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生态屏障体系建设研究

2015-04-29赵兵

民族学刊 2015年3期

[摘要]岷江流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支流,其生态地位特别重要,本文分析了岷江上游地区面临的基本生态问题,提出了岷江上游地区生态屏障体系建设的原则、依据与目标,根据岷江上游区域生态系统的空间特征、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将该区域划分为三个生态功能区并确立了森林牧草、水域湿地、农田作物等生态屏障建设重点内容,切实有效维护该区域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

[关键词]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生态功能分区;生态屏障体系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处的岷山南麓。岷江上游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盆地西北部,阿坝自治州东部,处于秦岭纬向构造带、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与马尔康北西向构造带间的三角形地块。该区主要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理县、茂县、松潘、黑水五县组成,幅员总面积为25426平方公里。岷江上游地区属干旱河谷区域,大部分区域空气干燥,气温较低,多晴少雨,具有山地立体型气候特征。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这里既是是世界遗产及国家著名风景区所在区域,还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也是成都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生命线,更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域作为生态屏障系统的基本单元,由河川径流为水文命脉连接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同时也是有边界的水文单位,形成了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层级性、系统性的生态综合体,也是一个复合“社会-经济-生态”系统[1]。就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而言,生态屏障区包括各方面的对象,既有来自水域为代表的水体水生态系统,又有以陆地为代表的森林土壤系统和人类活动为主导的社会经济系统。然而,由于自然灾害、人口承载压力和“粗放式”经济发展,导致对流域资源和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给流域内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加速耗竭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2],因此,建设岷江上游生态屏障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岷江上游地区面临的基本生态问题

(一)自然资源严重受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岷江上游地区地处长江源头区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土保持区,地震和频繁发生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使原生林草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自然资源严重受损,“两大工程”精心恢复的植被系统遭受较大破坏,部分地区已经建立的人地系统平衡再次受到摧毁,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二)敏感地带日渐增多,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岷江上游地区原本就是以干旱河谷为基带的一类较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这是由于本地特殊的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条件为基底产生的原生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胁迫性影响而导致的次生脆弱性交互作用的结果。地震发生后,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总体上随时间推移由低脆弱型向高脆弱型演进进程加快,极高敏感和高敏感区域面积加大,生态不稳定性因素增多,结构型脆弱度和胁迫型脆弱度均有所上升。

(三)森林退缩水土流失,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岷江上游地区遭受大规模采伐森林后,森林资源大量锐减,林龄结构不良,森林环境退化和林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尤其是原生林木的急剧减少,使上游地区水源涵养力和动植物种数急速下降。大地震形成的地质变化及次生灾害,使得该地区山体裸露,河道受阻,干旱河谷逐步扩大,河流径流减少(断流次数及时间增多),水文变化加剧,土壤侵蚀增加,土地地力下降,生态功能日趋退化。

(四)乱垦过牧鼠虫灾害,生态草原加剧恶化

岷江上游地区草场仍然停留在靠天养畜、自然放牧状态,鼠虫成灾和人为破坏,乱采乱挖药材,可利用草场面积减小,草种变异毒草侵入,优草种类分布变小,草地肥力减弱,更新能力降低。同时,放牧规模过大,超载过牧和畜群结构的不合理加重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失调,加剧了草原环境明显恶化的势头,使得草地退化和沙化现象十分普遍,触目惊心。

(五)珍稀物种面临威胁,生态区域濒临危机

岷江上游地区是大熊猫、金丝猴、四川红杉等多种国家珍稀动植物重要栖息地和世界自然保护区和自然遗产分布区。地震灾害直接造成野生动植物的重大伤亡,生物链结构改变,有的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大熊猫栖息地因灾毁坏,食物链受损,直接威胁到大熊猫的安全和健康。由于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局部区域系统的连通性大大降低,大熊猫栖息地面临隔离危险,容易形成“生殖孤岛”而不能进行有效基因交流。

(六)城乡环境问题突出,工农业污染严重

岷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镇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城市化进程缓慢。城镇多集于干旱河谷地带,地势狭窄,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城镇的规模扩展受到限制,导致人口与产业的空间布局分散,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该区部分县及集镇本无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地震导致部分环保企业无法正常运行。节假日旅游景区游客猛增,导致景区环境和水体受到污染。工业三废排放十分严重,部分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的高载能企业成为污染大户。农业生产废弃物和畜禽养殖污染加重,点源和面源污染不断扩大。

