设计角度满足人们需求,更多体现为小规模的创意产业、小型化的、实用型技术改进。人们收入提升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苛刻,所以,政府层面对环保的处理又应该与需求相对应。
(2)从人的安全需求的产品供给而言,随着人们平均收入的提升,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各种不确定性,所以,对各种金融产品有了大量需求。另外对于政府提供的基本社会保障需求愈发迫切,要求大量金融产品供给,需要金融产业发展以提供各式各样收益和风险组合的产品供给,再就是政府不断提升基本社会保障的供给水平。随着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人口流动加强流动范围扩大,人们更多要求国家提供越来越好的社会秩序,以维护个人对人身安全、权利不受侵害、财产不受侵吞的需求。而且经济发展就是人自由度扩大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人的财产中无形的权利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受侵害可能性也比实物财产来得高,所以,经济发展更加需要政府立法、执法以维护秩序、提供安全公共产品特别是对人口多的大国,政府提供安全秩序,产权保障更是人们其他需求满足的基本条件。
(3)从人们归属感需求的产品供给与条件而言,相比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已经是精神层面的需求。市场经济越发展,人口流动越大,人们孤独感越深,对于归属感的需求越多,要求允许人们出于各种爱好而进行的结社、集合、交友、宗教信仰。经济越发展,自由越大,竞争压力越大,使得对缓解压力的各种商品与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如对烟、酒等实物的供应需求增加,要求酒吧、歌厅、电影等娱乐业,电子游戏等产业的供给与产业大发展,以满足人们多变的人性与压力的缓解,而此方面的产品供给又必须是小规模、分散化的,不受约束和制约。
(4)是人们自尊与自我实现对产品供给和实现条件的要求,这两个层次的需求是相对高的需求层次,随着人们收入的提升,人们对满足自尊、自我实现层面的一些物品、服务生产开始有了的大量需求,如奢侈品生产与供给,如专业方面的书籍等等。另外,人们对实现自尊、自我实现的机会和实现条件的追求越来越高,所以,这要求在收入不断提升后的更多的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均等机会,当然教育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总之,随着人们主流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对社会生产方式有如下结论。社会产业结构中优势主导产业的变化依次是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而且随着产业结构的提升,因信息不对称,对于消费者需求满足的产品知识无知,越是满足基本需求的产品供给越是劳动、资本密集型的大批量低技术水平生产,生产的产品也多为实体物质产品,而越是满足人们高层需求的产品供给越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小批量、个性化、高技术的创意经济,生产的产品也多为无形的服务。
2.社会主流需求及社会生产方式变化对上层建筑调整的要求
随着人们社会主流需求的提升,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衍生出对政治上层建筑的要求,第一,是要求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方面。在人们主流需求提升以后,人们要求政府提供层次不断提升的社会基本保险,以应对人们面临的人生重要风险,再就是政府对社会秩序维护方面需不断提升水平,先是对人们物质财产、人身保护,后又扩展为对人们权利的保障,特别是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利的保障,所以,国家立法、司法水平必须不断提升,这是主流需求提升的内在要求。如果主流需求因上层建筑调整滞后长期得不到满足,那么会对国家的经济造成极大影响,如资源外流、移民国外。第二,是产品供给需政治上层建筑改变以助创造条件方面,这体现为:一是政府放松对金融业、服务业发展的限制,扩展适宜服务业发展的自由空间;二是保护生态环境;三是扩大并促进人们的自由,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新闻自由和牵涉自由;四是扩大一般民众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渠道,保护并扩大人们的结社、集会的权利。如果在为生产供给创造条件方面上层建筑调整严重滞后,那么一国产业结构就不会随主流需求变化而升级,从而固定在低水平的物质生产领域,没有大的创新。
(四)从马斯洛需要理论看唯物史观的新挑战
整体上而言,社会供给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组成。社会主流需求是社会主体大众有购买能力和意愿的需求,一国历史上一定时期大众平均的收入决定了大众的需求层次和对政府、对制度的要求。虽然需求与供给分离,但一个社会长期的良性运转要求社会主流需求层次与社会供给水平大体一致,不能差别太大。一般而言,社会供给应慢慢调整以适应自然增长变化的社会主流要求。有比较高的社会主流需求,就应有较高层次的社会供给水平。无所谓最优的社会供给,也无所谓最优的政治上层建筑,只有与社会主流求相适应和匹配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政治上层建筑。当然也无所谓人类需求的普世价值,而只有与某时空社会总供给水平适应的需求水平,超越一个社会总供给水平的需求普世价值会因没有支持而使社会陷入混乱。在二者匹配方面有两种理论倾向和一种陷阱效应。
