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蔬菜一年三茬套种高产栽培模式
2015-04-29
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大蒜、南瓜、冬瓜的间作套种模式。667平方米产蒜头2000千克,蒜薹500千克(两项产值4000元),南瓜3000千克(产值1000元),冬瓜5000千克(产值2000元),总产值7000元左右。现将其种植模式、品种选择、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套种模式
大蒜于9月20日播种,畦宽1.8米,畦背宽50厘米,5月中旬收获;南瓜和冬瓜3月20日前后在阳畦内一起育苗。5月上旬南瓜和冬瓜同时定植,南瓜和冬瓜进行隔行定植(即一行定植冬瓜,一行定植南瓜)。南瓜的株距是40厘米,冬瓜的株距是60~80厘米。大蒜收获后,南瓜已开始开花结果,于6月中下旬开始上市,7月上旬收获完毕。收获后南瓜直接断根,不拉秧,以免影响冬瓜生长。7月上中旬冬瓜开始开花坐果,8月中下旬开始上市,9月上中旬收获完毕,收获后及时整地施肥,播种大蒜。
2 技术要点
2.1 大蒜
2.1.1 整地施肥:大蒜生长期长,结合整地施足底肥,667平方米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5000千克,饼肥7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30千克,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8~1千克。
2.1.2 播种技术:每畦栽8行,株距9~10厘米。采用沟播,即先按行距开10厘米深的播种沟,并撒施少量种肥,然后将种瓣排在沟中,使其保持直立。排种方向应使种瓣的背膜线与沟向平行。播种时还应注意使种瓣上齐下不齐,以便出苗整齐,覆土厚度以3~4厘米为宜。播后浇一遍透水,待水渗下后,喷洒除草剂,667平方米用33%的施天补乳油150~200毫升,然后覆上2米宽地膜。大蒜生长期间需追肥二次,第一次是在“清明”前后,667平方米施硫酸钾30千克,以促进蒜苗旺盛生长;第二次在蒜薹甩缨时,667平方米施氮、磷、钾复合肥30千克,对保持叶片壮旺不衰、促进蒜薹和蒜头生长有良好作用。浇水分六次进行,一是保苗水、二是防冻水、三是返青水、四是发棵水、五是攻薹水、六是攻头水。
2.1.3 病虫害防治:在生产中应特别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尤其是蒜蛆和病毒病、霜疫病。蒜蛆可用40%的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灌根;病毒病尚无特效药,应以预防为主,可结合防治蚜虫与20%病毒A500~600倍液同时进行喷雾防治;霜疫病可用77%的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防治。
2.1.4 收获:大蒜在提薹后18天收获。
2.2 冬瓜
2.2.1 施足底肥:在定植前7~10天,于畦背上铺施底肥,与南瓜的定植畦同时铺施。一般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0.8千克、10%的辛拌磷1~2千克。
2.2.2 播种育苗:与南瓜同时在阳畦内育苗,但应分苗床播种,以便于管理。选饱满的种子,用50~60℃热水浸种,搅拌至30℃时静置,浸种8小时,放在25~30℃条件下催芽,芽长2~3毫米时播种。苗龄40天,3~4片真叶时定植。
2.2.3 田间管理:缓苗期间浇1~2次缓苗水,之后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地温。长到5~6片真叶时,施一次发棵肥,在畦的一侧或瓜苗旁边开沟,施一次有机肥,施肥后浇水。冬瓜生长需磷肥最多、钾肥次之,因此,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轻施氮肥。
冬瓜一般每株留1~2个瓜,瓜前留7~10片叶摘心。第一雌花开放前后适当控制肥水,避免化瓜。坐瓜后667平方米施1~2次人粪尿500千克或硫酸钾复合肥15千克,浇催瓜水。另外,为延长冬瓜的贮存期,在冬瓜接近成熟时要控制浇水次数。
2.2.4 病虫害防治:冬瓜虫害很少,病害主要是枯萎病、绵疫病等,枯萎病可用50%多菌灵灌根;绵疫病可用72%克露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喷雾防治。
2.2.5 收获:于9月上中旬集中收获,便于销售。
2.3 南瓜
2.3.1 播种育苗:种子用55℃的温水处理,迅速搅拌,冷却至30℃时静置,浸种5~6小时,洗净捞出,用湿布包好,放在25~30℃条件下催芽,待有80%的种子露白时播种,播后覆土1.5厘米。
2.3.2 田间管理:幼苗长出5~6片真叶、苗龄40天开始定植(与南瓜同时定植)。定植后浇一遍水,以利于缓苗。生长期间进行整枝,采用单蔓整枝,即只留一条主蔓,侧蔓一律抹去,每株留瓜2~3个,最后一个瓜前5~6片真叶打顶。
第一瓜坐住后大追肥一次,667平方米施腐熟细碎的鸡粪5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30千克,然后浇水。南瓜较耐旱,整个生育期浇水4~5次即可。进入结瓜盛期,应适当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2.3.3 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病毒病。白粉病可用20%的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可结合防治蚜虫同时进行,加入20%的病毒A400~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3.4 收获:开花后40~45天即可采收老熟瓜。
(山东省兖州市蔬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