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研究
2015-04-29王娟
摘 要:儿童语言习得过程是儿童在社会文化环境下潜意识地掌握语言和学习文化的一个过程。儿童学习语言虽然有先天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后天语言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试从语言观念、性格角色及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进一步促进儿童语言习得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文化 儿童语言习得 影响
一、引言
关于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心理学界、社会学界和教育学界关注的热点。“儿童语言习得”这个名称的使用率虽然已经非常高,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学者们在谈到儿童语言习得时多有具体的所指,有的指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掌握语言,即在自然的言语交际环境中,通过言语交际活动获得交际经验,并在无意识的条件下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有的认为儿童语言习得是一种天生的本能和自然的过程,认为所有儿童从一生下来就具有语言习得的能力,以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为代表。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斯金纳则认为语言习得是儿童通过模仿和强化、刺激-反应而学得语言。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则认为语言的习得并不是自然的、本能的过程,而是与儿童成长环境中的认知能力有关,儿童将自己在成长环境中所经历的一些事情呈现在自己的思维当中,这种认知能力的体现也决定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综合以上各位学者的观点,本文将儿童语言习得的概念界定在社会语言学的视角下进行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人们的言语与其社会身份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使用语言的人与社会来研究语言对社会地位的反映,另一方面从更大的范围对某语言社会及个人使用的语言进行研究。语言本身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光辉灿烂的文化,同社会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受到文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儿童学习语言也是一个学习文化的过程。文章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认为儿童语言习得是儿童在家庭文化、民族文化、性别文化等社会环境下潜意识地掌握语言的一种复杂过程。
二、儿童语言习得情况调查
儿童语言习得过程实际上是语言能力与思维认知能力的呈现。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模仿的语言环境当中,他要用几年的时间才能慢慢学会周围的这种语言。整个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刚开始的时候会学着发出“咿咿呀呀”的别人都不太懂的声音,一岁左右慢慢会说一些单个词,后来慢慢发展到会说两个词或一些简单的句子,大概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就能自由运用各种语言成分说出各种各样的句子了。
每个阶段都是相互交错重叠。因为每个人出生的社会环境不同,出生后所接触的语言环境肯定也不尽相同,掌握语言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也不完全相同。儿童语言习得过程本身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尽管儿童习得语言有先天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靠后天的语言环境中各种文化因素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可见,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
三、语言观念、性格角色及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一)语言观念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语言观念是指人们对语言的地位、功能以及发展前途的态度、情感和看法。语言观念是文化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观念在语言上的具体体现。
语言观念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主要由不同的语言观和语言使用习惯所造成。出生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可能既重视书面语的训练,也重视口语的训练,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可能从小受父母语言观念的影响,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也比一般家庭的孩子稍显成熟、礼貌。在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模仿学习背诵唐诗、三字经,甚至书写部分汉字。而出生在一般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可能对书面语和口语的使用训练不足,也不太重视,从而导致儿童在语言习得方面的一些差异。
(二)性别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在社会当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由于社会对不同的性别会有不同的期望和要求,因此父母对待男孩和女孩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体现在对孩子语言的教导方面。一般来说,对男孩或女孩说话时的语气也会有所不同,男孩在社会上的地位和所承担的角色,使得父母从小就要求男孩养成独立、自强、自立、勇于挑战的性格特点;而对于女孩,则要求她们养成自尊、自爱、高雅的性格特点。因此,对待男孩,可能会使用粗暴命令的口气,而对待女孩可能会常用商量、询问的语气,这无疑对儿童在言语习得方面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利于我们对儿童能够进行更好的语言教育。
(三)文化环境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儿童语言习得的文化环境是由许多因素形成的,如家庭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的影响及文化符号的影响。
1.家庭是儿童最早活动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的教育水平、价值观念、语言水平等方面必然对儿童语言习得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作为孩子的主要监护人和抚养人,是给孩子提供语言环境最直接的人,与孩子的交流互动也时刻影响着孩子的语言习惯。通常认为,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儿童语言习得的发展。因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语言思维和语言认知能力的培养,在跟孩子进行言语交际时,重视语言的规范化、礼貌化。一些研究表明,城里儿童的语言发展与农村儿童的语言发展在语言习得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农村落后的环境以及农村父母较低的受教育程度所造成的。
孩子在小时候对父母有一种崇拜心理,父母使用的语言,在孩子看来,也是有威望的,是值得自己学习和模仿的,父母语言的语气、腔调、内容以及说话的动作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父母对孩子或父母之间说话的语气比较平和,那么孩子以后说话的方式也会这样,父母对孩子说话的口气若经常比较粗暴,就会导致孩子养成这样的说话方式。可见,家庭环境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2.由于气候、饮食、文化等习俗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也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和饮食不同,南方气候潮湿,以爱吃“辣”而闻名,北方气候稍显干燥,虽然也有一部分人喜欢吃“辣”,但是对于南方的儿童来说,可能对“辣”这个概念的掌握比北方儿童稍早一些。
此外,父母使用的方言可能也会对儿童的语言习得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父母来自两个不同的方言区,那么孩子也会比其他的孩子更早接触到这两个方言区的方言,这两个方言区的方言在孩子的语言发展方面肯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父亲是四川人,母亲是安徽人,父母和孩子生活在北京,那么父母在家里和孩子进行交流用的是普通话,而孩子若跟爷爷奶奶生活一段时间,可能也会受到四川话的影响,或者孩子跟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也有可能受到安徽话的影响,所以孩子在成长环境中,可能会受到这三种交流方式的影响,进而影响自身的语言习得。
3.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不同的民族会选择不同的语言符号记载自己的文化,不同的语言符号包括不同的语言单位,不同的组合方式、聚合方式等等,反映了不同文化内容的积淀以及不同语言、方言习得的难易程度,这必然会影响儿童语言习得的速度。
例如美国的孩子习得英语,中国的孩子习得汉语,就反映了不同的语言符号作用于不同民族的语言使用情况。同一民族的孩子也可以习得两种以上的语言,如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儿童,可能习得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的语言,就同一语言或方言中不同语言现象的难易程度,也影响着儿童语言习得的速度。以复数表达方式为例,汉语的表达方式比较简单,易掌握,而英语的表达方式则比较复杂。以汉语中的名词和人称代词为例,汉语中大多数名词的单数形式统一,不需要加“们”,而对于人称代词单数变复数,只需在后面统一加上“们”就可以,谓语动词不会因主语单复数的变化而发生形态上的变化,对于儿童来说,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英语中名词变复数,既有名词词尾的变化,也有谓语动词的相应变化,变化的规则有时也不太一致。因此,对于儿童来说,习得这种语言的复数形式就要迟一些、晚一些。了解了文化符号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有助于儿童语言习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总之,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不仅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语言观念、性格角色、文化环境都会使儿童在语言习得方面产生很大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语言习得特点。
(本文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院级课题[项目编号:2014QNRS05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巾格.影响儿童语言习得的因素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1,(6).
[2]贾红霞,陈绍敏.试析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J].北京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2008,(4).
[3]姜丽杰.认知能力和环境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J].呼伦贝尔学
院学报,2006,(1).
[4]牟丽娟.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文化因素[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7).
[5]赵颖.浅论儿童语言习得的内在因素[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2002,(2).
[6]朱海青.家庭环境下儿童语言习得方式研究探索[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2012,(11).
[7]左迎春.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2,(2).
(王娟 陕西西安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文系 7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