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三招”扎住懒政“紧箍咒”
2015-04-29
“必须问责到人,打到痛处,采取有效措施,不护短不遮丑。”李克强说,下一步,国务院督查结果要和“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相衔接。“这个‘能下,不是指贪污犯罪,说白了就是不作为、不会作为的,就不要占这个位子,耽误党和国家的事业。要让会作为的上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对今年国务院督查中发现的不作为行为核查问责情况的汇报。李克强正通过“督查上下联动”、“闲置资源回收”、“调整庸碌干部”这“三招”来提升懒政“紧箍咒”的力度。
不作为的干部要“挪位子”
“不作为的干部,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挪位子的要‘挪位子。”李克强总理在9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
当天会议听取了对今年国务院督查中发现的不作为行为核查问责情况的汇报。李克强强调,加大督查力度,坚决整肃懒政怠政等不作为行为,推动争相干事、有作为,是狠抓政策落实促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国务院督查结果要和‘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相衔接。”
总理表示:“必须问责到人,打到痛处。不作为、不会作为的,就不要占这个位子。”
针对核查问责不作为情况的汇报,李克强指出,不干事、不作为、不担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现象如果形成蔓延的风气,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也会严重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
“干部干部就是要干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传承千年的古训。”李克强说,“平平安安就可以占位子,舒舒服服就可以领票子,庸庸碌碌就可以混日子,该负责不负责、该干事不干事,这是千古以来都没有的道理。”
总理用“匪夷所思”形容督察组发现的一些不作为问题:“几大项:一个是资金,本来财政收支矛盾较大,有困难,结果一些地方和部的财政资金大量沉淀;一个是土地,土地资源本来就紧缺,却大量闲置;还有项目,一些民生项目,资金、土地、审批都到位了,就是不开工。”
总理举了两个突出的事例。某省一项水利工程,两年前资金就到位了,但至今还有3个项目没有开工;另一省的河水整治项目,规划了十几年,预算内资金早已下达,原本应该今年完工,结果到现在还没有开工。
“这些事情怎么能够发生?问责一定要细化到每个岗位,标清每个岗位的权属。不作为的干部,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挪位子的要‘挪位子。”他说。
在前期第一批已有7个省对59名干部问责的基础上,近期还有20多个省(区、市)将依法依规对包括厅局级在内的200多名干部问责处理。
“第二批核查问责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国务院还要组织第三批。”李克强在会上明确提出。
“必须问责到人,打到痛处,采取有效措施,不护短不遮丑。”李克强说,下一步,国务院督查结果要和“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相衔接。“这个‘能下,不是指贪污犯罪,说白了就是不作为、不会作为的,就不要占这个位子,耽误党和国家的事业。要让会作为的上来。”
李克强指出,地方换届在即,考核干部有没有问题、能不能用,“我们心中要有数,对干部要有数。如果不作为,那就不应该‘能上。”
奖惩要分明,要有硬办法
根据汇报,针对资金沉淀、项目拖期、土地闲置、棚改迟缓等不作为问题,截至8月底,分别收回中央和地方存量资金109亿和2966亿元,处置闲置土地31.25万亩。
“要有硬办法,不好好干就收回来,给愿意干的地方。”李克强指出,目前经济形势不仅出现了行业分化,不同省份也有分化,要把收回的资金要调向主动作为的地方,投向发展和民生急需的重点领域。
会议决定,年底前,对各省(区、市)尚未处置完毕的闲置土地,按面积收回或扣减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奖惩要分明,就是要奖优罚懒!”李克强说。
李克强强调,对于问责不作为,要制定督查方法,完善督查机制。
“要研究制定一个督查办法,做到层层督查,还要有对督查的督查。国务院已经做了示范,下面也要动。”李克强说,“首先鼓励自查,如果自查解决不了,就要去督查,直接处分,或者挪个位子,让能干的去干。”
对于督查机制的设计,总理特别强调加强“公开性”。他说:“要把查出的问题和整改进展明确向社会公布,让老百姓来监督政策落实,让不作为的官员如坐针毡。”
李克强说,对“不作为”决不能手软,伸出的拳头不能打在棉花上,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落实政策措施作为“军令状”和铁的纪律,主动破解改革和发展难题,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人们从这些话中,至少可以多期待两件事: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将更加明确地用制度予以提升;干部任用机制也将有进一步的完善。这些处理得好,显然更将起到长远的作用。
惩懒治庸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上对这种局面有三种原因分析:一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和“三期叠加”让增速很自然地放缓;二是国际经济环境欠佳,外需走弱及竞争增多让国内出口导向的企业开工不足,扩大内需也不轻松;三是相当一批政府官员知难而退、不肯作为,懒政惰政让发展的机会和资源白白浪费。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表示,从年初来的情况看,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没有市场预想那么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官员“保证不出事”心态下的庸政懒政。高层已意识到政策传导的问题,所以专门对官员的作为提出要求。
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指出,“有钱不花”是市场经济中最大的懒政和宏观经济不景气的首要根源。报告认为,相比于支出主要用于财政供养人员收入的西方财政,中国财政被称为“发展财政”,要更多地建设项目,从而带来更快的发展和更多的财政收入。
该报告注意到,自本届政府执政以来,国务院至少有10次会议涉及到了激活财政“存量资金”问题,但是目前来说,依然存在着严重的滞留现象。
因此,前两个因素需要时间逐步消化,尤其是外需方面并不由我们掌控,于是最能立竿见影的就是督促地方官员有所作为。一般来说,为官不为有两点考虑:一方面,地方提振经济确实不容易做好,尤其是区域经济竞争加剧,招商引资手头的好牌不够用,老办法、老套路不容易奏效,还有一些是本领跟不上新形势;另一方面,官员动力不足,比如工资收入不算高,灰色待遇受限制,钱权交易风险高,干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坚决不干吃力不讨好的活。
这算是当前官场生态比较典型的毛病,干错事、干坏事很容易被问责追责,但不干事却不容易被抓到把柄。有些人在机关单位待久了,总会找到一些油滑的办法“偷工减料”,优化自己劳作的“性价比”。
中国经济此时正需要企业用力、政府帮忙才能度过时艰,很多企业经营者是拼了命,但是一些官员则未必全身心投入。正因为如此,总理才反复批评懒政惰政,多措并举惩“懒”治“庸”。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消息看来,针对存在问题奖惩分明,就是要奖优罚懒,李克强正拿出两只手来治理不作为的问题:一只手抓住“钱袋子”,那就是把“沉睡的资金”收回,用到该用的地方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只手抓住“官帽子”,不作为的干部,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挪位子”的要“挪位子”,该摘“官帽”也要摘帽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惩“懒”治“庸”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这个手段,除了李克强的“两手抓”,还会把查出的问题和整改进展明确向社会公布,让老百姓来监督政策落实,让不作为的官员如坐针毡,让有所作为的官员如沐春风。
(《第一财经日报》2015.9.22、澎湃新闻网2015.9.24 韩林/文、中新社2015.9.25等)