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公职人员活得有尊严?

2015-04-29

新传奇 2015年37期
关键词:正风公职官本位

山东济宁市长梅永红去职另就之事近日被舆论场炒得不亦热乎。其实,类似的“挂冠辞官”新闻并不算“新”,只不过在正风反腐“清存量、阻增量”的当口,人们似乎觉得“此一时彼一时”,总想从中咂摸出一点别样的味道来。

刨除对这些“吃螃蟹者”的原因质疑、动机猎奇,有个话题倒是值得深究:在日显强效的“十八大冲击波”之下,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是否正在被撬动?

某种程度上说,公共职位既有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属性,也有作为社会人力资源的基本职业属性。因此,对担任公职的党员干部,既要与相应的专业能力、服务精神、责任伦理等进行全天候对位,也难免与薪酬、待遇、福利、晋升等职业规划“公约项”挂钩。因此,体制内人员发生职业生涯的外部化流动,即便是主要基于个体利益诉求似也无可厚非。

问题主要在于,由于公共职位是以公权力“打底”,具有天然的职务影响力乃至寻租想象空间,必须接受最严苛的准入及退出机制的检审。如许多国家规定,某些岗位人员离职或退休后一定时间内不得在原管辖领域谋职,就是要形成公权力“冷却期”和利益冲突“冻结期”。

更为乐观之处在于,近两年来有声有色的反腐败实践,委实产生了倒逼权力入轨、公仆“入笼”的多维效果。比如,官员雷人言行被满大街智能手机抓拍的风险越来越大,在公众近乎“政治洁癖”的围观争睹之下,公职人员随性不作为、任性乱作为的代价越来越高,“既勤又廉”的底线性要求越来越鲜明。

再如,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四风”为契机,附着在公权力上的“超国民待遇、超预期收益”被显性化,要求公职人员干净干事的螺丝越拧越紧。而且,不动产实名登记、禁限配偶子女经商等制度篱笆越扎越密,公职人员利益行为、商事活动中的灰色地带锐减,官员群体身上本不该有的特权光环正在褪色。这些因素所带来的政治生态变化,让很多“急入公门”的人冷静了许多。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特色财产申報制度(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悄然做实,官员“逢提必查”成为常态,公职生涯中的“说谎成本”空前加大,能干能贪者即便“边病边升”,也不得不直面最终被查的零容忍高压。如果把为官从政视为发家致富的进身之阶,把官商人脉结成利益输送的营私之网,就像是把脚上两只鞋的鞋带系在一起,打了个死结,到头来只会把自己绊个大跟头。

或者说,随着长期执政党对党员干部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人们在频密的打虎拍蝇动作中明白了一些浅显道理:当官不再是“只赚不赔的营生”,从政也不可能是“包赢不亏的买卖”。选择吃公家饭,就得把一个“公”字悟深参透,把自己的公私观、得失观、进退观、荣辱观搞清楚。

在正风反腐所牵引的国家治理30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中,官员作为一种职业选择正在回归其应有的社会本位,而几千年来在中国社会土壤中根深叶茂的“官本位、家天下”思想也在被撬动。事实上,这也是让公职人员“去污名化、去妖魔化”,活得有尊严的一条正路。

猜你喜欢

正风公职官本位
我国公职律师制度研究
公职律师制度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南省为例
正风反腐背景下基层干部语言腐败研究
官本位思想不该在孩子的心田萌芽
司法部举办中央单位公职律师中央企业公司律师培训班60余家中央单位、中央企业已设立公职律师、公司律师
政教与自然:《诗经?北风》与变风的诗教意义
扶贫项目成“伤民产业”根在官本位
在正风肃纪中推动蔡甸地税事业蓬勃发展
便民正风 彰显行业形象
高校去行政化才能根治科研“官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