(七)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枯水期供需矛盾突出

岷江上游地区水资源缺乏统一管理,水利水电工程不配套,难以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农业与工业、生产与生活用水与水源工程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统一调度,各行其道,各自独立。流域范围的水电企业缺乏科学管理,沿途干支流大小电站星罗棋布、遍地开花,且多为径流引水式电站,导致河段干涸,形成断流,水生生物受到严重影响。各水电站普遍在开发过程中防洪(蓄水)功能上考虑不足,功能单一。从水资源经济分析,岷江上游流域水资源如果长期在极低的水价下(几乎是无偿使用)实现较大水量上的供需均衡,必然会加快水资源危机的到来。由于水资源利用与配置错位,枯水期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灌溉农业的春旱问题突出,严重制约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

二、岷江上游地区生态屏障体系建设的原则与依据

生态屏障体系建设是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生态系统服务是在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过程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系统给人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保持或增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持续性,不危及到后代人享用生态系统服务以增进其福利的能力。通常,人口、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技术改革等,是导致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发生变化的五大间接驱动因素[4],也是实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因素,在实施岷江上游生态屏障体系建设时必须对这些因素加以充分考虑。

岷江上游生态屏障体系建设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生态屏障体系建设为维持生态系统服务提供基本需求,要求生态系统维持必需的、最低的结构水平、活力水平和弹性水平,即一定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第二,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利的最大化。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里,生态系统服务的量是有限的。生态屏障体系的稳定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也是维持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条件,只有在牢固的物质基础保障下,才能促进和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利的最大化[5]。第三,生态功能定位分异与利益分配的综合平衡。由于生态屏障体系的主体功能定位是提供生态服务,生态系统服务的外部经济效应、公共物品效应和空间转移等特性,导致维护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成本与从中获取收益的不对称,从而削弱人们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的积极性。因此,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整体利用中,利益分配的平衡就显得非常重要[6]。

根据岷江上游地区的空间特征、生态敏感性、水资源环境、植被基础状况、生态产业发展条件、现有经济发展方向、城镇分布与流域范围,交通干线格局等生态承载要素,将流域分为三个生态功能区:(1)岷江上游东北部高原农牧生态作业区。本区域位于岷江上游东北部,属岷江上游上段,主要有热务曲河、毛尔盖河和黑水河等岷江支流,包括松潘、黑水两县区范围。该区生态维护功能特别重要,景区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岷江上游地区主要的牧区和农区。(2)岷江上游西南部沟壑旅游生态观光区。本区域位于岷江上游西南部,属岷江上游中段,主要有杂谷脑河、黑水河等岷江支流,包括理县、茂县两县区范围。该区生态修复地位特殊,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和水电资源极为丰富,岷江上游地区主要的农区和多功能服务区。(3)岷江上游南部河谷工贸生态发展区。本区域位于岷江上游南部,属岷江上游下段,主要有寿溪河、岷江等流域,仅包括汶川一县区范围。该区属干旱河谷典型区,生态治理及恢复作用突出,珍稀动物资源、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和水电资源极为丰富,岷江上游地区主要的生态工业发展区、生态农业和教育服务区。在此基础上,经过查阅相关区域国土、林业、农业、环保等部门有关于森林、湿地、农田资源的档案资料,掌握区域内生态系统构成现状,发现森林牧草资源、水域湿地资源、农田作物资源为区域内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并具有一定的区域连续性,可较好的体现出生态屏障效益及功能,因此本文将重点生态屏障区基于以上三种生态类型来划分。生态功能分区和生态类型分类为构建生态屏障体系提供了整体框架,如何实现总体布局中的具体生态功能定位,还应确定岷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目标和重点建设内容。

三、岷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目标

岷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构筑维护岷江流域以及长江上游持续发展和流域生态安全的生态体系。(1)岷江上游有利于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其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2)已退化或正在退化的对流域安全构成不同程度威胁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与重建,并达到其所在自然地带客观上应该达到的水平。(3)部分自然生态系统虽然并未受岷江流域及长江上游地区经济活动的过多干扰,但对上游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全流域生态安全构成威胁,需要按生态安全的要求进行人工改造,以达到生态屏障的指标要求。