一种理论倾向强调社会总供给的重要,不太考虑社会主流需求的变化。一个社会中强调生产供给能力扩大是根本,特别是对看得见的物质产品生产能力的强调,强调与之相适应的公权力集权组织生产、组织社会体制的重要,因而会出现政府制定不当的产业政策,注重保护企业的利益,忽视消费者诉求,官商勾结,从而社会总供给与社会主流需求脱节,生产过剩,国企垄断经营、政府公权力集中。这样不断上升的社会主流需求会因现实供给的产品满足不了需求而使得生产大面积过剩,一国的经济严重依赖出口;而不断上升的需求内在要求公正、权利保护、言论自由,不断出现各种与公权力集中体制违抗的问题。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增长停滞,社会矛盾激化,过了某临界点,会出现动乱,原因是不断变化的主流需求未得到满足,这或许就是托克维尔效应产生的原因。
另一种理论倾向强调人的需求、人的普世权利的重要,不太考虑社会总供给的能力。一般而言,对人需求的强调更多体现为对一种人权的强调,例如,美国《独立宣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法国1789年通过的《人权宣言》强调了基本人权、人民主权、分权和法治原则。1948年联合国制定的《世界人权宣言》有三个特点:一是权利主体的普遍性、平等性和非歧视性;二是权利内容的抽象性,只是谈人权原则,而避谈每项人权的具体意义、特质和权利得以实现的条件;三是宣言内涵的不确定性。其主要内容包括:自由、财产、安全、反压迫是天赋人权,肯定了言论、集会、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权力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强调的普世价值的全球推广即是此理论倾向的体现。
一种陷阱效应就是权利示范攀比陷阱。考察美国人权保障的历史基本可以有以下结论:一是这些人权原则的实施必须依赖于一个社会主流民意对人性本身理解的程度,也即这些权利原则如何实现,实现到什么程度依赖于人们关于人性理解的知识积累,而依哈耶克所言,知识是演进的,对人权原则实现的水平也是演进的。二是这些人权规定及对政府公权力限制的规定的实现必须靠消耗社会财富才可达到。社会经济发展所提供的资源和技术决定了这些人权原则实现的程度,所以,人权原则实现程度又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而言,一国公民权利保障的程度和对政府公权力制约的程度必与此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也即以收入衡量的社会主流需求程度)相适应,没有超越其社会主流需求水平的人权保障。
而对于有先进国示范的后发展国家而言就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由于先发国的实践,对人类权利保障、对政府权力限制的具体措施因其社会主流需求水平提升且逐渐积累了相关知识。一方面保障了先发达国居民的权利,为先发展国家人民主流需求更进一步提升打下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世界人口流动、信息流动也启发了后发展国家,后发展国家不需探索就已学习了如何对权利保障、对公权力限制措施的知识。在示范攀比效应下,后发国人民要求采取这些学习来的做法来保障权利、限制公权力。但事实上,后发展国家民众的这些要求不是以经济发展的实力为保证,不是以平均收入提高为后盾的主流需求自然提升为基础。所以,后发国在经济上没有充分发展前提下的需求强调不是以其收入为保障的,此时政府公权力受限、资源不足的结果是政府决策力不足、社会动荡,以至出现后发国民主选举造成的混乱。对于先发国发展中探索的如何发展经济的现成知识,却因政府讨好选民而软弱无法利用。经济增长停滞,出现所谓权利示范攀比陷阱。
四、马斯洛需要理论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
如上所述,关于一国在主流需求逐渐提升过程中产品需求的知识、产品供给的方法、组织形式等知识由于先发展国家的知识探索和演进而是现成的,所以,在经济起飞的初级、中级阶段,可以利用政府上层建筑形式的设计,以相对集中的权力充分利用上述现成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有关方面的知识,迅速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正是从需求供给知识的形成、发现角度而言,一旦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没有了发达国现成的可以借鉴的知识,利用政府相对集权的产业政策推动经济的办法就不再适用,应逐步减少对微观企业经营的各种限制与制约,不再以政府公权力去投资决策。而是逐渐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促进自由、民主、分权,目的在于鼓励本国所有人在所有可能的方向上自由探索,去探索关于需求、关于供给的知识。
因主流需求层次提升,更多体现为服务的需求,人们自由流动增加,特别是对人口众多且流动性和流动范围越来越大的国家而言,政府更应维持社会秩序,保障人们权利,减轻人们竞争中失败风险的担忧,这方面的政府供给是一个社会大众所有需求满足的前提。
在上层建筑改革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社会主流需求超越社会供给的状况,防止出现因学习发达国的需求满足措施的具体知识而出现的权利示范攀比陷阱,以维护国家公权力权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赵胜文: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富国: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