岷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植被恢复,森林覆盖率应提高到维持自然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水平,并且构建起山区完整垂直地带植被谱带。(2)水土保持,陡坡耕地的退耕还林还草,使可以恢复的地段、地带的天然植被得到恢复。人工引发的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泥沙入河逐年减少。(3)大气污染降低,大中城市空气质量达到较高标准,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量减少。(4)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控制,水能资源得到适度开发,水体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威胁中下游的洪水强度削弱。(5)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濒危珍稀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面积逐步扩大。(6)自然灾害减少,城镇泥石流、滑坡、山洪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不再发生严重人为引发的自然灾害。(7)生态安全系数提高,对不具备生存和发展生态空间的居民进行生态移民,97%以上居民生态安全保障率达到94%以上。

四、岷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建设方向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出发,必须把保护和增强生态屏障服务功能同生态保护、环境保护一样作为工作重点[7],尤其对于目前岷江上游已经趋于超载的生态系统,必须通过建立资源价格、环境价格、生态补偿、绿色 GDP 核算等制度体系,来约束人类对生态屏障系统产品的掠夺性开发

(一)森林牧草生态屏障建设

岷江上游三个生态功能区均有森林牧草植被资源,建设森林牧草生态屏障应当结合林草植被基础和当地实际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森林公园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牧草保护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综合整治。实现河流源头、主要集水区、水库库区、河流两岸系统保护,有效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全面推行封山育林,保护与恢复森林植被,使生态退化区得到综合整治,有效保护林地生物多样性,构建林地生态保护体系。坚持“以草定畜、增草增畜、草畜同步发展”的原则,科学实现“畜草平衡”,加大人工、半人工草地建设,为牲畜提供充足的高产优质牧草,发展饲草饲料专营企业。加快沙化、退化草地的综合治理,遏制沙化土地扩张,采用草方格、种草种树和蓄水的方法,尽快恢复沙化土地的植被和生态。综合防治草原鼠虫害,加大灭鼠力度。

(二)水域湿地生态屏障建设

岷江上游三个生态功能区均有水域资源,湿地资源主要集中在岷江上游东北部高原农牧生态作业区范围内。主要从水域湿地生态保护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设角度,通过制定和实施水域湿地保护工程,采取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管理、退耕( 养、牧) 还湿( 泽、滩) 、植被恢复、栖息地恢复等措施恢复部分被侵占的湿地面积,使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和初步扭转。通过加强水域湿地资源监测、宣教培训、科学研究、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水域湿地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监测科研体系,以起到主体保护的作用。

(三)农田作物生态屏障建设

岷江上游三个生态功能区均有农田作物资源,生态农业发展是岷江上游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作为农田生态屏障重点建设区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这对矛盾,保持流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建设农田生态屏障过程中,首先应该严格耕地制度,有效发挥农业生态效益。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区内耕地面积,积极发挥农业的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在适宜地区实行退耕还林,注重产业布局,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大力实施标准农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健康养殖工程、水体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建设项目,加强农业环境资源监测评估等基础性工作,大力控制农业面源污染[8]。大力推进特色种植业发展,全面有效提高农牧民收入。

总之,建设岷江上游生态屏障,不仅能有效维护该区域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还能使该区域的资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当然,由于岷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是一个涉及面较大的系统工程,除了推进上述重点建设方向工作以外,还要积极发挥区域内的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牦牛、特色水果、道地中药材等为代表的生态农业,突出抓好以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为支柱的绿色工业产业建设,合理开发以水能资源开发为核心的生态能源工业,重点打造享誉国际、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业,大力培育现代物流、商贸等生态服务业。

参考文献:     [1]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J].生态学报,1984,4(1):1-9.     [2]邓玲.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J].贵阳财经学院学报,2003,(1):71-73.     [3]赵兵.基于GIS技术的汶川县生态敏感性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版),2009,(4):34-36.     [4]MA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Synthesis[R].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2005: 1-35.     [5]潘开文,吴宁,潘开忠,等.关于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若干问题的探讨[J].生态学报,2004,24( 3): 617-629.     [6]阎水玉,王祥荣.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2,21(5):61-68.     [7]张灿明,李姣,金彪.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体系建设[J].武陵学刊,2013,9(5):13-17.     [8]赵志刚,王凯荣,谢小立,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特征及格局研究[J].生态经济,2012,( 7) :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